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6 毫秒
1.
贝那普利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安全性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16例CHF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给予强心、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等常规治疗,病情稳定后仅以地高辛和利尿剂有效剂量加以维持;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心功能稳定基础上,从给予贝那普利5mgQd开始,逐周增加5mg,可用到20mg/d分二次服;比索洛尔2.5mg/d开始,逐周增加1.25mg,可用到10mg/d。分别于3个月后进行随访。治疗前、后对比心功能、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运动耐量检测用6min步行试验,服药期间密切观察不良反应,每半月记录1次。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3个月~18个月随访期间,治疗组总有效率89.7%,对照组总有效率60.3%,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在改善心功能参数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因心衰加重而再住院率和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未见明显毒副反应。结论:在传统的洋地黄和利尿剂治疗的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ACEI联用治疗CHF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提高患者运动耐量,降低其再住院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安体舒通与培哚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1例NYHA心功能Ⅲ~Ⅳ级CHF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给予卡托普利、地高辛、速尿、硝酸异山梨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培哚普利2mg/d,安体舒通20mg/d,连续用药12个月。用药前后分别进行心功能疗效比较。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心功能疗效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长期使用小剂量安体舒通和培哚普利治疗CHF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观察疗效。方法:40例CHF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20例,单纯给予利尿剂洋地黄药物治疗;观察组20例,在原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疗程均为2周。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5%与65%(P〈0.05)。结论:在利用利尿剂及洋地黄基础上,倍他乐克治疗CHF效果优于传统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苯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劲贤 《海南医学》2003,14(2):13-14
目的 观察苯那普利(商品名:洛汀新)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慢性CHF患者80例,根据治疗情况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常规给予洋地黄及利尿剂治疗;观察组(4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苯那普利及美托洛尔治疗。结果 苯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使CHF患者心率减慢,心功能改善,超声心动图复查显示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左房内径缩小,左室射血分数增高,对心功能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苯那普利及美托洛尔治疗慢性CHF可使心功能改善,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①目的观察美托洛尔、依那普利和安体舒通3种药物联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CHF患者86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2例)常规给予强心、利尿、给氧、静卧治疗;观察组(44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依那普利和安体舒通治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0.9%、69.0%(P〈0.05),观察组对心功能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ACEI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联用治疗CHF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CHF患者62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洋地黄类、利尿剂、硝酸酯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等常规药物;实验组(32例)则在上述常规用药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治疗(20mgqd90d)。结果 实验组改善心功能临床显效率(46.9%)和总有效率(90.6%),均较对照组(26.7%和66.7%)显著提高(P〈0.01),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出现;另外,实验组在心率(HR)、左室射血分数(LVEF)方面也有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分别是P〈0.05.P〈0.01)。结论 在CHF综合治疗措施中,辛伐他汀具有独特的作用.安全而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将84例CHF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洋地黄、利尿剂等抗心衰药物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贝那普利、美托洛尔治疗。分别治疗6个月后进行随访。治疗前、后对比心功能临床疗效、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6个月随访期间,治疗组在改善心功能及参数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未见明显毒副反应。结论: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能有效改善心衰患者的愈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在常规药物洋地黄、利尿剂治疗基础上加用培哚普利和美托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CHF者73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常规应用洋地黄、利尿剂和硝酸酯类药物。治疗组3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培哚普利4mg,口服,每日1次和美托洛尔12.5mg-25mg,口服,每日2次。治疗6个月,观察病人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心功能和左心室大小改变。结果 所有病人治疗后心功能均较前改善,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左心室较前明显缩小(P<0.05),而对照组左心室无显著缩小。对照组1个月时心功能即有明显改善,6个月后左心室缩小才有明显效果。结论 培哚普利和美托洛尔长期应用治疗CHF患者,有助于提高心功能,逆转左心室重塑,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林涛 《中国乡村医生》2007,23(16):23-23
目的:观察在常规药物洋地黄、利尿剂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黄芪注射液联用鲁南欣康注射液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常规应用洋地黄及利尿剂及消心痛治疗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随机加用黄芪、鲁南欣康为治疗组,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4.9%、58%(P〈0.05),而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CHF常规治疗与联合黄芪及鲁南欣康静脉滴注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福辛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利尿剂、扩血管药物、洋地黄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福辛普利和美托洛尔,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B型尿钠肽(BNP)、6min步行试验及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LVEDd、LVEF、6min步行距离结果及BNP改善的程度等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少而轻微。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福辛普利、美托洛尔可明显改善CHF患者心功能,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培哚普利及曲美他嗪联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方法扩张型心肌病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6例)给予洋地黄制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等常规治疗,试验组(3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培哚普利和曲美他嗪。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疗效的改善,洋地黄类、利尿剂采用逐渐减量至停药,而培哚普利和卡维地洛采用逐渐加量,直至达到最大耐受量。结果试验组心功能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1.86%.较对照组的75%显著提高(P〈0.05)。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心率、血压、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卡维地洛、培哚普利、曲美他嗪联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简便易行,可明显改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12.
周有华  杨新玮  姚震  陈小盼  钟江华 《中国热带医学》2009,9(10):2012-2012,2018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血清抵抗素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CHF组病人62例,正常对照组40例。所有研究对象均测定心脏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抵抗素水平。CHF组又分为对照亚组和治疗亚组,对照亚组给予利尿剂、硝酸酯类药物等常规治疗,治疗亚组除常规治疗外还给予贝那普利片口服6个月(10mg/日),对比两组病人的LVEF、hs—CRP和抵抗素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对比,CHF组患者的LVEF明显降低(P〈0.01),血清hs—CRP、抵抗素均有显著升高(P〈0.01)。与CHF对照亚组比较,CHF治疗亚组病人LVEF进一步改善(P〈0.05),血清hs—CRP和抵抗素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抵抗素可能在CHF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贝那普利可以降低抵抗素水平,增加LVEF,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3.
王帅 《中国医药导刊》2008,10(2):246-247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telmisartan)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住院的96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8例)给予洋地黄、利尿剂、血管扩张剂、β-阻滞剂等常规药物;替米沙坦组(4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替米沙坦治疗,80mg/d,共计观察6周。结果:替米沙坦组心功能改善的临床显效率(43.8%)和总有效率(91.7%)均较对照组(25.0%和70.8%)显著提高(P〈0.05),且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替米沙坦是治疗CHF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4.
孔凡俊  庞洁志 《河北医学》2003,9(4):328-330
目的:探讨心先安联合赖诺普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CHF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利尿剂、扩血管药物、洋地黄、极化液、杭生素等)治疗,观察组在应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心先安及赖诺普利,从临床症状和体征、心电图等对CHF疗效方面的改变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先安联合赖诺普利治疗CHF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刘军委 《中原医刊》2009,(14):28-29
目的 观察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CHF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给予洋地黄制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卡维地洛组(3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25mg,2次/d,共用90d)治疗。结果卡维地洛组心功能改善的临床显效率(47.8%)和总有效率(91.3%)均较对照组(26.1%和65.2%)显著提高(P〈0.01),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卡维地洛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心率、血压、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均有显著改善(P〈0.01或P〈0.05)。结论CHF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可进一步提高疗效,改善心功能,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王虎行 《中国医药导刊》2009,11(9):1506-1507
目的:评价缬沙坦(valsartan)与贝那普利(benazeprit)联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100例CHF患者在应用洋地黄、利尿剂、β受体阻断剂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A组(n=50):口服缬沙坦80mg/d,贝那普利(5~40)mg/d;B组(n=50):口服贝那普利(5-40)mg/d。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心功能(NYHA分级)评估,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左房内径(LA)、左室舒张末期容量(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量(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ED、短轴缩短率(FS)、心输出量(CO)、心排血指数(CI)均有显著改善(P均〈0.05)。LVEDV、LVESV、EF、FS及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A组与B组比较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缬沙坦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CHF优于单用贝那普利。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脑利钠肽(BNP)水平的变化及贝那普利对其浓度的影响。方法CHF患者56例,其中28例不能耐受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抑制药(ACEI),分为对照组,给予除ACEI外常规抗心衰治疗,另28例分为贝那普利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贝那普利,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大至目标剂量,共15天,治疗前后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方法测定BNP的浓度,心脏彩超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的厚度(IVS)。结果各组治疗前后,BNP明显下降、LVEDD明显缩小、LVEF明显增加(P〈0.05),且治疗后贝那普利组BNP下降的水平、LVEDD缩小的程度、LVEF增加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BNP是判定心力衰竭程度的有效指标,贝那普利能使心力衰竭患者BNP浓度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琥珀酸关托洛尔缓释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将2006年8月至2007年8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心功能2—3级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2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与治疗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应用贝那普利的基础上,应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12个月,由11.88mg,1次/d,逐渐增加至95mg,1次/d。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85.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两组治疗后心脏射血分数及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DD)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再发心力衰竭及心血管原因的死亡均减少。结论琥珀酸关托洛尔缓释片联合贝那普利在常规治疗心力衰竭基础上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心功能,比单用贝那普利对治疗更有效,改善预后,可用于慢性CHF的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对CHF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给予洋地黄制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等常规;治疗组(2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和曲美他嗪。结果治疗组心功能改善的显效率64.29%和有效率92.86%均较对照组的39.29%和75%显著提高(P〈0.01)。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心率、血压、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均有显著改善(P〈0.05~0.01),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P〈0.05~0.01)。结论应用比索洛尔和曲美他嗪辅助治疗慢性CHF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苯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苯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CHF患者68例,分为对照组32例常规给予利尿剂和洋地黄,观察组36例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加用苯那普利。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记录心功能分级,并行心脏超声检查,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记录血压和心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9%和6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LVDD明显缩小,LVEF明显增加,心率、血压明显下降,观察组血压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在利尿剂和洋地黄治疗基础上,加用苯那普利效果显著,适合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