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建立兔晶状体上皮细胞(RLEC)体外培养的模型。方法: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对兔晶状体前囊膜进行培养,并利用形态学检查方法鉴定。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组织块接种72小时后可见细胞生长。且保持上皮细胞形态,12-14天细胞融合,体外传代5代以后,细胞呈纤维化生长,细胞周期分析提示体外培养的RLEC保持正常的增殖能力。结论:组织块培养法能在体外成功培养兔晶状体上皮细胞,可用于白内障术后前囊膜及后囊膜混浊发生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人胚晶状体上皮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组织块贴壁法培养人胚晶状体上皮细胞,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分析人胚晶状体上皮细胞的生长特性。结果体外培养的原代人胚晶状体上皮细胞在组织块贴壁48~72 h后从组织块边缘长出,具有上皮细胞的形态特点,第10天达到融合。第二代人胚晶状体上皮生长曲线近"S"形,经过1~2 d的潜伏期后进入对数生长期,需10 d左右达到融合,细胞形态呈六角形或椭圆形、超微结构保持正常,免疫细胞化学SABC法染色结果显示细胞浆内α-晶状体蛋白染色阳性。结论人胚晶状体上皮细胞具有增殖能力,第二代人胚晶状体上皮细胞是进行白内障相关研究的合适实验对象。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体外培养的人眼晶状体上皮细胞整合素α5的表达。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细胞计数检测法 ,对 2 0例先天性白内障患者术中的环形撕裂前囊膜进行原代培养并传代 ,取 2~ 3代细胞进行检测整合素α5的表达。结果 体外培养人眼晶状体上皮细胞整合素α5的表达阳性率平均为 93 .3 0 % ,阴性率为 6.70 %。结论 体外培养人眼晶状体上皮细胞高表达整合素α5 ,其可能在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的远期并发症主要是后囊混浊 ,是导致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其发生率可达50 %。现已明确后囊混浊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残留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增生 ,并向后迁移所致。因此 ,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增生 ,对于减少后囊混浊的发生十分重要。筛选有效的适合于临床应用的药物 ,需要在体外培养晶状体上皮细胞进行。由于晶状体材料组织块小 ,且无色透明 ,上皮细胞的体外培养具有一定的难度。为此 ,作者进行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体外培养实验 ,并对材料的处理和细胞培养条件进行了探讨。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取材于年…  相似文献   

5.
5-氮胞苷对贵州小型猪淋巴细胞DNA损伤及修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组织块静置培养法建立成年水牛晶状体上皮细胞的离体培养方法,通过细胞计数法、MTT法和透射电镜法观察,对晶状体上皮细胞的离体培养和冻存复苏的可行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离体培养和冻存复苏后的晶状体上皮细胞生长良好且二者无显著差异(P>0.05),并保持了原有上皮细胞的特性及细胞结构。提示组织块静置培养法是适宜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培养方法,液氮冷冻可有效地保存晶状体上皮细胞。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兔晶体上皮细胞体外培养模型,方法: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对兔眼晶体前囊膜进行培养,并利用形态学检查方法和兔疫组化技术鉴定。结果:组织块接种24h后即可见细胞生长,且保持上皮细胞形态,1周左右细胞融合,在体外可传到7例,5代以后细胞呈成纤维细胞状,α-晶体蛋白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呈阳性反应,结论:成功地建立晶体上皮细胞体外培养模型,可用于后发 白内障发病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体外培养方法的改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改良现有人晶体上皮细胞的培养方法,建立稳定的体外培养模型。方法用改良培养法对人胚胎眼晶体前囊膜进行培养,并利用形态学检查方法进行检测和鉴定。结果组织块法在加入培养基24 h内即可见细胞生长,且保持上皮细胞形态,1wk左右细胞融合。在体外可传5代以后细胞衰老,存活者呈成纤维细胞状。消化法中2 d后见细胞壁生长,1周左右细胞融合。结论成功地改进了建立晶状体上皮细胞体外培养模型的方法,为研究后囊膜混浊发病机制提供了方法学基础。  相似文献   

8.
柯朝阳  吴展元 《广东医学》2005,26(6):798-800
目的建立一种有效的培养体系并提供一个研究人喉上皮细胞的体外模型。方法采用胎牛血清(2%)并添加促生长因子的培养基,对中晚期引产胎儿的喉黏膜进行组织块原代、传代培养,并通过倒置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细胞角蛋白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培养细胞的特性。结果组织块接种后3d即可见生长晕,10~14d时汇合成片,传代后24h即见细胞贴壁并开始增殖,约12d左右连接成片,可传代2~4代;组织块表层、深层细胞呈现不同的表现;培养细胞呈扁平、多角形,胞浆含张力原纤维,细胞间可见丰富的桥粒连接,细胞角蛋白表达阳性。结论本实验采用的培养方法和条件适宜人喉上皮细胞的生长;从生物学行为来看,体外培养的人喉上皮细胞来自于组织块的基底细胞和中间细胞,并与其来源细胞一样具有增殖能力和分化潜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体外培养兔结膜上皮细胞的效率,确定体外培养兔结膜上皮细胞的最佳方法,建立兔结膜上皮细胞系,为进一步研究结膜上皮干细胞的鉴别、定位及其增殖分化提供基础。方法分别采用DispaseⅡ消化法、组织块培养法、胰酶/EDTA混合消化法获得兔结膜上皮细胞后进行体外培养,在不同时间观察细胞的形态,并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进行细胞鉴定。结果组织块培养法细胞生长较慢,胰酶/EDTA混合消化法容易有成纤维细胞等污染,DispaseⅡ化法能够获得大量的较纯净的结膜上皮细胞,细胞生长增殖快,免疫荧光pan-cytoeratin染色阳性.部分细胞MUC5AC染色阳性。结论DispaseⅡ消化法是进行体外结膜上皮细胞培养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体外培养人羊膜上皮细胞的方法,观察体外培养的羊膜上皮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取足月剖宫产术后羊膜,经胶原酶和胰蛋白酶消化后,获取的羊膜上皮细胞接种于含10%胎牛血清培养基中进行原代和传代培养,探索其合适的培养条件,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培养的人羊膜上皮细胞体外生长的特征.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扫描电镜和细胞角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对培养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和鉴定.结果 人羊膜上皮细胞可以在体外成功的培养传代,体外可连续传8~10代.体外培养细胞呈多角形,长满后呈上皮细胞特有的铺路石样外观.扫描电镜观察细胞表面有丰富的微绒毛.细胞角蛋白keratin单克隆抗体染色阳性.结论 人羊膜上皮细胞在体外可成功进行原代和传代培养,体外培养的人羊膜上皮细胞在一定时间内可维持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