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产程阶段的剖宫产术与母婴并发症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5年6月在该院行剖宫产术的产妇120例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其不同产程分为:第一产程剖宫产产妇60例为观察组,第二产程剖宫产产妇60例为对照组。监测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总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中术后各种并发症发生情况,其新生儿5 min内Apgar综合评分以及各种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产后总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中术后各种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5 min内Apgar综合评分以及各种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一产程行剖宫产相对于第二产程行剖宫产,更有利于母婴健康,减少产妇以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因此,在临床上剖宫产术应选择合适的产程阶段,尽量指导产妇在第一产程行剖宫产,以利于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产程模式下第二产程时长对母婴结局影响。方法:将2016年3月-2018年7月在本院分娩的初产妇210例,根据第二产程时长不同(<2h、≥2h)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150例,其中观察组又分为观察A组59例(2h≤第二产程时长<2.5h)、观察B组50例(2.5h≤第二产程时长<3h)、观察C组41例(第二产程时长≥3h)。记录并比较各组剖宫产率、产科干预及产后出血、产后发热等产妇不良结局发生率、新生儿窒息、住院等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结果:观察A组剖宫产率、产科助产率及产妇、新生儿不良结局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B组和观察C组剖宫产率、人工破膜率和宫缩素使用率,以及产妇产后出血、产后发热、产后尿潴留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C组切口愈合不良和会阴侧切高于对照组,观察B组新生儿巨大儿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C组新生儿窒息、住院、巨大儿及低Apgar评分、脐动脉血pH异常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新产程模式下第二产程时长的适当延长,能够降低初产妇剖宫产率,且不增加母婴不良结局。但≥2.5h时剖宫产率增加,产妇产后出血、发热发生率等增加,≥3h时新生儿窒息等不良结局发生率增加。  相似文献   

3.
第二产程剖宫产11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宇珍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1):3239-3240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剖宫产术的指征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对2005年1月~2007年12月110例第二产程剖宫产手术与同期对照组非第二产程剖宫产手术的指征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手术指征前2位均为头盆不称和胎儿宫内窘迫,但是第二产程组中头盆不称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第二产程组产妇子宫切口撕裂,产后出血和产褥病率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部切口感染发生率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娩出胎头困难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二产程剖宫产术并发症发生高于其他时期剖宫产术,应对临产后的产妇头盆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正确选择分娩方式,减少第二产程剖宫产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第一产程与第二产程剖宫产术的母婴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8年12月第二产程剖宫产术397例(研究组)的病例资料,并与同期第一产程剖宫产869例(对照组)进行对比,比较两组的临床结局。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52.8±17.1)min、出血量(436±261)ml、术中出血发生率12.0%、术后子宫感染发生率16.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原因依次为:子宫收缩乏力(63.8%)、子宫切口裂伤(26.8%)、阔韧带血肿(9.4%)。研究组新生儿损伤发生率(3.0%)、重度窒息率(5.3%)及NICU入室率(9.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P<0.01)。结论:第二产程剖宫产术明显增加围术期母婴发病率。应加强对产妇的临产前评估及产程观察,及时发现异常,做好围术期处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第二产程剖宫产并发症及其产时特点,探讨如何减少第二产程剖宫产。方法:对永加县人民医院2004年1月~2005年6月间第二产程剖宫产11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第二产程剖宫产产后出血、子宫切口裂伤、产褥感染、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其并发症均高于第一产程剖宫产。第二产程剖宫产产时特点为胎头下降缓慢或停滞、胎方位异常及使用缩宫素等几项发生率较高。结论:第二产程剖宫产增加母婴发病率,尽量避免第二产程剖宫产。认真观察第一产程,及时发现难产因素是主要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王洁  周紫琼  曾月蛾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1):2937-2938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剖宫产术对母儿的影响,如何严格把握手术指征和提高手术操作技能以提高产科质量。方法:对在我院住院行第二产程剖宫产术105例产妇与同期择期剖宫产1250例母儿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第二产程剖宫产术产妇产后出血,子宫切口裂伤,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等母儿并发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严格把握第二产程剖宫产术的手术指征及提高手术技能是降低母儿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第二产程剖宫产26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翠红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5):3529-3530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剖宫产的原因和并发症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三亚市妇幼保健院2008年1~12月第二产程剖宫产265例(观察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同期临产后头位剖宫产518例(对照组)作比较。结果:观察组头盆不称、羊水粪染率、新生儿窒息率、术后并发症均较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第二产程剖宫产对母婴危害大,应尽量降低第二产程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剖宫产的原因和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比较第二产程急诊剖宫产的98例孕妇(二程组)与同期98例第一产程剖宫产孕妇(一程组)在手术指征及母婴并发症之间的差别。结果:二程组子宫伤口撕裂、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比一程组高。结论:第二产程剖宫产增加母婴发病率,应尽量减少第二产程剖宫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导乐分娩的效果。方法本研究包括在我院定期做产前检查并且入院后经全身检查没有剖宫产指征拟阴道分娩者500例,随机抽取250例作为导乐分娩组,余下250例作为传统模式分娩组。观察两组产妇的产程、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导乐分娩组产妇第一产程(8.78±1.03)h,第二产程(0.80±0.19)h;对照组第一产程(11.83±1.24)h,第二产程(1.13±0.43)h。导乐分娩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产后出血量导乐分娩组(110.67±10.83)ml,对照组(130.24±10.46)ml,导乐分娩组产后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导乐分娩组新生儿窒息率为1.6%,对照组为6.4%,导乐分娩组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导乐分娩大大缩短了产程,减少了产后出血情况,降低了新生儿窒息率,有利于母婴健康,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新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10.
第二产程剖宫产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秀真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1):3020-3022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剖宫产相关因素。方法:以进入第二产程后施行剖宫产253例为观察组,从同期头位急症剖宫产中随机选择253例为对照组,对两组剖宫产手术指征及对母婴的危害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剖宫产手术指征以头盆不称为主,并发胎儿宫内窘迫、巨大儿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宫腔感染、子宫收缩乏力出血、切口撕裂、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均高于对照组。结论:降低第二产程剖宫产率是降低母婴并发症和提高产科质量的关键因素,严密观察产程进展和加强分娩期监测,及早发现和诊断异常分娩征象,正确适时地施行阴道助产,可明显减少第二产程剖宫产率,降低母婴并发症和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剖宫产术患者风险及相光因素,实施预见性护理,降低手术风险,确保母婴安全。方法对352例剖宫产术患者列为对照组,524例剖宫产术患者列为观察组,进行风险评估,实施预见性护理,观察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和抢救成功率,产后出血、切口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新生儿窒息Ⅰ度窒息有14例,Ⅱ度窒息7例,产后出血7例,切口感染12例,观察组新生儿窒息Ⅰ度窒息有6例,Ⅱ度窒息2例,产后出血2例,切口感染5例。两组比较有差异性,P〈0.05。结论通过对剖宫产术患者进行风险评估.针对性地实施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减少产后出血、切口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夏芳莲  苏宜香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7):4197-4200
目的:探讨孕妇孕前体质指数(BMI)与妊娠期并发症、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以江西省贵溪市人民医院2010年8月~2011年10月住院分娩的单胎初产、足月妊娠妇女1 200例为对象,收集其围产保健、妊娠并发症和妊娠结局资料,参照中国肥胖问题工作小组标准将对象分为消瘦组(A组)、正常组(B组)、超重组(C组),分析孕前BMI与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贫血等妊娠并发症以及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A、B、C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前低BMI组孕晚期贫血率达到37.96%,低体重儿发生率达到5.55%,均显著高于其余两组(P<0.05);孕期超重组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7.52%,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为2.86%,巨大儿出生率为29.17%,剖宫产率44.80%,高于其余两组(P<0.05)。结论:孕前BMI影响妊娠期并发症及出生体重、分娩方式等,即使在中小城市问题亦比较严重,如何进行健康教育对促进母婴安全和健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孕期心理干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孕31~32周孕妇64例分为两组。对实验组31例孕妇及其家属加用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孕妇的情绪变化及妊娠结局是否有差异。结果:实验组焦虑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01);实验组较对照组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降低(P0.001);实验组较对照组总产程时间明显缩短,产后出血量明显减少(P0.001)。结论:孕期加强对孕妇及家属的心理干预有利于降低产后焦虑的发生,有利于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有利于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4.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分娩时机和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的分娩时机和方式,以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并发症。方法:对2006年8月至2008年7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302例糖代谢异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孕周<37周组和>40周组孕妇的胎儿窘迫、剖宫产、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均高于37~40孕周组(P<0.05);剖宫产与阴道分娩组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剖宫产组中孕妇血糖未控制、子痫前期、胎儿窘迫、巨大儿所占的比例高于阴道分娩组(P<0.05)。结论: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分娩孕周以37~40周为宜;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可阴道试产,但血糖未控制、并发子痫前期、巨大儿及出现胎儿窘迫时宜剖宫产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分娩方式与母儿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79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妊娠结局,其中47例行剖宫产,32例阴道分娩,比较剖宫产组和阴道分娩组母亲并发症及围产儿结局的差异。结果:①两组孕妇年龄、体重、孕次、分娩孕周、血压、血清生化指标、尿蛋白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阴道分娩组产次、引产前宫颈Bishop评分显著高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新生儿出生胎龄、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围生儿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分娩方式应依据病情个体化制定,剖宫产并不能明显改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围产儿结局,且产后出血风险增加,需严格掌握手术指征;严格选择病例可以考虑引产和阴道分娩。  相似文献   

16.
蒋红清  徐丽梅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5):2263-2265
目的:探讨经产妇分娩巨大儿的相关围产因素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2月在北京市海淀妇幼保健院分娩的212例非妊娠期糖尿病且无严重内外科合并症的经产妇巨大儿资料,并与同期分娩的初产妇巨大儿及随机选择的无合并症经产妇正常体重儿进行比较。结果:经产妇巨大儿母亲的孕龄、孕末期体重、宫高、腹围、双顶径、胎儿腹围、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异常产程、新生儿窒息率等均高于经产妇正常体重儿组(P<0.05)。与初产妇分娩的巨大儿比较,经产妇巨大儿正规产检比例、择期剖宫产率明显降低;过期妊娠、新生儿窒息率增加(P<0.05)。结论:加强经产妇围生期管理,产前正确预测经产妇巨大儿,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对预防产后出血,降低母婴并发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剖宫产术患者风险及相光因素,实施预见性护理,降低手术风险,确保母婴安全。方法对352例剖宫产术患者列为对照组,524例剖宫产术患者列为观察组,进行风险评估,实施预见性护理,观察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和抢救成功率,产后出血、切口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新生儿窒息I度窒息有14例,II度窒息7例,产后出血7例,切口感染12例,观察组新生儿窒息I度窒息有6例,II度窒息2例,产后出血2例,切口感染5例。两组比较有差异性,P<0.05。结论通过对剖宫产术患者进行风险评估,针对性地实施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减少产后出血、切口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将1998年1月~2005年12月104例双胎妊娠产妇按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及剖宫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的孕周、产后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新生儿体重显著高于阴道分娩组(P<0.01),两组第1胎儿分娩新生儿窒息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2胎儿分娩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组显著低于阴道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确选择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将有助于降低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  相似文献   

19.
妊娠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的围产结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04年1月~2008年12月35例妊娠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孕妇的临床资料,选择同期50例血小板计数正常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结果:研究组剖宫产率、早产、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多数为继发性血小板减少,对母婴有较大危害。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应酌情予以肾上腺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及输血小板等治疗,从而降低母婴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