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华支睾吸虫病又称肝吸虫病,它是由华支睾吸虫寄生在人体肝脏胆管和胆囊而造成的肝胆的一系列疾病[1],在我国的广东、广西、黑龙江等地广泛流行,由于旅游行业的兴旺,加之近年流动人口增加,使之逐渐扩大范围及增加感染人群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华支睾吸虫寄生于人和犬、猫等动物的胆囊和胆管内,造成肝胆的一系列疾病,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传统的病原学、免疫学诊断方法,以及其它新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选择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对防治本病十分重要。本文对华支睾吸虫病的诊断方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3.
华支睾吸虫病在我国分布于 2 5个省、市、自治区 ,其中以广东省感染最高 ,但我省仅有散在少数病例报道。 2 0 0 2年 1 0月在本院发现 1例 ,报告如下。患者 ,男 ,61岁 ,因上腹持续性隐痛反复发作1 0余年 ,再发 (加重 ) 7d ,于 2 0 0 2年 7月 8日入院。入院查体 :T 36 7°C ,P 84次 /min ,R 2 1次 /min ,神清 ,急性痛苦面容 ,皮肤黏膜及巩膜均未见黄染 ,腹平软 ,上腹剑下压痛 ,无反跳痛 ,肝、脾未扪及。B超检查 :肝脏左叶增厚 5 6cm。胆囊增大为 8 5cm× 3 8cm ,囊壁粗厚 ,可见多个米粒大小强光点 ,颈部见一 1 3cm大小强光团。肝内胆管轻…  相似文献   

4.
肝吸虫流行范围广、感染率高,是目前我国和部分东南亚国家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可引起人类肝吸虫病的肝吸虫包括华支睾吸虫、麝猫后睾吸虫和猫后睾吸虫,流行于我国的华支睾吸虫感染人数最多,流行于湄公河流域的麝猫后睾吸虫次之,两者都与胆管癌的发生有关。尽管政府对肝吸虫防控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我国部分省肝吸虫感染率有随时间增高趋势,说明肝吸虫防控工作任重道远。本文针对华支睾吸虫病和麝猫后睾吸虫病的病原学检测和诊断、传播和流行、以及防控等现状进行综述,指出了未来肝吸虫病防控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5.
6.
华支睾吸虫病流行区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目的 为了解广州市番禺区华支睾吸虫流行情况,于2000年6月~2002年10月在番禺沙湾镇的紫坭村和石基镇的前锋村开展了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采用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粪便检查人群华支睾吸虫卵;华支睾吸虫感染静脉采血作转氨酶、乙肝表面抗原、核心抗体检测和腹部B超检查;开展中间宿主和保虫宿主调查。结果 华支睾吸虫总感染率13.7%。其中紫坭村感染率18.2%;前锋村感染率8.O%;男性感染率为22.3%,女性感染率为6.6%,以20~50岁年龄组最高。华支睾吸虫感染HBsAg阳性率为20.9%,HBeAb阳性率为40.3%;42.4%感染出现不同的肝胆道病变;在当地鱼塘的鱼苗中找到华支睾吸虫囊蚴;解剖当地犬、猫中,均发现华支睾吸虫成虫。结论 番禺区是华支睾吸虫重点流行区之一,且华支睾吸虫已对当地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7.
超声诊断华支睾吸虫病的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华支睾吸虫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对华支睾吸虫病超声声像图诊断分析与粪便查虫卵作对照。结果61例华支睾吸虫病患者,有53例(占86.9%)超声检查肝胆系统有特异性改变。肝内中、小胆管弥漫性轻度扩张,管壁不均匀性增厚,回声增强,不同切面呈现小点状、小等号状、斑状、条索状等形态各异的强回声,后方无声影。结论超声检查可作为华支睾吸虫病的快捷而准确的影像学首选诊断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华支睾吸虫病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对华支睾吸虫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已确诊为华支睾吸虫病的298例患者进行肝胆超声检查,观察其声像图特征。结果:肝胆系统显示有变化266例,占被检人数的89.3%,其中胆囊病变248例,占83.2%;肝内胆管病变123例,占41.3%;肝胆系统弥漫性病变75例,占25.2%。其相应改变与病程有密切相关。结论:肝吸虫病不仅具有典型的声像图特征。而且,根据声像图改变可直观地显示肝胆系统感染程度及不同时期病理变化。同时,超声检查具有操作简便,可重复等优点,可作为影像学首选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 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寄生于肝脏的胆管,俗称肝吸虫,可引起肝吸虫病。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除新疆、内蒙古、宁夏、青海、西藏、甘肃及海南省以外的地区。但我院于2001年6月22日从1患者的粪便中检出华支睾吸虫虫卵。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患者:女,74岁,系甘肃省敦煌市人,于2001年6月12日因突然腹痛收住我院。查体:腹肌紧张,尤以右侧腹部为  相似文献   

10.
华支睾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寄生于人或哺乳动物肝胆管内引起的一种常见寄生虫病[1],它主要是由于生吃或吃未煮熟的鱼或虾所引起的.武鸣县是广西华支睾吸虫病流行比较严重的县份之一,为观察血清学方法检查华支睾吸虫病的现场应用效果,笔者于2005年10月选择该县二唐村的人群进行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深圳市华支睾吸虫感染现状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目的 了解深圳市淡水鱼及人群华支睾吸虫的感染现状,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深圳市肝吸虫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抽检深圳市各区水产品15个品种257份样品,用消化法筛查淡水鱼华支睾吸虫囊蚴;收集3088份人群血清标本,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描速流行病学分析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淡水鱼样品中检出含华支睾吸虫囊蚴45份,检出率为17.50%。在所抽检的15个品种中检出率较高的鱼种依次为鲩鱼40.74%、鲮鱼26.O%、鲤鱼22.5%、大头鱼22.85%、生鱼16.6%、非洲鲫鱼14.5%;深圳5个区淡水鱼的感染率由高到低是龙岗、宝安、南山、罗湖和福田,分别为26.0%、17.9%、15.0%、14.0%和14.0%;检测3088份血清标本,特异性抗体阳性标本105份,总阳性率3.40%;男性阳性率为3.26%,女性为3.93%;20-29岁、30,39岁、40-49岁与50-81岁各年龄段人群的阳性率分别1.16%、2.44%、4.75%和7.67%。结论 深圳市淡水鱼中华支睾吸虫的感染情况严重,尤其是鲩鱼的感染率较高;人群血清抗体阳性率有随年龄增高而上升的趋势,总阳性率与广东省平均感染水平相比较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人群肝吸虫感染状况。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健康体检人群的肝吸虫抗体。结果三年共检测14 600例,其中肝吸虫抗体阳性1 669例,阳性率为11.4%,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男性阳性率为13.0%(1 242/9 530),女性8.4%(427/5 070),男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广州地区人群中肝吸虫感染率逐年升高,且男性感染率显著高于女性,应加强健康人群肝吸虫病的监测,开展卫生教育,防止经口感染,以有效控制正常人群肝吸虫的感染。  相似文献   

13.
华支睾吸虫病13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华支睾吸虫病在临床上有效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137例经临床诊断为华支睾吸虫病患者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及回顾性分析。结果137例华支睾吸虫病患者中有食鱼生史占96.35%;无鱼生史占3.65%。其中49例为胆囊炎、胆结石、胆息肉等肝胆管疾病,需要手术治疗,在手术中均发现华支睾吸虫成虫;88例实验诊断及B超辅助检查诊断为华支睾吸虫病,经及时治疗后痊愈。结论应提高华支睾吸虫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漏诊,在并发症出现前尽早治疗效果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14.
开平市华支睾吸虫病调查与防治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为了解开平市华支睾吸虫感染状况,探索大规模调查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病学的诊断技术和防治措施。方法:采用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粪检和ELISA法血检水口镇东方红村和黎村人群华支睾吸虫卵和抗体。华支睾吸虫感染患者作腹部B超检查及服用阿苯哒唑驱虫糖。开展中间宿主和保虫宿主调查。结果:华支睾吸虫总感染率为34.1%。其中东方红人群感染率34.8%,黎村感染率33.3%。男、女性感染率分别为44.4%和26.8%。以15~60岁年龄组最高。虫卵密度EPG平均值男、女性分别为200.2和164.8,多属轻度感染。酶标检测感染率36.0%,与粪检的34.1%无显著性差异。服用阿苯哒唑驱虫糖后虫卵阴转率为95.5%。在当地鱼塘的鱼苗中找到华支睾吸虫囊蚴,解剖当地犬和猫发现有华支睾吸虫成虫。结论:开平市已是华支睾吸虫流行区之一,酶标检测可做为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阿苯哒唑驱虫糖可有效防治华支睾吸虫感染。  相似文献   

15.
华支睾吸虫成虫特异性诊断抗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找诊断华支睾吸虫病的特异性抗原.方法:应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对华支睾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中的蛋白组分进行分析,试验血清包括旋毛虫感染的大鼠和小鼠血清,正常大鼠和小鼠血清,旋毛虫病、华支睾吸虫病、并殖吸虫病、日本血吸虫病及囊虫病患者血清,斯氏狸殖吸虫感染的大鼠血清和正常人血清.结果:华支睾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蛋白经SDS-PAGE后显示17条蛋白带,其中相对分子质量为65 000、54 000、31 000、25 000、13 000的为主带.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相对分子质量为108 000、94 000、71 000、65 000、56 000、53 000、43 000的蛋白带可被华支睾吸虫病患者血清识别,108 000、71 000、65 000、63 000、53 000的蛋白带可被并殖吸虫病患者血清识别,108 000、94 000、71 000可被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旋毛虫感染的大鼠血清及旋毛虫病患者血清识别;56 000的蛋白组分只能被华支睾吸虫病患者血清识别,而不与其他试验血清发生交叉反应.结论:华支睾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中相对分子质量为56 000的蛋白组分为华支睾吸虫成虫的特异性抗原.  相似文献   

16.
华支睾吸虫SPE16.9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通过筛选cDNA文库识别华支睾吸虫新基因,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及其应用奠定基础。方法 对华支睾吸虫cDNA文库进行筛选,通过Blastn程序进行序列比对,识别华支睾吸虫新基因,并应用软件程序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筛选到一个475bp的核酸序列,编码153aa,理论分子量为16.9kDa,理论等电点(pI)为6.19,疏水氨基酸(AILFWV)占36%,带电荷氨基酸(RKHYCDE)占30%,极性氨基酸(NCQSTY)占28%.酸性氨基酸(DE)和碱性氨基酸(KR)各占9%。经BLAST分析,该蛋白属于ML域(MD-2-related lipid-reeognition)家族.是一个新的分泌蛋白基因。结论 发现华支睾吸虫分泌蛋白基因,可能有作为诊断候选抗原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肇庆市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现状,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进行人群抽样,用改良加藤氏法粪检华支睾吸虫虫卵。结果全市共调查10386人,发现华支睾吸虫感染498人,感染率为4.79%。其中男性感染率为6.01%,女性感染率为3.51%;以50~59岁年龄组人群感染率最高;重点人群感染率远高于一般人群;高要市是全市感染最严重的地区,其感染率为19.53%,其次是鼎湖区,感染率为11.65%。结论肇庆市山区县属华支睾吸虫病低流行区,而淡水鱼养殖区的高要市及鼎湖区属华支睾吸虫高、中流行区,是我市华支睾吸虫防控的重点所在。建议加强政府领导,全社会共同参与,采取以行为干预及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进行查治为主的综合防制措施,以降低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率,控制华支睾吸虫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8.
武鸣县华支睾吸虫病流行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武鸣县华支睾吸虫病流行情况。方法根据行政区划,随机选取调查点,用醛醚集卵法粪检华支睾吸虫卵,用压片法检查螺、鱼类的自然感染情况,通过解剖动物查找成虫并了解保虫宿主的感染情况。结果共粪检35698人,阳性人数10036人,人群平均感染率为28.11%;成人平均感染率为34.89%,中小学生平均感染率22.41%,男性平均感染率为31.10%,女性平均感染率为23.32%;中间宿主螺类平均自然感染率0.91%,鱼类8.81%,保虫宿主家犬感染率16.67%,猫40.00%。结论县境内华支睾吸虫病广泛流行,属重度流行区;流行区呈“片状”分布,以县城、乡镇、村圩等集市为中心,感染率逐渐向边远地区下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华支睾吸虫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变化,为制定进一步的防治策略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于2010年收集哈尔滨医科大学人体寄生虫病研究所就诊的疑似患者875人.采用Kato—Katz方法和酶联免疫方法分别对受检者的1950份粪便样本和875份血清样本进行检测,同时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结果受检者中华支睾吸虫感染患者317例,感染率为36.23%,该病的流行多为散发病例。男性感染率为39.94%.明显高于女性的2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20—69岁人群感染率较高,其中40—49岁人群感染率最高(42.71%)。农村患者感染率(42.27%)高于城市(20.33%),反复感染患者常见,吃生鱼(虾)习惯具有最高的感染风险(0R=28.507)。结论华支睾吸虫感染率较高,揭示该病流行病学特征和风险因素,将为加速控制和消灭华支睾吸虫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开平市水口镇人体华支睾吸虫感染状况。方法采用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粪检水口镇东方红村和黎村人群华支睾吸虫卵。结果华支睾吸虫总感染率为34.1%,其中东方红感染率34.8%,黎村感染率33.3%,男、女性感染率分别为44.4%和26.8%,以15~60岁年龄组最高。结论水口镇已是华支睾吸虫流行区,要采取综合措施防治华支睾吸虫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