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院曾收治1例早产儿破伤风合并败血症及上消化道出血的患儿,经过积极的治疗和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患儿得以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2.
早产儿在活产婴儿中的发生率为5.6%,国内报道早产儿死亡率为12.7%~20.8%。随着医疗护理技术的提高,早产婴儿的存活率已有所提高,但其日后的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较正常足月儿差。为此,人们开始关注早产儿出院回家后的护理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 提高早产儿并发病的防治水平.方法 对2004年1月~2006年9月期间收治的59例早产儿进行回顾性临床总结.结果 59例早产儿中,并发缺氧缺血脑病及颅内出血15例.均为轻度,肺炎15例,低血糖10例,硬肿症8例,消化道出血4例,败血症2例,高胆红素血症2例,低钙血症1例.其中经治疗52例痊愈出院,治愈率88.13%,4例因家庭困难等原因自动出院,占6.78%,3例死亡,占5.08%.结论 早产儿易并发各种疾病,病死率高,本组病例经综合精心治疗护理,取得较满意疗效,值得坚持、提高,但要注意预防早产儿的出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昼夜周期性光照条件对晚期早产儿(胎龄34~36周)住院期间生长发育及出院后护理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入住我院新生儿科的晚期早产儿,按2∶1∶1的比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观察组接受周期性昼夜光线条件;对照组1接受单一明亮光线;对照组2接受单一昏暗光线。住院时间10~14天,常规基础护理,统一配方奶喂养,监测各组晚期早产儿体重变化、吃奶情况、NBNA评分、出院后护理问题反馈情况。结果 40例晚期早产儿,观察组20例,对照组1和对照组2各10例。观察组与对照组1、2比较,生理性体重下降程度轻[(2.5±1.1)比(5.6±2.1)、(4.9±1.5)%]、完全经口喂养日龄小[(5.1±1.3)比(6.9±0.7)、(6.8±0.6)天]、出院前单次奶量哺喂时间短[(8.2±0.9)比(10.3±0.2)、(10.2±1.0)min]、校正胎龄足月时NBNA评分高[(36.6±0.7)比(34.8±0.8)、(34.7±0.7)分]、出院后睡眠问题所占比例少[19.0%比55.0%、39.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和对照组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昼夜周期的形成对晚期早产儿住院期间的生长发育有重要临床意义,对其出院后家庭护理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93例小早产儿静脉营养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3例小早产儿静脉营养疗效观察广东省江门市妇幼保健院(529000)李友婵1991年3月至1995年10月我院共有93例胎龄28~32周,出生体重1000~2200g的小早产儿存活出院,住院期间均进行了静脉营养治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93例早产儿...  相似文献   

6.
早产儿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产儿在活产儿中发生率为5.68%,死亡率为12.7%~20.8%。近年来,随着护理质量的提高,早产儿的死亡率正逐年下降。我院2004~2006年共收治38例早产儿,无一例死亡。护理治疗工作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和预防,以提高早产儿存活率。方法通过药物的治疗和护理,避免过多的翻动,保证安静使患儿免受刺激,尽可能预防新生儿合并症。结果所有患儿均存活出院。结论高质量的护理和减少患儿翻动,保持病室安静是预防新生儿颅内出血和提高患儿生存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预防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有效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04年5月~2005年5月收治的87例高危早产儿在生后6h内均行气管内一次性滴注预防剂量PS(120mg/kg)。结果87例高危早产儿均痊愈出院,未发生RDS。结论PS预防用药可降低早产儿RDS发生率,减少呼吸机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胎龄〈37周出生的新生儿是早产儿。由于其各系统发育不成熟,死亡率高,国内报道死亡率为12.7%~20.8%。体重越低死亡率越高。近年来,由于医护质量的提高,早产儿的死亡率正在逐年降低。现在,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对早产儿的救治已经提升到提高其生活质量的水平上。而护理质量对早产儿存活率影响很大,但是以往的护理常规中忽视了对早产儿的环境护理。本文综述了对早产儿实施环境护理的意义与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北欧地区在非常早产儿的护理能力、围生期和新生儿管理方面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方法本研究收集了2021年丹麦、芬兰、冰岛、挪威和瑞典等21个大医疗保健地区早产儿的信息。比较了非常早产儿(胎龄<32周)和极早早产儿(胎龄<28周)在早产率、病例组合、围生期干预措施、新生儿发病率和出院存活率方面的差异。结果在共计287 642例活产婴儿中, 有16 567例(5.8%)为早产儿, 其中2 389例(0.83%)为非常早产儿, 800例(0.28%)为极早早产儿。非常早产儿中, 产前皮质类固醇的使用率在85%至98%之间变化;不同地区医疗中心中的活产比例在48%至100%之间;肺表面活性剂的治疗率在28%至69%之间;机械通气的使用率在13%至77%之间(均P<0.05)。在新生儿护理能力、病例组合和入院人数方面, 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而在存活率或新生儿主要疾病发病率方面则没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结论北欧地区在非常早产儿的护理能力和管理方面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11.
护理干预在早产儿呼吸暂停防治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相关护理因素,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将89例早产儿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观察其呼吸暂停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呼吸暂停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早产儿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易出现与进食、体位、周期性呼吸相关的呼吸暂停,适时适当采取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孙康 《国际儿科学杂志》2021,48(10):697-700
实现早产儿出院时直接母乳喂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出院时直接母乳喂养不仅可以反映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而且可以决定早产儿出院后母乳喂养的持续时间和质量。该文主要从早产儿母亲、早产儿、卫生医疗机构三方面阐述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出院时直接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及相应的干预措施,建议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配备国际泌乳顾问,准确识别和处理影响早产儿出院时直接母乳喂养的障碍因素,促进多学科合作,制定多元化的母乳喂养支持方案,提高早产儿出院时直接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营养强化对出院后早产儿体格生长及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刚出院的早产儿并随机分为营养强化组(接受营养强化配方奶粉喂养)和对照组(普通配方奶粉喂养).从出院时干预至矫正年龄9个月.矫正年龄1、3、6、9个月时分别检测体格发育指标,矫正年龄3、9个月时进行儿童智能发育筛查实验(DST).结果 共入组符合入选标准的早产儿80例,最后完成随访的营养强化组早产儿34例,对照组36例.人组时两组早产儿的胎龄、体质量、身长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强化组早产儿在矫正年龄9个月时体质量、身长及智能发育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营养强化有助于加快早产儿体质量、身长的生长速度,并改善其智能发育.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提高早产儿极低体重儿成活率的因素。方法对我院新生儿科2006年3月-2007年3月收治的极低体重儿14例进行综合临床管理(环境温度管理、呼吸管理、喂养管理),及时处理常见症状及并发症。结果9例达到临床出院标准,转院3例,死亡2例,成活率达64.3%,疗效较好。结论加强对早产儿极低体重儿的临床管理,引进新观点,可以提高此类患儿的成活率,使这些未成熟儿得以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出生胎龄≤25+6周超早产儿的救治现状、主要并发症及转归。方法横断面研究, 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入住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出生胎龄≤25+6周的233例超早产儿的临床资料, 包括围生期因素、治疗、并发症、预后等。根据出生胎龄、入院年份分组, 分析超早产儿的存活率、主要并发症、死因及随访资料。采用χ2检验、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等方法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233例出生胎龄≤25+6周的超早产儿中男134例(57.5%)、女99例(42.5%), 出生胎龄为(24.6±0.9)周, 出生体重为710.0(605.0, 784.5)g。总存活率61.8%(144/233), 存活超早产儿中出生胎龄最小为22+2周, 出生体重最低为390 g。因不积极治疗自动出院41例(17.6%);住院积极治疗的192例超早产儿中死亡14例(7.3%), 因合并严重并发症自动出院34例(17.7%), 存活出院144例(75.0%)。7年间超早产儿存活率逐年增高(χ2=26.28, P<0.001), 积极治疗后自动出院和死亡逐年下降(χ2=14...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营养强化对出院后早产儿体格生长及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刚出院的早产儿并随机分为营养强化组(接受营养强化配方奶粉喂养)和对照组(普通配方奶粉喂养)。从出院时干预至矫正年龄9个月。矫正年龄1、3、6、9个月时分别检测体格发育指标,矫正年龄3、9个月时进行儿童智能发育筛查实验(DST)。结果共入组符合入选标准的早产儿80例,最后完成随访的营养强化组早产儿34例,对照组36例。入组时两组早产儿的胎龄、体质量、身长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强化组早产儿在矫正年龄9个月时体质量、身长及智能发育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强化有助于加快早产儿体质量、身长的生长速度,并改善其智能发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早产儿出院时宫外发育迟缓(EUGR)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2010 年入住NICU 的596 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出院时体重分为EUGR 组(n=217)与非EUGR 组(n=379),应用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EUGR 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596 例早产儿按体重、身长、头围评价,出院时EUGR 的发生率分别为36.4%(217 例)、42.0%(250 例)、22.8%(136 例)。小胎龄、低出生体重、宫内发育迟缓(IUGR)、首次肠道喂养时间晚及呼吸系统合并症是早产儿发生EUGR 的危险因素(OR分别为6.508、14.522、5.101、1.366、1.501)。结论 加强母亲围产期保健,减少早产的发生,减少IUGR 的发生,尽早进行肠道喂养,积极防治生后合并症对降低EUGR 的发生率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窒息血清皮质醇浓度变化及其与临床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生儿窒息时,必然会引起体内各种内分泌激素的改变。为了解新生儿窒息时患儿血清皮质醇(F)的变化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我们于1996年1月至7日对窒息的新生儿进行了血清皮质醇浓展的测定,并就其变化及与临床关系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对象和方法1.分组对照组60例,其中早产儿30例,足月儿30例;男性50例,女性10例,均系健康早产儿、产科新生儿及恢复期待出院新生儿,随机按不同的出生日龄,采集血标本测定血清皮质醇作为对照。新生儿窒息组43例,其中足月儿33例,早产儿10例;男性35例,女性8例。38例康复,5例死亡,分别于入院当天或次日…  相似文献   

19.
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临床流行病学特点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 对上海市早产儿中心近10年间NEC临床流行病学特点进行分析,旨在加强对本病的进一步认识,早期诊断,早期干预,进一步提高早产儿存活率。方法 调查1993年1月1日-2002年12月31日出生的1869例早产儿,对确诊NEC的59例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寻找引起。NEC可能的相关因素。结果 早产儿NEC发生率为3.16%。胎龄小、体重低、胃肠道动力功能差及局部免疫应答能力低下、感染仍是NEC发病重要的影响因素。临床分度与预后密切相关。结论 减少早产儿发生率是降低NEC发病率的最好办法。加强早产儿的护理,实施正确喂养方案,促进胃肠蠕动功能,及时发现和控制感染是十分重要的预防措施。何时恢复喂养需谨慎判断。  相似文献   

20.
不同保暖方式对早产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早产儿的治疗和护理中保暖是成功的关键,近几年来我们对早产儿生后立即采取袋鼠式保暖法,探讨在基层能推广的简单的保暖方法,从而降低早产儿的病死率。资料与方法选择1993年1月~1997年2月在荆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出生的早产儿40例,出生时无窒息,无先天性畸形及宫内感染。采用随机方法分甲乙两组,甲组采用暖箱保暖,乙组采用袋鼠式保暖。暖箱组20例,男12例,女8例,胎龄28-30周2例,31-34周8例,35-37周10例,出生体重≤1500g1例,1501-200009例,2001-2500g10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