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直肠癌(CRC)是中国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占胃肠道肿瘤的第2位,近年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在结直肠癌的发生途径中,除了经典的染色体不稳定途径外,1993年Ionow和Aaltonen等首次发现,在几乎所有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和12% ~15%的散发性CRC中存在着微卫星上的突变,称作微卫星不稳定(MSI),由此提出了另一条途径,即错配修复途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人们对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发病机制及分子分型的研究日渐深入。根据CRC基因突变负荷的不同可将其分为高突变型CRC和非高突变型CRC。高突变型CRC包括微卫星不稳定型(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CRC和POLE基因突变型CRC,非高突变型CRC主要指染色体不稳定(chromosomal instability,CIN)型CRC。  相似文献   

3.
<正>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全球范围内,结直肠癌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第3位,病死率居第2位,仅次于肺癌[1]。早期结直肠癌预后良好,但部分结直肠癌患者在初诊时已是晚期,给临床治疗带来挑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因其疗效显著已成为结直肠癌治疗中的研究热点。ICI能改善微卫星不稳定(MSI)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生存率和生活质量[2],但MSI患者仅占全部结直肠癌患者的5%,而占95%的微卫星稳定(MSS)患者对于ICI治疗反应不佳,这与其肿瘤抗原数量少和易发生免疫逃逸的特性有关[3]。研究证明大多数MSS晚期结直肠患者对免疫单药治疗无反应或无持久的临床反应,为提高疗效,基于ICI的联合治疗值得探索,本文就此问题综述。  相似文献   

4.
结直肠癌( colorectal cancer ,CRC)作为常见的恶性消化系统肿瘤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其发病率居第三位,美国等发达国家CRC居第二位,我国CRC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经跃居常见恶性肿瘤的第五位[1]。既往认为几乎所有CRC都来自管状腺瘤( TA)。但据最新报道,来自APC基因突变的管状腺瘤占CRC的60%,另外来自CpG岛甲基化表型( CIMP)的结直肠锯齿状腺瘤( SA)占35%左右,剩余5% CRC来自Lynch综合征突变基因[2]。 Makinen等[3]2007年报道10~15%CRC来自结直肠锯齿状病变,而到2011年结直肠锯齿状病变的发现率明显提高,美国Minnesota大学Snover教授明确提出其中35%CRC来自结直肠锯齿状病变通路。近年来,DNA甲基化与肿瘤的相关性研究成为热点。一系列研究表明,在结直肠锯齿状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特异性的DNA异常甲基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血清糖类抗原‐199(CA 19‐9)、血常规中指标RDW诊断结直肠癌的诊断性能。方法测定167例结直肠癌患者(CRC)、265例良性肠病患者血清CA 19‐9和RDW水平,制作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ROC)以评价此两种指标对CRC的诊断价值。结果结直肠癌组与良性肠病组的诊断性能评价,结直肠癌组的CA 19‐9和RDW水平大于良性肠病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Z=‐15.751~‐8.662,均 P<0.001,Mann‐Whitney U 检验)。各ROC曲线下最佳cut‐off值:RDW 为13.55,CA199为20.65 ng/L ;各ROC曲线下的面积:RDW为0.749,CA 19‐9为0.953;RDW对诊断CRC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3.4%和84.5%,CA 19‐9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9%和93.6%。结论血清CA 19‐9和RDW对CRC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精准医疗的快速发展和肿瘤相关分子标志物研究的不断深入,结直肠癌(CRC)相关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和应用已经成为临床实践中的重要环节。在CRC治疗中,不同的分子亚型有着不同的治疗反应和预后。本综述旨在总结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不同分子亚型的治疗进展及其与临床治疗和预后之间的关系,以为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7.
粪便DNA甲基化分析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人粪便中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2(SFRP2)、增生性息肉蛋白(HPPI)和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基因甲基化状态及其用于结直肠癌(CRC)筛查的可行性。方法从52例CRC患者、35例结直肠良性疾病患者和24名正常对照者粪便标本中提取DNA,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技术分析粪便DNA中SFRP2、HPPI和MGMT基因甲基化状态。结果CRC患者粪便SFRF2、HPP1和MGMT基因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94.2%、71.2%和48.1%;96.2%的CRC和81.8%的癌前病变患者中至少存在1个基因的过甲基化。1例正常粪便标本SFRP2甲基化阳性。联合3个基因诊断CRC和癌前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7%、77.1%、84.3%和90.2%。结论联合分析SFRP2、HPP1和MGMT基因甲基化是检测CRC及癌前病变的高敏感性方法。检测粪便基因甲基化有望成为CRC无创诊断或高风险人群筛查的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结直肠癌是常见恶性肿瘤,免疫疗法对微卫星不稳定和常规化疗难以治疗的结直肠癌有效。了解肿瘤免疫微环境(TIME)有助于提高免疫治疗反应。分子成像可在解剖学和分子水平上实现细胞和亚细胞过程可视化,并加以表征和量化。对TIME细胞组成进行显像有助于理解肿瘤动态发展过程,发现并阐明肿瘤致病过程的分子机制,协助开发更有效的癌症治疗方法以及通过识别生物标志物准确预测不同治疗反应。本文针对分子影像学检测结直肠癌免疫微环境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CRC 发病率在全世界男女性恶性肿瘤中均位居第3。在我国,CRC 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处于恶性肿瘤和致死因素的第4位。早在1993年 Nemeth 等[1]就在人类结肠癌组织中检测到胃泌素原(progastrin),之后人们逐渐发现胃泌素原在 CRC 细胞的增殖、抗凋亡、侵袭、转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有望成为 CRC 的生物学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10.
正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均位居第五位。锯齿状病变与部分散发性结直肠癌发生密切相关,被证实是除"腺瘤-癌"途径外另一重要致癌途径,约35%的CRC来自此类病变~[1-2]。WHO(2010)消化系统肿瘤分册将结直肠锯齿状病变定义为一组形态学具有锯齿状结构的异质性上皮病变,包括增生性息肉(hyperplastic polyps,HPs)、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bcl-2/IgH基因重排与微卫星DNA改变在B细胞淋巴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bcl-2/IgH基因重排与微卫星不稳定和杂合性缺失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巢式PCR方法检测bcl-2/IgH基因重排;选取14号染色体上2个微卫星多态性标记,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法(PCR-SSCP)检测37例B细胞淋巴瘤中微卫星不稳定和杂合性缺失.结果 37例B细胞淋巴瘤中,bcl-2/IgH基因重排频率为24.3% (9/37);微卫星不稳定发生率为48.6% (18/37),杂合性缺失发生率为40.5% (15/37),其中D14S65位点微卫星不稳定和杂合性缺失频率较高,分别为29.7%(11/37)和27%(10/37).经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D14S65位点bcl-2/IgH基因重排与微卫星不稳定有关(P<0.05),与杂合性缺失无关(P>0.05);但D14S45位点bcl-2/IgH基因重排与微卫星不稳定和杂合性缺失无关(P>0.05).结论 D14S65是B细胞淋巴瘤中敏感的检测位点,bcl-2/IgH基因重排和微卫星不稳定性可能共同导致B细胞淋巴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小分子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单链小RNA,通过与靶序列特异性相互作用,在转录后调节基因表达,miRNA可调节约30%的人类蛋白编码基因,参与增殖、分化、凋亡等多种调控[1]。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CRC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居所有肿瘤发病率的第五位(在经济发达的地区,CRC甚至跃居第二,仅次于肺癌),且发病年龄亦有年轻化趋势[2]。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特异性miRNA的异常表达在CRC的发生、发展,侵袭及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miRNA与CRC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分析早发型结直肠癌(CRC)的临床及分子病理学特征,探讨其潜在发病机制及生物学行为。方法 回顾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学部2018—2020年CRC手术样本,整理相关的临床,分子病理学及随访资料。结果 在1243例手术样本中,早发型CRC(≤50岁)共计180例(14%):女性73例,男性107例;右半结肠42例,左半结肠136例;57例肿瘤为低分化,122例为中高分化;肿瘤平均大小为(4.37±2.01)cm;组织学腺癌143例,黏液腺癌或含黏液成分38例;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22例,微卫星稳定或低度不稳定(Non-MSI-H)158例。检测到KRAS突变型79例;NRAS突变型4例;BRAF突变型6例。相对于非早发型CRC,早发型肿瘤的分化更差,MSI-H比例更高(P<0.05)。Kaplan-Meier曲线显示早发型与非早发型CRC 3年总生存率无显著差异(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发病年龄(≤50岁)对CRC患者生存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 早发型CRC具有特殊的临床病理及分子病理学特征,提示这部分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术前增强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影像学特征与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3月—2016年3月的CRC患者术前增强CT图像及临床病理...  相似文献   

15.
结直肠癌(CRC)从病因学角度可分为散发性CRC、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及炎症性肠病(IBD)相关CRC,其中散发性CRC占绝大部分,IBD相关CRC约占1%~2%[1]。尽管IBD相关CRC在CRC中所占比率不高,但却占IBD死因  相似文献   

16.
雷替曲塞(RTX)是一种喹唑啉叶酸类似物,与5-Fu有相似的抗肿瘤作用,通过抑制胸苷酸合成酶(砖),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临床上主要用于晚期结直肠癌(CRC)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缺氧诱导因子(HIF-1α)与自噬相关因子(Beclin-1)和(P62)在结直肠息肉、结直肠癌(CRC)中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 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结直肠息肉(包括非腺瘤性和腺瘤性息肉)、结直肠癌患者资料和肠镜标本组织,另取正常患者结直肠粘膜作为对照组。苏木精-伊红(HE)染色并根据肠组织进行病理分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IF-1α和Beclin-1、P62在息肉、癌组织以及正常肠黏膜表达情况并结合其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共51例患者,男性25例,女性26例,中位年龄58.7±13.9(28~95)岁。其中,腺瘤性息肉14例、非腺瘤性息肉16例、CRC11例及正常结直肠黏膜10例。 结果HIF-1α在正常结直肠黏膜、非腺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以及CRC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0%、31.2%、64.3%和81.8%;Beclin-1在对应各组阳性率为40.0%、62.5%、85.7%和90.9%;P62在对应各组阳性率为30.0%、56.3%、78.6%和90.9%。与正常组比较,非腺瘤性息肉中HIF-1α、Beclin-1和P62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腺瘤性息肉以及CRC中表达差异具有统计意义,呈递增趋势,CRC中表达显著高于腺瘤性息肉和非腺瘤性息肉(P<0.05)。 结论HIF‐1α以及自噬相关因子Beclin-1和P62在CRC以及腺瘤性息肉表达显著高于非腺瘤性息肉以及正常结直肠黏膜,呈递增趋势,提示缺氧和自噬功能异常可能参与结直肠腺瘤癌变过程。  相似文献   

18.
PTEN、p53和PCNA在大肠癌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PTEN、p53、细胞核分子抗原(PCNA)在大肠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78例结直肠癌及其癌旁组织和12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PTEN、p53、PCNA的表达。【结果】PTEN在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癌旁组织、结直肠癌组织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0%、96%、50%;p53在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无表达,在癌旁组织、结直肠癌组织表达阳性率分别是2%、62%;PCNA在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无表达,在癌旁组织、结直肠癌组织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73%。PTEN和p5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呈负相关(r=-0.610,P=0.000).PTEN和PCN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无相关(r=0.145,P=0.207)。p53和PCN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r=0.370,P=0.001)。【结论】PTEN失表达,p53基因突变和PCNA过表达均参与结直肠癌的发生,联合检测PTEN、p53和PCNA可为结直肠癌预后判断、随访提供参考依据,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李丽  付祥胜  彭燕 《实用医学杂志》2011,27(23):4185-4187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对其癌变途径和分子机制的认识尚不十分清楚。"腺瘤-腺癌"途径是公认的CRC发生最重要的途径,约60%的CRC由腺瘤进展而来[1]。近年来有学者提出的"增生性息肉-锯齿状腺瘤-锯齿状腺癌",即锯齿状癌变途径  相似文献   

20.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rcinoma,CRC)是世界第三大常见肿瘤,在肿瘤疾病中的病死率排第4;每年有超过120万人被诊断为CRC,其中60万患者因该病而死[1]。近年来CRC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上升趋势,而且中青年患者占的比例逐渐增加。CRC已经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CRC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主辅以放化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