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人群在改水后10 ~ 16年全死因与恶性肿瘤死亡情况,探讨改水对防治砷中毒远期危害的效果。方法:2020年4月,在山西省应县和山阴县的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选择在2003年实施改水的病区村作为调查点,以调查点的常住居民作为砷暴露组,并选取非病区村居民作为对照组,调查分析两组人群在201...  相似文献   

2.
地方性砷中毒是一种严重危害病区居民健康的地方病.根据砷源不同,分为饮水型职业性砷中毒、燃煤型职业性砷中毒和职业性砷中毒.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主要是由于长期暴露于饮用水中的砷而引起的慢性砷中毒.饮水中的砷还可以通过农田灌溉等引起粮食、土壤等砷浓度的升高,间接危害居民健康.在以往的研究中发现,饮水型砷中毒地区饮用水砷超标,不...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山西省大同市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外环境中砷暴露水平。方法从山西省大同市某地方性砷中毒病区抽取85名常住人口作为调查对象,慢性砷中毒按照《地方性砷中毒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并采集暴露人群的日常饮用水、土壤和瓜果蔬菜。日常饮用水和土壤通过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定量检测其中砷含量,瓜果蔬菜中的总砷含量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仪(ICP-MS)测定。结果在抽取的85名居民日常饮用水中,水砷范围14.41~90.34μg/L,中位数为43.88μg/L。采集的瓜果蔬菜砷含量范围为0.001~0.771 mg/kg,均数为0.0598 mg/kg,超标率为43.04%,其中瓜果蔬菜中砷超标率呈现叶菜类>根茎类>果菜类的趋势。食用污染严重的叶菜类蔬菜中摄入砷引起的健康风险达到71.77%。本地方性砷中毒病区东南西北4个方向的土壤砷含量未超过国家标准。结论山西省大同市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饮用水、自产瓜果蔬菜砷含量均高,饮用砷污染的水是引起慢性砷中毒的主要因素,通过食用自产瓜果蔬菜染砷这一途径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商洛市山阳县和镇安县高砷饮水区地方性砷中毒流行现状,为防治高砷饮水区地方性砷中毒提供依据。方法于2006年5-6月,对在商洛市山阳县和镇安县常住的6周岁以上的人群进行砷中毒情况普查,并测定饮水中的砷含量。结果共调查12588人,砷中毒患者2097人,患病率为16.66%,属于中等病区。其中,轻度砷中毒患者1248人,占59.51%;中度606人,占28.90%;重度243人,占11.59%。山阳县的牛家坪村、槐树庄村和上店子村属于轻病区,山阳县的杜河村、和平村、龙山河村、庙沟村、蔡家庄村、蔡园村和镇安县的双龙村、东河口村、鸳鸯池村属于中等病区,山阳县的三合村属于重病区,镇安县的水源村为非病区。砷中毒患病率与年龄有关,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X^2=3756.46,P〈0.01)。男性砷中毒患病率为19.25%(1358/7054),高于女性砷中毒患病率[13.35%(739/55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69,P〈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饮水砷含量与砷中毒患病率之间存在直线相关关系,饮水砷含量越高,砷中毒患病率越高(r=0.804,P〈0.01)。结论商洛市高砷饮水区存在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流行且为中等病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简称饮水型砷中毒)病区人群砷代谢模式及影响因素。方法 2004年12月,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 选取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饮水型砷中毒病区内砷中毒人群(砷中毒组)与健康人群(对照组)作为调查对象, 对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调查对象家中饮用水砷含量, 尿砷及其代谢产物[三价砷(AsⅢ)、无机砷(iAs)、一甲基胂酸(五价, MMAV)、二甲基胂酸(五价, DMAV)、总砷(tAs)、无机砷百分比(iAs%)、一甲基胂酸百分比(MMA%)、二甲基胂酸百分比(DMA%)、一甲基化率(PMI)、二甲基化率(SMI)]水平;采用原子荧光光度计检测指甲砷和指甲硒水平。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砷代谢模式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调查对象536人, 其中砷中毒组155人、对照组381人, 水砷含量范围为0.0 ~ 825.7 μg/L。与对照组比较, 砷中毒组性别、文化程度、氟斑牙患病分布情况,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而年龄、婚姻状况、吸烟、饮酒、水砷含量分布情况,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与对照...  相似文献   

6.
燃煤型慢性砷毒接触者发砷含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贵州安龙燃煤型砷中毒病区地方性慢性砷毒接触者发砷含量与年龄、性别、病情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病区砷中毒患者和亚临床患者发砷含量均呈20倍以上高于正常对照组;患者发砷含量有随病情轻重程度而增高的倾向;正常人群中发砷含量男高于女的现象在燃煤型砷中毒患者和亚临床患者中不再存在,且反有女性高于男性的倾向。另外,本组患者发砷含量有随年龄增加而增高的趋势,这主要是女性患者发砷含量随年龄增加而增高的因素造成的。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发砷含量与环境煤砷污染有密切关系,发砷含量显著升高是燃煤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存在的主要特征之一;定期发砷含量抽查更宜作为病区的直接监测指标;没有临床表现的病区居民,可能已有亚临床砷中毒患者存在,而对此类患者存在的判断,发砷含量显得更为重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山阴县地方性砷中毒病区饮用水中砷与微量元素的分布特点.方法 于2006年3月采集山阴县四里庄及上河西两砷病区饮用水水样,以高效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PLC-HG-AFS)检测水砷含量、价态及形态,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检测水中砷及微量元素含量.结果 检测水样63份,水砷超标率为39.68%;水砷以无机砷为主;超标水样中三价砷占无机砷的56.17%;29份水样微量元素分析发现部分水样砷、铁、锰、汞、硒、铅超标,其中铁和锰超标率均为55.17%;HPLC-HG-AFS与ICP-MS两种方法对总砷的检测结果经配秩和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9,P>0.10).结论 山阴县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饮用水砷污染严重,已不适于饮用;饮水中部分微量元素超标,可能加重砷中毒.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金川县饮水型砷中毒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金川县砷中毒的病情及流行特征 ,查明引起砷中毒的高砷来源。方法 对经检测饮水砷含量超标的村进行病情调查 ,同时对该村的地理、地貌、饮用水源及环境中砷污染情况进行调查 ,测定内环境和外环境介质中砷含量。结果 饮水砷含量检测有 3个共饮泉水源超标 ,最高饮水砷含量达 0 2 87mg/L ,超标 5倍多 ;共调查 375人 ,查出患者 6 2人 ,患病率为 16 5 3% ,其中年龄最小 11岁 ,最大 83岁。结论 四川省存在地方性砷中毒。共饮泉水中砷含量超标是引起该病流行的主要因素。由于没有其他环境砷污染 ,水砷含量高是自然形成的 ,因此属于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  相似文献   

9.
地方性氟、砷中毒是由于机体在特定的地理条件下, 长期暴露于高氟、高砷环境, 通过饮水、空气或食物等途径, 摄入过量氟、砷而引起的慢性全身性疾病[1]。青海省是饮水型地方性氟、砷中毒情况较严重的省份, 病区分布广泛, 患病人口较多。长期的现场调查结果显示, 受病区水源、经费投入和环境条件等因素的限制, 饮水型地方性氟、砷中毒病区在改水降氟除砷措施实施中, 大多数病区仅对居民生活饮用水或人畜饮水进行了水源改换, 而农田灌溉仍使用氟、砷含量超标的水源, 可能存在人群通过农作物(粮食、果蔬等)摄入氟、砷过量的风险。本调查通过对青海省重点饮水型地方性氟、砷中毒病区粮食、果蔬中氟、砷含量进行检测, 了解病区居民粮食、果蔬等膳食中的氟、砷摄入量, 为持续控制和消除饮水型地方性氟、砷中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平遥县饮水型砷中毒分布及危害状况,探讨砷中毒病区水砷含量与患病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汾河流域氟中毒病区南薛靳等12个村连续居住半年以上的全部居民12 562人进行砷中毒病情普查,并对病区水砷含量进行检测。结果砷中毒患者58人,患病率0.50%,水样砷含量在0.029~0.160mg/L之间,且水砷含量与患病率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结论平遥县的饮水型砷中毒病区村分布于该县汾河流域氟中毒病区,水井含砷量越高砷中毒患病率也越高,建议今后改水降氟除砷要统筹兼顾,加强饮水监测,对新打的深井应将水砷作为必检项目,采取综合有效措施,防控砷中毒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