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活性维生素D3对糖尿病大鼠肾脏TGF-β1和HGF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活性维生素D3对糖尿病大鼠肾脏(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1,TGF-β1)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NC),糖尿病模型组(DM),活性维生素D3治疗组(DC),每组10只.12周后,观测肾组织形态学和肾功能变化,尿白蛋白排泄率等指标的变化,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脏TGF-β1表达水平的变化,RT-PCR法检测肾皮质TGF-β1mRNA、HGF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与NC组比较,第12周末DM组大鼠肾脏肥大指数(KW/BW)、平均肾小球体积(MGV)、系膜面积比(FMA)、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Scr)均明显升高(P<0.05),肾组织TGF-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也显著升高(P<0.05),同时肾皮质HGFmRNA表达也有所增加(P<0.05).DC组HGFmRNA的表达水平较DM组显著升高(P<0.05),而上述其他指标与DM组比较,则有明显的降低(P<0.05).结论:活性维生素D3对于糖尿病肾脏病变至少具有部分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为通过抑制糖尿病大鼠肾脏TGF-β1的过度表达,而上调HGF的表达,从而对糖尿病大鼠肾脏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抗坏血酸对糖尿病大鼠肾脏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 - 1(TIMP - 1)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实验大鼠随机分为 3组 :对照组 (C组 )、糖尿病组 (D组 )、糖尿病 +抗坏血酸 90mg/kg/d(DT组 ) ,实验第 9周检测血浆、肾脏抗坏血酸水平和醛糖还原酶 (AR)活性 ,同时用原位杂交和Western -blot检测TIMP - 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糖尿病组血浆、肾脏抗坏血酸水平显著下降 (P <0 .0 5 ) ,肾脏AR活性明显升高 ,TIMP - 1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增加 (P均 <0 .0 1)。抗坏血酸治疗组血浆、肾脏抗坏血酸水平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AR活性、TIMP -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糖尿病组明显降低 (P均 <0 .0 1)。结论 :补充抗坏血酸可显著增加糖尿病大鼠血浆、肾脏抗坏血酸水平 ,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肾皮质AR活性、TIMP - 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 ;多元醇途径可能部分介导了糠尿病大鼠肾脏TIMP - 1mRNA和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3.
褪黑素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褪黑素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糖尿病组(D组)及糖尿病褪黑素治疗组(M组)。给予褪黑素治疗4周。检测血糖、血肌酐、肾脏肥大指数(肾重/体重),放免法测定24h尿白蛋白排泄量,对肾脏标本进行光镜观察,用图像分析仪测量各组大鼠平均肾小球面积、平均肾小球体积。同时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对糖尿病大鼠肾皮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褪黑素治疗组较糖尿病组24h尿白蛋白排泄量、肾脏肥大指数均明显下降(P〈0.05)。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糖尿病大鼠肾脏皮质TGF-β1 mR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为C组的9.2倍,给予褪黑素治疗后,糖尿病大鼠TGF-β1 mRNA表达水平下降3.95倍,但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肾小球平均面积、平均肾小球体积M组显著低于D组(P〈0.01)。结论 褪黑素可抑制糖尿病大鼠肾脏皮质TGF-β1mRNA表达,减少糖尿病大鼠的尿白蛋白,减轻及延缓肾小球硬化,发挥保护肾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测糖尿病状态及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治疗对糖尿病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内TGF-β1mRNA水平的影响,比较其与肾皮质TGF-β1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糖尿病组(D组)及吡格列酮治疗组(DP组).2、4、8周每组各取6只,以RT-PCR 狭缝杂交法半定量检测PBMC内和肾皮质TGF-β1mRNA水平.结果:肾皮质TGF-β1mRNA水平8周内D组均高于C组(P<0.05),而PBMC内TGF-β1mRNA水平4周时略高于C组(1.27±0.38 vs 0.88±0.36,P>0.05),8周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1.12±0.08 vs 0.84±0.16,P<0.05).D组和DP组在8周时PBMC内TGF-β1mRNA水平与肾皮质TGF-β1mRNA水平呈正相关(r=0.83、P=0.02,r=0.82、P=0.03).结论:在糖尿病肾病早期,PBMC内TGF-β1mRNA水平增高迟于肾皮质;但PBMC内TGF-β1mRNA水平可反映肾皮质TGF-β1mRNA水平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食饵性高脂血症对链脲佐茵素(STZ)诱导的糖尿病SD大鼠肾脏皮质TGF-β/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脂质对糖尿病肾脏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STZ腹腔注射法诱导SD大鼠糖尿病成模,正常饮食和高脂饮食分别喂养糖尿病大鼠和非糖尿病大鼠16周.半定量逆转录PCR(RT-PCR)检测各组大鼠肾脏皮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转化生长因子Ⅱ型受体(TβR Ⅱ)和Ⅳ型胶原(Col-Ⅳ)mRNA表达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肾小球TβR Ⅱ和磷酸化Smad2蛋白(p-Smad2)的表达和定位;Western印迹检测各组大鼠肾皮质TGF-β1和Col-N蛋白表达变化.结果:高脂喂养上调糖尿病SD大鼠肾脏皮质TGF-β1,TβR Ⅱ,p-Smad2和Col-Ⅳ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高脂喂养对非糖尿病SD大鼠肾脏皮质TGF-β1,TβR Ⅱ,P-Smad2和Col-Ⅳ mRNA和/或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高脂血症可能通过激活TGF-β/Smad信号通路,导致糖尿病肾脏损害.  相似文献   

6.
刘雷  甘华  王辉  李里 《广东医学》2008,29(12):1975-1977
[摘要] 目的 探讨活性维生素D3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实验选用3月龄雄性SD大鼠(清洁级)2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NC),糖尿病模型组(DM),活性维生素D3治疗组(DC),每组8只。喂养12周后,观测肾组织形态学和肾功能变化,尿白蛋白排泄率等指标的变化,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脏转化生长因子- 1(TGF- 1)、核转录因子- B (NF- B)、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CD68表达水平的变化,RT-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皮质TGF- 1 、NF- B、MCP-1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第12周末糖尿病肾病模型组大鼠的肾脏肥大指数(KW/BW)、平均肾小球体积(MGV)、系膜面积比(FMA)、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Scr)、均有明显升高(P<0.05),肾皮质TGF- 1 、NF- B、MCP-1 、CD68的蛋白表达水平也有显著增高(P<0.05),同时肾组织TGF- 1 、NF- B、MCP-1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活性维生素D3治疗组的上述指标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则有明显的降低(P<0.05)。结论 活性维生素D3对于糖尿病肾脏病变至少具有部分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为通过抑制糖尿病大鼠肾脏的TGF- 1 、NF- B、MCP-1等细胞因子的表达,抑制巨噬细胞的聚集,从而经由抗炎机制发挥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张晋红  李红  赵晓霞  叶迅  丁伟 《浙江医学》2004,26(12):897-899,902
目的了解糖尿病大鼠肾皮质中蛋白聚糖Ⅱ(PGⅡ)mRNA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随时间的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用链脲佐菌素(STZ)造成大鼠糖尿病模型,在造模成功后第3、7、14、30、60、90天分别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糖尿病组和对照组肾脏Ⅳ型胶原分布,半定量RT-PCR法检测肾皮质PGⅡmRNA和TGF-β1mRNA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肾脏Ⅳ型胶原含量增加(除第3、7天,其余时点均P<0.05),TGF-β1mRNA从第7天起升高(P<0.05),PGⅡmRNA后期升高(第60天P<0.05;第90天P=0.01).PGⅡmRNA和TGF-β1mRNA呈正相关关系(r=0.7,P<0.01).结论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肾皮质TGF-β1mRNA和PGⅡmRNA先后升高,TGF-β1mRNA可能是引起PGⅡmRNA升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黄芪多糖对肾阳虚型糖尿病大鼠肾组织NF-κB、TGF-β1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APS)对肾阳虚型糖尿病大鼠肾脏核因子-κB(NF-κB)、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过度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将纯种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苯那普利治疗组和APS治疗组。实验第8周时统一处死,以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NF-κB mRNA、TGF-β1mRNA表达,并观察肾脏超微结构变化及肾重/体重,测定大鼠血糖(BS)、血脂及肾功能。结果:与苯那普利治疗组相比,APS能使大鼠肾组织NF-κB mRNA、TGF-β1mRNA表达量减少,肾脏病理改变减轻,还可明显降低肾重/体重、血糖、血脂,改善肾功能。结论:糖尿病大鼠肾组织NF-κB、TGF-β1活性增加,APS能抑制NF-κB mRNA、TGF-β1mRNA的过度表达,从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Zhu Y  Shen J  Hu YY  Tang JL  Liu S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1,31(6):1059-1062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肾脏TGF-β1及α3、β1整合素的相关性及厄贝沙坦对其的影响。方法 30只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n=7)、糖尿病对照组(DM组,n=14)和厄贝沙坦干预组(DM+Irb组,n=9),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菌素造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4周后开始灌胃法给予相应计量厄贝沙坦干预8周。ELISA测定各组大鼠24尿白蛋白排泄率,PAS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半定量足细胞密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大鼠肾脏TGF-β1、α3、β1整合素mRNA的表达。结果糖尿病大鼠肾脏TGF-β1mRNA的表达显著升高,伴α3、β1整合素mRNA的表达减少,足细胞密度降低,蛋白尿增加,厄贝沙坦干预后上述现象改善。结论糖尿病大鼠肾脏TGF-β1可能通过调控α3、β1整合素mRNA的表达,减少足细胞,抑制此途径可能是厄贝沙坦发挥肾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活性维生素D3对糖尿病大鼠肾脏骨形成蛋白-7(BMP-7)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3组:正常对照(NC)组,糖尿病模型(DM)组,活性维生素D3(DC)组(制备糖尿病模型后用骨化三醇灌胃),每组10只。12周后,检测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及血生化指标,采用PAS及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BMP-7及TGF-β1蛋白的表达,RT-PCR法检测肾组织中BMP-7、TGF-β1 mRNA的表达。结果:与NC组比较,DM组大鼠肾脏肥大指数、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胱抑素C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同时肾组织中TGF-β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也明显升高(P<0.05),而BMP-7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DM组比较,DC组肾组织中BMP-7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余上述指标明显下降(P<0.05),病理改变明显减轻。结论:活性维生素D3可能通过上调BMP-7、下调TGF-β1的表达,发挥其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糖肾康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肾脏保护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糖脉康治疗组(C组)、伊那普里治疗组(D组)、糖肾康治疗组(E组),每组12只.观察56 d后,用RT-PCR检测各组肾皮质TGF-β1 mRNA的表达.检测体重、血溏、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肾重指数.结果:B组56 d后出现体重显著降低(P<0.01);血糖、肾重指数、血BUN与Cr水平显著升高(P<0.01);肾皮质TGF-β1 mRNA的表达明显增高(P<0.01).经过糖肾康56 d的治疗后,体重显著回升(P<0.01);血糖、肾重指数、UAER显著降低(P<0.01);肾皮质TGF-β1 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糖肾康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肾脏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为糖肾康下调TGF-β系统的表达,后者有抑制细胞肥大、减少细胞外基质成分的合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浙江医学》2004,26(12):897-899
目的了解糖尿病大鼠肾皮质中蛋白聚糖Ⅱ(PGⅡ)mRNA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随时间的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用链脲佐菌素(STZ)造成大鼠糖尿病模型,在造模成功后第3、7、14、30、60、90天分别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糖尿病组和对照组肾脏Ⅳ型胶原分布,半定量RT-PCR法检测肾皮质PGⅡmRNA和TGF-β1mRNA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肾脏Ⅳ型胶原含量增加(除第3、7天,其余时点均P<0.05),TGF-β1mRNA从第7天起升高(P<0.05),PGⅡmRNA后期升高(第60天P<0.05;第90天P=0.01).PGⅡmRNA和TGF-β1mRNA呈正相关关系(r=0.7,P<0.01).结论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肾皮质TGF-β1mRNA和PGⅡmRNA先后升高,TGF-β1mRNA可能是引起PGⅡmRNA升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槲皮素脂质体(LQ)对糖尿病肾病氧化应激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7通路的影响.方法 高糖高脂饮食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备大鼠2型糖尿病肾病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DM组)、槲皮素脂质体组(LQ组)和厄贝沙坦组(IRB组),另设正常组.8周后生化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肾脏TGF-β1和Smad7蛋白的表达,RT-PCR法检测大鼠肾皮质TGF-β1和Smad7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DM组大鼠血清中HDL、SOD、GSH-Px活性水平显著下降,TC、TG、LDL、MDA含量明显升高,肾组织TGF-β1蛋白及TGF-β1 mRNA表达均显著增高,Smad7蛋白及Smad7 mRNA表达减少.与DM组比较,LQ组和IRB组HDL、SOD、GSH-Px活性水平升高,TC、TG、LDL、MDA含量降低,肾组织TGF-β1蛋白及TGF-β1 mRNA减少,Smad7蛋白及Smad7 mRNA表达增加.结论 LQ通过减轻体内氧化应激反应,干预TGF-β1和Smad7通路从而对糖尿病肾病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神经肽Y(NPY)及其Y2受体(Y2R)表达、Na+,K+-ATPase活性在大鼠糖尿病肾病(DN)中的变化及作用.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备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糖尿病组(2周和4周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和肾皮质NPY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 检测肾皮质NPY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肾皮质Y2R蛋白表达,同时检测大鼠的血糖、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肾重/体重和肾皮质Na+,K+-ATPase活性.结果 ①注射STZ诱导糖尿病发生2周、4周后,糖尿病组大鼠血糖、UAER和肾重/体重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②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大鼠血浆和肾皮质的NPY水平和Na+,K+-ATPase活性显著升高(P<0.01);③糖尿病组大鼠肾皮质的NPY mRNA和Y2R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糖尿病大鼠早期NPY、Y2R的表达和Na+,K+-ATPase活性的异常改变可能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丹参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探讨丹参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单侧肾切除、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予以丹参药物干预.观察大鼠肾脏形态学及肾功能的变化.采用荧光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1, 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 CTGF)、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等细胞因子在糖尿病大鼠肾皮质中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用药第8周末糖尿病肾病模型组大鼠的肾脏肥大指数、平均肾小球体积、尿白蛋白排泄率、肌酐清除率均有明显升高(P<0.05),肾皮质TGF-β1、CTGF、PAI-1和纤维连接蛋白的表达水平也有显著增高(P<0.05).丹参治疗组大鼠的上述指标与糖尿病肾病模型组比较,则有明显的降低(P<0.05).结论:丹参可通过抑制TGF-β1、CTGF、PAI-1等细胞因子的表达,从而对糖尿病大鼠肾脏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活血中药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皮质中磷酸化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基因、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B)基因的表达及肾脏病理变化的影响。探讨ERK被激活的分子机制及中药复方对DN肾脏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3只,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早期DN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治疗组。观察6周。检测血糖、肾肥大指数,用Western Blot检测肾皮质P-ERK;用RT-PCR技术检测TGF-β1mRNA、PDGF-BmRNA的表达。结果:治疗后6周模型组和治疗组血糖值、肾肥大指数和肾小球系膜细胞基质(ECM)相对面积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值均小于0.01)。治疗组血糖值、肾肥大指数、(ECM)相对面积低于模型组,(P值均小于0.01)。治疗组肾皮质P-ERK、TGF-β1mRNA、PDGF-BmRNA的表达均明显低于模型组,肾组织病变明显减轻。结论①ERK参与了DN的发生与发展。②中药复方抑制DN大鼠肾皮质中ERK的活性,并下调TGF-β1mRNA、PDGF-BmRNA的过度表达,减轻肾组织病理改变;③中药复方对DN肾脏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ERK活性有关。④ERK活化与DN高血糖、TGF-β1RNA及PDGF-BmRNA的过度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微小RNA-214(miR-214)/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轴参与糖尿病大鼠肾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探讨糖尿病大鼠肾组织miR-214及尿白蛋白的动态变化: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链脲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糖尿病模型组,检测各组大鼠第0、1、2、6周肾组织miR-214及尿白蛋白变化。探讨miR-214/eNOS轴参与糖尿病大鼠肾损伤的分子机制: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TZ组,STZ + Scrambled anti-miR组,STZ + anti-miR-214组,STZ + Scrambled anti-miR +eNOS抑制剂N-硝基-L-精氨酸甲酯(NG-nitro-L-argininemethylester,L-NAME)组和STZ +anti-miR-214+L-NAME组。STZ诱导为糖尿病后13周检测各组大鼠体重、肾重与空腹血糖并收集血、尿与肾组织标本;ELISA法检测尿白蛋白和肾皮质eNOS蛋白水平;PAS染色评估肾组织病理学改变;qRT-PCR检测肾皮质TGF-β1、MCP-1与肾小球eNOS mRNA的表达。结果 糖尿病大鼠肾组织miR-214表达显著升高,且早于蛋白尿1周出现;抑制miR-214促进糖尿病大鼠肾小球eNOS mRNA与肾皮质eNOS蛋白表达,伴随蛋白尿和肾脏病理损伤显著减轻及肾皮质TGF-β1与MCP-1水平下降;eNOS抑制剂L-NAME阻断了anti-miR-214的肾保护作用。结论 miR-214/eNOS轴参与糖尿病大鼠肾损伤的分子机制,抑制miR-214可减轻糖尿病肾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丹参治疗左肾静脉狭窄大鼠肾脏过氧化损伤和纤维化的效果,为临床药物治疗胡桃夹综合征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大鼠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丹参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采用左肾静脉不全结扎的方法建立大鼠左肾静脉狭窄模型,术后7周开始对丹参治疗组进行灌胃治疗,手术治疗组同时解除狭窄.术后12周处死动物.肾组织行病理学检查.肾皮质制备匀浆检测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RT-PCR法检测肾皮质转化生长因子-βl(TGF-βl)和I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PAI-1)mRNA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左肾皮质MDA含量较假手术组显著增高.SOD活性显著降低,左肾皮质TGF-βl、PAI-1mRNA表达增加,出现病理学损伤.丹参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增高,TGF-βl和PAI-1mRNA表达减少,组织病理学损伤减轻.其中手术治疗组改善程度更显著.结论 丹参可通过消除氧自由基,提高抗氧化能力,减少组织纤维化而保护肾脏.虽然其疗效不如手术治疗显著,但结合胡桃夹综合征病变的实际情况考虑,也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糖尿病大鼠肾脏内源性硫化氢(H2S)的两种合成酶胱硫醚-β-合成酶(cystathionine-β-synthase CBS)和胱硫醚-γ-裂解酶(cystathionine-γ-lyase CSE)mRNA表达.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发糖尿病模型,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正常对照组(C组)和糖尿病组(D组).建模后第8周,测定24 h尿蛋白、血糖及肌酐清除率[1],应用RT-PCR技术检测大鼠肾皮质CBS、CSE mRNA表达.结果糖尿病组大鼠尿蛋白、血糖及肌酐清除率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但肾皮质CBS、CSE 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BS、CSE/H2S系统不能通过两种合成酶mRNA水平的改变而参与糖尿病肾病中血流动力学紊乱发生,其作用通路中的其他环节改变是否参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尚需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糖尿病大鼠肾组织膜3型基质金属蛋白酶(MT3-MMP)及组织2型金属蛋白酶抑制物(TIMP2)mRNA表达的变化及氯沙坦对它们的影响。方法 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并将之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糖尿病组(B组)、糖尿病+氯沙坦组(C组)。饲养18周后取出肾脏以RT-PCR法检测MT3-MMP、TIMP2及TGF-β1mRNA的表达,电镜观察大鼠肾小球基底膜厚度及系膜基质密度(系膜基质面积/系膜面积),收集24h尿检测尿白蛋白。结果 B组大鼠肾组织MT3-MMPmRNA、TIMP2mRNA和TGFβ1mRNA表达以及均显著高于A组,C组显著低于B组,但与A组无显著差异。B组尿白蛋白、基底膜厚度及系膜基质密度显著高于A组,C组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 氯沙坦治疗可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并可抑制糖尿病大鼠肾组织MT3-MMP及TIMP2mRNA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