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Holter)一过性ST段压低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Holter监测152例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发生阵次、每次缺血发作时间和ST段最大下移,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Holter监测的152例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中,冠脉造影检查示冠状动脉有意义狭窄者149例(98%);单纯无痛性心肌缺血(SMI)123例(81%);伴其他时段典型心绞痛29例(19%);心肌缺血发作时,快频率依赖者107例(70%);昼夜发作规律为6:00~12:00发生最高,这期间检出523阵次,占78%。结论:Holter检出的无症状心肌缺血绝大部分为冠脉病变引起.对于冠心病的诊断和疗效评定有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50例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其均接受动态心电图以及常规心电图检查,对其检查的结果 分析.结果 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对ST段下移维持时间、ST段下移幅度检查情况相比(P>0.05).结论 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可更好将好患者的疾病检出,且可对其疾病发作时间观察,为患者疾病的确诊以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我院于1995年9月至1997年10月用中药复方制剂脉络宁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3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选择心绞痛反复发作,心电图有缺血ST-T改变或动态心电图有心肌缺血改变的冠心病(按1979年WHO制定的冠心病诊断标准)[1]患者56例。随机分为脉络宁治疗组32例,对照组24例。治疗组平均年龄65.7(60~80)岁,男49例,女7例,其中心肌梗塞后心肌缺血8例,心绞痛伴有心肌缺血22例,伴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11例,完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2例。入院前均使用硝酸酯类、阿斯匹林等药常规治疗不能控制心绞痛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对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尢症状心肌缺血病人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0倒和脑心通组30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冠心病药物治疗,脑心通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共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24h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发作次数、缺血持续总时间、缺血总负荷及临床不良反应。结果脑心通组对心肌缺血的改善优于常规治疗组。两组不良反应轻微。结论脑心通胶囊治疗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病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阈的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阈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24h动态心电监测,检测62例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阈值、MIT的变异度、每次缺血发作持续时间和ST段最大位移,以及昼夜缺血次数。结果:共检出506次心肌缺血,93.5%在ST段压低时心率加快,夜间心肌缺血阈值较低,但缺血时间及ST段压低程度明显重于昼间。结论:心肌缺血有不同的机制,应根据情况给予不同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老年冠心病及高血压无症状心肌缺血(SMI)及相应的心率与血压反应。方法冠心病组53例,高血压组45例,同步进行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监测。结果二组缺血型ST改变为71.7%与28.9%,ST降低幅度2.9±1.4与1.5±0.5mm,心肌缺血627与105阵次,其中SMI493与93阵次(P<0.05~0.01)。缺血发生时心率98±16min比发作前68±8min、发作后77±9min都高(P<0.01),缺血程度与心率呈显著正相关(r=0.8653,P<0.001);伴心率增加的心肌缺血发作时SBP增加21±16mmHg,缺血程度与SBP改变呈正相关(r=0.625,P<0.05),心率增加不明显或下降者缺血发生时SBP改变不明显。结论老年冠心病及高血压患者常出现短暂性心肌缺血,而且多为SMI,心肌缺血时常伴有心率、血压的改变。同步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监测能了解心肌缺血时心率及血压的变化情况,为临床治疗选择动态的给药方法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动态心电图特点。方法:对198例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常规心电图心肌缺血检出率低(18.69%),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检出率高(65.15%),主要为SMI;SMI发生高峰为上午8时,日间SMI发生明显多于夜间;睡眠及日间休息时SMI平均持续时间较活动时明显延长(P〈0.05)。结论: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SMI发生率高,其发生和持续时间有一定的规律,动态心电图是冠心病患者SMI的重要检测和评估手段。  相似文献   

8.
我们对60例病人(54例冠心病,6例陈旧性心梗)采用动态心电图监测心肌总缺血负荷。观察结果:对60例病人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分析,56例心肌缺血多发生在白天及睡前,夜间睡眠时心肌缺血发作较少;4例夜间睡眠时心肌缺血发作时间多于白天。60例中,有痛性及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二者均  相似文献   

9.
蚓激酶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35例冠心病心肌缺血病人给予蚓激酶治疗2~3个月(每d剂量为120mg),应用动态心电图观察缺血总负荷。结果发现心肌缺血总负荷明显降低,血液粘稠度明显改善。其中12例长期服用硝酸甘油者,蚓激酶治疗疗程结束后硝酸甘油停减率提高,提示蚓激酶治疗心肌缺血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德脉宁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0例稳定性心绞痛患服用德脉宁40mg/d,4周为1疗程。分别观察治疗前、后24小时缺血总时间变化(包括无痛性心肌缺血)及ST段下移最大变化;20例病人治疗前、后分别做了平板运动试验(ETT),比较治疗前、后运动试验结果。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动态心电图(DCG)缺血总时间、ST段下移最大值显改善(P<0.01);ETT的METs显增加(P<0.01),缺血型ST段持续时间、恢复时间显缩短(P均<0.05)。结论:德脉宁治疗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诊断及其意义。方法对30例诊断明确的冠心病患者应用12导联24h动态心电图进行监测。结果 30例冠心病患者中,检测出心肌缺血者27例,其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T改变占76%。结论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及时检出以及对治疗指导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动态心电图检测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检测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作用。方法:采用12导动态心电图记录系统,对270例冠心病人连续监测24小时,并详细记录其检测时间内活动情况。结果:270例冠心病人中,有SMI的有182例;SMI发作的次数,ST下移最大,最长时间均以上午6-12点为多;ST段下移越严重,下移时间越长,合并室上性早搏越多,143例单纯SMT病人中有129例(90.2%)ST段下移发生于休息及日常轻度活动时。结论:SMI与心绞痛发作有同等的预生意义,可以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应加强其监测及治疗 。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冠心病者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应用动态心电图(DCG)进行临床分析,监测135例冠心病者心肌缺血发生阵次、每次缺血发作时间和ST段最大压低,以及昼夜缺血次数。结果无痛性心肌缺血(SMI)92例,占68.1%;伴典型心绞痛12例,占8.8%;心肌缺血发作时,快频率依赖者86例,占63.7%。昼夜发作规律为6:00—12:00发生最高,检出694阵次占57.9%。结论DCG对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种类、时间、数量与日常活动的关系、变化规律以及药效可进行详细的观察,是监测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如何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的冠心病病人进行早诊断及有效防治。方法 对126例冠心病病人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据ST段压低情况及其同临床症状、发作时间、持续时间、心率变化及日常活动的关系做定性、定量分析。结果 126例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者79例,其中单纯性无症状性心肌缺血53例,无症状缺血型ST段压低发生次数是有症状的4.2倍。结论 并非每一位冠心病病人都有胸痛或与心肌缺血相关的主观症状,有一部分病人心电图表现为心肌缺血,但无胸痛或与心肌缺血相关的主观症状。  相似文献   

15.
采用随机双盲交叉的方法,对46例动态心电图监测证实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冠心病患者,观察美托洛尔和硝苯地平的抗缺血作用。结果发现,这两类药物对减少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的平均数量和时间均有效,但以美托洛尔最明显,两组间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而且美托洛尔抗缺血的持续时间长于硝苯地平。因此,美托洛尔可作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6.
105例可疑冠心病患者和陈旧心肌梗塞患者先后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并与冠状动脉造影对比分析,结果显示77例动态心电图检测心肌缺血阳性患者中,74例冠状动脉造影有显著冠状动脉狭窄。动态心电图检测心肌缺血的敏感性在可疑冠心病组及陈旧心肌梗塞组分别为86%和89%,准确性分别为75%和89%。表明动态心电图检测心肌缺血的敏感性与准确性较高,在日常活动中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是探讨早期心肌缺血变化的一个可靠及方便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讨论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检查阶段,动态及常规心电图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近期接诊收治的4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检出率。结果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检出阳性率为92.5%(37例),常规心电图心肌缺血检出阳性率为62.5%(25例),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检出阳性率更高(P<0.05);动态心电图心率失常指标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在其临床检查阶段,选择动态心电图检查方式,能够保障心肌缺血、心率失常诊断精准性,提升检查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缺血指纹     
缺血指纹是冠心病心电图领域的新概念,其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该冠脉的急性再闭塞和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肌缺血的动态监测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无痛性心肌缺血冠心病的临床诊断,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我院就诊的100例患有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的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第一组患者口服复方丹参滴丸;第二组在第一组的基础上加服补中益气丸。同时,应用动态心电图(Holter)对两组病患的发病次数、每次发病的时间等进行监测和记录分析。结果第二组同时服用复方丹参滴丸和补中益气丸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相当明显。结论证明复方丹参滴丸和补中益气丸同时服用对该类患者冠心病的治疗有良好的疗效。另外,对该类无痛性心肌缺血冠心病的检测和诊断的行之有效的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是Holer检测,也称为动态心电图检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痛)病人无症状心肌缺血闽值的临床意义。方法53例冠心病病人24h心电图检测其心肌缺血闽值、心肌缺血闽值的变异度、每阵缺血发作持续时间和ST段最大位移,以及昼夜缺血次数。结果共检出468例缺血发作,以心率加快时心肌缺血居多,达91.2%,夜间心肌缺血闽值较低,且缺血持续时间及ST段压低程度明显长于厦重于白昼。心肌缺血阈的变异度为22.3%。与缺血总阵数呈正相关。结论高心肌缺血阈与心肌耗氧量有关,低心肌缺血闽与冠状动脉张力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