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剂量雌激素对诱导排卵增殖期子宫内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小剂量雌激素能否改善氯米芬诱导排卵后增殖期子宫内膜的发育。方法:将30例不明原因不育妇女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CC+PGV)和对照组(CC)各15例,观察HCG日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动脉搏动指数,并取内膜检测雌激素受体。结果:试验组内膜厚度及雌激素受体含量明显大于对照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子宫动脉搏动指数无显著差别。结论:小剂量雌激素能改善氯米芬诱导排卵时的子宫内膜发育不良。  相似文献   

2.
芳香化酶是体内雌激素合成的关键酶,来曲唑是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能够特异性阻断雌激素的合成,降低机体雌激素水平,解除其对下丘脑/垂体的负反馈抑制,在早卵泡期使用有促排卵的作用.有研究表明,来曲唑诱发排卵的效果优于氯米芬,可以治疗氯米芬抵抗的患者,与促性腺激素使用可以节省卵泡刺激素的用量,尤其适用于乳腺癌患者的促排卵治疗.来曲唑不与雌激素受体结合,对宫颈黏液、子宫内膜的影响小,半衰期较短,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小剂量雌激素(戊酸雌二醇)及阿司匹林对氯米芬诱导排卵中增殖期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 将60例不孕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自然周期组、氯米芬组(C组)、氯米芬+雌激素组(CE组)、氯米芬+雌激素+阿司匹林组(CEA组),每组各15例.观察四组增殖晚期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类型、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结果 C组子宫内膜厚度明显比其他三组薄,增殖晚期子宫内膜厚度≥8mm率、A型子宫内膜率也明显低于其他三组(P<0.05);CE组A型子宫内膜率低于自然周期组和CEA组(P<0.05).C组、CE组和CEA组成熟卵泡直径≥15mm的卵泡数量[分别为(1.56±0.64)、(1.52±0.70)、(1.61±0.67)个]高于自然周期组[(1.01±0.25)个](P<0.05).子宫动脉血流砒Cc组(0.93±0.07)和CE组(0.95±0.04)显著大于自然周期组(0.81±0.05)和CEA组(0.83±0.03)(P<0.05).结论 小剂量雌激素能改善氯米芬诱导排卵中子宫内膜的发育,与小剂量阿司匹林合用时,通过增加子宫血流灌注,从而改善子宫内膜的容受状态.  相似文献   

4.
为比较氯米芬(以下简称CC)和氯米芬加天然雌激素倍美力(以下简称CC+E)对子宫内膜厚度、雌、孕激素受体、排卵率的影响。我们对60例无排卵性不孕妇女观察二个月经周期,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促排卵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芳香化酶是体内雌激素合成的关键酶,来曲唑是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能够特异性阻断雌激素的合成,降低机体雌激素水平,解除其对下丘脑/垂体的负反馈抑制,在早卵泡期使用有促排卵的作用。有研究表明,来曲唑诱发排卵的效果优于氯米芬,可以治疗氯米芬抵抗的患者,与促性腺激素使用可以节省卵泡刺激素的用量,尤其适用于乳腺癌患者的促排卵治疗。来曲唑不与雌激素受体结合,对宫颈黏液、子宫内膜的影响小,半衰期较短,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来曲唑和氯米芬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患者促排卵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6月长春市妇产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收治的PCOS患者63例为研究对象,共120个促排卵周期,根据促排卵方案分为4组,分别为组1 (给予来曲唑2.5 mg,来曲唑低剂量组)、组2 (给予来曲唑5 mg,来曲唑高剂量组)、组3 (给予氯米芬50 mg,氯米芬低剂量组)和组4 (给予氯米芬100 mg,氯米芬高剂量组)。比较4组的单卵泡率、周期取消率、排卵率、h CG日内膜平均厚度、生化妊娠率及临床妊娠率。结果4组单卵泡率分别为63.3%,66.7%,50.0%,56.7%;周期取消率分别为30.0%,20.0%,43.3%,26.7%;排卵率分别为70.0%,80.0%,56.7%,73.3%; h CG日内膜平均厚度分别为8.9 mm,9.3 mm,7.3 mm,6.7 mm;生化妊娠率分别为23.8%,25.0%,23.5%,18.2%;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9.0%,29.2%,17.6%,18.2%。来曲唑组单卵泡率、h CG日内膜平均厚度和临床妊娠率高于氯米芬组;来曲唑高剂量组周期取消率低于来曲唑低剂量组和氯米芬组,来曲唑组排卵率、生化妊娠率和临床妊娠率高于氯米芬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来曲唑和氯米芬均可作为PCOS不孕患者促排卵的药物,来曲唑的效果优于氯米芬,可为PCOS不孕患者促排卵治疗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对比氯米芬与来曲唑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中促排卵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的分析对象为8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将此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划分标准为治疗方法的不同,观察组患者给予来曲唑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氯米芬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排卵率、周期妊娠率、卵泡发育情况、子宫内膜厚度以及天然雌激素的添加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排卵率、周期妊娠率、卵泡发育情况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内膜厚度大于对照组,且需添加雌激素的周期相较于对照组来说明显减少,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来曲唑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可以有效保护子宫内膜,促进排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运用枸橼酸氯米芬+麒麟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邹城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收治的PCOS患者12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1例,对照组给予枸橼酸氯米芬治疗,观察组给予枸橼酸氯米芬+麒麟丸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用药2个疗程后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用药2个疗程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明显低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LH、FS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周期排卵率、受孕率均低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PCOS使用枸橼酸氯米芬+麒麟丸联合治疗,其疗效明显优于单一用药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受孕率与周期排卵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文迪雅)联合氯米芬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排卵盼效果.方法 选择有氯米芬抵抗的PCOS患者43例(治疗组),予连续服文迪雅3个月经周期,第4个月经周期第5天开始加用氧米芬50~100 mg/d,共5 d.比较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变化及排卵情况,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治疗组LH、睾酮(T)、催乳素(PRL)、胰岛素(INS)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体重无明显变化,激素水平除卵泡刺激素(FSH)、E2无明显变化外,LH、T、PRL、INS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治疗组症状明显改善,卵泡发育成熟率、排卵率、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文迪雅能有效地降低PCOS患者的胰岛素抵抗,与氯米芬合用能提高排卵率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来曲唑与氯米芬联合尿促性腺激素促排卵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1月1日~2009年6月30日于太和医院妇产科接受来曲唑与氯米芬联合促性腺激素促排卵治疗的不孕患者87例,共117个周期,分为两组,在月经周期第3天口服来曲唑5mg/d,氯米芬100mg/d,连续5天,并于月经周期第8天开始连续肌注尿促性腺激素,超声监测卵泡发育和内膜厚度.当优势卵泡≥20mm,或尿黄体生成激素阳性,肌肉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之后指导同房或行宫腔人工受精;观察使用尿促性腺激素总量,成熟卵泡数,子宫内膜厚度,排卵率,妊娠率及并发症.结果 来曲唑组在使用尿促性腺激素总量、子宫内膜的厚度、排卵率及妊娠率与氯米芬组相似(P>0.05),成熟卵泡数低于氯米芬组(χ2=-2.704,P<0.05).结论 来曲唑与氯米芬联合尿促性腺激素促排卵比较,具有经济和安全的优点,两者总的临床效果相似,尚不能确定来曲唑较之氯米芬联合促性腺激素在不孕症促排卵治疗中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氯米芬微刺激方案体外受精/卵细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周期中获得成熟卵母细胞及可移植胚胎的预测因子.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生殖医学中心采用氯米芬微刺激方案促排卵且成功获卵的IVF/ICSI患者的1029个周期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基本情况、促排卵参数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氯米芬联合吡格列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5年5月—2017年5月本院就诊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患者148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74例)和对照组(74例),对照组予以氯米芬治疗,观察组予以氯米芬和吡格列酮联合治疗,记录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检测两组治疗前后性激素及胰岛素水平,测定子宫内膜厚度,跟踪并统计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LH和T含量较治疗前均降低,E_2和FSH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空腹胰岛素(FINS)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RM-IR)均低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高于对照组,排卵成功率(87.8%)和妊娠成功率(45.9%)均高于对照组(73.0%、28.4%),流产发生率(8.8%)低于对照(33.3%)(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6.8%)与对照组(8.1%)相比较未见差异(P0.05)。结论:与单纯氯米芬治疗比较,吡格列酮联合氯米芬可显著调节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激素分泌水平,改善患者内分泌功能,缓解胰岛素抵抗状况,促进子宫内膜恢复,提高患者排卵成功率和妊娠成功率,降低流产发生率,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系统性评价来曲唑与枸橼酸氯米芬在不孕症患者促排卵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各主要数据库,手工检索相关中文杂志、会议论文集和所获文献的参考文献,收集国内外发表的来曲唑与枸橼酸氯米芬促排卵治疗不孕症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两人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Man4.2.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个随机对照研究,包括1379例患者,2342个周期。根据是否有正常自然排卵周期分为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亚组(纳入5个研究)和排卵正常亚组(纳入9个研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来曲唑与枸橼酸氯米芬比较,两者在每周期妊娠率、每个患者妊娠率、排卵率、流产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RR(95%CI)分别为0.99(0.75~1.30)、1.21(0.92~1.58)、1.04(0.92~1.17)、0.55(0.23~1.29)。就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雌二醇(E2)水平,PCOS亚组有2个研究,排卵正常亚组有4个研究均显示来曲唑组低于氯米芬组(P<0.05)。关于子宫内膜厚度PCOS亚组有3个研究,排卵正常亚组有2个研究均显示来曲唑组高于氯米芬组(P<0.05)。结论:来曲唑促排卵治疗与氯米芬在hCG日E2水平、子宫内膜厚度、优势卵泡数、排卵率、妊娠率、流产率等方面未见统计学差异。目前的研究尚不能证明来曲唑可以代替氯米芬成为一线促排卵药。  相似文献   

14.
谢美群  赵蔚 《浙江预防医学》2007,19(8):63-63,65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在生育期妇女中的发病率高达6%,以停经、月经稀发、不孕、高雄激素血症、高LH血症为临床特征,治疗PCOS常以氯米芬(CC)诱发排卵,用于评估卵巢排卵障碍程度,但部分患者对其治疗无效。许多学者认为,服用氯米芬150mg/d仍未排卵者,视为氯米芬抵抗。本研究应用胰岛素增敏剂二甲双胍治疗氯米芬抵抗的PCOD患者,以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结合氯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不孕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8月-2018年2月该院收治的PCOS合并不孕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二甲双胍结合氯米芬治疗组(结合治疗组,30例),一组单独氯米芬治疗组(单独治疗组,30例),单独治疗组患者接受单独氯米芬治疗,结合治疗组患者接受二甲双胍结合氯米芬治疗,然后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体质指数(BMI)、空腹胰岛素(FINS)、血清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LH/FSH、睾酮(T)、雌二醇(E2)水平、排卵、妊娠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和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BMI、FINS均显著降低(P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MI、FIN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和单独治疗组相比,结合治疗组患者的BMI、FINS均显著降低(P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LH、FSH、LH/FSH、T、E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治疗后结合治疗组患者的血清LH、LH/FSH、T水平均显著低于单独治疗组(P0. 05)。和治疗前相比,结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LH、LH/FSH、T水平均显著降低(P0. 05),但治疗前后的血清FSH、E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单独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LH、FSH、LH/FSH、T、E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合治疗组患者的排卵率、妊娠率(66. 7%、23. 3%)均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的26. 7%、6. 7%(P0. 05),不良反应发生率(26. 7%)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的10. 0%(P0. 05)。结论二甲双胍结合氯米芬治疗PCOS合并不孕疗效较单独氯米芬治疗显著。  相似文献   

16.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引起持续性无排卵的常见原因。氯米芬是治疗PCOS的一线药物,然而相当一部分PCOS患者对氯米芬无反应。对这部分患者可应用腹腔镜下电烙卵巢术或应用促性腺激素诱导排卵。目前对氯米芬耐药的PCOS患者首选腹腔镜下电烙术后再次应用氯米芬治疗,但电烙术毕竟是外科手术,需要麻醉,一部分患者始终无法接受,这时应用重组卵泡刺激素(rFSH)就显得非常重要。此研究用临床、阴道B超及内分泌3个初步筛查指标预测对氯米芬抵抗的PCOS患者应用rFSH诱导排卵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戊酸雌二醇片和氯米芬序贯用药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探讨治愈患者病情的最佳方式,并且总结治疗经验和体会,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意义。方法:对于观察组的患者,给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戊酸雌二醇片和氯米芬序贯用药进行治疗,而对于对照组的患者,则给予氯米芬进行治疗。与此同时,观察记录所有作为研究对象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临床疗效。结果:根据临床治疗所得到的数据分析可知,对照组中只使用氯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44%,而观察组中使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戊酸雌二醇片和氯米芬序贯用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显然,观察组的治疗效果相较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戊酸雌二醇片和氯米芬序贯用药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治疗效果是行之有效的,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来曲唑(LE)、他莫昔芬(TAM)、氯米芬(CC)联合尿促性素(HMG)用于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促排卵的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历城区妇幼保健所不孕门诊就诊的PCOS患者69例,采用来曲唑、他莫昔芬、氯米芬分别联合尿促性素促排卵治疗,回顾分析其共110个周期的临床资料,包括优势卵泡的数目和大小,子宫内膜的厚度、排卵率、妊娠率等方面。结果来曲唑组、他莫昔芬组和氯米芬组妊娠率分别为38.7%、16.3%、16.7%;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子宫内膜的厚度分别为(9.8±2.6)mm、(11.7±2.5)mm、(8.6±1.7)mm,他莫昔芬组最厚,氯米芬组最薄;氯米芬组≥14 mm的卵泡数和排卵数高于来曲唑组与他莫昔芬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来曲唑联合HMG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促排卵疗效优于他莫昔芬和氯米芬联合HMG,有着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 e,PCOS)是引起育龄妇女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病率是育龄妇女5%~10%,在无排卵的不孕症患者中占70%。PCOS患者普遍存在胰岛素抵抗(IR)和高雄激素血症[1],枸橼酸氯米芬(克罗米芬)作为临床一线治疗药物,在诱发排卵中易出现克罗米芬抵抗和  相似文献   

20.
氯米芬加雌激素对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影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比较氯米芬 (CC) 和氯米芬加雌激素 (E) 对子宫内膜厚度、雌孕激素受体、排卵率。方法: 对 30例无排卵性不孕妇女观察 2个月经周期, 于第 1个月经周期第 5d开始口服CC50mg/日, 连续服用 5d; 第 2个月经周期以同样方法服用CC, 于周期第 2天开始服用倍美力 0 .31mg/日, 连续服用 9d。两组分别于增生晚期测子宫内膜厚度, 取子宫内膜做病理测定ER、PR含量, 同时测BBT、彩超测优势卵泡及血中性激素变化, 判定排卵情况。结果: CC+E周期与CC周期比较: 增生晚期子宫内膜厚度增加, P<0. 05; 子宫内膜ER、PR含量升高 (其中腺上皮细胞内ER的含量较间质细胞升高明显 ), P<0 .01; 而PR含量有所升高 (腺上皮细胞升高明显), ER升高较PR明显, P<0 .05。两周期排卵率相近, 无明显差异, 而CC+E周期妊娠率较CC周期明显升高, P<0 .05。结论: CC+E与CC周期比较, 增生晚期子宫内膜厚度增加, ER、PR含量增加,排卵率相近而妊娠率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