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车平  唐澈 《健康》2005,(12)
妈妈的感悟女儿16岁了,从上小学、升中学到今年考高中,学习成绩一直比较好,她从未在学习上让我为她着过急。周围的同事、朋友为此羡慕死我了!可是,我还不知足! 心理学家说:“女人一定要有女儿,因为女人更需要倾诉,而女儿是最好的对象。”但是对我来说。女儿却不能成为我一吐衷肠的对象,我俩之间没有共同的语言,我们一直都没能成为知心朋友。因为我们关注的焦点不同、兴趣爱好不同、自然谈论的话题也不同。我希望能和她交流,但是我们  相似文献   

2.
婆婆妈妈     
在做了别人的媳妇,你母亲做了别人的婆婆之后,需要听一听,既是婆婆又是妈妈的人在想些什么。 到了婚嫁的年龄,我做了别人的媳妇。我出嫁不久,母亲也做了别人的婆婆。 每次回家,做了媳妇的女儿和做了婆婆的妈妈,便有了一个躲不开的话题:婆媳关系。弟媳刚过门儿那会儿,母亲常对我说:这孩子,哪儿都好,就是不爱  相似文献   

3.
李美珠 《现代养生》2010,(11):39-39
每年冬天,儿媳都要陪我去公共浴池洗澡.在浴室里,她总是紧紧抓着我的手,小心翼翼,生怕我摔跤.婆媳俩的亲密举动,让所有人都认为我们是一对感情深厚的母女.当得知我们是婆媳时,浴池的工作人员都啧啧赞叹:"我们在这里工作了这么久,看到的都是女儿陪妈妈来洗澡,儿媳陪婆婆来的还是头一次."  相似文献   

4.
正superwonman她们是新手妈妈,坚信母乳喂养益于孩子成长;她们是职场女性,渴望在事业上有所作为。于是她们毅然走上"背奶"之路,她们包里装的不仅仅是一瓶母乳,是爱、是自律、是责任。这是很多职场母乳妈妈的常态,挤奶的时候带上电话,以便客户、同事能随时找到自己,而电话那头的人,一定想象不出她此刻在逼仄的空间里的狼狈。实录背奶妈妈24小时悠然妈妈,某财富管理公司董事,去年做了妈妈,为了让女儿有一个更健康的人生起点,她和很多妈妈一样,选择了母乳喂养,并且希望可以坚持到孩子一岁半。女儿4个月时,她结束产假,又恢复成穿梭于钢筋丛林、高速运作的职场丽人模样,  相似文献   

5.
(一)苏惠和陆炎结婚后的第一次"暗战",是因为房子。那天下班回家,苏惠发现婆婆躲在卧室,妈妈则在客厅冷着脸。一见到女儿,苏妈妈的脸涨得通红:"她非说这房子是她儿子挣的,说她儿子是国家干部,多了不起。我说这房子是我和你爸出的钱,她说我胡说。早知道当时给你们钱时,就应该摆在明面上"小两口这套房子,确实是苏家掏钱买的。苏惠和陆炎是大学同学,毕业第二年,两人就结婚了。陆炎家经济条件不太好,没准备婚房。苏妈妈心疼女儿,偷偷塞  相似文献   

6.
为爱远离     
这段情感嵌入我的生活极其偶然。 那个初春,因为工作关系,我常常早出晚归。有天晚上,当商场职员的妻子喜气洋洋地告诉我:“对门搬来了一位老婆婆和她的独身女儿。婆婆姓何,女儿叫梅。晚饭前她俩来了我家,还说亲帮亲,邻帮邻,打断骨头连着筋,要我们两家多走动走动哩。”三天后,妻也去她家串了门,当晚妻又絮絮叨叨地说起她们,说老人厚道、纯朴,说她女儿美丽端庄,又说“千金买屋,万金买邻”,有这么好的  相似文献   

7.
玉指红颜 《健康》2012,(11):23-23
都说"女儿是妈妈的小棉袄",作为80后的新媳妇,我不但没有和婆婆相处得"针尖对麦芒",相反倒成了婆婆眼中的"小棉袄"。这让很多认为"80后媳妇难和婆婆相处"的人大跌眼镜。要问我秘诀,那就是经常带婆婆出去走走。婆婆年岁大了,不爱逛街,一是因为累,二是觉得我们婆媳俩走在大街上"不搭配"。针对这两点,我"对症下药",逐一攻破。首先,  相似文献   

8.
钟子伟 《健康》2013,(7):70
在放假前几个月,我去我爸工作的大学找他。碰巧,他的一个大学同学也来拜访,一同来的还有她女儿。我对女孩的第一印象是她看起来很不开心。她母亲和我们聊天时,她的头几乎都低低的,很少说话,而她妈妈则不停地讲话。她妈妈说:"我现在唯一不放心的就是我这个笨女儿。很奇怪,她之前在学校很聪明,考上了重点高中和大学,可研究生毕业后,考了两年,都没通过教师  相似文献   

9.
珍是个非常漂亮、爱美的女人,性恪开朗泼辣,人缘又好。可是婆婆却一直看她不顺眼,总是不断给她出难题,对她百般挑剔。婆婆生病,珍终日陪伴、守候,但婆婆却对此无动于衷,对她的态度也没有太大的改变。而女儿偶尔回家看望,婆婆就显得格外亲切,临走时还让她拿这拿那。一次珍站在窗台上擦玻璃,一失足摔在地板上,疼得站不起来。婆婆站在一边看着说,“干点活就得要工钱!”性格活泼的珍再也不能忍受了,于是爆发了一场婆媳大战。此后婆媳问战火不断,随着战争的不断升级,珍跟老公的关系也渐渐恶化。  相似文献   

10.
母亲的羽衣     
讲完了"牛郎织女"的故事,女儿却犹自瞪着坏坏的眼睛. 忽然,她一把抱紧我的脖子,把我坠得发疼: "妈妈,你说,你是不是仙女变的?" 我一时愣住,只胡乱应道: "你说呢?" "你说,你说,你一定要说."她固执地扳住我不放,"你到底是不是仙女变的?" 我是不是仙女变的?——哪一个母亲不是仙女变的? 像故事中的小织女,每一个女孩都曾住在星河之畔,她们织虹纺霓,藏云捉日,她们几曾烦心挂虑?她们是天神最偏怜的小女儿,她们终日临水自照,惊讶于自己美丽的羽衣和肌肤,她们久久凝视着自己的青春,被那份光华弄得痴然如醉. 而有一天,她的羽衣不见了,她换上了人间的粗布—她已决定做一个母亲.有人说她的羽衣锁在箱子里,她再也不能飞翔了,人们还说,是她丈夫锁上的,钥匙藏在极秘密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风叶 《婚育与健康》2011,(12):44-45
2003年结婚后,我跟老公本没打算太快要孩子,但是婆婆看到村里跟她年纪相当的邻居都抱上了孙子,便总在我和老公耳边嘟囔。经过反复考虑,我们决定生一个。于是,2008年我怀孕了。我们这里的习俗是,女人怀孕时由婆婆照顾,坐月子时由娘家妈妈和婆婆一起照  相似文献   

12.
何红 《家庭育儿》2016,(8):48-51
案例回放: 前不久,一位年轻的妈妈领着6岁的女儿来到我的心理咨询室.妈妈流着泪告诉我孩子今年即将上幼儿园,刚刚开始上学前班,就不愿意去上学了,说她们数学老师总打她,孩子一提上学就哭闹不止,好来发展到一说去上学就开始呕吐.我可怎办办啊?  相似文献   

13.
香香 《健康》2006,(11)
真希望婆婆能多体谅我,从内心把我当作是她的女儿。而目前,我和婆婆的矛盾还在升温,关系越来越糟。我甚至有时很害怕回到家里,这样的日子我不知道还要持续多久。  相似文献   

14.
婆媳双方因为对方无法满足自己的预期可能互生不满。然而,抱怨婆婆的媳妇或抱怨媳妇的婆婆的常常忽视的是:“恶婆婆”在她们自己的女儿眼里,往往是无法替代的情感归属;而被婆婆认为不懂孝顺的媳妇,却总对她们自己的母亲关怀备至。  相似文献   

15.
如果关怀祖国的未来,首先应关注母亲,今天的女孩就是明天的母亲,应当关爱女孩,关注女性,更多地保障她们的权益。前不久听到一个笑话,古代一户人家,头胎生了个女儿,取名招弟,又生了一个女儿,取名再招,再生还是女儿,取名又招,结果又是女儿,取名重招,最后还是女儿,于是取名绝招,虽然是个笑话,也让人感叹,男重女轻的思想如此严重。女孩从无名到有名西施,貂禅,昭君,玉环,她们的名字和人一样动人,比起没有名字的女子,她们多么幸运。要知道古代有很多没有地位的女子,毕生都没有自己的名字,仅以  相似文献   

16.
邻居家赵妈妈有个年方18岁的女儿葭葭,这几天不知怎么啦,有时对着穿衣镜照,一会儿又趴在床上哭,甚至连饭也不吃了。妈妈问她为什么?她话也不说,妈妈以为是女儿得了精神病,都急死了。那天,赵妈妈拿着她女儿的一段日记,来问我什么意思,那上面写着:“没有起伏的原野,便是荒芜;缺少波涛的海洋,即是死海。天既生我,为何又惩罚……”我也不得其解。又过几天,赵妈妈来找我,说她女儿病了,两天没上学,一直在家里哭。我随她过去,见葭葭眼都哭肿了,一摸她身上滚烫,体温三十九度五,我要给她听一下心肺,她说啥不肯。这时我才发…  相似文献   

17.
女儿还小,一直以来,晚上都是要妻子陪着一起睡,才能安然入眠。如果不陪着,她总是哭哭啼啼,搞得大家不得安宁,非要缠着妈妈和她一起才肯罢休。但近段时间,妻子病了,而且病得不轻,家人和妻子都怕病传染给女儿。而我们这时只能强行分开她俩。女儿不明白怎么回事,和她说一些道理,她似懂非懂,可一见到妈妈,就不顾一切嚷着要跟妈妈玩。白天还好,她要上幼儿园,回家后,父母和我照顾着她,分散她的注意力,让她不用总想着妈妈,但晚上,始终是一个大的考验。怎样让她安稳入睡?  相似文献   

18.
石榴熟了     
正又到了石榴上市的季节,我不由得想起10年前的那名小患者。那天,我上专家门诊,患者把诊室门口挤得满满当当。"戴主任,您好!可以帮我们加个号吗?我女儿情况特殊!"一位50多岁的妈妈带着女儿着急地对我说。女儿看上去二十五六岁,一米七的大个子。与身形相悖的,是她的神态:侧歪着头,并不看我,眼神偏向一侧。她磨磨蹭蹭地拽着妈妈的衣角。  相似文献   

19.
都说“女儿是妈妈的小棉袄”,作为80后的新媳妇,我不但没有和婆婆处成“针尖对麦芒”,相反倒成了婆婆眼中的“小棉袄”。这让很多认为“80后媳妇难和婆婆相处”的人大跌眼镜。我的婆媳和谐之道是:经常带婆婆出去。  相似文献   

20.
我和林还在谈恋爱的时候,就有人告诫我说:"你未来的婆婆可厉害了,你得小心。"我淡淡一笑,不以为然。我想我爱林,自然也会爱他的妈妈;她也爱林,自然也会爱他的妻子。那年春节,我第一次去林的家,婆婆满面笑容地站在门口迎接我们。她把家里好吃的东西都摆上来,拉着我的手问长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