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理较为复杂,迄今尚未完全阐明。概括起来,本病是胃、十二指肠局部粘膜损害(致溃疡)因素和粘膜保护(粘膜屏障)因素之间失去平衡所致,当损害因素增强(或)保护因素削弱时,就可出现溃疡,这是溃疡发生的基本原理。[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全球性常见的慢性消化系统病。一般认为是胃液消化自生的粘膜和酸性胃液相接触而产生的溃疡。消化性溃疡由于胃肠道粘膜的攻击因子和保护因子失去平衡而产生溃疡。  相似文献   

3.
疮疡灵内镜下治疗消化性溃疡近期疗效观察张金章,郝润春,周长春,明淑节,常凤呜消化性溃疡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目前发病机制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大都认为在致病因素中,以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为主。在保护因素中,胃十二指肠的粘膜及粘膜屏障遭破坏,防御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4.
消化性溃疡的直接发病机理是粘膜的局部损伤与保护之间的不平衡,损伤因素的相对增强或保护因素的相对减弱均可能导致消化性溃疡(PU)。损伤因素主要是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而保护因素主要是粘液/HCO_3~-屏障和粘膜的修复。有文献报道十二指肠溃疡(DU)病人胃酸在24小时虽有波动,但是明  相似文献   

5.
刘凤芹  李丙庆 《河北医学》1996,2(5):505-506
消化性溃疡治疗近况(067000)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刘凤芹,李丙庆,丁志敏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概括起来为胃、十二指肠局部粘膜损害因素和粘膜保护因素之间失去平衡所致。损害因素有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量增高、精神焦虑忧伤、胃运动障碍、化学性...  相似文献   

6.
对600例消化性溃疡进行分析,认为主要机理是攻击因子相对地增强,防御因子相对地减弱,攻击因子包括胃酸、胃蛋白酶、胃动力学异常、胆盐、溶血卵磷脂、某些药物、酒精、烟碱以及幽门螺旋杆菌等;防御因子包括粘膜、粘液层、粘膜碳酸氢盐分泌、血流及再生能力等。攻击因子与防御因子失去平衡而导致消化性溃疡。  相似文献   

7.
消化性溃疡主要发生于胃及十二指肠,发病初期的症状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相似,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腹痛、黑便和呕血等。消化性溃疡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与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较公认的是由于致溃疡攻击因子与胃黏膜保护因子失去平衡,攻击因子过强或保护因子减弱而形成。幽门螺旋杆菌(Hp)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素,根除Hp可以控制症状、有利于溃疡愈合及防止复发。消化性溃疡发病率高,且难治愈。笔者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消化性溃疡6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邬刚  覃丹平 《广西医学》1998,20(2):246-250
消化性溃疡(PU)为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研究一直为人们关注。通常认为是多种因素所致胃肠粘膜保护因子与攻击因子失衡的结果,其中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较重要的作用。自1982年发现幽门螺杆菌(HP)以来,大量证据证明HP与PU密切相关。抗MP使对PU多了一种治疗手段,并取得良好效果。那么旧的学说是否过时?如何理解神经功能和HP与PU的关系呢?本文分下述几部分进行综述。l神经功能与消化性溃疡胃及十二指肠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包括分泌和运动两个方面,并在神经体液因素的调节下维持相对的恒定。胃粘膜分泌胃酸、…  相似文献   

9.
晚近对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原理的共同认识是:胃肠粘膜的局部损伤与保护之间失去了平衡,当损伤因素增强或/和保护因素减弱即可导致消化性溃疡的发生,而十二指肠溃疡主要与损伤因素增强有关。在多种损伤因素中,胃酸和幽门螺旋杆菌(HP)的作用最引人注目。为此,我医疗室自1989年5月至1993年  相似文献   

10.
张立英 《中外医疗》2010,29(16):85-85
消化性溃疡是指胃肠粘膜被胃液消化所形成的溃疡,可发生于食管、胃、十二指肠、胃-空肠吻合口和含有胃粘膜的Mecket憩室。由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约占胃肠溃疡的98%,近年来实验与临床研究表明,食物与不良饮食习惯、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粘膜保护作用减弱等因素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环节。消化性溃疡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特点是成因复杂、影响因素多、易复发。  相似文献   

11.
甘荣亮 《华夏医学》2000,13(3):414-414,F003
随着对消化性溃疡发病机理研究的不断深入,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层出不穷。如何正确使用这些药物,是临床长期探讨的课题。现将近十余年来在这方面取得的进展综述如下。1 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与治疗原则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是胃粘膜的防御因子和攻击因子失衡。攻击因子主要是胃酸、胃蛋白酶、幽门螺杆菌(Hp)、非甾体抗炎药等,防御因子有粘液、碳酸氢盐、粘膜屏障和粘膜的修复机能,还有前列腺素等。治疗溃疡病的药物很多,其机制不外是加强防御因子或是削弱攻击因子或两种作用兼而有之2 溃疡病的药物治疗2.1 抗酸剂 早在1910年就有学者…  相似文献   

12.
朱松华  钟柏蒿 《重庆医学》1995,24(4):200-201
血吸虫病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粘膜病变,消化性溃疡所致出血较少引起注意,本文对20例血吸虫病硬化所致的消化道粘膜病变出血和消化性溃疡出血(下称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资料分析,发现上消化道粘膜病变18例(占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90%),消化性溃疡2例(占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0%),提出引起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与上消化道粘膜组织慢性缺氧微小循环障碍等5项因素有关,并对临床诊断和防治提出意见和看法。  相似文献   

13.
消化性溃疡与气象有关北京友谊医院于中麟教授、张澍田博士与国家气候中心杨贤为研究员等人的合作研究发现,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有随气象因子的变化而变化的特点。消化性溃疡为胃粘膜攻击因子(胃酸胃蛋白酶)增强和保护因子减弱所致,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也是其病因之一。患者...  相似文献   

14.
表皮生长因子与小儿消化性溃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随着胃镜在儿科临床应用的普及 ,小儿消化性溃疡的发现率逐年增加 ,但是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前认为 ,此病的发病基础是攻击因子对胃十二指肠粘膜损伤与保护机制之间失去平衡的结果 ,影响二者失衡的因素有遗传、环境、饮食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新近研究发现 ,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愈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各种生长因子 ,尤其是表皮生长因子 (EGF)可增加粘膜 DNA、RNA和蛋白质含量 ,刺激组织生长和修复 ,在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EGF的结构、分布及释放EGF是由 5 3个氨基酸组成的单链多肽 …  相似文献   

15.
消化性溃疡是我地区常见病及多发病,主要是当胃十二指肠粘膜的保护因子小于攻击因子时,粘膜正常的防御机能被破坏不能抵制胃酸/胃蛋白酶的侵蚀而形成.其病因是1、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幽门螺旋杆菌能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胃粘膜的g细胞、D细胞及壁细胞,导致胃酸分泌增加;还可减少十二指肠碳酸氢盐分泌,从而使粘膜屏障削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起胃粘膜炎症削弱了胃粘膜的屏障功能2、非甾体类抗炎药直接作用于胃十二指肠粘膜产生细胞毒,损害胃粘膜屏障.同时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使粘膜的保护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6.
消化性溃疡病是一种多发病,发生于65岁以上老年时,称之为老年性溃疡病,老年性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多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现结合其病理特点,谈谈老年性溃疡病的治疗. 1 病理特点与治疗指导 消化性溃疡是由于以酸和胃蛋白酶为主的进攻因子加强和粘膜抵抗力、粘液屏障、粘膜血流以及十二指肠反馈等防御因子削弱引起.老年的胃酸与胃蛋白分泌明显减少,因此,在老年的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方面,防御因子的消弱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消化性溃疡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是由于粘膜保护因子和攻击因子失衡而引起的。近年来 ,实验和临床研究均表明 ,胃酸分泌过多 ,幽门螺杆菌 (HP)感染和胃粘膜保护作用减弱等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环节。消化性溃疡的治疗 ,根据现代生物 -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观点 ,消化性溃疡属于典型的心身疾病范畴之一。因此 ,应采取综合性的内科治疗措施 ,以缓解症状 ,促进愈合 ,防止复发。内科治疗主要包括 :1 一般治疗  主要内容是建立和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 ,饮食规律 ,乐观稳定的情绪状态 ,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 ;避免服用对胃、十二指肠粘…  相似文献   

18.
消化性溃疡(Pu)是一种常见病,一般认为是胃粘膜攻击因子(主要是胃酸和胃蛋白酶)增强或防御因子(主要是胃粘液屏障、粘膜屏障和粘膜血流量等)诚弱,二者失衡所引起。  相似文献   

19.
三甲二枸橼酸络合铋与硫糖铝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和复发率的比较张信(附属门诊部)关键词三甲二枸橼酸络合铋;硫糖铝;消化性溃疡中国号R975三甲二枸酸络合铋(胶体铋,商品名De-Nol)和硫糖铝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机理类似,均有保护消化道粘膜作用。胶体铋是目...  相似文献   

20.
孙九玲  孙惠敏 《医学综述》1997,3(9):433-435
<正>众所周知,消化性溃疡是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人口中约10%在其一生中患此病。近几年多数学者认为其发病机制是由于粘膜局部损伤(攻击因子)与保护作用(防御因子)失去平衡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