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医药学刊》2004,22(3):463-464
  相似文献   

2.
四逆散出自张仲景《伤寒论》,由柴胡、枳实、芍药、炙甘草4味药组成。本文通过对古今四逆散证414例医案的统计分析,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古今医家的临床经验,揭示了四逆散证的发病特点、证治规律,确定了诊断指标,初步解决了辨证施治的规范化问题。  相似文献   

3.
四逆散证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历代注家对《伤寒论》四逆散证注解纷杂,本文从四逆散证药物组成、病机等方面予以阐述,以揭示该方证的实质。  相似文献   

5.
少阴病四逆散证与四逆散辨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卢文杰  王兴华 《光明中医》2008,23(2):156-158
四逆散是《伤寒论》的名方,叙证简单,方中药味少以及相关资料可能的缺失,以致后世历代医家对少阴病四逆散证的认识分歧颇大。仲景以后方药理论的发展对四逆散认识及应用的扩大,在认识少阴病四逆散证时,不免会产生影响,究竟仲景《伤寒论》少阴病篇中少阴病四逆散的病机原意为何?本篇试图作简要的探讨,与大家共同研究。  相似文献   

6.
《伤寒论》318条云:“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以下简称本条)对于本条的认识,历代颇多争论。自成无己后,除少数人囿于“少阴病”之冠随文敷义外,大多提出异议。今中医高校统编历版《伤寒论讲义》亦都提出新的见解,大多认为属热厥轻证。至于归属何经的问题,除少数指出属厥阴外,多不作明释。就其病机而言,较有代表者当推肝气郁结、阳郁于里  相似文献   

7.
四逆散出自《伤寒论》第318条,历代医家对该条的认识差异较大。结合历代文献分析,认为四逆散确为治疗少阴病的方剂,其病机为邪气郁阻,阳郁不达。而后世从其药物组成和脏腑辨证角度,大多应用于肝胃气滞,肝脾不和的病证。因此,准确理解原文是正确应用四逆散的基础;从实际出发,扩大其应用范围,也是四逆散证与时俱进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8.
对四逆散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逆散是《伤寒论》中的著名方剂。对四逆散方证的认识,历来争议颇多。笔者就本方的组成成份枳实芍药散、芍药甘草汤的功效及柴胡在方中的作用、方后加减法等进行了分析,认为四逆散是祛邪扶正之方,主要为阳气虚陷、虚中挟实之腹痛下利症而设,其四逆不过是正气虚陷、阳气不能外达的突出症状表现,方中柴胡非疏肝解郁,而在升阳止泄。  相似文献   

9.
四逆散证见于《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篇 ,向被认为是探讨阳郁致厥、气机阻滞的证治 ,因而四逆散也就成为后世疏肝解郁、调畅气机的基础方剂 ,应用相当广泛。由于仲景将其列入少阴病篇 ,且原文开头即云“少阴病 ,四逆……”,而其所用方药与少阴阳虚阴盛的四逆汤类方又相去甚远 ,故使得后世研习《伤寒论》者 ,对此颇有争议 ,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四逆散证是否属于少阴证。笔者在学习《伤寒论》过程中 ,反复推敲此条方证 ,认为四逆散证乃少阴病阳虚轻证 ,兹浅析如下。1 从四逆散证的病机及用药加减来看原文云 :“少阴病 ,四逆 ,其人或咳…  相似文献   

10.
刘果 《北京中医》2007,26(6):339-341
历代医家对四逆散方证的论述,无论是维护旧论派,还是辨证论治派,均或多或少对此条文的真实性有着一定的怀疑。而桂林古本《伤寒论》的问世为解决这一久悬未决的难题提供了契机,书中将四逆散纳入少阳篇,方名为柴胡芍药枳实甘草汤,而非四逆散,所治乃是少阳病胆气不降之证,揭示了本方证的真相。  相似文献   

11.
四逆散证治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胃肠痉挛症 刘某,女,28岁。上腹部阵发性疼痛20多天,近几天加重。疼痛一日数次发作,每次持续约20min,食入痛作,恶心呕吐,口干,四肢厥冷。在县医院住院治疗半月,多次注射阿托品等解痉止痛药,见效而不愈,延医求治。既往有发作史,这次因家务不和而发病。检查:神志清楚,形体较瘦,有痛苦面容,喜卧,腹软平坦,上腹部有轻压痛,未触及  相似文献   

12.
《伤寒论》中四逆散证见于少阴病篇,原文如下:“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心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之”。四逆散证除四逆为主证外,余皆为或然之症。本病以“少阴病”冠于首句,少阴病的辨证纲要为《伤寒论》中281条所言:“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这显然与四逆散之症状迥然不同。四逆汤所主为少阴阳虚证,而四逆散所主为少阴阳郁证。  相似文献   

13.
四逆散出自《伤寒论》,此方具有疏肝理气,疏通肝郁之功效。妇女绝经前后诸症的病机是肾虚基础上的肝气郁滞。四逆散加龙骨牡蛎滋肾益肾加减化裁治疗绝经前后诸症,可以滋水涵木,益肾涩精,调畅气机,平衡阴阳,协调气血,使妇女平稳度过更年期。  相似文献   

14.
王付 《中国中医急症》1994,3(3):127-127
王叔和在整理伤寒时曰:“今搜采仲景旧论,录其证候,诊脉声色,对病真方有神验者,拟防世急也”.言“拟防世急”者,以揭《伤寒论》是书不仅论一般疾病的辨证论治.更论急症之救急方法.因急症不同于一般疾病,其治稍有迨慢或失时,即有可能招致垂亡于顷刻.故势当急治.今遵《伤寒论》所述,试从补虚泻实两面浅析之,以抛砖引玉.1 泻实审察病情,笃急危重,有夺正危及性命之势,但病变的主要矛盾在邪实,故其治当急夺其实以存正.  相似文献   

15.
《伤寒论》心悸证治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是中医学最早研究心病的文献之一,作者对论中所提及“心悸”的有关条文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心阳不足之悸证,心阴心阳两虚、脉结代、心动悸证,中阳不足,心脾两虚之心悸证,肾阳亏虚,水气上逆凌心之心悸证,胃虚饮停、上逆犯心之心悸证的临床表现、病因病机、治法方药和目前临证运用。并认为,对有关条文的理解不能拘泥于外感、病中及误治所为,对心悸辨治也不可局限于上述条文。强调全面理解原文精神,临证应以辨证为要  相似文献   

16.
张燕  刘敏 《新中医》2014,46(10):230-232
<正>四逆散出自《伤寒论》少阴病篇,原文318条曰:"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方由柴胡、芍药、枳实、炙甘草组成,有疏肝解郁、透达郁阳、理气和营、通利三焦之功。笔者习用四逆散,凡符合肝经气机郁滞基本病机之病症,诸如肝炎胁痛、胃脘痛、腹痛、胆囊炎、乳腺小叶增生、颈颌下淋巴结炎、便秘等,常以此方加减化裁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以下略举几例,以就正于同道。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量化分析四逆散的配伍特点并深入挖掘四逆散证的病机。【方法】 将《伤寒论》所载经方纳入数据库中,采用分别记录的原则处理药物的剂量与炮制方法的差异问题;运用双层频权剪叉算法,计算每味药物的功效权值,进而计算出四逆散的功效权值并判定其功效强度,最后归纳四逆散证的病机特点。【结果】 四逆散的Ⅲ级功效为疏肝、止痛;Ⅱ级功效为升阳;Ⅰ级功效为行气、止汗、清热、治心悸;-Ⅰ级功效为益胃、和胃、潜阳、发汗、燥湿、利水、化湿;-Ⅱ级功效为降气。【结论】 四逆散证病机为枢机不利、阳郁不达,病位在少阴,治之在厥阴。  相似文献   

18.
随师多年,刘师以《伤寒论》四逆散治愈顽疾多例,常可应手奏效,一方衍变,更可出奇制胜,堪称绝妙,佐证荐之。  相似文献   

19.
《伤寒论》318条云:“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因为仲景在论述主症的时候仅仅给出了一个四逆,而真正到了临床,仅凭这一个四逆就可以辨证为四逆散证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对本条的机理的阐释就产生了很多分歧,从而使本条成为《伤寒论》诸多疑案之一。  相似文献   

20.
四逆散临证治验三则例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例一〕刘某 ,男 ,38岁。于 2 0 0 0年 5月就诊。 4年来 ,上半身腰以上怕热 ,下半身腰以下怕冷。热天 ,上半身吹风扇仍汗出觉热 ,下半身却须用棉絮裹住仍觉冷。寒冷天气 ,虽覆以厚被下肢仍彻夜冰凉 ,常不能安睡。上半身多汗 ,下半身很少出汗甚至无汗。此证由轻而逐渐加重 ,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