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观察磷酸奥司他韦治疗流感流行季节中临床诊断的流感疑似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开放临床试验。入选患者72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服用磷酸奥司他韦75mg,每日2次,共5d;对照组36例,服用症状缓解药物美息伪麻片。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奥司他韦治疗组和对照组发热平均缓解时间分别为(38·67±20·31)h和(72·67±38·80)h,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发热持续时间治疗组比对照组平均缩短36h。奥司他韦治疗组和对照组其它症状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410·33±290·55)分和(675·00±451·82)分,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05)。其他流感症状持续时间治疗组比对照组平均缩短27h。平均缓解时间分别为(46·45±31·71)h和(73·09±41·39)h(P<0·005)。2组观察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奥司他韦治疗临床诊断的流感疑似患者可以快速有效缓解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奥司他韦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流行性感冒的患儿100例,随机均分为2组(n=50)。对照组根据体重剂量表口服奥司他韦,观察组使用常规抗病毒口服液治疗,2组疗程均为5d。比较2组治疗后发热、咳嗽、鼻卡他/鼻塞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有效率为72.00%,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6,P<0.05);治疗组发热、咳嗽、鼻卡他/鼻塞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1,P<0.05;t=2.21,P<0.05;t=6.53,P<0.05);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P<0.05)。结论奥司他韦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磷酸奥司他韦治疗流行性感冒的成本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Hu SL  Lin JT  Yu XZ  Wang AX  Zhu JH  Cui DJ  Chen XY  Wang YZ  Wu XD  Gao H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19):1664-1667
本研究对磷酸奥司他韦治疗流行性感冒的成本效果进行了分析。在患有慢性心脏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流行性感冒高危人群中进行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同时,开展了前瞻性的药物经济学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奥司他韦治疗小儿流行性感冒的预后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1—8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50例小儿流行性感冒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利巴韦林片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疗程结束时治疗效果、入院时和疗程结束时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疗程结束时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司他韦治疗小儿流行性感冒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儿预后,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5.
王浩宇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3):4167-4168
磷酸奥司他韦(OS)是一种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型的抗流感病毒药物。本文主要介绍了其抗流感病毒的作用机制、药动学、适应证与用法用量、在我国人群中的临床使用研究情况及主要不良反应。与现有其他类型的药物相比,OS对流行性感冒的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奥司他韦在儿童流行性感冒(流感)样病例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300例儿童流感样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0例。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颗粒治疗,试验组采用奥司他韦颗粒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咽痛、鼻塞、流涕缓解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流感样病例采用奥司他韦治疗效果理想,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9.
袁梁玉  谢春奇  谢若欣 《农垦医学》2020,(4):313-315,338
目的:探讨奥司他韦联用四季抗病毒合剂治疗儿童流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12月在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流行性感冒患儿共7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口服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观察组在口服磷酸奥司他韦颗粒的同时加用四季抗病毒合剂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发热、咳嗽、鼻塞流涕、疲倦纳差的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儿童流感病毒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流感病毒感染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口服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主要症状缓解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达菲联合中药治疗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的疗效。【方法】将197例流感确诊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1例和对照组96例。2组均常规给予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达菲及中药辨证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达菲口服治疗。2组均用药5 d。观察2组流感症状发生率、体温降至正常时间及全部症状缓解时间,并评价2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为91.7%;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能更快退热及缓解症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治疗组能够更有效缓解咽痛、肌肉酸痛、咳嗽、鼻塞流涕等流感症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菲联合中药总体治疗效果优于单纯应用达菲,不但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控制患者体温,而且能更好地改善流感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国产加替沙星注射剂治疗下呼吸道和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盲法平行试验设计,入选病例49例,剔除9例,脱落2例,可评价的病例38例。试验组应用加替沙星注射剂400mg/次,1次/24h静滴;对照组应用左氧氟沙星注射剂200mg/次,2次/d静滴,疗程均为7-14d。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5.24%(20/21)和70.59%(12/17);试验组细菌清除率为92.86%(13/14),略高于对照组的76.92%(10/13):试验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1/25),高于对照组的4.35%(1/23),两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加替沙星注射剂治疗临康常见致病菌引起的下呼吸道和泌尿系统感染.临床疗效好,使用安全、方便 .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国产加替沙星注射液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64例病人(其中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16例,急性支气管炎27例,社区获得性肺炎20例,支气管扩张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2例,用加替沙星注射液400叫次,静点;对照组32例,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200吲次,静点2次/d;疗程均为7~14d。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7%和94%,P〉0.05。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6%和92%,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和13%,P〉0、05。结论加替沙星注射液治疗呼吸道细菌性感染疗效好、使用安全、方便。与左氧氟沙星疗效相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当归拈痛汤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有效剂型及对血清中炎性反应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05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35例,A组给予当归拈痛汤传统汤剂,B组给予当归拈痛汤丸剂,C组给予当归拈痛汤颗粒剂。3组患者同时口服甲氨蝶呤治疗。治疗30 d后观察临床疗效对及对血清血清中炎性反应指标的影响。结果:治疗后A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1.43%,B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2%,C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4.29%。3组治疗前后血清类风湿因子(R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沉(ESR)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较A、C组在血清RF、hs-CRP、ESR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当归拈痛汤丸剂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显著优于传统汤剂和颗粒剂。能明显降低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血清中RF、hs-CRP、ESR的水平,提高其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我国淋巴瘤治疗的文献展开分析,探讨不同治疗方案的具体效果。方法对1989—2014年之间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淋巴瘤治疗文献展开分析。结果所有120篇淋巴瘤治疗文献共涉及期刊79种,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的1篇,另外112篇均以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为观察对象。淋巴瘤以男性多发,发病年龄多在60岁以上。17篇文献718例CHOP化疗有效率达到70%以上。15篇文献中氨甲喋呤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治疗的缓解率达到80%以上。全脑放疗63篇文献共2472例患者均证明具有较好的局部控制效果。结论全脑化疗与CHOP放疗以及氨甲喋呤基础化疗均有较好的效果,淋巴瘤临床研究的主要侧重经济落后地区以及中西部偏远地区。  相似文献   

16.
17.
彭少华  陈婷  陈勇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5):1722-1724
目的对比霉酚酸酯(MMF)和环磷酰胺(CTX)诱导缓解治疗狼疮性肾炎(LN)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1例LN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MMF组(37例)和CTX组(3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糖皮质激素(泼尼松)治疗,在此基础上,CTX组在LN诱导治疗阶段静脉滴注CTX,每月0.5~1.0 g/m2,疗程6个月;MMF组口服MMF,1 g/d×第1周、2 g/d×第2周至6个月,2次/d,疗程6个月。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MMF组患者诱导治疗完成率为83.8%(31/37),CTX组患者诱导治疗完成率为94.1%(32/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MF组完全缓解11例,部分缓解10例,治疗失败16例;CTX组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15例,治疗失败16例,疗效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MF组的完全缓解率高于CTX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感染、白细胞减少和腹泻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F治疗LN的疗效及安全性与CTX相当,但MMF治疗的完全缓解率高于CTX,建议行高质量、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吡西卡尼治疗心房颤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查找所有有关吡西卡尼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3年12月31日。由两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研究,37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吡西卡尼组房颤转复率高于对照组(P=0.03);吡西卡尼治疗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均表现出优势,但与对照组相比,两组房颤转复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西卡尼治疗房颤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总结医疗救治经验。方法对2009年10月28日至12月31日我院收治的甲型H1N1流感重症住院的5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患者确诊后即给予奥司他韦胶囊口服,75mg/次,2次/d,疗程5d,同时辅以中药如香菊胶囊或莲花清瘟胶囊口服治疗;糖皮质激素主要为氢化可的松,100~150mg/d。5例全部治愈,预后良好。结论重症的早期识别是甲型H1N1流感诊治的关键,给予奥司他韦抗病毒治疗及综合支持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