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应用于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应用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50例尿妊娠试验阳性、血HCG超标、临床及最后手术病理结果确诊为异位妊娠的患者随机分成腹部超声(TAS)联合阴道超声(TVS)检查组232例(试验组,A组)和单一应用TAS或TVS检查组218例(对照组,B组),统计两组附件区包块、卵黄囊、胎芽、原始心管搏动、宫内假孕囊的检出率。【结果】A组阳性229例,漏诊3例,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8.7%;B组阳性191例,漏诊27例,临床诊断符合率为87.6%。经χ^2检验,两组间临床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S联合TVS的应用能及时、准确诊断异位妊娠,提高诊断率,为指导临床及时治疗及选择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阴道和腹部联合超声对剖宫产瘢痕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疑似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60例,均行经阴道和腹部超声,以手术病理为最后诊断,观察经腹部和阴道超声的检查结果,比较2种方法单独及联合诊断剖宫产瘢痕妊娠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60例患者经术后病理确定为剖宫产瘢痕妊娠51例(85.00%);2种方法联合诊断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明显高于2种方法单独诊断(P0.05),经阴道超声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明显高于经腹部超声(P0.05)。结论将经阴道和腹部超声联合应用于剖宫产瘢痕妊娠可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敏感性和特异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绝经后子宫出血1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芹 《医学临床研究》2008,25(4):719-720
【目的】探讨绝经后子宫出血的病因和诊断。【方法】对138例绝经后又发生子宫出血病例的临床及病理活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按病理分类:非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子宫出血82例(59.4%),良性疾病42例(30.4%),恶性疾病14例(10.1%)。绝经后子宫出血的首位病因为非器质性疾病,其次是良性疾病,恶性疾病为第3位。发病年龄越大,绝经年限越长,恶性肿瘤(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就越大。【结论】对绝经后子宫出血应引起重视,常规妇科检查应结合必要的辅助检查(阴道超声、诊断性刮宫、宫腔镜等)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85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进行检测,其超声结果与诊断性刮宫术或宫腔镜组织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较。结果85例患者中,超声诊断与病理检查完全符合者19例,基本符合者58例,总共77例,诊断符合率90.6%(77/85)。完全不符合者8例,占9.4%(8/85)。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病因诊断准确性较高,在临床行诊刮术或宫腔镜检查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子宫内膜息肉早期诊断中经腹部二维超声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使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0月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疑似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均接受经腹部二维超声(2D-TAS)、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检查,检查结果和宫腔镜检查(金标准)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效果。结果:与金标准相比,TVCDS检查的准确率高于2D-TAS,误诊率低于2D-TAS(P <0.05);同时两组对比,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声像图特点对比,CDFI分级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子宫内膜息肉早期诊断中2D-TAS、TVCDS均可取得一定效果,但相对而言,TVCDS的诊断准确率更高,诊断效能更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龙湘党  周启昌  赵康  敖琨  钟昕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3):486-487,490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EcH0)评价冠心病(CAD)的价值。【方法】对111例拟诊为冠心病的病人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检查,以冠状动脉狭窄≥50%为CAG阳性来评价ECHO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结果】ECH0诊断CAD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4.5%和91.7%;诊断心肌梗死的敏感性为83.7%(其中诊断急性心梗的敏感性90.3%;诊断陈旧性心梗的敏感性66.7%);ECHO诊断单支病变和多支病变的敏感性分别29.0%和67.6%。【结论】ECH0对CAD和单支病变的敏感性较低,对心肌梗死和评价CAD严重程度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高频超声分级加压法诊断阑尾炎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高频超声分级加压法诊断阑尾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临床怀疑阑尾炎患者的超声诊断,与手术及临床随诊结果为金标准进行对照。【结果】超声检查诊断阑尾炎的敏感性68%,特异性97%,准确性84%,阳性预测值96%,阴性预测值73%。【结论】超声是阑尾炎诊断的方法之一,具有简便、实时、价廉、方便随诊的特点,目前已成为阑尾炎诊断的常规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绝经后子宫出血的原因及其宫腔镜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06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应用宫腔镜检查,其中33例行宫腔镜下病灶摘除或电切术,病变组织均送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绝经后子宫出血的病因依次为子宫内膜息肉、黏膜下子宫肌瘤、萎缩性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宫内节育器。宫腔镜诊断与病理检查的符合率为91.43%。【结论】宫腔镜检查是诊断绝经后子宫出血原因的有效方法,优于诊断性刮宫,年老、绝经年限愈长的妇女,子宫恶性肿瘤发生率愈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绝经后阴道流血患者子宫内膜病变的价值。【方法】比较经腹及经阴道超声检查绝经后阴道流血患者的子宫内膜病变的影像特点,重点观察子宫内膜的厚度,血流分布情况,阻力指数(RI)值。【结果】所有患者均经诊刮有病理结果,不同的子宫内膜病变均有其声像特征。但经阴道彩色多普勒检查内膜病变的病理诊断符合率明显优于经腹彩色多普勒检查。【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对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出血的病因诊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宫腔镜协助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价值和优势。【方法】应用宫腔镜检查262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并在宫腔镜下定位取材或诊断性刮宫。【结果】宫腔镜诊断手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萎缩型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炎的敏感性高,宫腔镜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总符合率93.35%。萎缩型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炎是本组患者绝经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子宫内膜增生症、子宫内膜息肉是绝经前异常子宫出血的主要原因。【结论】宫腔镜检查能直视宫腔内病变,定位取材送病理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率,对部分病人可达到诊断和治疗一体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和比较宫腔镜、宫腔声学造影与阴道超声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2010年5月至2011年1月诊治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158例,平均年龄62岁,对137例资料完整患者其子宫内膜宫腔镜、宫腔声学造影与阴道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37例患者所有异常病变,宫腔镜、宫腔声学造影、阴道超声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92.3%、89.6%、70.0%,特异度分别为80.7%、77.3%、50.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6.2%、95.3%、80.9%,阴性预测值分别65.3%、58.3%、35.4%.[结论]宫腔镜是一种优于宫腔声学造影和阴道超声诊断绝经后子宫出血的方法,宫腔声学造影具有方面、安全、诊断精确性优于阴道超声并接近于宫腔镜等优点,可作为绝经后子宫出血的优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3.0 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宫颈癌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与临床病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经妇科常规检查、超声等证实排除子宫颈病变者20例,经宫颈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宫颈癌患者94例,所有病例均行常规MRI及DWI扫描(b=0、1 000 s/mm2),分别测量正常子宫颈内膜ADC值、子宫颈癌ADC值。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宫颈癌病例组病灶的平均ADC值为(0.827 1±0.148 6)×10-3 mm2/s,明显低于正常子宫颈内膜的平均ADC值[(1.526 4±0.068 7)×10-3 mm2/s];应用ROC曲线分析得出宫颈癌最佳ADC诊断阈值为1.284×10-3 mm2/s,其灵敏度为100%,特异性为98.9%。宫颈鳞癌平均ADC值为(0.805 4±0.120 1)×10-3 mm2/s,宫颈腺癌平均ADC值为(0.985 0±0.166 1)×10-3 mm2/s,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鳞癌不同病理分级平均的ADC值:G1级(0.949 4±0.083 6)×10-3 mm2/s,G2级(0.816 9±0.099 4)×10-3 mm2/s,G3级(0.706 7±0.087 8)×10-3 mm2/s,两两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DC值与病理分级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616,P=0.000)。结论 DWI有助于宫颈癌的诊断,并对宫颈癌的病理分型、分级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13.
宫腔镜检查在异常子宫出血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在异常子宫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AUB)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98例AUB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将发现的子宫内膜病变类型按不同年龄进行分组比较。结果萎缩性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炎是绝经后出血的常见原因,而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内膜腺囊性增生过长是育龄期和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主要原因。结论宫腔镜检查对AUB的病因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各个年龄阶段的AUB患者首选宫腔镜检查及定位取检是很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绝经后妇女阴道出血的原因与疾病的关系。方法对286例阴道出血病人常规妇科检查、宫颈刮片脱落细胞检查及诊断性刮宫术标本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生殖道炎症130例(45.45%),功能性出血88例(30.77%),良性疾病64例(22.38%),肿瘤4例(1.4%)。结论围绝经期出血以功能性子宫出血为主;绝经后出血最多原因是生殖器炎症。而阴道出血年龄越大、绝经年限越长、出血时间长、肿瘤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5.
李霞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2):2254-2256
【目的】观察血管介入疗法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56例异位妊娠、产后大出血、妇科恶性肿瘤伴有急性出血、功血、子宫肌瘤、宫颈肌瘤、子宫肌腺(瘤)病及妇科恶性肿瘤化疗的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分别行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前干栓塞及持续灌注化疗。【结果】介入治疗异位妊娠能有效杀灭胚胎组织,栓塞破裂血管止血效果明显,且能保持输卵管通畅,减少清宫出血量;产后大出血、功血及妇科恶性肿瘤伴有急性出血者,均在栓塞术后出血立即停止或明显减少;子宫肌瘤、宫颈肌瘤、子宫肌腺(瘤)病者经栓塞治疗,肌(腺)瘤明显缩小,经量减少;宫颈癌患者采取包括介入化疗的综合治疗,近期有效率达81.2%。【结论】介入疗法是有效治疗异位妊娠、产后大出血、子宫肌瘤、宫颈肌瘤、子宫肌腺(瘤)病、功血、妇科恶性肿瘤伴有急性出血及妇科恶性肿瘤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B超监测下双腔拾卵针经阴道孕囊腔内注射氨甲喋呤(MTX)+清宫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CSP) 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05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切口妊娠患者63例:14例予以MTX+清宫术(A组),22例予以MTX+宫腔镜术(B组),27例行B超监测下双腔拾卵针经阴道孕囊腔内注射MTX+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CEA)与糖类抗原15-3(CA15-3)联合检测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118例乳腺癌患者,63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60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CEA、CA15-3水平.[结果]①CEA单独检测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准确度分别为34.7%、96.7%、91.1%、60.7%、66.4%.②CA15-3单独检测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准确度分别为61.0%、95.1%、92.3%、71.8%、78.4%.③CEA与CA15-3联合检测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准确度分别为78.0%、92.7%、91.1%、81.4%、85.5%.[结论]单独检测CEA或CA15-3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均较低,采用平行试验联合检测CEA与CA15-3大大提高乳腺癌的诊断灵敏度.  相似文献   

18.
崔丽艳  张捷  胡晓舟 《检验医学》2010,25(7):539-542
目的探讨心肌损伤标志物——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心肌缺血标志物——缺血修饰白蛋白(IMA)联合检测能否提高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诊断效率。方法测定108例胸痛患者[包括82例ACS患者及26例非缺血性胸痛(NICP)患者]血清IMA及H-FABP水平。血清IMA检测采用白蛋白钴结合(ACB)法,H-FABP采用免疫层析法检测。结果ACS组ACB水平[64(61-67)U/mL]明显低于NICP组[75(71-78)U/mL](P〈0.05)。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CB水平的合适诊断界值为70.5 U/mL。ACB水平〈71.0 U/mL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9.0%和80.8%,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76[95%可信区间(CI):0.783-0.970],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6%和70.0%。H-FABP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2.9%[95%C:I 74.8%-91.0%]和80.8%[95%CI:65.7%-95.9%],诊断准确性为82.4%[95%CI:75.2%-89.6%]。IMA与H-FABP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96.3%[95%C:I 96.2%-100%]和80.8%[95%C:I 65.7%-95.9%],诊断的准确性为92.6%[95%C:I 87.7%-97.5%]。与IMA及H-FABP单独检测相比,二者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及诊断的准确性明显提高(P〈0.05),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0%和87.5%。结论胸痛发生后联合检测IMA和H-FABP可能提高肌钙蛋白T未增高的ACS患者的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19.
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下子宫肌瘤剔除术61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湘  龚颖萍  许海南  李博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11):2120-2123
[目的]探讨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术后脑水肿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2月至2009年12月本院经手术治疗的112例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后脑水肿与年龄、原发昏迷、血肿部位、GCS评分、受伤至手术时间、瞳孔大小、血肿量及脑中线移位程度的关系.[结果]112例患者中有37例术后出现脑水肿,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GCS评分、受伤至手术时间、瞳孔大小、血肿量、脑中线结构移位程度是术后脑水肿相关因素,而年龄、是否有原发昏迷及血肿部位与术后脑水肿无明显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GCS和术前瞳孔大小是术后脑水肿相对危险度较高的独立因素.[结论]急性硬膜外血肿术后脑水肿主要是急性脑受压造成的,脑受压程度越重、时间越长,术后脑水肿越严重,早期手术是避免或减轻术后脑水肿的有效措施,对术后发生较大范围的脑水肿病例应及时去骨瓣减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