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科手术切除小肠的70%以上,或切除小肠的50%和回盲瓣后,导致了腹泻、脂肪痢、营养不良,严重者甚至死亡,即谓“短肠综合征”。在新生儿,小肠切除后剩留小肠短于75cm者,即为小肠广泛切除。肠系膜上动脉或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内疝、粘连性肠梗阻、腹部损伤等,都可导致小肠广泛切除。而肠闭锁、肠扭转、脐膨出、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腹裂及广泛的无神经节细胞症等,则是导致新生儿小肠广泛切除的常见原因。  相似文献   

2.
短肠综合征     
<正>短肠综合征(short bowel syndrome,SBS),是由于不同原因造成小肠吸收面积减少而引起的一个临床综合征,多由广泛小肠切除、小肠短路手术造成保留肠管过少,营养物质的吸收障碍、腹泻和营养障碍。严重者可危及病人生命。成人病因主要是由于肠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以及急性肠扭转导致大范围小肠切除。儿童出生前主要原因为小肠闭锁,中肠旋转不良导致的小肠异位固定或异常扭转,新生儿期坏死性小肠炎。出生后较少见的因素有先天性巨结肠病。  相似文献   

3.
小肠广泛切除后可引起短肠综合征,以营养不良、体重下降、脂肪下痢和酸性腹泻等为其特征,多发生在仅存留功能性肠段不足1.2m时。在成人常见于肠系膜血管栓塞、克隆病、放射性肠炎以及肠肿瘤,在婴儿多发生在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小肠闭锁和中肠扭转等情况。其主要病理生理因素是丧失小肠吸收表面积和小肠快速排空,常因高草酸尿井发尿结石症,胆盐和胆色素代谢改变以及胃酸分泌过多而引起胆石症。胃酸分泌过多又加重腹泻和损害胰酶功能,也可引起消化性溃疡。广泛肠切除后可发生功能上和结构上代偿,尤以儿童的代偿潜力更大。第一次切除小肠切除时应警惕短肠综合征发生的可能性,要珍惜每1cm的肠段,婴儿存留肠段不足6cm者几乎  相似文献   

4.
短肠综合征(short bowel syndrome,SBS)是由于大量小肠切除后,机体不能吸收足够的营养以维持生理代谢的需要.而导致整个机体处于营养不足的状况,继而出现器官功能衰退,代谢功能障碍,免疫功能下降,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综合征。成人短肠综合征可由于小肠因反复发作性疾病如克罗恩病或反复发作的肠梗阻、肠外瘘而多次被切除所致.也可因血管疾病如肠系膜血管发生梗塞,肠扭转血运障碍而坏死。或是外伤性血管破裂、中断,大量小肠因缺血坏死而被切除所导致。  相似文献   

5.
结肠在短肠综合征中的代偿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短肠综合征 (shortbowelsyndrome,SBS)是指小肠切除 70 %以上 ,引起水电解质及营养物质吸收减少的综合病征[1] 。SBS常易导致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及严重的营养不良 ,尤其是对一些极短肠 (残留小肠 <30cm[2 ] )乃至全小肠切除的患者 ,若处理不当可使病情恶化甚至造成患者死亡。SBS主要病因有 :肠系膜血管血栓形成或栓塞、肠扭转、外伤性肠系膜血管破裂、腹内疝和Crohn病等。 70年代后期 ,随着肠外营养 (PN)的发展 ,患者通过肠外途径获得足够的营养支持 ,营养不良的状况得以明显改善[3 ] 。但较长时间的PN…  相似文献   

6.
缺血性肠炎     
缺血性肠炎,亦称出血性小肠结肠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仅累及结肠血管时称之为缺血性结肠炎。本病大多数是由于肠系膜血管阻塞,或由于血循环动力学的改变造成肠缺血。临床上常分为阻塞性与非阻塞性缺血性肠炎两种。  相似文献   

7.
短肠综合征的治疗及其代偿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肠综合征 (shortbowelsyndrome,SBS)在临床上虽然不属于多发病 ,但由于其在治疗上有相当难度 ,所以一直被人们所关注。引起SBS的常见原因是肠系膜血管性疾病 (栓塞或血栓形成 )、肠扭转、Crohn病及创伤等。短肠综合征的症状及营养不良程度 ,与其剩余小肠长度密切相关。残留小肠长度小于 6 0cm或小于 1cm/kg体重被认为是SBS的长度标准。近 10年来在SBS的治疗方面虽然还不够完善 ,但已有了相当多的进展。理论上讲 ,小肠移植虽然是SBS最理想、最彻底的治疗手段。但由于小肠及其系膜富含淋巴组织…  相似文献   

8.
分析肝门静脉积气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总结分析1例肝门静脉积气患者的临床诊疗经过与预后,学习相关文献资料.该患者临床诊断考虑肠系膜血管栓塞引起的绞窄性肠梗阻,转至上一级医院进一步行血管CTA检查考虑肠缺血坏死,并行部分小肠切除、肠吻合术,术后患者恢复顺利出院,术后病理诊断肠系膜血管栓塞.HPVG发病机制不明,病因复杂多...  相似文献   

9.
腹部钝性创伤可引起肠道穿孔或血运阻断。一般认为其发病率为5~15%,在腹腔器官钝性损伤中占第三位。通常公认的发病机制是:①发生在脊柱和前腹壁间的挤压伤;②肠道内压骤然增高;③肠道相对“固定点”的切线撕裂。Counseller等在复习世界文献1,000例病人后,发现大部分小肠创伤发生在近侧空肠和远侧回肠,而提出了“固定点”理论。本文报道了自1978~1982年美国马利兰学院急症医学服务系统(MIEMSS)休克创伤中心收治的60例83处钝性重型肠道创伤,其中包括:①肠穿孔或横断者;②肠系膜损伤引起肠缺血而需行肠切除者;③肠壁挫伤伴浆肌层损伤而需肠切除或外置者;④伤及肠系膜根部引起肠系膜血管撕裂者。本组平均年  相似文献   

10.
脓毒症可引起肠系膜血流下降、小肠细胞超微结构改变、肠粘膜机械、免疫屏障受损和代谢障碍.当肠道可利用的底物减小.细菌和内毒素导致细胞因子释放并引起肠细胞载体蛋白合成减少.通过肠内营养,加用一些激素或药物可纠正小肠对氨基酸的吸收不足.  相似文献   

11.
短肠综合征的围手术期治疗李宁,黎介寿短肠综合征是指大段小肠切除后,残存的功能性肠管不能维持患者营养需要的吸收不良综合征。本病常发生于广泛的肠切除后,常见病因有肠扭转,内外疝绞窄,肠系膜血管的血栓形成或栓塞等。此外,较长肠段的功能损害如放射性肠炎,或不...  相似文献   

12.
肠系膜纤维瘤的唯一治疗是手术切除 ,肠系膜血管在系膜根部常被纤维瘤包绕 ,整块切除常需牺牲大段小肠而致短肠综合征的发生。作者报道一例巨大肠系膜纤维瘤 ,经部分腹腔内脏去除、体外切除纤维瘤和自体原位小肠移植治愈。患者系一 5岁男孩 ,2岁时曾切除一肠系膜纤维瘤 ,术后 2年内无症状 ,随后出现部分胃出口梗阻 ,两次剖腹均未能切除肿瘤 ,以胃肠外营养维持 ,转入 Mi-ami大学外科准备多器官移植。CT和血管造影显示肠系膜根部一巨大而轮廓不清的腹部肿块 ,其肠系膜静脉已被完全阻塞 ,小肠静脉回流依靠流入肠系膜下静脉的侧支循环。剖腹探…  相似文献   

13.
脓毒症可引起肠系膜血流下降,小肠细胞超微结构改变,肠粘膜机械,免疫屏障受损和代谢障碍,当肠道可利用的底物减少,细菌和内毒素导致细胞因子释放并引起肠细胞载体蛋白合成减少,通过肠内营养,加用一些激素或药物可纠正小肠对氨基酸的吸收不足。  相似文献   

14.
小肠移植是治疗晚期肠功能衰竭综合征的有效方法。在移植肠的植入技术上,对存在肠瘘的患者能否如期手术,存有争议[1]。我院于2005年9月25日成功地实施了1例亲属提供部分小肠和受者短肠综合征合并高位肠瘘的小肠移植手术,术后存活110d。1临床资料患者,男,57岁,2005年5月20日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而行全小肠及右半结肠切除,空肠残端横结肠吻合,1周后因吻合口漏引发腹腔感染转入我院。全消化道钡餐示残余屈氏韧带下空肠20cm,存留腹腔左半结肠和直肠。肠系膜上动脉造影除小肠短缩,可见肠系膜上动脉主干残端。腹腔CT检查无其他异常…  相似文献   

15.
我们于 2 0 0 0年 10月 15日施行了 1例采用肠系膜上动脉作为供血途径、肠系膜上静脉作为血液回流途径的小肠移植 ,但术后出现了肠梗阻 ,继而出现肠瘘 ,最终导致败血症。现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患者为男性 ,6 1岁 ,身高 1.72cm ,体重 6 0kg ,血型为A型。 12年前因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行小肠切除 ,仅存4 0cm回肠。术后长期反复腹泻、腹痛 ,确诊为短肠综合征。供者为受者的儿子 ,34岁 ,身高 1.70cm ,体重 70kg,血型为O型。切取供者回肠末段 14 0cm ,供肠热缺血时间小于 1min。分离受者粘连的小肠 ,游离显露残留的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上静…  相似文献   

16.
活体小肠移植术供肠灌洗和保存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肠移植是治疗短肠综合征的理想方法。目前仅有少数国家开展这项研究工作 ,而开展临床活体小肠移植的则更少 ,全世界至今仅报道 9例[1] 。我们于 1999年 5月 2 0日施行了国内首例临床活体小肠移植 ,现将供肠灌洗和保存过程中的初浅体会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供体男性 ,44岁 ,为受体之父。受体 ,男性 ,18岁 ,因肠扭转坏死行小肠大部切除 ,仅残余空肠 40cm ,每日腹泻 10余次 ,均为未消化食物 ,诊断为短肠综合征。2 .供肠的灌洗、修整及保存 :仔细分离好支配供肠的肠系膜上动脉及肠系膜上静脉分支后 ,经周围静脉注入 5 0 0 0…  相似文献   

17.
尽管小肠穿孔多见于穿透伤,但也发生于钝性伤,并常合并其他腹腔内实质性脏器的损伤。根据穿孔的大小。部位、数目,合并损伤的范围和相关小肠的血供情况,小肠穿孔的处理办法有所不同。处理的方法有直接修补或肠切除术。习惯上,钝性创伤后小肠壁较大的缺损需正规肠切除后肠吻合,这需切除肠系膜,耗费时间,将延迟对合并损伤的处理。作者设计了一种安全、快速、有效的方法,用订书机样胃肠吻合器关闭创伤性小肠穿孔。其过程是探查腹腔、控制大出血后,辨认出小肠缺损处,远近端夹以无创肠钳以减少肠内容外溢。确认不易直接修补后,用2—0丝线在缺损远近端边缘固定一针。使用  相似文献   

18.
急性肠系膜血管闭塞的诊治经验(附16例报告)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探讨急性肠系膜血管闭塞 (AMVO)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8例急性肠系膜动脉栓塞 (MAE)确诊 5例 ,误诊 3例。保守治疗 1例 ,介入溶栓 1例 ,肠切除 4例 ,取栓后肠切除 1例 ;另 1例大部小肠严重缺血 ,经二次手术探查 ,避免了肠切除和短肠综合征。 8例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MVT)确诊 4例 ,疑诊 4例 ;保守治疗 2例 ,肠切除 2例 ,取栓后肠切除 4例。结果  8例MAE治愈 5例 ,死亡 3例 ;8例MVT全部治愈。结论 对AMVO保持警惕 ,早期确诊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ۺ��������ƽ�չ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短肠综合征 (以下简称短肠 )是指因各种原因引起广泛小肠切除 ,造成剩余的功能性小肠过短而导致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以及各种营养物质吸收不良的综合征。肠道的代偿能力甚强 ,切除 50 %的小肠并不引起症状 ;切除 75%以上可因吸收面积减少而出现严重腹泻、吸收不良 ,水、电解质紊乱 ,代谢障碍和进行性营养不良。肠外营养问世以前 ,造成短肠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原发病本身 (如广泛的血管病变或肿瘤 )、肠道吸收功能障碍导致的营养不良和肠外营养及其并发症所造成的感染和肝肾功能损害。随着肠外营养技术的进步以及对短肠综合征病理生理过程和…  相似文献   

20.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大地震,给灾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我院作为距地震灾区最近的大型军队医院,短时间内接受了大量从现场直接后送以及经前线医疗队初步处理而转来的伤员,震后1周时间内,医院共接诊地震伤员2320例,收治入院1760例[1],其中腹部损伤收治46例,行手术探查25例,分别为胃穿孔行修补术1例,小肠穿孔行穿孔修补或部分小肠切除7例,肝破裂行修补术4例,脾破裂行切除术5例,肠系膜血管损伤行部分肠切除1例,小肠离断伤行部分肠切除2例,肝脾联合损伤行肝修补脾切除2例,延迟性小肠溃疡伴出血行部分肠切除3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