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蒙古族幼儿园3~6岁420名儿童进行调查,对其龋病发病率及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实施预防保健,达到对儿童牙齿的保健目的。方法应用一次性口镜在自然光下进行儿童口腔检查及口腔健康与口腔卫生的问卷调查(包括刷牙习惯、饮食习惯及牙齿治疗经过),进行记录整理。找出儿童龋病发病因素,制订具有针对性的龋病预防保健方案。结果经过调查及统计,找出了儿童龋病的发病因素及易患龋病的牙齿位置。结论通过对儿童龋病的调查及针对性预防保健,可以达到预防儿童龋病,保健儿童牙齿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彭文 《中国公共卫生》2001,17(6):534-534
为了解贵阳市云岩区中西地段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情况,2000年8~9月,笔者对医院负责管理的2所市级幼儿园619名学龄前儿童进行了龋齿患病情况及相关龋病危险因素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龋病是儿童中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会导致患牙的颜色、形状和质地发生变化,甚至导致牙冠受损、畸形和其他症状,影响患儿咀嚼功能;对其生长发育也有负面影响,会降低患儿的生活质量.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儿童龋病的预防措施也发生了变化.本文对近年来儿童龋病的预防方法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务人员开展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贾智波  程峰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3):1122-1123
龋病是经常发生在牙体硬组织中的慢性口腔疾病.它主要是受到了细菌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对人的牙齿硬组织产生一种破坏.这种疾病的发生率较高,分布范围较广泛,尤其是在儿童中更为严重.本文从病因学预防与治疗性预防两个方面分析了儿童龋病的预防进展,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做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情况,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对旗政府所在地的1所幼儿园434名和5个乡镇农牧区305名学龄前儿童进行口腔检查,统计患龋率、龋均及刷牙对龋病的影响。结果743名学龄前儿童患龋率为26.78%,龋均为1.28,男童和女童的患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龋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坚持早、晚刷牙幼儿患龋率明显低于不刷牙者,城镇学龄前儿童患龋率高于农村。结论患龋情况不容忽视,应加强对低龄幼儿的口腔保健,预防龋病要从儿童抓起,预防儿童龋病要从乳牙抓起。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激光防龋病的安全剂量参数。方法 应用国产第三代Nd YAG激光防龋样机进行实验研究并进行相关动物实验。结果 适量的激光有防龋作用,未见造牙本质细胞排列紊乱空泡变性,牙髓水肿、炎症细胞浸润或细胞坏死,亦未见修复性牙本质形成、牙本质烧灼或造成牙本质细胞核吸入现象。结论 能量密度25j/cm、重复频率5pps、辐照牙4秒是激光机安全有效防龋参数。  相似文献   

7.
8.
学龄前期是龋病的高峰期。为了解我市学龄前期儿童龋患情况 ,加强口腔卫生保健 ,做好学龄前儿童龋病的预防工作。我们于 1998年 8月对市内四所幼儿园的 12 5 7名儿童进行了体检及问询调查。1 对象和方法以市内四所大型幼儿园的 12 5 7名儿童为调查对象 ,年龄3~ 5岁。在自然光线下对儿童进行全面健康体检 ,对儿童家长进行有关问询调查 ,并记录在体检表上。2 结果2 1 被调查的 12 5 7名儿童中 ,患龋人数 463人 ,患龋率3 6 83 %。总龋齿数 12 98个 ,受检者龋均 1 0 3个患者龋均2 80个。2 2 男孩患龋率 19 2 3 % ( 2 0 2 /691) ,女孩为 …  相似文献   

9.
吴玲  张芳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3,(2):150-150,F0003
正据第三次全国口腔调查结果显示:我国5岁儿童乳牙龋病的患龋率达66%[1],其中97%未经治疗[2]。儿童龋病的发生不仅影响口腔咀嚼功能,同时对患儿的全身都有不良影响。来合肥市口腔医院就诊的患儿家长口腔保健知识较欠缺,为了患儿口腔的健康,护理人员从指导饮食和有效刷牙、定期随诊、窝沟封闭四个方面来提高家长对患儿口腔保健的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龋病儿童的人格特点及父母教养方式,完善龋病的病因认识. [方法]对46例龋病儿童和48例无龋儿童,分别进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a)、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儿童生活事件(ALSEC)和儿童社交焦虑(SASC)问卷调查. [结果]龋病儿童具有不良的父母教养方式和人格特点,对生活事件的负性体验多,有不良的社交体验;且存在性别间的差异.相关分析显示父母教养方式中父母的温暖理解(F1和M1)和偏爱被试(F4和M5)是儿童龋病的保护因子;父亲的惩罚严厉(F2)和过分干涉(F3,P<0.01),母亲的干涉过护(M2)则是危险因子(P<0.05).[结论]儿章龋病的发生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各心理因素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王汝歆 《职业与健康》2008,24(14):1430-1431
目的了解天津市和平区托幼园所儿童龋齿发病情况,为制定托幼园所儿童龋病防治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天津市和平区托幼园所3~5岁3个年龄组儿童共2449人进行口腔检查,并将龋齿检查结果进行统计。结果托幼园所儿童龋均1.52,龋患率48.34%,其中3岁组龋患率37.72%,4岁组龋患率50.37%,5岁组龋患率56.93%,3个年龄组龋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龋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该区1999年龋患率(58.8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龋病预防应从小抓起,培养儿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湖州市6~8岁儿童龋齿的患病情况,为积极制定儿童口腔保健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和国家卫生部“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对湖州市520名儿童患龋率和龋均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20例受检者的患龋率和龋均分别为72.52%和3.35.7~8岁组儿童患龋率和龋均高于6~7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男、女童患龋率和龋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农村和城市儿童患龋率分别为79.27%和66.42%,龋均分别为3.78和2.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年龄组儿童乳牙患龋率和龋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年龄组儿童恒牙患龋率和龋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湖州市儿童口腔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重视口腔健康教育,加强儿童龋病防治,降低龋患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成都市1~3岁儿童的乳牙患龋及龋易感性情况。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2018年6月至2019年1月在成都市5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儿童保健的1~3岁儿童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问卷调查、口腔检查和龋风险性评估。结果 共对成都市5个社区989名1~3岁儿童进行调查,男童571名(占57.74%),女童418名(占42.26%),平均年龄(2.01 ± 0.74)岁,家庭年收入以5~9万元为主,占59.86%,6个月内喂养方式以混合喂养为主,占49.65%。有331例儿童患龋,患龋率为33.47%, 龋失补牙数(dmft)为(2.19 ± 0.92)颗,充填率为7.01%(93/1 326)。年龄不同的儿童患龋率、dmft、龋失补牙面数(dmfs值)、龋齿充填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家庭收入不同的儿童龋齿充填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个月内喂养方式不同的儿童患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龋风险儿童的患龋率和dmf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成都市1~3岁儿童的患龋情况较为严重,且治疗率低。龋易感性检测可为临床评估低龄儿童患龋风险提供科学依据,对于指导幼儿喂养、规范幼儿口腔卫生行为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北京市通州区2~4岁幼儿园入园儿童龋齿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儿童龋齿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通州区妇幼保健信息系统,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间2~4岁足月产(37周≤孕周<42周)儿童入园体检记录及出生信息,获取其人口学特征、围产及出生情况、入园体检及口腔检查等资料,分析不同特征儿童龋齿率,并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龋齿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12 555名足月产2~4岁儿童,男童占51.2%,以3岁儿童为主,占75.1%,父母户口至少一方在北京占70.2%。儿童总体龋齿率为23.7%, 2、3、4岁儿童分别为16.9%、25.2%、48.1%,随着儿童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P<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加(OR3岁=1.67; OR4岁=4.58)、父母户口均在外地(OR=1.13)的儿童龋齿发生风险较高。结论 北京市通州区2~4岁入园儿童龋齿率较高,年龄增加以及父母均为外地户口的儿童龋齿发生风险较高。应重点关注学龄前儿童龋齿发生情况,做好对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5.
A sample of 3,347 students between 5 and 14 years of age was selected from the entire student population in the province of Granada (Spain) to study the prevalence of dental caries and several risk factors for the disease. Decay was ascertained in the study population by mean of the following indices: df, DMF, and DMFS. Risk factors considered were the level of oral hygiene, number of between-meal sugar-containing food, and flouride concentration in drinking water. The indices mentioned showed a clear relationship to the age of the participants in the study. The level of oral hygiene did not show a clear association with dental caries measured through the df and DMF indices. Curiously, a higher correlation was noted between the disease in deciduous teeth and fluoride concentration than between the disease in permanent teeth and the latter factor.  相似文献   

16.
An association has been suggested between environmental tobacco smoke and oral disease. The present study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rly childhood caries (ECC) and parental smoking, particularly paternal smoking, using records of 711 36‐month‐old children. The smoking status of parents as an independent variable was entered in the multivariable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for caries experience as the dependent variable with confounders: sex, residential location, and possible risks of ECC such as order of birth, type of main drink, frequency of daily intake of sugar‐containing snacks, daily toothbrushing by parents and use of fluoridated toothpaste. About 65% of children were caries free. Children whose parents did not smoke (CN), those in whom only the father smoked (CF), and those whose mother smoked regardless of the smoking status of the father (CM) comprised 33%, 33% and 34% respectively. The adjusted mean number [95% CI] of decayed teeth and caries experience prevalence for CN, CF and CM were 1.2 [0.8, 1.6], 1.6 [1.2, 2.0] and 2.1 [1.7, 2.5], and 25.6%, 35.3% and 45.7% respective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ies experience and parental smoking was significant on multivariable analysis. The adjusted OR [95% CI] of CF and CM relative to CN was 1.52 [1.01, 2.30] and 2.25 [1.51, 3.37] respectively.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e association of ECC with parental smoking, although the association with paternal smoking was weaker than with maternal smoking.  相似文献   

17.
王淳 《职业与健康》2009,25(10):1083-1084
目的 了解幼儿龋齿患病现状,为预防龋齿工作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天津第十一幼儿园2个学年3~6岁儿童进行龋患情况检查。结果该园儿童龋齿患病率与天津市同龄儿童比较,2006-2007学年5、6岁组儿童龋患率(53.9%)高于天津市平均龋患率(34.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该园儿童龋齿患病很严重,龋病预防应从幼儿开始,培养儿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沈阳市沈河区1989-2009年中小学生龋齿流行趋势和不同特征学生恒牙龋患程度,为评价和完善沈阳地区青少年防龋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利用1989-2009年沈阳市沈河区中小学卫生保健所监测点校(包括小学、初中和高中)每年1次的学生口腔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沈河区中小学生乳恒牙混合龋患率从1989年的26.65%上升至1999年的47.69%。2000年后,总龋患率逐年降低,2009年降到14.04%。女生龋患率显著高于男生。恒牙龋失补构成呈现补牙数构成比增高、龋牙构成比减少的趋势。恒牙龋均比较,2009年各学段学生龋均显著小于1989年。结论沈河区中小学生的龋齿防治工作效果显著,儿童青少年的龋齿发生和病损程度呈逐年改善趋势。需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口腔卫生健康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北京市0~2岁儿童的患龋状况及检测Cariostat龋活跃性,探索该年龄段儿童菌斑产酸能力Cariostat值和低龄儿童龋(ECC)的关系。方法 以2016年3-9月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1 123名0~2岁儿童为调查对象,进行口腔检查,并采集牙面软垢和菌斑的混合样本进行菌斑产酸能力Cariostat检测(北京冈大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同时对母亲/监护人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和相关问卷调查。结果 该年龄段患龋率为13.2%,龋均(dmft)为0.44±1.35,龋严重程度指数(CSI)为1.86±6.42。患龋率、dmft、CSI及Cariostat值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患龋儿童的Cariostat 值分布区域明显高于无龋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菌斑的产酸能力Cariostat值能够反映该年龄段儿童的患龋状况,有助于龋风险评估及筛选龋高危儿童,并对该年龄段儿童个性化的龋病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和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江西省5岁儿童乳牙龋病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开展儿童口腔预防保健工作提供基线资料。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城乡792名5岁儿童进行龋病情况调查,随机抽取396名父母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龋病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为62.70%,龋均为2.96,龋齿充填率为0.73%;患龋率和龋均在城乡、性别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患龋率最高的是上颌乳中切牙。父母在口腔健康方面的认知态度正确与否、孩子睡前吃甜点或喝甜饮料与儿童患龋相关。结论:预防乳牙龋齿需要综合防治,特别是要加强儿童及家长的口腔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