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万里凯 《内科》2008,3(4):604-606
肥胖症是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随着生活方式现代化、膳食结构改变和体力活动减少,肥胖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达到流行的程度,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肥胖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导致疾病负担的十大危险因素之一。据1995到1997年11省(市)调查资料,我国成人超重率为21.51%、肥胖率为2.92%,肥胖的相关研究已成为临床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2.
重视肥胖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80年代,肥胖人口约占1/3以上,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最重要的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问题之一。因为肥胖症尤其是内脏型肥胖(腹型肥胖,上半身肥胖)常与高血压、糖耐量减低或糖尿病,以及高血脂症一起构成“死亡四重奏”(DeadlyQuartet),是这些致命性疾病...  相似文献   

3.
肥胖相关脂肪性肝病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妍  朱永湘  范建高 《肝脏》2008,13(4):347-348
随着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症、嗜肝病毒感染和酒精滥用共同成为当代肝病的三大病因,肥胖症及其伴随的胰岛素抵抗直接参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及其重要类型脂肪性肝炎(NASH)的发病。全球尤其是亚太地区肥胖流行已成为近十年NAFLD患病率显著增加的主要原因,因此当前在很多国家,NAFLD已成为慢性肝病最常见原因。然而亚洲一些NAFLD患者通常并无肥胖,这可能与各种族间超重和肥胖的定义不同有关。另外,并非所有肥胖患者都并发脂肪肝。提示体内增多的脂肪对肝脏并非都有害,仅某些部位的脂质沉积易引起代谢紊乱和肝脏受损。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肥胖以及肥胖相关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医学界对脂肪组织研究逐渐深入。脂肪组织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脂肪库,而成为人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目前,心外膜脂肪组织(epieardialadiposetissue,EAT)已成为心血管领域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5.
脂肪细胞是一群高度专业化的细胞,它们在维持脊椎动物的能量平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脂肪细胞的大小或者数量增加是肥胖发生的一个重要标志,而肥胖目前也已成为一种全球流行性疾病。肥胖是导致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压发生、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体力劳动强度降低,饮食结构改变,致使体质量增加现象越来越普遍。肥胖人数在全球迅速增长,肥胖已成为现代社会的流行病。随着现代医学的深入研究,肥胖与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关系日益显著,并成为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肥胖不仅严重影响个人生活质量,而且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加大了卫生资源的消耗。所以,尽早开展肥胖的防治和研究,必将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此,我们对永外社区2014例居民的体质量进行调查,为进一步防治肥胖及相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董葆  谌贻璞 《中华内科杂志》2004,43(12):944-945
近10年来,随着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热门话题,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肥胖明确为一种疾病。在发达国家中,肥胖发病率很高。在我国,肥胖问题也日渐突出,超重和肥胖人群增长很快。1992年我国全国营养调查资料显示,成人肥胖发病率尚不足3%,而2000年我国国民体质监测资料表明,城市肥胖发病率男性高达10%,女性高达5%。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强对肥胖及其相关疾病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在全球范围内已逐渐成为最常见的肝病之一,尤其是与肥胖相关的代谢综合征人群。目前诊断MAFLD的金标准是肝活检,但存在诸多弊端,我们需要高准确性的血清学方法和评分模型来识别及评估早期肝脏病变。我国的肥胖人群以腹型肥胖为主,而肥胖会影响MAFLD人群血清标志物及评分模型,本文着重论述血清学标志物、评分模型在肥胖MAFLD人群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肥胖的危害性并不是现今的认识.早在2000多年前,希波克拉底就说道:"胖人较瘦人更易发生猝死".而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已成为一种很普遍的现象,由肥胖而产生的脂代谢紊乱、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病和癌症的发病率正在逐年攀升,肥胖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0.
瘦素是由肥胖基因编码的一种蛋白质,在心血管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多学科共同研究的热点。本研究旨在探讨在江苏省南京市部分汉族人群中血清瘦素与高血压、肥胖及动脉顺应性的关系,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组织多普勒评价健康肥胖和超重者左心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已成为世界各国、各种人群和不同年龄阶段普遍存在的问题。据流行病调查显示我国目前拥有超重者2~3亿,肥胖者至少3000~4000万。肥胖作为一种慢性营养障碍性疾病,与多种疾病尤其是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是心力衰竭出现的独立风险因素,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研究旨在探讨组织多普勒成像(tissue Doppler imaging,TDI)技术能否早期、准确评价我国成年健康肥胖和超重者左心功能改变。  相似文献   

12.
瘦素、肿瘤坏死因子和脂肪性肝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巫协宁 《肝脏》2002,7(4):271-272
肥胖已成为世界性疾病,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发达和发展中国家肥胖在人类历史上已首次超过营养不良人群[1],在中国,人群超重、肥胖和脂肪性肝病患者也日益增多.  相似文献   

13.
综合行为修正疗法防治中老年肥胖的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进食热量超过人体消耗量而以脂肪形式储存体内超过标准体重20%或体重指数(BMI)L体重什召)/身高(M内大于24者称为肥胖。近年来包括老年人在内的肥胖者增多。肥胖者对感染的抵抗力较低,并易于发生冠状动脉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病、癌症、痛风及胆石症,经常有腰酸、关节痛等症状。如无明显病因可寻者称单纯性肥胖,具有明显病因者称继发性肥胖。人们不仅仅只从美容和身材美的角度来关心肥胖,尚且因肥胖已逐渐成为严重的医疗问题受到关注,肥胖相关性疾病引起死亡率逐年上升。肥胖的防治有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行为疗法、心理疗…  相似文献   

14.
体内脂肪的过度增加称为肥胖,肥胖常引发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肥胖已成为一个全球性健康问题,有关肥胖的研究亦成为医学界的热点之一.确定肥胖与否的根本是测定体脂含量,测定方法涉及人体测量学和其它物理、化学、电子等技术,本文就相应方法做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而肥胖又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尤其是中心型肥胖(腹部型)与高血压、冠心病密切相关。QT离散度(QTd)系指心电图各导联QT时限变异的程度。QTd对预测心血管疾病的发展及心脏危险事件发生有一定价值。已被认为是一项重要的辅助指标;肥胖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有关。颈动脉粥样硬化可以作为预测心血管疾病的参考指标。本文对中心型肥胖与QTd、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在了解了肥胖与成人糖尿病以后,我们也特别想知道儿童2型糖尿病的发病情况,特别是在小胖墩越来越多的今天。为此,本刊记者特别走访了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科朱逞主任医师。从朱主任提供的资料信息中,我们感到,肥胖儿童已成为2型糖尿病的后备军.  相似文献   

17.
肥胖已成为当今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营养型转化,肥胖的发病率在逐年提高。肥胖与多种疾病的发生相关,是糖尿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病的危  相似文献   

18.
肥胖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病,而左心室重量(LVM)增加、高血压、胰岛素抵抗、继发性高胰岛素血症和血脂异常已证实是肥胖引起的心血管并发症,年青人中肥胖加速冠脉粥样硬化的进展。以往超声心动图方法研究报道肥胖青少年中存在LVM增加,该研究目的采用心脏磁共振(CMR)  相似文献   

19.
1摄食调控与肥胖 肥胖已成为了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它的根本的机制是能量代谢紊乱和人大于出,摄入消耗不平衡,因此研究参与摄食调控的因子和机制,进而研发治疗肥胖的安全有效的新方法已成为了研究热点.目前认为饮食导致的肥胖患者体内存在瘦素抵抗,瘦素主要通过Janus蛋白激酶2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 JAK2- STAT3)信号传导通路发挥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球经济快速发展,肥胖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问题.肥胖的发生除了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外,越来越多的证据提示基因异常亦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表观遗传机制近年来受到广泛的关注.不同的生活模式也与肥胖发生密切相关.肥胖在全球的急剧蔓延之势使得减重问题刻不容缓.治疗肥胖应在饮食干预、体力活动、适当的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认知教育等多方面联合干预.此外,科学家研制出多种针对不同靶点的抗肥胖疫苗可能成为今后肥胖治疗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