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的结节性红斑的可能诱因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的结节性红斑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结果:45例患者均具有典型的结节性红斑皮损,PPD试验阳性或强阳性;男女之比为1∶4.5,平均年龄34.5岁,平均病程1.2年。45例X光胸片检查合并肺结核6例(13.4%),淋巴结核4例(8.9%),胸膜炎4例(8.9%),肺部阴影灶8例(17.8%);无异常者23例(51.1%)。实验室检查:45例中血沉增快32例,抗"O"阳性2例,Ig G较正常升高3例,类风湿因子阳性2例,痰菌涂片阳性1例,其余各项均为阴性。结论:结节性红斑病因复杂,结核菌感染是原因之一。对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的结节性红斑,抗结核药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结节性红斑与结核病的关系,回顾分析56例结节性红斑病例的PPD试验、抗结核抗体结果,并与40例正常人做对照。结果:结节性红斑组的PPD试验强阳性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节性红斑组的抗结核抗体的阳性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对PPD试验强阳性的结节性红斑患者,单纯抗结核治疗具有肯定疗效。结节性红斑与结核病的关系密切,抗结核治疗对于结核及其诱发的结节性红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硬红斑     
关于硬红斑的病因一直有争论。作者观察了有活动性结核或对结核菌素呈超敏反应的硬红斑患者的临床、组织病理和免疫组化反应。 疾病诊断标准为小腿有慢性炎性结节的患者,皮内结核菌素试验阳性或有活动性结核菌感染;在抗结核治疗后皮损消退。对患者结节处活检,进行连续石蜡切片和常规苏木素-伊红染色,其中25例患者活检标本应用各种抗体,以链霉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酶方法对皮损内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染色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应用液氮冷冻联合皮损内注射治疗结节性痒疹的疗效及其临床护理。方法:对57例结节性痒疹在运用液氮冷冻法治疗的基础上,再用皮损内注射治疗。结果:57例患者中,51例患者经过1个疗程治疗即治愈,4例经2个疗程治愈,2例经3个疗程后治愈,治疗后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结论:液氮冷冻联合皮损内注射药物治疗结节性痒疹,方法简便,疗效佳,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的副反应,配合良好的护理措施,可达到最佳治疗目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34岁。双小腿反复出现红斑、结节、溃疡24年。患者24年来反复发作5次类似皮疹,每次主要为单发,药物治疗不同,最终以大小不一的色素性萎缩性瘢痕性愈合。共行3次皮损组织病理检查,均符合硬红斑病理改变。患者2次结核菌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强阳性,一次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16岁时被确诊为肺结核,并规则四联抗结核治疗1年后痊愈。本文总结反复发作24年的硬红斑治疗经验。  相似文献   

6.
溃疡性结肠炎的皮肤并发症包括:坏疽性脓皮病、结节性红斑、肛周疾病、红色斑疹、荨麻疹和紫癜。本文报告一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其皮损似离心性环状红斑和结节性红斑。患者女性,30岁,主诉腿部疼痛性结节性皮损15年,上肢红色斑块3月。曾有阵发性恶心、呕吐、腹痛、血便。腿部溃疡性结节最初诊断为硬红斑,抗结核治疗无效。皮肤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抗结核药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核菌素试验(PPD)阳性的结节性红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平行对照的方法,对45例除有结节性红斑的临床症状外,且PPD试验强阳性患者,按1:1:1比例分成A、B、c三组,分别随机接受A组2HRZ/4HR+P;B组P;C组2HRZ/4HR治疗。观察第14天、第28天的临床疗效及一年内复发率。结果:治疗结节性红斑第14天和第28天的有效率分别为:A组80%和93.3%;B组66.6%和80.6%;C组73.3%和86.6%。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年内复发率:A组8.3%;B组50%、C组22.2%。结论:抗结核药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PPD阳性的结节性红斑疗效好,治愈率高,有减少复发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不同类型的脂膜炎患者与结核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19年1月—2021年12月就诊于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33例脂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征、病理特征、与结核感染的相关性、治疗情况及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①33例脂膜炎患者中,结节性红斑24例,硬红斑9例,男女比例为1 ∶ 4.5,平均年龄46岁,平均病程10个月。②临床发病部位集中在四肢,均伴有疼痛。30例(90.91%)表现为红斑、结节、肿胀,其中1例硬红斑(3.03%)出现溃疡。6例(18.18%)出现发热、咳嗽、盗汗。2例硬红斑患者同时伴有或先后出现丘疹性坏死性结核疹,2例结节性红斑患者伴有全身多关节疼痛。③22例(66.67%,包括9例硬红斑、13例结节性红斑)伴结核分支杆菌潜伏感染(LTBI)。硬红斑患者结核感染阳性率高于结节性红斑患者(P=0.020)。④皮损组织病理表现为间隔性脂膜炎11例、小叶性脂膜炎3例、混合性脂膜炎19例。与结核感染相关的22例脂膜炎患者病理下多可见上皮细胞肉芽肿、多核巨细胞以及干酪样坏死,其余11例均可见真皮层血管周围及脂肪间隔淋巴细胞浸润,且均未见上皮样肉芽肿及多核巨细胞。33例患者抗酸染色、PAS染色、直接免疫荧光均未见阳性表现。⑤22例与结核感染相关患者中,接受抗结核治疗15例,治愈率为68.18%,拒绝接受抗结核治疗患者7例,治愈率为14.29%。11例结核感染不相关患者采用免疫调节联合治疗,治愈率为100%。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硬红斑患者的结核感染阳性率比结节性红斑患者高。在结核感染相关的脂膜炎患者中,接受抗结核治疗者治愈率比免疫调节联合治疗者高;对于未发现结核感染证据的结节性红斑,免疫调节治疗可能有效。结节性红斑患者的发病原因可能与结核感染相关。在结核高发地区,结节性红斑患者完善相关筛查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9.
Bazin 硬红斑误诊为丹毒1例周李燕 李超江阴市中医院 无锡 214400 Bazin硬红斑 (erythema induratum)又名硬结性皮肤结核(tuberculosis cutis indurativa),是一种深部血源性皮肤结核。最近我们在临床诊治中有1例被误诊为丹毒的硬红斑患者,现报道如下。患者男,58岁,左下肢肿痛反复发作3月余,2009年5月患者因左下肢肿痛收住外科,予以美洛西林,异帕米星抗感染治疗后肿痛明显消退.8月18日左右,又现左下肢肿痛,局部皮温高,来我科以“丹毒”收住我科,先后予以头孢西丁、阿奇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甲、环丙沙星抗感染2周后,皮疹未见明显好转,疼痛有所加重。体格检查:生命体征正常,内科系统无异常,皮肤科检查:左下肢踝关节内侧一5×10c㎡大小边界不清的暗红色硬化斑,局部皮温偏高,硬斑周围至整个脚背满布褐色色素沉着斑。既往有肺结核史十余年,追问病史,患者至今仍间断服用利福平消炎,未予正规抗痨治疗。07年因摔伤行股骨粗隆间骨折固定术,09年2月行钢板摘除术。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肝功生化基本正常,PPD实验阳性,病损皮肤病理示:表皮无异常,真皮内血管及胶原纤维增生,血管汗腺周围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局部见灶性坏死,周围多核巨细胞及类上皮细胞。经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口服半个月,患者局部肿痛明显好转,局部皮温不高,少许压痛,复查肝功能正常,继续服用上述三种抗痨药物,一个月后随访,右下肢红肿大部分消退,患处轻微压痛,局部皮肤较前变软,色素沉着较前变淡,继续上述治疗三个月,病情恢复中。讨论 :硬红斑分为Bazin硬红斑和Whitfield硬红斑。是一种发生于下肢的慢性、复发性、结节性和溃疡性皮肤病,皮损多对称分布,可软化破溃,形成溃疡,愈后留有萎缩性疤痕,色素沉着,自觉疼痛和压痛。患者通常伴有肺结核、淋巴结核或其他远隔部位结核病灶,结核菌素实验阳性〔1〕。病理显示为T细胞介导的超敏反应。Bazin硬红斑是1861年由Bazin首先描述,其和结核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论,焦点问题在于组织中抗酸染色以及培养中查不到结核菌〔2,3〕。李宝强等在硬红斑皮损中结核杆菌DNA的检测中推测硬红斑不是由完整的结核杆菌在局部沉积或感染所引起,而可能是由其它原因或其它部位的结核杆菌产生的蛋白或碎片作为抗原引起的变态反应所引起〔4〕。大多数学者仍主张首先抗痨治疗,异烟肼治疗至少6-8个月,如果无效可考虑更改治疗方案,临床观察早期并用小剂量泼尼松治疗,皮损消退快且局部组织损伤少。本例患者三联疗法三个月后明显好转。 误诊原因:该患者临床上以疼痛性结节为主要表现,抗炎治疗能缓解,且患者长期间断服用利福平,皮疹缺乏特征性,常与结节性红斑、丹毒、结节性血管炎相混淆, 缺乏对硬红斑的全面认识,忽略了结核方面的检查和组织病理,从而拖延病程。  相似文献   

10.
报告1例寻常狼疮误诊患者,具有典型苹果酱样的狼疮结节和组织病理改变,结核菌素试验(PPD)强阳性,临床上给予抗结核短程三联疗法治疗,1个月后治疗效果满意,目前仍在治疗随访中。  相似文献   

11.
我站门诊于 2 0 0 0年 1~ 10月 ,应用顺峰康王 (广东省顺德市顺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治疗尿布皮炎取得一定的疗效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病例数 30例 ,男 10例 ,女 2 0例 ,全部病例均为患腹泻病的婴儿。临床表现 :尿布覆盖的外阴、臀部、下肢内侧皮肤出现大片红斑 ,表面有糜烂、渗液。病程 2~ 3天。治疗方法 病损面用 1:80 0 0高锰酸钾液沾洗后 ,用适量的顺峰康王轻轻涂抹 ,早、晚各 1次 ,5天为 1个疗程。疗效标准 红斑消失及皮损完全消退为痊愈 ;红斑消失或减少及皮损部分消退为有效 ,红斑未减少及皮损未减轻为无效。治疗结…  相似文献   

12.
报告1例口服阿莫西林后发生天疱疮的病例。患者男,40岁。因全身出现红斑、水疱1个月后就诊。1个月前患者全身皮肤出现散在黄豆大红斑、瘙痒,2d后在红斑和正常皮肤上出现水疱,水疱破裂后干燥结痂,但仍有新发水疱,皮损多分布在胸、背、颈部和腋下。经口服泼尼松20mg/d治疗2周后,皮损基本消退,5d前全身又出现红斑和水疱,皮损瘙痒。患者2次发病前均有口服阿莫西林史。皮肤科检查:躯干和四肢可见大小不一的散在水肿性红斑,部分红斑上可见松弛性水疱,尼氏征阳性,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内水疱和棘刺松解细胞,免疫组化组织病理示在表皮内IgG、C3呈网状沉积。体外γ干扰素释放实验阳性。最终诊断为药物诱发的天疱疮。  相似文献   

13.
耐多种药物寻常狼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1例耐多种药物寻常狼疮.患者男,41岁.肛周出现红斑、溃疡2年余.5年前曾患肺结核.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浅层可见结核结节,诊断为寻常狼疮,经规则抗结核治疗无效.组织人型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药敏试验对异烟肼、利福平等4种抗结核药耐药.提示为耐多种药物寻常狼疮.  相似文献   

14.
胫前皮肤结节——局限型胫前黏液性水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42岁.因双胫前皮肤结节6个月余就诊.患者6个月前双胫前出现数个黄豆大红斑,后逐渐增大,曾诊断为结节性红斑.予以对症治疗,无明显好转.后皮损逐渐隆起高出皮面,形成大小不等结节,无痛、痒等不适.追问病史患者1年前有消瘦、怕热及多汗等,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予以丙硫氧嘧啶等药物治疗,症状好转.  相似文献   

15.
作者报告一例红斑狼疮性脂膜炎(LEP),并对本病作了简要讨论.患者为33岁妇女.两上臂上外侧有红斑结节损害4年,约3个月前左三角肌部位上的大片损害发生破溃.没有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症状.10岁时曾患肺结核,治愈后有过二次复发.就诊前一年诊断为脂膜炎合并结核,然而抗结核治疗对皮损无效,检查有几个红斑性皮肤结节与下面的脂肪粘连,融合成大的斑块,中心显示萎缩和溃疡.化验检查:血常规、血沉、抗核因子、LE细胞、尿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持久性隆起性红斑(erythema elevatum diutinum, EED)的临床特征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21年4月在本院皮肤科收治的8例EED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 临床上8例患者均表现为四肢伸侧丘疹、结节或斑块,其中2例合并有红斑、水疱或脓疱。伴发疾病包括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浆细胞性骨髓炎、类风湿关节炎、间质性肺炎、肺结核、前列腺结核、隐性梅毒、前列腺癌、急性肾损伤、高血压、糖尿病等。皮损组织病理:红斑、水疱处表现为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斑块、结节性皮损处主要为真皮全层血管壁纤维素样变性,真皮内毛细血管及胶原纤维增生。结论 氨苯砜治疗早期EED病变最有效,同时需注意EED合并系统疾病的诊治及随访。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41岁。因面部丘疹半年,双下肢结节伴触痛20天余就诊。结合临床、病理等检查,面部诊断为肉芽肿性酒渣鼻,下肢诊断为结节性红斑。 给予盐酸米诺环素胶囊 100 mg 日2次 、维胺脂胶囊25 mg日3次,甘草酸二胺肠溶胶囊150 mg 日3次 ;外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2周后双下肢皮疹消退,疼痛消失,面部皮疹有所减轻,患者连续治疗2个月后停药。5个月后随访,面部皮损复发。  相似文献   

18.
报告1例伴有Sweet样皮损的白塞病。患者女,35岁。反复口腔、生殖器溃疡、下肢结节性红斑3年,皮肤水肿性斑块呈Sweet样皮损表现。血WBC11.5×109/L,ESR61mm/1h。组织病理检查呈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表现。确诊后给予泼尼松龙等药物治疗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11岁.生后8个月躯干、下肢出现结节性红斑,反复发作一年.1981年肝脾肿大,疑为迁延性肝炎,经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75岁。全身红斑、丘疹痒4年余,双足水疱1个月。患者既往因肺结核,予利福平等抗结核治疗10个月余。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下疱,较多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直接免疫荧光检查示:Ig G,C3在表皮和真皮间呈线状沉积。结合皮疹特点诊断为利福平诱导性局限性大疱性类天疱疮。经糖皮质激素药膏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