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春容  陈拉妮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9):2499-2500
目的:探讨减少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方法。方法:实验组剖宫产术中在胎儿娩出后及胎盘娩出前用纱垫填压子宫下段切口处,同时应用缩宫素及/或前列素等常规加强宫缩的方法,不急于人工剥离胎盘,而于切口一侧角提前缝合2~3针,等待胎盘自然剥离后继续缝合至对侧角。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按摩宫底或经人工剥离娩出胎盘后再行缝合子宫切口。缩宫素的应用同实验组。结果:实验组1 500例子宫下段式剖宫产术中平均出血279 m l,产后出血率为16.6%。对照组1 100例子宫下段式剖宫产术中平均出血量为352 m l,产后出血率为19.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剖宫产术中胎盘娩出前填压子宫下段结合提前缝合子宫切口可减少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1 000例阴道分娩产妇第三产程时间的观察,以期待找出第三产程人工干预的最佳时机。方法观察2016年1-2月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产科住院,单胎,孕周≥28周,自然分娩者1 000例,观察第三产程30 min内各时间段胎盘剥离人数;0~10 min时间段为A组,11~20 min时间段为B组,21~30 min时间段为C组,比较不同组间胎盘剥离例数、各组间产后出血量、初次妊娠及多次妊娠胎盘自然剥离时间的差异。结果随着时间的延长胎盘自然剥离例数明显减少,A组有864例(86.4%)胎盘在0~10 min内自然剥离娩出,B组有46例(4.6%)胎盘在11~20 min内自然剥离娩出,C组仅有15例(1.5%)胎盘在21~30 min内自然剥离娩出,余下75例超过30 min仍未自然剥离娩出,诊断为胎盘滞留并因胎盘滞留行人工剥离。3组间比较随着胎盘自然剥离的时间的延长,出血量呈增多趋势。多次妊娠与单次妊娠胎盘自然剥离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们应该提前积极人工干预第三产程,或者设置警戒区间,做好人工干预准备,以利于减少产后出血量。  相似文献   

3.
孙鸿波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7):1013-1014
目的:探讨防治第三产程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方法:前瞻性观察住院分娩的产妇1 800例,其中阴道分娩1 200例,随机分为3组;A组(对照组)400例,于胎儿娩出后静脉推注生理盐水20 ml加缩宫素20 U;B组(欣母沛组)400例,于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欣母沛)250μg;C组(欣母沛加手法按摩组)400例。剖宫产分娩者600例,同样随机分为3组;A组(对照组)200例,B组(欣母沛组)200例,C组(欣母沛加手法组)200例。准确测量产后2 h及24 h出血量,记录第三产程时间。结果:阴道分娩各组中,C组的第三产程时间最短,产后2 h内出血量最少,C、B、A组依次减少;剖宫产各组中,C组的产后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与A、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剖宫产组产后出血量与阴道分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胎儿娩出后及时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欣母沛)并采取主动手法辅助娩出胎盘,可减少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胎盘滞留的处理方法及积极预防,减少产后出血及感染。方法对发生胎盘滞留产妇23例根据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使胎盘剥离。结果 23例胎盘滞留患者经处理积极均痊愈出院。结论应根据产妇不同病因进行处理,绝不能盲目等待,尽早使胎盘娩出,结束分娩,制止出血,可减少产后出血及产褥感染。  相似文献   

5.
剖宫产是解决难产的重要手段。但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量较阴道分娩明显增多。本文对470例剖宫产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术中损伤血管、前置胎盘、产程长、头位和人工剥离胎盘可增加术后出血量,而术中使用催产素和腹膜外剖宫产可减少出血量,根据剖宫产出血量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预防剖宫产出血的医疗对策。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剖宫产术后出血的规律及临床特点。方法:对432例剖宫产与阴道产发生产后出血(包括晚期出血)的产妇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出血量、出血时间及其它相关因素。结果:剖宫产产后出血及休克的发生率、出血量均明显高于阴道产(P<0.01);在晚期产后出血中,两者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晚期产后出血多发生于产后第3周(71.1%)。结论:剖宫产较阴道产更易发生产后出血,而且出血量多。为减少剖宫产产后出血,严格手术操作、术中仔细检查胎盘、清理宫腔、加强术后观察是减少产后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李崴  梁延春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6):3235-3236
目的 产后出血是常见最严重产科并发症,探讨缩宫素、手法子宫按摩、卡孕栓防治产后出血作用,减少产科并发症发生.方法 选择2012年7月至2012年9月份我院经阴道分娩产妇450例,按照分3组,科学性、先进性方法探索缩宫素和手法按摩子宫、卡孕栓应用在预防产后出血中作用.结果 第一组产后出血小于200ml;第二组产后出血量多小于350ml;第三组出血量大于400ml.24小时内产后出血量测量结果,第一组产后总出血量少于第二组、第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阴道分娩产后24小时总出血量作为探讨产后出血防治方法,通过胎盘娩出后及时使用缩宫素、手法按摩子宫术、应用卡孕栓,减少产后出血量,有效防治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胎盘剥离方式与术中出血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产科2010年1月-2013年1月共400例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随机分人工剥离胎盘组(200例)和自然剥离胎盘组(200例),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术后3d血红蛋白。结果自然剥离胎盘组较人工剥离胎盘组出血量少[(315.0±38.6)ml、(385.0±56.2)ml],手术时间长[(32.0±8.9)min、(25.0±11.2)min];两组并发症、住院天数、术后3d血红蛋白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自然剥离胎盘可减少剖宫产术中出血,应在剖宫产术中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晚期产后出血的病因、预防及处理原则。方法 对我院 1993年 1月~ 2 0 0 3年 1月期间收治的 6 8例晚期产后出血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 9例剖宫产分娩病例为剖宫产组 ,5 9例阴道分娩病例为阴道分娩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辅助检查结果、出血量和出血时间。结果  6 8例晚期产后出血中 ,剖宫产组的出血量较阴道分娩组明显增多 (P <0. 0 5 ) ,且出血时间较晚 (P <0 . 0 5 )。出血原因中剖宫产组为切口愈合不良 ,阴道分娩组为胎盘胎膜残留。结论 造成晚期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产后胎盘胎膜残留和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不良 ,应根据其不同原因选择相应方法加以防治。  相似文献   

10.
剖宫产是解决难产的重要手段。但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量较阴道分娩明显增多。本文对470例剖宫产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术中损伤血管、前置胎盘、产程长、头位和人工剥离胎盘可增加术后出血量,而术中使用催产素和腹膜外剖宫产可减少出血量,根据剖宫产出血量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预防剖宫产出血的医疗对策。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胎儿娩出后胎盘娩出时间的长短与出血量间的关系,为临床胎盘娩出时间提供指导。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2015年2月至10月间收治的产妇共400例,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各200例,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即刻进行胎盘娩出;观察组在胎儿娩出后延迟数分钟(3-8min)进行胎盘娩出,统计两组产妇在术中(产时)、产后2h和24h的出血量。结果在阴道分娩与剖宫产中,分别剔除不符合要求的产妇后,观察组术中(产时)、产后2h和24h的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儿娩出后不应30秒内即刻手取快速娩出胎盘,而应使胎盘延迟数分钟娩出,可以有效的减少产后出血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剖宫产术后出血的规律及临床特点.方法对432例剖宫产与阴道产发生产后出血(包括晚期出血)的产妇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出血量、出血时间及其它相关因素.结果剖宫产产后出血及休克的发生率、出血量均明显高于阴道产(P<0.01);在晚期产后出血中,两者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晚期产后出血多发生于产后第3周(71.1%).结论剖宫产较阴道产更易发生产后出血,而且出血量多.为减少剖宫产产后出血,严格手术操作、术中仔细检查胎盘、清理宫腔、加强术后观察是减少产后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以降低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及减少剖宫产产后出血量.方法:回顾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在安吉县妇幼保健院分娩的4 452例产妇,对其中93例产后出血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剖宫产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3.35%,阴道分娩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0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剖宫产产后出血原因主要为子宫收缩乏力(72.04%)、胎盘相关因素(23.66%)、子宫切口出血(4.30%).结论:①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比阴道分娩引起的产后出血发生率高,应降低剖宫产率,避免非医学指征剖宫产;②积极有效处理子宫收缩乏力、胎盘相关因素及子宫切口出血是降低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及减少剖宫产产后出血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中央型前置胎盘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导致中央型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8年9月~2009年9月在常州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125例中央型前置胎盘的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导致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中央型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33.60%,其危险因素为:瘢痕子宫、前壁胎盘、侵入性胎盘及徒手剥离胎盘。结论:瘢痕子宫、前壁胎盘、侵入性胎盘及徒手剥离胎盘是造成中央型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中央型前置胎盘是危及孕产妇和胎儿生命安全的严重产科并发症,往往发生出血的时间早、出血量大,处理是否及时,适当将决定母婴的预后.剖宫产术为该疾病终止妊娠的主要方法.但往往在剖宫产术时,前置胎盘患者胎儿,胎盘娩出后子宫下段收缩力差,胎盘剥离面出血较多,为减少产后出血量,在术后2小时内进行严密监护,并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已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以加强防治。方法:对经阴道分娩的产妇793例,使用容积法、称量 法及面积法估计产后出血量,发生产后出血的有45例,占5.68%。结果: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影响产后出血的因素 较多,包括使用产钳助产、新生儿体重偏大、使用人工剥离方式娩出胎盘等。结论:产后出血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因此必须采 取相应的措施预防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第三产程按压子宫下段联合按摩子宫底用于改善第三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2022年4-10月于本院阴道分娩的26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130例。对照组在第三产程时常规使用缩宫素,出现胎盘剥离征象后协助胎盘娩出;观察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按压子宫下段联合按摩子宫底,同时常规使用缩宫素,出现胎盘剥离征象后协助胎盘娩出。观察两组第三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情况。结果:两组产妇胎盘娩出方式及产后严重出血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第三产程时间[M(P25,P75)]为3(2,5)min,短于对照组的5(4,7)min(Z=6.19,P<0.05)。观察组产时、产后2 h、产后24 h出血量分别为[200(100,285)ml]、[50(40,80)]ml、[290(213.5,386.3)]ml,均低于对照组的[200(125,300)]ml、[60(45,90)]ml、[325(237.5,457.5)]ml(Z=2.50、2.17、2.22,P<0.05),产后出血率为9.2%,低于对照组的18.5%(χ2=4....  相似文献   

18.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目前在中国仍是孕产妇死亡原因排序的第1位[1].剖宫产是产科最常见的手术,是解决难产与产科并发症的主要手段,剖宫产时术中除分娩胎盘剥离的出血外还存在手术切口的出血,故其出血量多于阴道出血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产后不同时段出血的出血量危险因素。方法通过分析对比100例产后发生出血的产妇资料,对胎盘娩出前、娩出时,产后30、60、120、240min直到产后24h,不同时段的产妇出血量,分析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结果出血量:出血量最多的时段是胎盘娩出时;产后30min出血量减少;其余出血量逐次减少。危险因素:产妇体重指数、宫高、血红蛋白、红细胞、孕期产前检查、异常妊娠史、剖宫产或胎盘娩出异常都对产后出血量造成影响,需要引起重视。结论产后出血最明显的时段是产后半个小时,而且多种不同原因都可能成为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且时间不同,因素也各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手法按摩宫底联合脐带放血在剖宫产术中应用的临床观察分析。方法选取自2015年10月-2016年6月云浮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妇产科剖宫产术的产妇10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将手法按摩宫底联合脐带放血应用于剖宫产手术,对照组采用剖宫产术常规处理。比较两组并分析观察手法按摩宫底联合应用脐带放血是否对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等症状有影响。结果观察组的产妇在剖宫产术中采取手法按摩宫底联合脐带放血后,其产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胎盘娩出的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行剖宫产术的产妇,在术后进行宫底的手法按摩联合脐带放血对减少产后出血,降低产妇剖宫产死亡率,改善预后与缩短胎盘娩出时间有积极作用。而且处理相对较为简单方便,因此在临床工作中有较高的推广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