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经外周静脉穿刺导管堵塞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方法对患儿局部静脉情况进行分析,做好置管前准备,严格遵循药物配伍原则,注意导管规格选择以及输送药品完成后导管护理措施。结果实验组患儿体内留置针堵管的发生概率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带管时间显著延长。结论静脉留置针能更好地保护血管,减轻患儿痛苦,对导管的有效护理可以延长留置针使用时间,保护患儿。  相似文献   

2.
肝素帽固定部位对静脉留置针留置效果临床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延华  王园园  杨传玲 《吉林医学》2009,30(21):2721-2721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肝素帽固定部位对留置针回血、堵管发生率及留置时间的影响。方法:将4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患者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将肝素帽固定在穿刺点下方或水平位置,观察组将肝素帽固定在穿刺点上方3-4 cm处。结果:观察组留置针回血率、堵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结论:静脉留置针肝素帽固定于穿刺点上方,可减少置管并发症,延长置管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多媒体教材在指导社区护士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居家期维护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我院80例胃癌PICC置管出院患者,根据患者及家属自愿的原则分为2组,分别定义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观察2组置管患者导管感染、堵管、导管脱出、血栓形成、留置时间情况.结果 对照组导管感染、堵管、导管脱出、血栓形成明显多于试验组;试验组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通过PICC置管技术的多媒体教材学习可以明显提高社区护士进行PICC导管居家期维护的效果和质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创新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住院病人浅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拔管原因。方法对经护士评估需要浅静脉置管的2267例住院病人的留置部位、拔管原因、留置天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留置天数的长短与拔管原因无差别,病人年龄组、留置部位与拔管原因有显著差别,外渗在6种拔管原因中占比例最大,静脉炎最少。结论前臂静脉具有首选的相对优势,老年组要选择上肢粗直静脉,儿童少年的浅静脉留置针的维护宣教对预防堵管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套管针封管方法.方法将137例静脉留置套管针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注射器抽吸生理盐水10ml,待液体输完后缓慢推人静脉留置针延长管内,边推注边退针正压封管法,实验组采取在对照组封管方法的基础上从留置针双翼根部反折延长管方法封管.结果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在延长套管针留置时间,降低堵管率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运用静脉留置套管针技术时,采用正压同时反折留置针延长管法封管,可延长置管时间,减轻因反复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自制艾盐包在临床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妇产科输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全部为女性.A组患者静脉输液时使用自制艾盐包,B组患者实行常规静脉输液,不用艾盐包,对比两组患者留置针的置管时间、堵管率和患者局部皮肤肿胀程度.结果 输液后,A组患者留置针平均置管时间长于B组;留置针堵管率低于B组;同时A组无肿胀患者比率明显高于B组,而轻度肿胀、中度肿胀和重度肿胀患者比率明显低于B组.以上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静脉输液中使用自制艾盐包辅助输液,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局部皮肤肿胀程度,延长留置针置管时间,降低留置针堵管率,应用效果较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小儿静脉留置针中止留置原因的分析及如何护理. 方法 对98例住院患儿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观察留置针管不同部位,不同原因的发生率. 结果 头皮静脉留置时间最长,与手背静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头皮静脉与大隐静脉、足背静脉留置时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手背静脉与大隐静脉、足背静脉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大隐静脉与足背静脉比较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而留置针的置管部位与静脉炎、堵管、针体滑出等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婴幼儿穿刺以头皮静脉为首选,其次是手背静脉,还应掌握正确的穿刺技术及固定好套管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白血病病儿化疗过程中不同静脉置管方式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白血病病儿500例,化疗过程中采用外周留置针置管(PIV)202例,中心静脉置管(CVC)70例,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100例,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置管(VPA)128例。对比观察4种置管方式的一次置管成功率、留置时间、日常维护时间、并发症、完成化疗周期率。结果VPA一次置管成功率、留置时间、日常维护时间、完成化疗周期率均优于PIV、CVC、PIC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28、14.28,F=44.88、28.16,P<0.05);VPA渗血、静脉炎、堵管、疼痛、导管脱出、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PIV、CVC、PIC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74~39.30,P<0.05)。结论 VPA能有效减少置管后并发症,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取得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肝素钠和生理盐水在小儿静脉留置针封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按病区责任护士管床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输液结束后用肝素钠盐水(25 U/ml)封管,观察组静脉输液结束后用无菌生理盐水封管,两组均采用脉冲正压封管,从堵管率、肿胀、静脉炎发生率、平均留置时间来反映不同封管液的效果。结果:两种封管液的堵管率、肿胀、静脉炎发生率和平均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静脉留置针封管使用生理盐水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儿患者静脉留置针封管的最佳方法。方法将168例静脉留置患儿随即分为观察组86例和对照组82例,观察组用生理盐水冲洗延长管后再用稀释肝素钠封管,管夹夹住近端,对照组用传统封管法即生理盐水封管,管夹不限制位置,观察并比较两组堵管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堵管率为8.7%,对照组为22.6%,观察组发生Ⅱ级堵管2例,对照组16例,两组总堵管率和Ⅱ级堵管率发生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小儿静脉留置针应用生理盐水冲洗联合肝素钠近端封管法较传统方法可明显降低堵管率,延长小儿留置针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产儿腋静脉穿刺置人留置针的保留时间及不良反应。方法从2008年2月至2009年8月,68例留置针在早产儿输液对象中的33例采用腋静脉输液,35例采用外周静脉输液,对2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导管脱出、保留时间进行分析。结果腋静脉穿刺置管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外周静脉,也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腋静脉置管大大减少了患儿的痛苦和护士的工作量,是一种既安全又经济的给药途径,可以在新生儿病房和NICU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鱼骨图在神经内科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效果。结论:鱼骨图能提高神经内科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置管后并发症,延长置管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神经外科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方法:正确掌握穿刺方法,严格操作,采取适当约束措施使静脉留置针稳固固定。结果:留置时间1~8 d,其中3例留置8 d,1例1 d,各种原因造成的堵管4例,因活动造成的静脉置管脱落2例者为脑外伤后患者。结论:正确掌握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方法,不仅可大大减少患者的痛苦,而且可以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减轻护士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浅静脉穿刺置管术在血管的选择、留置针的维护、如何延长留置针保留时间、提高护士的穿刺成功率等几方面因素的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护理管理对策,使浅静脉穿刺置管术在儿科得到了广泛的开展及家属的认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发生堵管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本院肿瘤内科268例应用PICC患者发生堵管的原因。结果:发生PICC堵管52例,堵管发生率为19.4%。堵管原因包括:静脉输注高营养液及化疗等刺激性药物后冲洗不彻底14例(5.2%);封管液剂量不足12例(4.5%);封管操作不当9例(3.4%);导管体外端扭曲、打折8例(2.9%);静脉置管时间过长及未定期冲管5例(1.9%);患者凝血功能等体质异常和患者置管手臂活动过度或摆式不恰当各2例(0.7%)。结论:PICC发生堵管的原因与选择封管液的种类、剂量不恰当,封管、冲管方法不正确,置管操作、固定不规范,置管时间过长及患者保护意识不强等有重要关联。同时与导管质量、穿刺部位及患者的疾病种类和年龄等亦有关系。护理人员应针对原因提出预防措施,以便降低PICC堵管发生率,提高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16.
静脉留置套管针封管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套管针封管方法。方法:将137例静脉留置套管针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注射器抽吸生理盐水10ml,待液体输完后缓慢推入静脉留置针延长管内,边推注边退针正压封管法,实验组采取在对照组封管方法的基础上从留置针双翼根部反折延长管方法封管。结果: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在延长套管针留置时间,降低堵管率等方面差异有显性(P>0.05)。结论:在运用静脉留置套管针技术时,采用正压同时反折留置针延长管法封管,可延长置管时间,减轻因反复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烧伤小儿外周静脉留置输液术的优缺点及护理技术.方法 2009年12月-2011年5月治疗了92例烧伤患儿,实行了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术进行输液.结果 一次留置管最短3天,最长10天;输液时间最短5天,最长20天;留置管脱出5例,无静脉炎发生,有效保障了小儿烧伤抢救休克、补液的实施.结论 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术具有操作简易、方便、穿刺次数少、留置时间长、补液效果好等优点,非常适用于小儿烧伤输液治疗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使用静脉留置针导致静脉感染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从留置针和留置部位的选择,操作者的技术、无菌观念以及封管方法,药物因素,体质因素等多方面分析静脉留置针使用致静脉感染的发生原因,总结出相对应的防范措施.结论:明确静脉留置针致静脉感染的原因及防范措施,对加强外周静脉置管管理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延长肛周脓肿术后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6月120例年龄21~69岁肛周脓肿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按《基础护理学》标准置入留置针,并按外周留置针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试验组运用集束化护理包括外周留置针穿刺部位、敷料的选择,穿刺、固定、冲封管方式,健康教育等对留置针进行管理。观察两组留置针留置时间,穿刺点渗血、静脉炎、液体外渗、堵管的发生率。结果留置针留置时间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穿刺点渗血、静脉炎、液体外渗、堵管的发生率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集束化护理干预肛周脓肿术后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使用过程中的可控因素,延长了留置针安全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20.
潘清亮  张容宇 《中外医疗》2013,(22):53-53,56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置管与静脉留置针的差异,使颈外静脉置管术能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方法选择44例颈外静脉置管与52例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患者,以相同的方法进行消毒,换药,并从导管回血、堵管、伤口渗液、伤口感染及疼痛等方面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52例静脉留置针患者中出现导管回血15例,堵管6例,伤口渗液11例,伤口感染8例,置管后上肢疼痛10例;44例颈外静脉置管44例,的有6例导管回血6例,2例出现伤口感染2例,6例诉胸部疼痛。经过统计学处理χ2=296.881,P<0.05。静脉留置针平均留置天数为7d,颈外静脉置管平均留管天数为76d。经过统计学处理χ2=5.49,P<0.05。上述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颈外静脉置管在导管回血、感染、堵管、感染,伤口渗液及疼痛等方面发生率均较低,留管时间长。结论颈外静脉置管较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长,并发症少,操作风险小,能减轻病人的痛苦,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