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对血压正常的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方法:早期糖尿病2 3例,其尿白蛋白/肌酐(Alb/ Cr)均在2 .5~2 5 m g/ mmol之间。患者经降糖治疗,使血糖控制在理想或尚可水平[空腹血糖(FPG)≤7.0 mm ol/ L,餐后2 h血糖(2 HPG)≤10 mmol/ L],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加用依那普利治疗。依那普利剂量为10 mg/ d,在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复查FPG,2 HPG和尿Alb/ Cr。结果:尿Alb/ Cr在用依那普利治疗8周后,比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 .0 5 )。结论:依那普利对血压正常的早期DN患者有减少尿蛋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及餐后血糖水平对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73例,年龄均在60岁以上,糖尿病病史>10年,其中平均空腹血糖水平≥7.0 mmol/L及平均餐后血糖水平<11.1 mmol/L者35例,为第1组;平均空腹血糖水平<7.0 mmol/L及平均餐后血糖水平≥11.1 mmol/L者38例,为第2组;检测2组24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结果 第2组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第1组[(287.80±35.60)vs(162.50±20.30)mg/24 h,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水平对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的影响大于空腹血糖,积极控制餐后血糖,可能对延缓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与二甲双胍联合用药对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开放、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8名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在原治疗基础上,加用口服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对照组38例,继续原降糖药治疗。疗程16周。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清胰岛素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的变化。结果两组空腹及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显著下降。在降低血清胰岛素、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方面,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罗格列酮与二甲双胍联合用药可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依帕司他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本院接诊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全部接受常规糖尿病治疗,合理控制饮食,适当运动,观察组基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依帕司他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空腹血糖、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对比,结果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研究组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均优于对照组,结果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接受正常控制血糖药物,配合使用依帕司他治疗,改善24 h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控制糖尿病肾病的恶化.  相似文献   

5.
依那普利、阿斯匹林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绍强 《广西医学》2004,26(2):186-188
目的 比较依那普利和阿斯匹林联合与单独应用依那普利对早期糖尿病肾病 (DN)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 6 5例2 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量 (UAE)在 30~ 30 0 mg的 2型糖尿病 (DM)患者随机分为 A组 (32例 )和 B组 (33例 ) ,在常规降糖治疗的同时 ,A组用依那普利和阿斯匹林治疗 ;B组用依那普利治疗 ,疗程 2 5周 ,分别观察治疗前后两组 2 4小时 UAE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 2 4小时 UAE、空腹血糖、餐后 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 <0 .0 0 1) ,但 A组 2 4小时 UAE、空腹血糖、餐后 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下降幅度明显大于 B组 (P <0 .0 0 1、<0 .0 5、<0 .0 2、<0 .0 0 1)。结论 依那普利和阿斯匹林联合治疗早期 DN,在减少微量白蛋白尿方面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联合治疗比单独使用依那普利治疗具有更加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洛汀新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经临床确诊的早期糖尿病肾病116例,随机分为2组:一组单纯控制血糖至理想水平,另一组在控制血糖的同时加用洛汀新10 mg/d,治疗1年。观察2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情况。结果洛汀新治疗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20)。结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洛汀新能明显减少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和依那普利联用治疗2型糖尿痛早期肾病的疗效。方法108例合并糖尿病早期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均分为3组:替米沙坦组(80mg/天),依那普利组(10mg/天),联合治疗组即替米沙坦联合依那普利组(替米沙坦80mg/天+依那普利10mg/天),3组均使用常规药物治疗。各组治疗4月后,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血压、血肌酐、尿素氮、空腹血糖、血钾水平。结果3组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血压均有下降,且联用组较单用组下降更显著,而血糖、血肌酐、尿素氮、血钾无明显变化。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替米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比单药使用更能有效降低尿微量白蛋白,延缓糖尿病早期肾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凯时注射液联合依那普利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 60例早期DN随机分为治疗组(n=30)与对照组(n=30).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依那普利10~20 mg,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凯时注射液10 μg,1次/d,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检测尿微量白蛋白(ALB)、血肌酐(Cr)、血尿素氮(BUN)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尿ALB明显下降,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Cr、BUN均有所下降,但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凯时注射液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能明显减少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可有效控制和延缓早期DN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沈军 《浙江实用医学》2005,10(5):328-328,345
目的观察不同胰岛素制剂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尿蛋白的影响.方法将5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普通胰岛素3餐前皮下注射控制血糖,治疗组予诺和灵R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控制血糖,2周后观察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UAER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能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而胰岛素泵应用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10.
洛汀新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洛汀新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方法对4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增高者,采用洛汀新10mg/d治疗,疗程4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其血压、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素氮(BUN)、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血脂的变化.结果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洛汀新治疗,有明显降低血压、尿白蛋白排泄率和尿素氮的作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治疗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改变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在尿白蛋白排泄率增高时,即用ACEI(洛汀新)类药物治疗,可减少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在空腹血糖控制的不同状况下,应用尿微量白蛋白的定性检测方法对社区糖尿病肾病早期筛查的价值。方法将62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空腹血糖控制的结果分为三组,控制良好组、控制一般组、控制不良组,同时进行尿微量白蛋白的定性检测。结果尿微量白蛋白的定性检测,空腹血糖控制良好组阳性率11.76%(2/17),控制一般组阳性率28.57%(6/21),控制不良组阳性率45.83%(11/24),空腹血糖控制不良组的阳性率较前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提示尿微量白蛋白与空腹血糖的控制不同水平呈正相关,应在检测空腹血糖时同时进行尿微量白蛋白的定性筛查。结论利用试纸进行尿微量白蛋白的定性检测,方法简单、快捷、经济,适应于社区医院具有糖尿病高危因素的人群和糖尿病肾病的早期筛查及发现,对早期干预和治疗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伴肾病患者的临床指标特点。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患者153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70例,伴有肾病;对照组患者83例,未伴有肾病。比较两组患者的尿素氮、肌酐、血栓调节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等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栓调节蛋白(66.1±10.6)ng/ml、空腹血糖(9.0±2.1)mmol/L、餐后2 h血糖(14.5±2.6)mmol/L及糖化血红蛋白(10.6±2.0)%,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1.4±7.8)ng/ml、(7.0±1.4)mmol/L、(9.2±1.1)mmol/L、(6.5±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尿微量白蛋白(10.5±2.4)mg/L,低于对照组(18.0±3.4)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微量白蛋白降低和血栓调节蛋白、血糖指标升高可为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伴肾病患者的临床指标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与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2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依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分成3个组A组:正常白蛋白尿组(n=25,24小时微量白蛋白≤30mg·L-1),B组:微量白蛋白尿组(n=100.微量白蛋白尿30~300mg·L-1),C组:大量白蛋白尿组(n=75,> 300mg·L-1).凌晨抽空腹静脉血,测血肌酐(Cr)、总胆固醇(TC),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及餐后2h的血糖,4小时尿白蛋白定量(24 h UAER)测定及眼底检查等检查,分析肾病微量白蛋白尿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结果:微量白蛋白尿与空腹血糖明显正相关(p<0.001),与餐后2h的血糖明显正相关(p<0.001),与C反应蛋白,胆固醇,血肌酐无相关性(p值均>0.05).A、B、C三组单纯性视网膜病变检出率分别为13.2%、29.9%和42.8%,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检出率分别为19.1%、41.5%和51.6%,提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随微量白蛋白尿的增加而加重(p<0.001).结论: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及视网膜病变的检测有助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硫辛酸注射液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硫辛酸和胰激肽原酶治疗,疗程2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尿微量白蛋白、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和胱抑素-C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尿微量白蛋白、尿蛋白肌酐比值和胱抑素-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尿微量白蛋白为96.17±20.97 mg/L,尿蛋白肌酐比值为79.10±15.92 mg/mmol,胱抑素-C为1.03±0.25 mg/L,分别低于对照组的205.28±36.38 mg/L,175.60±32.78 mg/mmol和1.85±0.24 m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辛酸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Alprostadil,Lipo PGE1)、甲钴胺及胰激肽原酶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U-MA)的疗效.方法: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入组,配对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采用规范(饮食运动疗法加胰岛素治疗)的控制血糖疗法,治疗组同时加用前列地尔、甲钴胺及胰激肽原酶联合治疗,剂量分别为前列地尔注射液10 μg,1次/日静滴,甲钴胺注射液500μg,1次/日入壶静滴,胰激肽原酶40单位,1次/日肌注,联合治疗三周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在年龄、性别、血压、血脂、空腹血糖及肾功能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治疗3周后,治疗组患者空腹血糖、微量白蛋白尿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微量白蛋白尿降低的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前列地尔、甲钴胺及胰激肽原酶联合使用有利于改善肾脏微循环,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程,降低尿蛋白排泄,效果显著,适合于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普罗布考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脂联素变化。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在良好控制血糖、血压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普罗布考0.5 g,2次/d(口服),对照组不用普罗布考,连续用药12周。治疗前后监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反应蛋白、脂联素、24 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胰岛素敏感指数、脂联素明显升高(P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反应蛋白、24 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普罗布考能够升高脂联素,明显减少尿微量白蛋白排泄,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黄芪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2例2型糖尿病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黄芪与胰岛素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胰岛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 治疗组:24 h UAER有显著的减少(P<0.05);对照组24 h UAER无明显下降(P>0.05)两组间对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黄芪能显著改善糖尿病早期DN的微量白蛋白尿(MAU),可用于2型糖尿病早期DN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蒙诺对糖尿病早期肾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清  邵凤民 《中原医刊》2006,33(16):33-34
目的观察蒙诺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及在早期DN中的保护作用。方法对60例早期糖尿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增高者,采用蒙诺10mg/d治疗,疗程4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其血压、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尿素氮(BUN)、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血脂的变化。结果对早期DN患者采用蒙诺治疗,有明显降低血压、尿白蛋白排泄率的作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前后空腹血糖、HbAlc及血脂改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N患者在尿白蛋白排泄率增高时,即用ACEI(蒙诺)类药物治疗,可减少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延缓DN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早晚餐前应用双时相胰岛素类似物(诺和锐30)与双时相人胰岛素(诺和灵30R)治疗血糖较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46例空腹血糖高于11.1 mmol/L,餐后血糖高于14 mmol/L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包括12例初诊者),随机分为诺和锐30组(A组)24例与诺和灵30R组(B组)22例.分别使用诺和锐30或诺和灵30 R,两组同时加服二甲双胍1 500 mg/d,根据血糖测值调整胰岛素剂量直至血糖达标(空腹<7.0 mmol/L,餐后<10.0 mmol/L),并随诊至12周.结果 在血糖较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诺和锐30控制餐后血糖的疗效较诺和灵30R佳,且诺和锐30能更有效地控制HbA1c.结论 对血糖较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开始胰岛素治疗时选择诺和锐30较选择诺和灵30R更为恰当.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小檗碱加吡格列酮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脂联素变化.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在良好控制血糖、血压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小檗碱0.3g,3次/日(口服),吡格列酮30mg,1次/日(口服);对照组加用吡格列酮30mg,1次/日(口服);均连续用药12周.治疗前后监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C反应蛋白(CRP)、脂联素、24h尿微量清蛋白定量,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胰岛素敏感指数、脂联素升高,CRP、24h尿微量清蛋白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小檗碱加吡格列酮能够明显减少尿微量清蛋白排泄,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