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早期运动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2例无合并症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按照运动程序实施早期康复训练,同时从心理状态、生活方式、疾病知识等方面给予护理. 结果5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早期康复运动训练,无并发症出现,住院天数缩短,自我功效增强,生存质量提高.认为早期运动康复护理对AMI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它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促进患者体力和心理状态的恢复,从而改善预后,提高日后生活、工作质量,减轻家属和社会的负担.  相似文献   

2.
对52例无合并症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按照运动程序实施早期康复训练,同时从心理状态、生活方式、疾病知识等方面给予护理。结果5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早期康复运动训练,无并发症出现,住院天数缩短,自我功效增强.生存质量提高。认为早期运动康复护理对AMI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它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促进患者体力和心理状态的恢复,从而改善预后,提高日后生活、工作质量,减轻家属和社会的负担。  相似文献   

3.
目的: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科194例无合并症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早期康复指导组96例,传统指导组98例,分析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结果:采用早期康复活动组在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明显高于只进行传统的护理活动组,而并发症则明显低于传统护理活动组。结论:早期康复活动可以明显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和重复住院率、缩短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应用运动处方的护理效果.方法 300例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术后的患者(无严重合并症)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PCI术后按照运动处方实施康复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2组活动情况及再狭窄和心血管事件等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步行距离及上台阶数均显著增加,且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CI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再狭窄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康复运动可促进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植入术后患者早期体力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再狭窄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运动对急性心肌梗死PTCA支架术后患者体力恢复及再狭窄等并发症的影响。方法300例急性心肌梗死PTCA支架术后的患者(无严重合并症)被随机分为运动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运动组实施系统的早期康复运动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活动情况及再狭窄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运动组术后步行距离及上台阶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且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1),PTCA支架术后心血管事件及再狭窄发生率显著柢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运动可促进急性心肌梗死PTCA支架术后患者早期体力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再狭窄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 3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其中男性 31例 ,女性 4例。平均年龄 56 71±9 8岁。前期无心脏并发症者 15例 ,前期有心脏并发症者 2 0例。除接受常规心肌梗死治疗外 ,在病情稳定后开始康复程序 ,程序结束出院前采用心脏超声、动态心电图及活动平板运动试验进行心脏功能评定。全组病例在康复训练中及早期活动平板运动试验中未发生心脏事件 ,故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康复安全可行。本文还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康复病例选择、康复程序进行中的注意事项和出院时评价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后的早期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后的效果。方法:70例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后(无严重合并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5例,2组均在药物治疗基础上按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操作常规护理。于预组患者同时制定每日康复护理计划,循序渐进的配合早期康复护理,包括主被动翻身,活动肢体,床上或床边的ADL等,并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等。结果:经过2周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患者不适应症状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轻或降低(P<0.05,0.01);平均下床时间、住院天数明显缩短(P〈0.01)。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后患者实行系统全面的早期康复护理是安全的,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降低复发事件。  相似文献   

8.
李建平  刘亮  黄志辉  杨粟毅 《新医学》2004,35(9):562-563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对无合并症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c infarction,AMI)患者住院期病情的影响及可行性、安全性;以及早期出院方案及危险性评估.方法:61例AMI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早期出院的10日综合治疗方案,观察其安全性和可行性.结果:住院病死率为2%(1/61),再梗死率为3%(2/61),临床心功能Killip分级小于2级占89%(54/61).60例存活者生活均能自理,平均住院10日.结论:无合并症的AMI患者实施早期康复出院治疗方案是有效、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康复活动的安全性.方法:将78例符合入选条件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分别采取早期康复活动和传统的急性心肌梗死后活动与休息指导的方法,观察两组患者心率(HR)、血压及心肌耗氧量(D-P)等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活动后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主诉不适"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大便后D-P均高于静息时(P<0.05),但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便秘发生率、病死率及住院天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生命体征稳定、无严重并发症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24 h后在心电、血压监测下早期进行活动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开展康复期护理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本科住院的13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康复指导、放松疗法、运动疗法、出院指导.结果 135例患者中仅3例发生再次梗死,到出院时,全部患者生活均能自理,康复效果明显.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早期康复训练是安全、有效的,有利于心功能的恢复,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105例)和对照组(105例).康复组患者实施2 w康复程序,然后应用中文版SF-36健康调查量表测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并随访2年.比较两组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 康复组生活质量改善明显,与对照组比较6个维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1个月后康复组各维度得分接近正常人的生活质量,而对照组改变不明显;两组的平均住院日数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在恢复工作、家务活动、性生活恢复、体育锻炼等项目的 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冠心病PFCA支架术后患者生存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02例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PTCA支架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51例.康复组实施系统的早期康复护理和院外恢复期康复指导,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指导,比较两组患者活动情况、生存质量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康复组术后步行距离及上台阶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在体力健康、精神健康和总体功能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PTCA支架术后心血管事件及再狭窄发生率,康复组为19.9%和22.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3.2%和41.1%.(P<0.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促进PTCA支架术后患者体能恢复,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疾病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128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每组64例.康复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方案,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案.结果 两组在住院天数、心律失常、心绞痛、便秘和焦虑等方面在统计学上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 早期康复活动可以促进老年患者的早日康复,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及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死42例临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理的护理及健康指导方法.方法:对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临床观察、药物护理、饮食护理、生活护理及健康指导.结果:42例心肌梗死患者经积极合理的治疗,36例好转出院,6例死亡,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效果及预后均较满意.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从而证实及时准确有效的护理措施及正确的健康指导是促进心肌梗死患者康复的重要手段,在延缓病程进展及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背景20世纪80年代国内即开始了急性心肌梗死的康复治疗,但在市级医院因其条件的限制开展得不普遍.目的探讨市级医院心内科实施3周康复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可能性.设计分组对照、回顾性分析.单位营口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对象选择1996年营口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收入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为实验组,选择1986年该院收入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8例为对照组.实验组男44例,女16例,年龄34~79岁,有心功能不全和心率失常者45例,对照组例数与实验组基本接近.实验组干预中10例出现胸闷症状,3例不敢接受,经监护及教育均参加和完成了实验过程.方法对照组仅进行合理的临床治疗措施.实验组在实施治疗措施的同时,采用急性心肌梗死3周康复程序进行早活动、早离床、早出院的康复治疗.康复程序遵守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运动量和酌情个体化原则,依照患者年龄、病情、心理状态等情况加以调整.如出现过负荷指征,暂时停止活动或减少活动强度.主要观察指标两组患者3周后运动耐量及运动恢复时间和患者住院时间的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全部完成了3周康复干预.实验组急性心肌梗死后3周运动耐量达5~6运动当量者较对照组多(78%,12%,P<0.05).能上下楼者较对照组多(83%,7%,P<0.05),住院日<3周者比对照组多(78%,10%,P<0.05).结论在市级医院开展急性心肌梗死的康复程序干预是可行和安全的,早期康复活动可明显加快心肌梗死患者的恢复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做活动平板负荷试验,以明确其运动、劳动耐量,指导其康复治疗。方法选择患病后三、四周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8例,做亚极量活动平板运动负荷试验。测定其代谢当量,评价心功能的等级。结果59例可以从事轻体力及轻体力以上活动,仅3例心功能Ⅲ级,只能做室内活动。结论早期活动平板运动负荷试验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康复有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运用护理程序提高心肌梗死患者教育质量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探讨运用护理程序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对36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教育前相关知识评估,并根据AMI患者的不同健康需求,制订教育计划并实施,实施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患者掌握AMI疾病的各项知识明显较教育前提高,P<0.05,差异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提高急性AMI患者教育质量的关键是,要根据患者需要设计教育内容,注意确定影响患者学习能力的因素,重视患者的自我功效对其健康行为的促进作用,以及注重实施随时教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早期康复护理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87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对照组43例。观察组术后术侧肢体制动5h后给予被动翻身,被动活动双上肢及健侧下肢各关节,24h后按程序开始康复运动,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绝对卧床24h,1周后下床活动。结果两组出血情况、心脏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腰背痛、焦虑和尿潴留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术后早期康复护理是安全的,且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9.
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早期活动和运动疗法是目前冠心病康复的关键,可以帮助患者恢复生活和劳动能力改善心理状态,避免新的梗死及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我们通过对82例无心脏合并症的AMI患者进行心脏康复运动程序指导,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本组82例中按入院先后顺序奇偶数分为两组(住院期间死亡者除外),奇数组(A组)为常规护理组,偶数组(B组)为康复护理组,两组各41例,两组均根据症状、心电图改变及CK~MB早期升高随后呈典型改变过程确诊,血压稳定,心率≤110次/min,无心衰、严重心律失常和心源性休克。1.2 方法…  相似文献   

20.
应用rt-PA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20例临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rt-PA溶栓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并在溶栓前、中、后实施全程护理.结果:2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其中18例活动耐力恢复良好,2例活动耐力恢复稍差.结论:rt-PA溶栓疗效好,可减少并发症,提高存活率.护士在早期积极配合溶栓用药、观察和护理,可促进患者尽快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