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分析先天性梅毒临床症状与骨骼X线表现,提高先天性梅毒的X线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对27例先天性梅毒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患儿摄四肢长骨X线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22例新生儿梅毒X线检查阳性率为27.27%。5例婴儿梅毒全部阳性,阳性率为100%。X线表现:先期钙化带增厚致密、不规整;先期钙化带下方横行透亮带;对称性干骺端骨质破坏;骨膜下层状骨膜增生增厚。结论先天性骨梅毒刚出生时X线阳性率较低,婴儿期较高。先天性骨梅毒骨损害有特征性X线表现,骨骼X线检查可提供重要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2.
早期胎传梅毒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胎传梅毒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早期胎传梅毒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点以及治疗后TRUST、TPPA滴度变化情况。结果:38例早期胎传梅毒患儿中,大多数临床表现为肝脾肿大、早产、低出生体重、皮肤损害、肺炎、心肌损害以及骨骼损害、贫血等,少数并发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血清学检查TRUST、TPPA滴度均明显升高,经青霉素治疗2-3天后绝大多数患儿临床症状好转或消失,TRUST、TPPA滴度均明显下降或转阴。结论:早期胎传梅毒临床表现多样,绝大多数患儿青霉素治疗后疗效显著,伴有早产、低体重以及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者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3.
26例早期新生儿无症状先天性梅毒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叶环  李珊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9):1092-1093
目的:了解早期新生儿无症状先天性梅毒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胎传梅毒的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2001年4月~2004年5月收治的26例早期新生儿无症状先天性梅毒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总结其临床特征。结果26例无症状先天性梅毒患儿血清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PA)全部阳性,滴度高于他们的母亲4倍以上,有8例患儿同时伴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阳性。就诊时一般情况良好,无发热、呼吸困难、惊厥等临床症状;入院后进一步查体及辅助检查,发现仅2例(占7.7%)除血清抗体阳性外无任何阳性体征和辅助检查的异常;其余24例(占92.0%)临床上已有肝脾肿大、皮疹等异常体征和/或血象、肝功能及骨X线等改变。结论:早期新生儿无症状先天性梅毒的临床表现在就诊时不突出,而绝大多数患儿血象、骨、肝脾等已存在某一项或多项不同程度的异常;有梅毒感染史或抗体阳性的母亲其出生的新生儿必须住院观察,仔细的体检及辅助检查尽早确诊,使无症状梅毒儿及时隔离治疗,改善疾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重庆某县地区近五年早期梅毒的临床特点和实验室诊断检测方法的效果。方法:对2007年3月-2011年3月在我院皮肤病门诊就诊的316例早期梅毒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16例中,一期梅毒105例(33.23%),二期梅毒160例(50.63%),临床表现不一,其中特征性皮疹掌跖暗红色斑疹和扁平湿疣分别占51.25%(82/160)与48.75%(78/160);早期潜伏梅毒51例(16.14%)。实验室检测诊断方法使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及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结果两种方法对一期梅毒敏感性分别为84.8%、68.6%,对二期梅毒与早期潜伏梅毒的敏感性均为100%。结论:早期梅毒中的二期梅毒表现占大部分,临床体征掌跖暗红色斑疹、扁平湿疣为诊断提供重要依据;TRUST滴度与病程有关,能作为疗效观察和判断是否复发与再感染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母亲患梅毒所生产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母亲患梅毒时新生儿患先天性梅毒的发病及转归情况。方法对住院诊断为梅毒的40例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监测新生儿出生后患先天性梅毒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及转归。结果新生儿早期先天性梅毒发病9例,发生率为22.5%;临床特征及表现依次为:皮肤损害、长骨骨骼损坏、肝功能损害。余31例新生儿出生后立即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梅毒快速血浆反应(RPR),两项试验结果均为阳性,其中TPPA抗体滴度小于其母亲4倍,随诊12个月转阴;行x线及肝功等检查提示无多器官功能损害。结论母亲患梅毒所生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发生率较高,早期治疗效果好;应对母亲患梅毒所生产未患先天性梅毒的新生儿严格随诊。实验室指标监测至少1年。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先天性梅毒患儿临床分析,探讨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有效诊断及防治方法。方法对住院诊断为先天性梅毒的55例新生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期先天性梅毒临床特征及表现依次为:皮肤损害、肝功能损害、长骨骨骼损坏,梅毒组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55例先天性梅毒患儿早产率、引产率、宫内发育迟缓率、营养不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早期应用青霉素治疗先天性梅毒具有良好疗效。结论对早产儿出现各种不明原因皮疹、肝功能损害、长骨骨骼损坏、肝脾肿大,应高度怀疑先天性梅毒,单纯TPPA结果阳性不能确诊为先天性梅毒。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早期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对新生儿梅毒的早期诊断。方法将1998年4月-2004年4月确诊的28例患儿进行分析。结果28例中早产儿17例(60%),足月儿11例(40%);皮肤粘膜损害18例(64%),鼻腔粘液分泌物增多7例(25%),肝脾肿大14例(50%),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3例(46%)。胸片:肺炎表现7例(25%),骨损害9例(32%)。血液系统受损:贫血10例(35%),血小板减少12例(42%)。结论先天性梅毒以皮疹、黄疸、贫血、肝脾肿大、多器官功能损害、宫内发育迟缓、早产及骨骼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X线检查是临床重要的辅助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对先天性梅毒的早期认识。【方法】将1994年1月~2003年6月确诊的22例病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22例中,早产儿16例(72.7%).足月儿6例(27.3%);发病年龄1h~3月;肝脾肿大18例(81.8%).皮肤损害19例(86.3%),黄疸11例(50.0%),贫血11例(50.0%),宫内发育迟缓9例(40.9%),水肿9例(40.9%),出血倾向5例(22.7%).假性肢体瘫痪3例(13.6%),粘膜损害2例(9.1%),紫癜1例(4.5%);胸片:肺炎表现19例(86.4%),长骨摄片(检查13例)示骨骼改变者11例。【结论】先天性梅毒发病早,呈多器官损害.皮肤损害、肝脾增大、黄疸、贫血、宫内发育迟缓及骨骼损害是主要临床表现.X线检查是临床重要辅助检查。  相似文献   

9.
梅毒在性病中的发病率虽然低于淋病、尖锐湿疣和生殖器疱疹 ,但更具有危害性。这是因为 1期梅毒的临床症状比较隐蔽 ;2期梅毒可以出现多种不同类型的皮肤损害而被误诊 ;隐性梅毒患者在无任何症状的情况下即能够传播疾病 ,也可以发展到晚期梅毒 ;患梅毒的孕妇可以引起早产、死胎或产下先天性梅毒婴儿。所以通过皮肤性病门诊能够发现并早期诊断和治疗梅毒 ,将反映出我们性病防治工作的水平。1 临床表现皮肤性病门诊确诊的梅毒患者 2 7例 ,男 14例 ,女 13例。平均年龄 3 4 7岁 (2 0~ 65岁 ) ,5 0岁以下者 2 3例 (85 2 % ) ,5 0岁以上 4例 (1…  相似文献   

10.
先天性梅毒是指梅毒螺旋体由母体进入胎儿血循环所致的感染。近年来,我国先天性梅毒发病率已有明显上升趋势。先天性梅毒分早期和晚期先天性梅毒,临床可表现为皮肤、黏膜、口腔损害等,晚期可有神经系统损害。2006年,我科收治了13例先天性梅毒患者,正规治疗后均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早产儿梅毒流行状况及胎传梅毒的现状。方法:收集2003年1月~2008年1月该院妇产科分娩的8 690例早产儿血样进行梅毒血清筛查,使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与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法进行检测。结果:8 690例早产儿中,TRUST与TPPA均为阳性者83例(9.55‰),其母亲TPPA均为阳性。结论:加强产前及早产儿梅毒血清的筛查,有效阻断母婴垂直传播途径,控制胎传梅毒的流行。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64例早期先天梅毒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上海市先天梅毒的发病现况及其在诊断、治疗、随访中的问题 ,为制定措施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采用回顾性个案调查方法 ,对象是 2 0 0 0年 1~ 6月 1年半中上海市二、三级医院传报的先天梅毒病例。调查内容包括母儿一般情况 ,先天梅毒的诊断、治疗、随访、母亲孕期的梅毒治疗情况等 ,结果 1年半中传报 90例 ,调查 6 4例均为早期先天梅毒 ,月龄 1h到 6个月。临床表现主要为早产、低体重、皮疹、肝脾肿大及长骨 X光异常等。血清学检查测 RPR6 3例阳性 71.9% ,测 TPHA4 7例阳性 10 0 % ,仅 1例测 19S- Ig M- FTA- ABS为阳性 ,根据检查结果确诊早期先天梅毒 13例 (2 0 .3% ) ,拟诊 4 5例 (70 .3% ) ,6例 (9.4 0 % )不能确诊也不能拟诊 ,治疗率 90 .6 %。随访 1次 2 4例(37.5 % )、 2次 9例 (14 .1% )、 3次 3例 (4.7% )。结论与建议 :1本市先天梅毒的分布以市区为主 ;2母亲妊娠梅毒于 16 w以前治疗 ,用两个疗程足量青霉素可积极预防先天梅毒儿出生 ;3诊断新生儿先天梅毒缺乏金标准 ,应大力开展 19S- Ig M- FTA- ABS及暗视野显微镜检查 ;4新生儿的随访不足 ,应大力开展健康教育 ,以提高随访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江阴市妊娠梅毒流行特征以及新生儿梅毒干预后结局.方法 通过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2月江阴市妊娠梅毒孕产妇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4-2015年全市累计对25360例孕产妇进行了妊娠梅毒的血清学筛查,筛查出83例妊娠合并梅毒孕产妇,阳性率为3.27‰(83/25360),孕期梅毒检测率为78.86%(20000/25360),孕产妇梅毒规范治疗率为72.29%(60/83).单因素分析结果 显示,患者年龄、户籍、职业、文化程度、经济收入、性伴侣数、婚姻情况、性伴侣是否梅毒患者8个因素为孕产妇感染梅毒的相关影响因素(χ2=12.170~417.172,均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户籍、职业、文化程度、经济收入、性伴侣数、婚姻情况、性伴侣是否梅毒患者7个因素为孕产妇感染梅毒的独立影响因素(χ2=7.724~15.586,均P<0.05).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的79例新生儿,先天梅毒儿6例(7.59%),出生梅毒反应阳性10例(12.66%),出生梅毒血清反应阴性63例(79.75%),对这些新生儿进行治疗、追踪随访,6例先天梅毒儿经治疗后,1个月内临床症状消失,出生梅毒反应阳性新生儿经预防性治疗后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滴度均在9月龄内转阴.结论 2014-2015年江阴市妊娠梅毒仍主要在流动人口、低收入、低学历、性伴侣紊乱的人群中流行,近年来全市重视预防、筛查及治疗,已初显成效,孕产妇梅毒治疗率高,新生儿预后明显改善,今后将进一步提高妊娠梅毒的筛查,加强宣教,规范治疗,进一步改善妊娠梅毒患者的母婴预后.  相似文献   

14.
Routine screening for syphilis among sexually active adolescents is recommended by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but there are few data about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se recommendations. We examined the yield of a syphilis screening program in one ambulatory adolescent medicine clinic. A rapid plasma reagin (RPR) has been recommended for all sexually active adolescents. Of 630 patients screened for syphilis by RPR, ten patients had reactive syphilis serologies and 4 had active syphilis. Of these, 2 patients had signs or symptoms consistent with primary or secondary syphilis, and 2 patients with active syphilis had clinical evidence of another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 but no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syphilis. Of the 10 reactive serologies, 6 represented previously treated cases or a false positive. We conclude that screening should be done for those at high risk for syphilis or those adolescents with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肝病并发自发性腹膜炎(SBP)的临床特点及临床转归情况,使今后能在临床中对此类患者早发现、早治疗,以减少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感染内科1999年1月~2008年12月住院的慢性重症肝炎和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5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本组资料显示慢性肝病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发生率为11.31%。56例患者中大多数患者感染中毒症状不明显,腹膜炎体征不典型。结论慢性肝病合并自发性腹膜炎,临床表现多样,患者预后差,病死率高,腹水细胞计数和细菌培养是自发性腹膜炎的诊断依据。可以通过综合支持治疗,适当应用抗生素治疗而得到预防。  相似文献   

16.
Five hundred and fifty samples of blood collected from the umbilical cords of an equivalent number of newborns were analized for serological evidence of congenital toxoplasmosis based on the detection of IgG and IgM. Six newborns presented serological evidence of congenital toxoplasmosis (IgM > 1:5, < 80 IU/ml), which represents an incidence of 10.9 per 1000 live births. During pregnancy four of the mothers of these six newborns were asymptomatic, whereas the other two mothers presented non-specific signs and symptoms. The six newborns did not present positive signs of acute toxoplasmosis at birth. Three false positive were identified, all secondary to the presence of a rheumatoid (RF) and/or antinuclear factor (ANF). And in one of them the diagnosis of congenital syphilis was confirmed. The percentage of women that tested serum positive for IgG antibodies increased with age, with 55.8% of the pregnant women testing serum-negative, therefore carrying the risk of acquired toxoplasmosis in future pregnancies.Corresponding author.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湖北省梅毒感染孕产妇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所娩儿童先天梅毒的患病情况,探讨发生先天梅毒的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收集2015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湖北省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母婴传播管理信息系统中报告的梅毒感染孕产妇的个案信息,对其人口学特征、梅毒的检测治疗情况和所娩儿童先天梅毒的患病情况进行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发生先天梅毒的影响因素。  结果  3 467例梅毒感染孕产妇的年龄为(29.79±5.43)岁,母婴传播率为3.17%(110例),接受过驱梅治疗的比例为73.35%(2 543例),规范治疗的比例为49.21%(1 706例),接受预防性治疗的梅毒暴露儿童占74.82%(2 594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产时/产后确诊梅毒感染(OR=1.879, 95% CI:1.237~2.853)、丈夫/性伴感染梅毒(OR=3.762, 95% CI:1.473~9.608)、妊娠末次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简称非梅试验)效价≥1∶8(OR=8.908, 95% CI:1.840~43.131)、未进行治疗(OR=6.360, 95% CI:3.316~12.199)、进行一般治疗(OR=4.714, 95% CI:2.385~9.320)、暴露儿童接受预防性治疗(OR=0.559, 95% CI:0.369~0.846)和足月产(OR=0.496, 95% CI:0.300~0.821)是影响先天梅毒发病的独立因素(均有P<0.05)。  结论  梅毒感染孕产妇的确诊时期、妊娠末次非梅试验效价、治疗情况、分娩孕周、丈夫/性伴梅毒感染状况和暴露儿童预防性治疗情况与先天梅毒的发生密切相关。早期明确诊断并规范开展驱梅治疗和暴露儿童预防性治疗有助于降低先天梅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深圳市宝安区2002~2004年6081例孕产妇梅毒/HIV监测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分析与探讨深圳市宝安区孕产妇梅毒/HIV监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为预防与控制梅毒/HIV的母婴传播项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每例初产检的孕产妇免费筛查梅毒/HIV, 并进行详细资料登记; 发现阳性病人进一步确诊,并进行追踪治疗。结果: 2002年7月~2004年6月共监测6 081例孕产妇, 发现梅毒阳性孕产妇25例, 阳性率为411. 12 /10万,HIV阳性孕产妇1例, 阳性率为16. 44 /10万。年龄分布以20~30岁为主, 最小19岁, 最大41岁; 职业分布以无业、待业和工人为主; 文化程度以高中/中专为主; 户籍以暂住和流动人口为主; 梅毒阳性孕产妇所生的8例新生儿均梅毒阳性, 目前都在医生指导下接受规范治疗。HIV阳性孕产妇和11例梅毒阳性孕产妇已终止妊娠, 另6例梅毒阳性孕产妇在医生的指导治疗下继续妊娠。结论: 对孕产妇进行产前梅毒/HIV筛查和咨询并采取一系列干预性预防措施, 可有效降低梅毒/HIV母婴传播的发生率。深圳市孕产妇梅毒阳性率较高, 应针对重点人群开展妊娠梅毒/HIV的普查及综合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