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及常规心电图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78例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及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78例患者常规心电图检测出心肌缺血40例,占51.28%,动态心电图检出心肌缺血72例,占92.31%.其中无症状心肌缺血52例,占72.22%,有症状心肌缺血20例,占27.78%.结论在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患者中,动态心电图明显提高了其检出率,对评估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预后更重要.  相似文献   

2.
梁树群 《中外医疗》2014,33(2):172-173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1年7月-2012年12月在该院诊治的98例冠心病患者实施24h动态心电图检查。主要记录ST段压低阵数及心绞痛情况。结果98例冠心病患者中,24h动态心电图检出心肌缺血87例(88.78%),其中13例(14.94%)为有症状的心肌缺血,74侧(85.06%)为无症状的心肌缺血。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作高峰时间段是上午的6~12点间,最低为O~6点间,2个时段的sMI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缺血型的ST段压低为240阵次,有症状的心肌缺血47阵次占19.33%,SMI的193阵次占80.67%。经统计学比较,有症状与无症状的心肌缺血在ST段压低变化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段降低幅度是1~3mm,SMI发作时心率较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症状心肌缺血是冠心病患者比例大,实施24h动态心电图检测,可有效检出无症状的心肌缺血病例。且能够明确发病时间段,为临床诊治提供了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3.
63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动态心电图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兰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9):159-160
目的评价动态心电图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3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DCG监测。结果49例有529阵次缺血发作,其中38例(占77.6%)为无症状心肌缺血,上午6:00-12:00SMI的发作频率最高(57.8%)。结论SMI是冠心病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动态心电图能及早检出SMI的存在,因而具有其独特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对比分析无症状心肌缺血应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月该院收治66例冠心病患者,按入院治疗时间随机分为动态组和常规组,每组33例患者,常规组采用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测无症状心肌缺血,动态组采用24h动态心电图检测无症状心肌缺血,对比两组采用不同方法检测无症心肌缺血的检出率、发作时间以及心律变化。结果:动态组检出率87.87%明显高于常规组检出率69.69%,而动态组的误诊率3.03%明显低于常规组误诊率15.15%;动态组通过患者日常生活中检测到无症心肌缺血发作时间共72次,发作时间最多为:早6:00~13:00时发作时间最少为:晚21:00~次日5:00时;心律失常发生率为:81.81%(27/33),发作时心率增快占51.51%(17/33),心率减慢占30.30%(10/33),心率不变占18.18%(6/33)。结论:动态心电图能够在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的基础上对其心电以及心律变化进行24 h不间断的检测,具有准确性、检出率以及灵敏性较高等众多优点,值得在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监测中的实际效果。方法:通过对297例冠心病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记录 ST 段压低数及心肌缺血等症状的数据。结果:发现297例冠心病患者中,有心肌缺血88例(88.78%),其中14例为有症状的心肌缺血,74例为无症状的心肌缺血;SMI 的发作高峰时间段是上午的6-12点间,且发生率、ST 段压低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症状 SMI 在冠心病患者中比例较大,通过实施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后,其能够提供准确的发病时间数据,这为有效诊断无症状 SMI 提供了科学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张智云 《基层医学论坛》2013,(32):4293-4294
目的探讨心电图在冠心痛无症状心肌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0例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分别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及动态心电图检查,并将结果进行比对。结果核磁共振检查发现阳性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86例,阴性34例,阳性率为71.67%;动态心电图24h检查发现阳性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103例,阴性17例,阳性率为85.83%,48h阳性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112例,阴性8例,阳性率为93.34%。核磁共振和动态心电图两者检查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os)。结论对于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只需进行24h-48h的心电变化记录,可随身携带而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对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诊断有着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动态心电图对72例冠心病患者进行检测,并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对本次研究的72例冠心病患者中53例ST段改变情况及心机缺血持续时间进行统计,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患者心肌缺血次数(395次)明显高于有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患者(50次);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患者ST段下移次数[0.1~0.2 mV(360次)、>0.2 mV(35次)]明显高于有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患者[0.1~0.2 mV(46次)、>0.2 mV(4次)];对比其心肌缺血持续时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患者明显高于有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诊断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中,可以运用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该技术操作简便、诊断准确,能够在临床诊断中大力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心肌缺血临床诊断中应用的意义。方法:采用12导联心记录仪采集80例冠心病患者及80例同期健康体检老人的动态心电图,观察ST—T改变,记录分析SDNN、RMSSD、PNN50情况,记录并统计两组患者缺血发作时间、心肌缺血阈变异性(IV)、每阵心肌缺血发作时最高心率(HMIT)和最低心率(LMIT)。将8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有临床症状组38例及无症状组42例,根据患者采集到的动态心电图情况,分析ST段变化。结果:心率变异性指标分析结果表明,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指标SDNN(ms)(P〈0.05)、SDANN(ms)(P〈0.05)、RMSSD(ms)(P〈O.01)、PNN50(%)(P〈O.0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心肌缺血发生情况表明,和冠心病有症状组患者相比,冠心病患者无症状组患者心肌缺血发作时间、心肌缺血持续时间、IV较低,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DCA3)可对心肌缺血患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且安全简单易行,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监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生规律及特点。方法:对52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观察ST段变化情况。结果:记录到缺血性ST段改变265阵,其中无症状者236阵(89.06%);心肌缺血持续时间及缺血时心率两者的均值在有症状和无症状者中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和心植物神经病变的发生率高,动态心电图监测对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4h动态心电图(Hoher)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检出情况和发生规律。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门诊及住院32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Holter和临床资料。结果:常规心电图检出心肌缺血101例(30.79%),Holter检出心肌缺血211例(64.33%);SMI发生率为67.77%,有症状心肌缺血发生率为29.6%;SMI发作有明显的生物节律,多以清晨5~12时发作频率最高,且发作时心率减慢的比例明显低于有症状心肌缺血(P〈0.005);SMI的心律失常检出率为87.84%。结论:Hoher可早期发现老年人的无症状心肌缺血,这有助于对老年冠心病的病情评估和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0例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共检出缺血型ST-T改变115例、608阵次。其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476阵次(78.3%),发作时间高峰在6:00~22:00(79.8%)。结论动态心电图是检测无症状心肌缺血的重要方法,对其病情的判断及早期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12导联动态心电图在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磊 《广州医药》2010,41(6):36-37
目的探讨12导联动态心电图在诊断老年冠心病患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在我院就诊的确诊冠心病60岁以上的120例(其中男80例,女40例)患者进行24小时的12导联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 120例患者有480阵次心肌缺血发作,其中95例330阵次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较有症状心肌缺血持续时间长(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隐匿多发,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监测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冠心病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监测中发现,除有症状性心肌缺血外,还有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存在。SMI患者比有症状者预后更差,猝死发生率更高。因此,SMI的临床意义更大。现将我院一组冠心病患者经动态心电图监测到心肌缺血的有关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对584例24h动态心电图中有一过性心肌缺血的51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分析,发现51例中有144次缺血发作,其中无症状性发作114次(占79.2%)、症状性发作30次(占20.8%)。无症状性发作明显多于症状性发作,尤其是心梗后患者,且其无症状性发作的频度及持续时间与非心梗患者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庞志茹 《当代医学》2009,15(12):62-62
目的探讨运用动态心电图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5例冠心病患者应用12导联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测。结果本组25例冠心病患者中,检出心肌缺血20例,其中65.9%缺血性ST改变阵次为无症状心肌缺血。结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及时检出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动态心电图是临床上发现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重要的有效的检查工具。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动态心电图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检出情况,评价动态心电图监测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诊治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0月的16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和动态心电图资料。结果:动态心电图对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阳性检出率为85.11%,普通心电图对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阳性检出率为46.43%,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判断药物疗效及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对临床诊断为冠心病的一组(356例)病人,由动态心电图检出心肌缺血者230例,检出率64.6%,检出1142阵次心肌缺血,其中无症状心肌缺血(SMI)973次,占85.2%,有症状性缺血169次,占14.8%,两者之比为5.7:1。按临床情况分三组;(1)SMI,100例;(2);有绞痛史+SMI,80例;(3)有心肌梗塞+SMI,50例,另设对照组60例,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三个组间SMI的ST  相似文献   

18.
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监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动态心电图对68例冠心病病人进行动态监测。结果显示,无症状心肌缺血发生率为86.27%,特别是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病人无症状心肌缺血发生率高达94.64%,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时平均心率为91.38±17.90BPM,与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时的平均心率108.75±16.62BPM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此外,监测发现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频率多分布于6:00~10:00时,占其总数的45.91%。  相似文献   

19.
安晓飞 《基层医学论坛》2014,(25):3447-3448
目的分析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临床诊断中动态心电图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组84例均为2013年1月—2014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疑似冠心病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查之后分析检查结果。结果经动态心电图检查,84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中有63例存在心肌缺血,其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检出率为82.5%,有症状心肌缺血检出率为17.5%;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缺血性ST下移占比为62.2%,其中18例ST段压低≥2.5 mV,34例ST段压低〈2.5 mV。结论动态心电图对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诊断中有重要应用价值,可为治疗提供有力依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老年人动态心电图中无症状缺血性ST-T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老年人无症状心肌缺血的特点及变化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检测和分析了326例老年人24h动态心电图。结果:326例老年人中SMI102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性ST—T改变发生时段为:工作阶段发生率最高,60.8%,休息阶段占7.8%,工作及休息阶段占12.7%,睡眠阶段占9.8%,各段均有占8.9%。结论:动态心电图检测是老年人SMI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