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3 毫秒
1.
数字化X线摄影在排粪造影中的应用价值及测量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数字化X线摄影在排粪造影中的应用价值及测量方法.方法 排粪障碍153人及无排粪障碍53人,共206例行排粪造影检查.钡剂灌肠后嘱病人蹲坐在数字化探测板胸像架前的排粪造影装置(桶)上排粪(钡),摄取不同排粪状态下的正侧位像.然后用半圆量角器和分规做各项测量获取相应数据.结果 排粪障碍组153例,测量异常者148例占96.73%,排粪无障碍对照组53例,测量异常者2例占3.77%.异常组绝大部分病人均为几项异常并发.结论 数字化X线摄影能够真实显示各种排粪状态下的肛、直肠功能性改变.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2009年8月开始分别用传统胃肠机行排粪造影及运用CR结合传统胃肠机行排粪造影。本文就此两项技术开展后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运用CR结合传统胃肠机在排粪造影中的应用价值。1材料与方法收集排粪造影病例50例,传统胃肠机法组12例,男1例,女11例,年龄30~71岁,平均52.5岁;运用CR结合传统胃肠机法38例,男5例,女33例,年龄32~74岁,平均  相似文献   

3.
排粪造影对会阴下降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会阴下降是便秘常见原因之一,术前常规影像诊断较为困难。排粪造影是当患者“排粪”时对其肛管直肠作全程动静态结合的功能检查方法,是诊断会阴下降较理想的检查方法之一。本文回顾性分析179例经排粪造影明确诊断为会阴下降病例的影像资料,探讨排粪造影检查对会阴下降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排粪X线造影在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对12例便秘为主型、10例便秘和腹泻交替型、14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进行排粪X线造影。结果排粪造影阳性的例数为13例(36.11%),排便过程中的异常有多种,包括直肠前突、直肠粘膜脱垂、内脏下垂、会阴下降和盆底痉挛综合征等。说明排粪X线造影对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显示直肠前突的X线和MRI排粪造影两种方法,进一步探讨直肠前突排粪造影技术.方法:中重度直肠前突患者32例纳入研究,年龄22~77岁,平均48岁,均为女性;全部X线和MRI排粪造影检查.比较两种图像显示直肠前突及其程度和并发症的情况.结果:两种技术均良好显示了全部的直肠前突,X线排粪造影直肠前突程度高于MRI排粪造影.X线排粪造影显示肠并发症(84例次)明显高于MRI排粪造影(26例次,P<0.01);其它肠外并发症则X线排粪造影显示(12例次)不如MRI排粪造影(40例次,P<0.01).结论:X线和磁共振排粪造影各有优缺点,前者在显示直肠前突本身和肠并发症更佳,后者则有利于显示肠外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排粪造影对功能性出口梗阻便秘的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排粪造影对功能性出口便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5 0 0例功能性出口便秘患者进行排粪造影检查。女性 3 49例 ,男性 15 1例 ,年龄 14~ 78岁 ,平均 3 6.7岁。病史在 2个月~ 3 8年。主要临床症状 :排便困难、不适、腹痛、腹胀 ,排便时间延长 ,肛门坠胀及解不净 ,多数病人需长期服泻药及灌肠帮助排便。排粪造影是给病人灌入 40 0~ 60 0ml硫酸钡混悬液 ,病人侧坐在排便装置上 ,在X线电视下作动态观察、摄片。结果 通过对 5 0 0例患者排粪造影检查 ,发现有直肠前突 14 4例、直肠黏膜脱垂 75例、直肠内套叠 5 6例、盆底痉挛综合征 10 2例、耻骨直肠肌肥厚 65例、会阴下降 12 1例、正常 2 9例 ,以上症状多数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同时出现。结论 排粪造影对功能性出口便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结肠运输试验及排粪造影对便秘的诊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分析便秘的病因并评价结肠运输试验与排粪造影对便秘诊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对100例便秘患者作结肠运输试验及排粪造影。结果:结肠运输异常者43例,出口梗阻者96例,两种均存在者占42例,42例中,外科单纯纠正出口梗阻31例,术后随访发现15例症状无明显改善且复查排粪造影均表现正常。结论:由于出口梗阻与结肠无力常合并存在并相互作用,作者强调;结肠运输试验与排粪造影联合应用将有助用于正确,全面的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具有长期蹲姿排粪习惯的病人取蹲姿排粪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30例有不同程度长期排粪障碍者,先后进行坐姿和蹲姿的排粪造影检查。结果:两种姿势检查的结果对比证实,对于长期取蹲姿排粪习惯的病人,蹲姿检查较坐姿检查疾病的检出率高,特别对直肠前突及会阴下降者,蹲姿比坐姿检出率更高,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意义。结论:对长期取蹲姿排粪习惯的病人,在行该项检查时应取蹲姿。  相似文献   

9.
35例便秘患者的X线排粪造影体会西安市第一医院放射科郝继光,杜宝剑,薛忠举X线排粪造影对出口处便秘的诊断有独到的优点,从1992年8月以来,我们陆续检查了35例,现将初步体会报告于下:1一般资料及临床35例女性占25例,年龄21~81岁,平均年龄48...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排粪造影在功能性便秘诊断中的价值。对28例便秘患者先钡灌肠,然后在透视下将钡剂排出,结果发现功能性出口梗阻原因很多,所以排粪造影对诊断功能性便秘起到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11.
排粪造影检查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介绍了排粪造影检查及划线测量方法,报告178例(185次)造影结果。其中对照组36例,4例(12.5%)有异常;排粪困难组142例,10例(7.04%)未见异常。报告了本地区(山东)肛直角和肛上距的正常测量值以及主要的异常X线表现;探讨了排粪造影检查对于肛管直肠部及盆底疾病的诊断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排粪造影在肛肠外科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排类造影是对肛门直肠部作静态和动态观察的检查方法,它能显示该部的器质性病变和功能性异常,是一种比钡灌肠、内镜检查等更敏感可靠的方法。该法目前应用尚不普及,国外60年代有人用于对小儿巨结肠和直肠脱垂的研究[1,2],尔后弃用,70年代后期又启用,1984年起陆续有专文报道[3,4]。我院1985年9月~1992年6月共进行了2112例排粪造影,其中120例为正常对照,其余为有排类障碍者或其他异常病例。本文着重介绍排粪造影检查方法及其在肛肠外科的应用价值。一、检查方法1.查前准备:(1)前日午后14:00、16:00及20:00时用9~15g番泻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排粪造影对便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51例便秘患行排粪造影检查。结果 直肠前凸32例,盆底痉挛综合征13例,耻骨直肠肌综合征3例,会阴下降35例,直肠粘膜脱垂2例,直肠内套叠2例,直肠外脱垂1例.内脏下垂9例,肠疝1例,骶直分离9例,未见异常2例。结论 排粪造影检查对功能性出口梗阻病变的诊断价值明显优于传统的钡灌肠和内窥镜等检查。  相似文献   

14.
结肠运输试验及排粪造影X线诊断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便秘的原因,并探讨结肠运输实验和排粪造影,对便秘的诊断及价值探讨。方法:对150例临床诊断为便秘患者作结肠运输实验或作排粪造影检查,或两项检查先后进行。结果:出口梗阻82例,31例结肠型(结肠无力)两者均存在31例。结论:结肠运输实验与排粪造影联合应用,能够准确诊断结肠运输异常及功能性出口梗阻所致的便秘。为临床提供准确全面诊断作为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便秘的原因 ,并评价结肠运输实验与排粪造影对诊断便秘的价值。方法 对 110例临床诊断为便秘患者先做结肠运输实验 ,再做排粪造影。结果 结肠运输实验异常者 79例 ;排粪造影异常者 5 3例。综合分析结肠运输实验与排粪造影 ,诊断为结肠慢运输 40例 ,功能性出口梗阻 5 3例。结论 结肠运输实验与排粪造影联合应用 ,能够更加准确区分结肠慢运输与功能性出口梗阻所致的便秘 ,进一步明确功能性出口梗阻的病因 ,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岛津(500 mA)胃肠X线机数字化升级后对女性排粪造影图像骨性标志及准确测量的影响.方法 观察同一女性患者分别用普通胃肠机和升级后的数字胃肠机两种方法进行排粪造影检查,取侧坐位力排像从耻骨联合及尾骨清晰度进行比较.结果 经上述指标对比分析,升级后的岛津胃肠机在排粪造影检查的应用中耻骨联合及尾骨显示可见程度明显优于普通岛津胃肠机,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0.00002).结论 升级后的岛津胃肠机更适合女性患者排粪造影检查,使骨性结构显示更清晰,提高了影像质量,从而为准确测量提供可靠依据,减少了诊断误差,同时节约了成本,减少了浪费.  相似文献   

17.
便秘常见的原因是功能性出口梗阻,尤其是已婚生育女性患病率极高,排粪造影检查作为一种对肛门、直肠部作动、静态观察的检查方法,能有效地显示该部的器质性病变和功能性异常,它较传统的钡剂灌肠、临床指诊,内镜检查更加敏感可靠,现总结我院行排粪造影检查138例患者影像资料和临床资料,旨在提高造影及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动态采集法排粪造影对直肠前突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69例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的排粪造影资料。常规排粪造影52例,动态排粪造影373例,同时行常规和动态排粪造影44例。比较两种方法对直肠前突的显示率。结果:动态法发现直肠前突310例(轻度67例、中度178例、重度65例),占74.34%(310/417);常规法发现直肠前突59例(轻度29例、中度25例、重度5例),占61.46%(59/96);两种方法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动态排粪造影能提高直肠前突的显示率,并能观察和记录直肠前突深度的动态变化,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综合X线排粪造影检查对排便功能障碍(便秘)者的诊断价值.方法:137例便秘患者均完成结肠运输试验、逼囊试验和定量钡糊排粪造影或同步阴道造影(已婚女性)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便秘的原因是复杂的,结肠慢传输42例,功能性出口梗阻25例,逼囊试验不能逼出者87例.定量钡糊排粪造影或同步阴道造影显示大多数病例合并两种或两种以上异常.结论:便秘的X线综合排粪造影检查可以详细显示便秘相关病变,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对53例临床初步诊断便秘患者进行排粪造影检查。检查前均行结肠运输试验除外结肠型便秘。结果:直肠前突35例,直肠粘膜内套叠44例,会阴下降24例,盆底肌肉痉挛综合症14例,仅1例未见异常。粪造影检查诊断的敏感性为98.1%,由此表明,应用排粪造影检查诊断功能性出口梗阻型便秘具有极高的敏感性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