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膀胱非尿路上皮性良性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膀胱非尿路上皮性良性肿瘤的临床资料及治疗结果,结合文献报道,探讨其诊断及治疗原则.结果:全部10例病例均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证实膀胱平滑肌瘤7例,纤维瘤3例,随访5个月~5年,全部病例均无复发.结论:膀胱非尿路上皮良性肿瘤少见,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超声、CT及膀胱镜检+活检综合考虑,治疗以手术行膀胱部分切除术为主,预后良好,无复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膀胱憩室癌的诊疗方法和临床特点。方法 7例均行手术治疗,分别行经尿道电切术、膀胱部分切除术或根治性膀胱全切术。结果尿路上皮细胞癌5例,其中1例行经尿道膀胱憩室癌电切术,患者于术后3个月局部复发,再次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随访48个月,未见复发;1例于术后9个月局部复发,再次行根治性膀胱全切加输尿管皮肤造口术,术后2年死于肿瘤多器官转移;另3例尿路上皮细胞癌患者随访5年,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1例鳞癌者术后15个月死于呼吸衰竭。1例混合性癌患者术后21个月死于肿瘤多器官转移。结论膀胱憩室癌的诊断以膀胱镜和CT等影像学检查为主,主要治疗手段是膀胱部分切除术或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必要时辅以放、化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膀胱憩室癌的诊疗方法和临床特点。方法 7例均行手术治疗,分别行经尿道电切术、膀胱部分切除术或根治性膀胱全切术。结果尿路上皮细胞癌5例,其中1例行经尿道膀胱憩室癌电切术,患者于术后3个月局部复发,再次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随访48个月,未见复发;1例于术后9个月局部复发,再次行根治性膀胱全切加输尿管皮肤造口术,术后2年死于肿瘤多器官转移;另3例尿路上皮细胞癌患者随访5年,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1例鳞癌者术后15个月死于呼吸衰竭。1例混合性癌患者术后21个月死于肿瘤多器官转移。结论膀胱憩室癌的诊断以膀胱镜和CT等影像学检查为主,主要治疗手段是膀胱部分切除术或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必要时辅以放、化疗。  相似文献   

4.
李鑫  唐铁龙   《四川医学》2017,38(10):1216-1220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pper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UTUC)是指累及肾盏至远端输尿管之间的恶性肿瘤新生物,占全部尿路上皮肿瘤的5%,是一种相对少见的肿瘤[1]。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Redical Nephrourete Rectonuy,RNU)是治疗非转移性UTUC的主要方法,切除范围包括患侧肾、输尿管全长以及输尿管口周围膀胱黏膜。但术后膀胱复发(Intravesical Recurrence,IVR)比  相似文献   

5.
孙中堂 《中外医疗》2012,31(11):71-71
目的探讨恶性膀胱非尿路上皮肿瘤临床诊治。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恶性膀胱非尿路上皮肿瘤2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行病理检查,证实为种膀胱肿瘤类型,其中6例为膀胱鳞癌,8例为膀胱腺癌,3例为膀胱平滑肌肉瘤,3例为膀胱小细胞癌。病理分期12例为T2期,5例为T3期,3例为T4期。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平均术后生存期为12.1个月,其中4例为1周~3个月,14例为3个月~2年,1例为2~3年,其中1例〉3年,仍存活。结论采取手术治疗效果理想,其中实施膀胱全切除根治性手术结合肿瘤不同类型的病理特点,辅助放、化疗可提高远期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5,(6):558-560
目的:探讨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及术后随访。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bladder tumor,TURBT)及定期膀胱灌注化疗、膀胱镜复查,随访3~36月,均未复发。结论:IPB为良性尿路上皮肿瘤,诊断依赖膀胱镜检及活检病理,TURBT是其标准手术治疗方式,术后需规范膀胱局部化疗及定期膀胱镜复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膀胱非移行细胞恶性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膀胱非移行细胞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至今存活1例,行膀胱全切3例,均存活。结论:膀胱非移行细胞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治疗上以膀胱全切为主,预后与肿瘤分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且多为恶性肿瘤.β-萘胺、联苯胺等化学致癌物质及其代谢产物作用于尿路和内源性色氨酸代谢异常,是发生膀胱肿瘤的两大主要原因.吸烟、过量饮用咖啡、膀胱慢性感染与膀胱肿瘤的形成有关.膀胱肿瘤包括上皮组织和非上皮组织来源两种肿瘤,98%的肿瘤来源于上皮组织,其中移行上皮癌占95%.男性发病高于女性3~4倍.51~70岁发病率最高达58%.无痛性肉眼血尿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邻近膀胱颈部的肿瘤可引起排尿困难和尿潴留,输尿管口周围的肿瘤可引起同侧肾积水.膀胱镜检查可以鉴别肿瘤的性质、大小、位置、数量等.CT,B超等可提供初步诊断资料.15%的膀胱肿瘤是由上尿路移行上皮肿痛种植转移所致,所以对于膀胱肿瘤病人必须行静脉尿路造影,以排除上尿路病变.手术治疗是膀胱肿瘤的首选方法,包括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膀胱部分切除术和膀胱全切.膀胱肿瘤切除后容易复发,所以保留膀胱的病人术后连续2年行膀胱内灌注药物治疗,每3个月行膀胱镜检查1次.膀胱全切术后尿流改道有输尿管皮肤造瘘或肠管替代两种方式.晚期不能手术切除的病人可考虑放疗、化疗或介入治疗.疗效不佳.  相似文献   

9.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其发病率居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首位 ,并且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和各种环境因素及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 ,其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对膀胱癌的治疗目前主要有经尿路膀胱癌电切术、膀胱部分切除术和全膀胱切除术等几种治疗方法。我们采用术中抗癌药物膀胱粘膜下注射加膀胱部分切除治疗膀胱癌 ,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单纯膀胱部分切除者。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5 4例均为河南省肿瘤医院、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及开滦医院 1998年 5月— 2 0 0 1年 5月收治的膀胱癌患者 ,其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影像学阴性膀胱偶发肿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2013年5月8例偶发性膀胱尿路上皮肿瘤的资料。8例中男7例,女1例,均因输尿管结石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中意外发现,术前B超及CT平扫阴性,患者行钬激光肿瘤切除术。结果 8例患者病理均为低度恶性潜能膀胱尿路上皮肿瘤,术后即刻膀胱灌注化疗1次,第一年每3个月复查膀胱镜检、泌尿系B超及尿脱落细胞,第二年起每年复查1次,随访6个月~5.5年,无复发病例。结论影像学阴性的膀胱偶发尿路上皮肿瘤罕有复发,预后极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膀胱癌行全膀胱切除加Bricker手术并发症的防治。方法:76例多发性、复发或浸润性膀胱癌行全膀胱切除,用Bricker术作尿流改道。术中用粘膜下隧道法作输尿管回肠膀胱吻合术,以抗尿液逆流;将回肠膀胱近端及输尿管固定于腹膜外,以防腹腔感染。结果:主要并发症有直肠损伤1例、肠梗阻3例、回肠膀胱坏死2例、尿漏2例。结论:Bricker术是全膀胱切除后作尿流改道较安全、应用较广泛的术式,准确把握手术关键步骤,是预防Bricker术并发症的要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膀胱部分切除术与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T2 M0 N0期膀胱癌的疗效。方法:选取膀胱癌T2 M0 N0期患者60例,其中行膀胱部分切除术( A组)与膀胱根治性切除术( B组)患者各30例,比较2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5年生存率及术后生活质量。结果:A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B组(P<0.01),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B组(P<0.01);术后生活质量评价显示,A组整体健康状况评分明显优于B组(P<0.01)。2组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T2 M0 N0期膀胱癌参照适应证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生活质量方面均优于根治性膀胱切除手术,两者5年生存率相近。  相似文献   

13.
偶发性膀胱癌的诊断和治疗(附2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偶发性膀胱癌的诊治水平,总结偶发性膀胱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偶发性膀胱癌的诊断方法,其中B超体检发现14周,因镜下血尿发现5例,因前列腺增生症发现6例。患者行TUR-Bt或膀胱部分切除术。结果:本组偶发癌均为早期膀胱移行细胞癌。20例术后随访1-5年,均生存。1例复发,复发率为4%。结论:B超体检和尿常规检查是早期发现无症状人群膀胱癌的主要方法,简便无创。偶发性膀胱癌及早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加回肠新膀胱术的优点.方法 比较12例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和12例传统的开放性全膀胱切除术的优势.结果 腹腔镜手术较传统开放手术的手术时间没有明显差别,而出血量和手术后使用止痛剂的天数却明显减少.腹腔镜手术后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出院时间明显早于开放手术.结论 (1)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2)体外完成新膀胱制作后直接与尿道吻合较腹腔镜下吻合具有不影响效果、时间短、并发症少和技术难度不高等优点,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5.
开放手术治疗膀胱癌80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长根  章钟  张国华 《右江医学》2001,29(2):111-112
目的 :探讨治疗膀胱癌的有效术式。方法 :对 80例开放手术治疗的膀胱癌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复发 15例 ,复发率为2 2 .1% ,2年内复发占 73 .3% ,死亡 7例 ,2年生存率为 98.5 % ,5年生存率为 79.7%。结论 :及时诊断膀胱原位癌和多原发性恶性肿瘤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膀胱部分切除术是良好的最常用最基本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累及泌尿系统或合并泌尿系统多原发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10-2019年我院收治的75例结直肠癌累及泌尿系统或合并泌尿系统多原发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结直肠癌累及一个或多个泌尿系统器官,其中16例全部累及膀胱,同时累及输尿管1例;59例同时或异时性合并泌尿系肿瘤,其中33例单纯合并膀胱癌,17例单纯合并前列腺癌,3例单纯合并输尿管癌,1例单纯合并肾盂癌,1例合并膀胱癌及肾癌,1例合并输尿管癌及前列腺癌,3例合并膀胱癌及输尿管癌。Dukes分期 (以病理分期最晚的一个为准):A期0例,B期46例,C期21例,D期8例。75例中伴有淋巴结转移者29例。结直肠癌累及膀胱的16例中,结直肠癌根治联合膀胱部分切除14例,其余2例因肿瘤累及膀胱三角区行全膀胱切除及尿流改道。结直肠癌累及膀胱及输尿管的1例行膀胱部分切除、受累输尿管切除、输尿管吻合术。同时性多重癌7例,异时性多重癌52例,与原发癌间隔时间半年至 19年,其中小于2年者 15 例,2~5年者 7例,大于5年者 30 例。54例异时性多原发癌的初发癌均行根治性手术,14例二重癌和2例三重癌均行根治性切除术。同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和异时性多原发癌初发癌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65%和70%。结论:结直肠癌合并泌尿系统疾病的患者,应利用膀胱镜、电子结肠镜及腹部强化CT进行仔细检查,避免漏诊或误诊,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结直肠及泌尿系统肿瘤可能使患者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全膀胱切除术用于不同性质膀胱癌的手术时机。方法收集2011年1~3月入住我科的膀胱癌患者66例的临床资料,并对其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66例膀胱癌患者中,52例应用了全膀胱切除术,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准确掌握全膀胱切除术的手术时机对膀胱癌的治疗能够起到关键性的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介绍17例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后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7例膀胱恶性肿瘤患者行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观察了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新膀胱功能训练的效果。结果:本组15例平稳度过围手术期,并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护理,手术成功,无护理并发症。1例术后出现精神症状并自行拔除输尿管支架管,1例术后因腹壁造口处回肠乳头缺血、挛缩导致狭窄,经密切观察和积极处理,均治愈。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特别是术前心理护理、肠道准备和术后保持各引流管的通畅及正确冲洗至关重要,尿流改道后的腹壁造口护理直接影响手术的效果,对减少远期并发症有一定的帮助,并对提高病人的自理能力和生存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刘珍才 《河北医学》2005,11(2):127-128
目的:探讨膀胱腺癌的诊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膀胱腺癌的临床资料,其中原发性膀胱腺癌14例,脐尿管腺癌9例。结果:23例中有13例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10例行扩大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随访3—8年,其1年生存率为60.9%,2年生存率47.8%,5年生存率为26.3%。结论:扩大性膀胱部分切除术是脐尿管腺癌的主要手术方式,原发性膀胱腺癌多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总体疗效仍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3.0T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在接受过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 TURBT)膀胱癌中诊断肌层浸润情况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9月至2019年4月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接受过TURBT两周后行3.0T MRI的膀胱癌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共收集到病例55例。由具有10年以上阅片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协商诊断,通过MRI的T2加权像(T2 weighted imaging, T2WI)和/或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DWI)判定膀胱癌是否存在肌层浸润,并与全膀胱切除术后的病理诊断相比较,评估3.0T MRI诊断膀胱癌肌层浸润情况(≥T2期)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 纳入的 55例患者,平均年龄60.76岁(42~82岁),男性48例,女性7例。MRI检查前均接受过TURBT(其中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16例,外院39例);所有患者MRI检查和TURBT间隔时间均大于2周,所有患者均在MRI检查后1个月内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且MRI检查后至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期间未行放疗或化疗。术后病理诊断证实未见肿瘤残留2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16例,其中13例分期为T1,3例分期为Ta期;肌层浸润性膀胱癌37例,其中19例分期为T2, 14例分期为T3, 4例分期为T4。放射诊断使用T2WI序列、DWI序列、T2WI+DWI序列诊断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敏感度分别为94.59%、83.78%、91.89%,特异度分别为66.67%、77.78%、72.22%,准确度分别为85.45%、81.82%、85.45%。结论: T2WI序列拥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有利于可疑病灶的发现及定位;DWI序列可以帮助医师区分膀胱癌和瘢痕纤维化;3.0T MRI T2WI+DWI序列在接受过TURBT的膀胱癌中对诊断肌层浸润情况拥有较高的准确度,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