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护士由于经常与注射器、静脉穿刺针等医疗锐器物接触,因而易发生针刺伤。全世界每年约有100万意外针刺伤的报道,而这一数字可能仅为实际发生的1/3,其中60%-90%是由护理人员造成的。另据报道,有20多种血源性传播疾病可通过针刺伤传染,并可能产生致命的后果。从而威胁着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因此,提高护士的职业防护意识非常重要。现将护理工作中意外针刺伤发生的原因及其防护对策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针刺伤是一种意外伤害,可导致患者损伤局部出血,同时被病原体污染的血液或体液会由此接种到受伤者体内.大量研究证实护士是发生针刺伤及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而我国又是肝炎的高发区,乙肝总感染率高达60%左右,乙肝病毒(HBV)携带者已有1.3亿,艾滋病毒(HIV)的感染流行在我国也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故护士特定的工作性质,使护理人员面临着严峻的职业暴露的危险.而由此引发的职业伤害没有引起护理人员的足够重视.因此,加强护理人员对针刺伤的认识与防护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3.
护理人员每日处理各种各样的感染性体液和分泌物,处于被病原菌感染的危险之中。因此,必须加强护理人员自身防护与感染管理。各种污染的针刺伤是医院内传播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等的重要途径,与其他医务人员相比护士更容易发生针刺伤。如何使护理人员有效避免获得性职业感染,加强护理人员对血源性传播疾病的主动防护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4.
护理人员每日处理各种各样的感染性体液和分泌物,处于被病原菌感染的危险之中.因此,必须加强护理人员自身防护与感染管理.各种污染的针刺伤是医院内传播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等的重要途径,与其他医务人员相比护士更容易发生针刺伤.  相似文献   

5.
罗娟 《中国医药导报》2007,4(11Z):52-52
针刺伤是一种意外伤害,可导致受伤者局部出血。同时被病原体污染的血液或体液会由此接种到受伤者体内。大量研究证实,护士是发生针刺伤及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护士特定的工作性质,使护理人员面临着严峻的职业暴露的危险。而由此引发的职业伤害没有引起护理人员的足够重视。因此,加强护理人员对针刺伤的认识与防护尤为迫切。[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了解临床护理人员医疗锐器伤的发生情况,并探讨相应的防护措施,得出结论:针刺伤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种职业伤害,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与护理人员工作繁忙,个人防护意识淡薄等有关。因此,临床护理人员应充分重视对针刺伤的防护对策。  相似文献   

7.
针刺伤是一种意外伤害,可导致受伤者局部出血。同时被病原体污染的血液或体液会由此接种到受伤者体内。大量研究证实,护士是发生针刺伤及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护士特定的工作性质,使护理人员面临着严峻的职业暴露的危险。而由此引发的职业伤害没有引起护理人员的足够重视。因此,加强护理人员对针刺伤的认识与防护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8.
许慧  孙岩 《吉林医学》2010,31(29):5231-5231
<正>护士在日常工作中须每天接触针头,因此易发生针刺伤。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监测报道,每年至少发100万次针刺伤。被刺伤者中护士占80%,针刺伤可以引起20余种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并导致严重的或潜在的致命感染[1]。因此,需护理人员引起高度重视。为减少针刺伤对临床护士的损害,本文对  相似文献   

9.
门诊采血护士是一个在特殊环境中从事护理专业的护士,通过分析门诊采血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防范措施,提高门诊采血护士对针刺伤的自我防护意识及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临床护士被针刺伤情况,为有针对性地采取职业防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自行设计护士被针刺伤调查问卷,对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临床护士在工作中被针刺伤的情况。结果128名临床护士被针刺伤者占78.1%。结论临床护士职业防护较差,加强职业防护意识、规范技术操作,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医务工作者发生针刺伤原因及安全防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荣坤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6):1128-1129
AIDS的医学命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它是由HIV引起的,这种病毒终生传染,破坏人的免疫系统,使人体丧失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艾滋病病毒主要是通过血液、性行为、吸毒和母婴遗传4种途径传播。医务人员在工作中面临着多种职业危害,被各种污染的针头刺伤可导致经血液传播疾病,并可能产生致命后果,医务人员应该意识到针刺伤的危害性;发生针剌伤时,应尽早报告,由医院专门组织对受伤者进行指导处理;医院对医务人员应进行经血液传播疾病职业防护的定期培训。提高防护意识,加强医务人员的自身防护与感染管理。改善医疗操作环境,规范医疗废品的处理,建立一个完整的报告制度及一个系统而全面的诊断治疗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临床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原因及安全防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面临着多种职业危害.临床护士工作繁忙、工作量大,心理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与之密切接触的莫过于注射器、针头等锐利器械,因而极易导致针刺伤的发生.针刺伤是一种皮肤深部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意外伤害,是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种职业伤害.护士在工作中一旦发生针刺伤,将面临着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危险,如艾滋病、乙肝、丙肝等.因而,医务人员应该意识到针刺伤的危害性,并加强医务人员的自身防护与感染管理.  相似文献   

13.
陈燕  苏梅仙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1):2817-2818
目的探讨临床护生发生针刺伤的原因及防护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08名护生实习10个月内发生针刺伤的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数据表明针刺伤普遍存在,实习护生针刺伤发生率高,防护意识淡薄。结论应强化护生的职业安全意识,加强护生的职业防护培训,以促进职业安全,使职业暴露的发生率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4.
于海霞  黄玉琴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20):2581-2582,2592
目的:分析针刺伤发生原因以便更好地开展医院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方法:问卷调查100名临床护士在工作年限内发生针刺伤情况。结果:71%的护士被针刺伤过。结论:护士应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加强职业暴露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5.
口腔科是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科室,而血液传播疾病基本是通过针刺伤在患者和医疗工作者之间进行传播,科室内的医护人员可能通过如被污染针头刺伤而感染包括乙型病毒性肝炎(hepatic B virus,HBV)、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丙型病毒性肝炎(hepatic C virus,HCV)、疟疾等传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16.
调查护士意外针刺伤发生的原因.探讨护士意外针刺伤的危害,从生理和心理危害阐述.针对发生的原因,提出了增强防护意识,严格操作规程,安全使用锐器,规范污物处理,刺伤处理原则五个方面的对策,减少和避免护士针刺意外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18.
19.
冯珊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2):463-463
护士在医院工作期间面临着多种职业危害,被各种污染的针头刺伤可以导致经血液传播各种疾病,并可能产生致命的后果,其中,艾滋病、乙肝和丙肝感染是生物性职业危害的主要种类。因此,应该意识到针刺伤的危害,并应加强自身防护和感染管理。  相似文献   

20.
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都三平 《中外医疗》2009,28(32):191-191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有创的检查、治疗不断增多,医护人员在工作中被各种医疗锐器损伤的机会也随之增多,针刺伤是导致护士发生血源性传染病最危险的传播途径之一。针刺伤在护理工作中经常发生,危害性大,严重威胁护士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