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聚焦超声在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超声波的穿透性、定位性原理对216例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治愈65例,好转78例,有效46例,总有效率为87.5%。结论:聚焦超声是目前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雷月平 《中国保健营养》2012,(14):2962-2963
目的分析与探讨超声聚焦治疗女性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期间收治的外阴上皮内非瘤样患者共70例随机性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给予超声聚焦治疗,对照组35例给予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于患者接受治疗后的1周、1个月、3个月以及半年对其进行随访,按照相关临床标准统计得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达到92.0%,治愈率达到56.7%,与对照组相比,其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超声聚焦对女性外阴上皮内非瘤样进行治疗,效果良好,不仅能有效地改善瘙痒症状,还能较好地恢复外阴皮肤弹性,具有安全、方便、无创等优势,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女性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鳞状上皮增生、硬化性苔癣和硬化性苔癣合并鳞状上皮细胞增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7月至2009年10月,在本院妇科门诊就诊被确诊为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接受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的262例患者,及同期接受单纯药物治疗的5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62例患者随机分为单纯HIFU治疗组(A组,n=72),HIFU+局部药物治疗组(B组,n=190),将同期接受单纯药物治疗的同类患者,纳入对照组(n=56)。三组患者年龄,病变程度、病理学分型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对所有患者进行治疗方法探索和随访,设立"外阴瘙痒评分法"、"外阴白色病变面积计算法"、"四象限比较法"和"四度外阴皮肤弹性评估法"判别客观疗效(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 A,B组治疗方法对控制各类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瘙痒症状疗效满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以B组疗效最佳。B组治疗后,瘙痒症状消失率达83.2%(158/190)。A,B组白色病变治疗有效率均为100.0%,A组治愈率为66.7%(48/72),B组为72.1%(137/190)。B组外阴白色病变区域由(15.21±8.56)cm2减小至(6.68±3.11)cm2。A,B组治疗后,白色病变区面积减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B组治愈率高于A组。A,B组治疗后,对外阴皮肤弹性恢复的疗效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强度聚焦超声对于女性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瘙痒症状、白色病变区域面积减小和恢复外阴皮肤弹性有良好疗效,并具有治疗方便、安全无创等优势。对女性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应依据病变类型和程度选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NEDV)的疗效。 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南京市浦口区中心医院妇科收治的73例NEDV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接受治疗顺序号随机分为:超声治疗组(n = 36)和药物治疗组(n=37)。两组病例年龄和病程长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组织学变化(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南京市浦口区中心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征得受试对象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结果超声治疗组患者的外阴瘙痒症状基本消失,患处上皮不同程度恢复正常,治愈及显效率共为91.7%。同一组中不同病理类型NEDV患者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显效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超声治疗NEDV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5.
尹航  武昕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9):1221-1222
目的:探讨外阴真皮组织内血管形成与外阴皮肤黏膜上皮内非瘤样病变(NNEDV)及外阴上皮内瘤变(VIN)的关系。方法: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染色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菌素抗生物素—过氧化物酶(S-P)法。结果:VEGF在外阴硬化性苔藓(LS)和VIN组织中的高表达与正常皮肤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LS组织中存在微循环障碍,局部缺血缺氧,代偿性刺激血管生成因子表达增高。  相似文献   

6.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变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是一组慢性疾病,根据1987年国际外阴疾病研究协会与国际妇科病理学家协会共同制定的新外阴皮肤疾病分类法,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分为外阴鳞状上皮增生、外阴硬化性苔癣及其他皮肤病.因其病因不明确,临床上许多治疗方法虽能暂时控制其症状,但复发率较高.故临床医师正努力探索各种方法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复发率.该文就外阴上皮内非瘤样变治疗进展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变(vulvar intraepithelial nonneoplasia,VINN)的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纳入成都市锦江大观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经聚焦超声治疗的VINN患者47例(超声组),2007年12月至2009年12月经微波治疗的VINN患者42例(微波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治愈率、总有效率超声组明显高于微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无不良反应发生,追踪观察未见疾病恶变。结论聚焦超声治疗VINN不仅效果明显、安全,对防止该病转化为外阴癌也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分析局部外用三合激素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临床及病理学疗效。方法选取我院48例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患者为观察对象,平均将其分为观察组(采用局部外用三合激素治疗)、对照组(采用氢化可的松乳膏)和治疗组(聚焦超声治疗),各为16例,对采用不同治疗方法治疗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为93.75%,治疗组治疗效果为75%,对照组治疗效果为62.5%,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治疗组和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三组患者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疾病临床上局部外用三合激素治疗方法具有一定效果,对患者临床症状具有良好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女性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NEDV)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生存素(survivin)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在本院诊治,并经组织病理学标本检查证实为NEDV的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其年龄为15~75岁,平均为(43.0±14.5)岁.对其按照NEDV组织病理学标准进行分类:鳞状上皮细胞增生型(SHV)为43例,硬化性苔癣型(LSV)为29例,硬化性苔癣合并鳞状上皮细胞增生型(LSCSH)为14例.采取HIFU治疗前,对86例患者的病灶标本进行组织活检,并随机采集30例患者的病灶周围正常皮肤组织进行活检;治疗6个月后复检.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病变组织中ER,PR及survivin的表达水平.采取"外阴瘙痒评分法"、"外阴白色病变面积计算法"和"四度皮肤弹性评估法"判断HIFU治疗的客观疗效(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 86例患者于HIFU治疗结束后6个月时,①采用"外阴瘙痒法"进行疗效判断的有效率为100%,同时白色病变面积由(11.21±7.50)cm2缩小为(6.60±3.17)cm2,外阴瘙痒评分降低率与白色病变区面积缩小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ER,PR与survivin在SHV型,LSV型及LSCSH型的表达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FU治疗前,ER,PR在正常外阴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病变组织,survivin则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ER,PR在局部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增加,survivin则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urvivin在NEDV组织表达增高,而ER,PR表达降低,这可能与NEDV发病有关.HIFU治疗前、后,根据ER,PR及survivin在NEDV组织的表达情况,可判断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变的机理.方法 提取自体骨髓血中的干细胞,在外阴病变部位多点注射.结果 10例患者均行干细胞种植1次,其中治愈3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1例.结论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可明显恢复病变部位的皮肤,是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变的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张秋霞  赵薇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0):2669-2670
目的:观察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病变的疗效。方法:对2004年1~12月就诊的150例外阴白色病变患者在排除外阴癌前病变及外阴、阴道急性炎症后采用海极星聚焦超声治疗系统进行治疗。结果:术后外阴瘙痒症状消失或减轻,外阴皮肤颜色逐渐恢复正常,弹性好转,组织结构恢复正常。3个月后复查,95%的患者达到生理状态。结论: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聚焦超声(focused ultrasound)治疗外阴白色病变(white lesion of vulv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5年8月至2009年8月,在本院接受聚焦超声治疗的186例确诊为外阴白色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年龄为13~72岁,病程为2.5个月~30.0年。治疗后定期随访,观察患者症状、体征的变化(本研究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以该委员会批准,并与患者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本组186例患者中,22例(11.8%)失访。接受随访的164例中,治愈为128例(78.0%),其中64例为鳞状上皮增生型,46例为硬化性苔藓型,18例为混合型;有效为35例(21.3%),无效为1例(0.6%),总有效率为99.4%。所有随访病例中,未发现复发者。不同病理学类型及不同病程外阴白色病变患者对聚焦超声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安全、有效、无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8例外阴白色病变患者,超声组29例采用聚焦超声治疗,封闭组29例采用曲安奈德封闭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瘙痒评分、病变面积及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超声组患者瘙痒评分降低程度及病变面积缩小程度均优于封闭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副作用小,复发率低。结论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李杰  黄美善  朱丹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1):4941-4942
目的:探讨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可行性。方法:70例外阴白色病变患者将其分类并实施聚焦超声治疗,分别于治疗后1、3、6个月进行随访,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不同阶段的症状与体征,包括皮肤的颜色、弹性、增厚程度、裂隙、溃疡、瘙痒、灼痛等其他不适症状是否减轻或消失等,同时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在3个月内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有效率达100%。随访半年以上者中,27例痊愈(38.58%),32例显效(45.71%),11例有效(15.71%)。结论:高强度聚焦超声不仅能够彻底根除外阴顽固性瘙痒等症状,还可恢复外阴皮肤的颜色与弹性,是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张春林  杜建丽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0):1451-1453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即外阴鳞状上皮增生和硬化性苔藓两种病因不明的外阴疾病,过去称外阴色素减退疾病,是女阴皮肤和粘膜组织发生变性及色素改变的一组慢性疾病.  相似文献   

16.
阴道镜筛查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阴道检查并在异常阴道镜图像区取活检,探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 IN)的检出率,阴道镜图像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年来阴道镜检查1 812例中378例C IN的阴道镜检结果;结果:1 812例中宫颈活检1 455例,占80.3%;C IN 378例,占20.9%。C IN的异常阴道镜图像主要为血管异常、白色上皮和白斑及腺口白环、白腺。结论:阴道镜是辅助诊断C IN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任玲 《中国校医》2009,23(5):569
目的探讨在外阴尖锐湿疣患者中开展阴道镜检查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对123例外阴尖锐湿疣患者行阴道镜检查并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作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123例外阴尖锐湿疣患者中合并宫颈HPV感染88例,占71.5%。其中肉眼发现宫颈尖锐湿疣15例,扁平湿疣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0例。阴道镜检查发现宫颈尖锐湿疣33例,发生率26.8%。宫颈扁平湿疣30例,发生率24.4%;CIN25例,发生率20.3%;未检出宫颈癌。结论外阴尖锐湿疣患者中宫颈HPV感染相当常见;宫颈糜烂者较宫颈光滑者更易感染HPV,且更多伴有CIN损害;阴道镜检查对诊断宫颈HPV感染具有敏感性、特异性高,假阳性、假阴性率低等优势。外阴尖锐湿疣患者应常规行阴道镜检查,以早期检出CIN。  相似文献   

18.
江布英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8):4489-4490
目的探索LEEP刀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接受治疗的9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A组58例,采取LEEP刀锥切术;B组32例,采取冷刀锥切术。结果:A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治疗费用均显著低于B组(P<0.05)。A组患者治愈率比B组患者的明显提高(P<0.05),而持续存在率(2.6%)、复发率(2.6%)及HPV阳性率(8.6%)比B组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冷刀锥切术,LEEP刀对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治疗效果确切,复发率低,且较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阮秀兰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5):2048-2049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2005年12月住院治疗的76例CIN的临床资料。结果:宫颈细胞涂片巴氏分级的准确率51.3%,液基细胞学检查准确率63.2%,而阴道镜下活检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1.3%,76例中采用手术治疗69例,无1例切缘阳性,全组无1例复发或死亡。结论:宫颈细胞学检查是CIN筛查常用而简便的方法,阴道镜下活检是诊断CIN的有效方法。CINⅠ级者可选择定期复查或药物、物理治疗;CINⅡ级者可选择物理治疗或者宫颈锥切。对无生育要求的中老年CINⅢ病人全子宫切除是最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高频电波刀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频电波刀(LEEP)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阳江市妇幼保健院宫颈疾病治疗中心2003年1月~2006年12月LEEP治疗过CIN的121例临床资料。结果 LEEP治疗CIN手术时间平均6 min,出血量平均7.5 ml。术后追踪并发症及感染率低,对术后妊娠问题影响不明显。结论 LEEP治疗CIN方法简单、安全、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切下组织不影响病理检查结果,对术后妊娠影响不明显,因此LEEP治疗CIN是国内外先进的治疗方法,有可能代替冷刀治疗C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