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索石雕作业对工人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方法现场测定某石雕加工厂职业危害因素,并对石雕作业工人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和神经行为功能测试。结果石雕作业中产生的粉尘浓度为23.33~125.33mg/m3,呼吸性粉尘的构成比为66.0%~78.9%,噪声强度按Laeq(8)计为90.0~104.0dB(A)。SCL-90量表测试中,观察组在总分、总均分和7个因子上的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神经行为功能测试中,观察组在T、D、F和C等项目的得分显著增高,而在V项目上的得分显著减低。神经行为功能测试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目标追踪、平均反应时等两个项目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石雕作业的粉尘及噪声危害较为严重,可导致工人神经行为功能的异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解许昌某烟草厂职业卫生现状,控制该烟草厂职业危害,防治职业病发生,保证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对该烟草厂进行职业卫生现状调查。方法:进行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对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人员健康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有害因素监测结果:烟草尘和噪声是该厂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烟草尘浓度在0.17~40.13 mg/m3之间,超标样品数占测定样品数53%左右,噪声强度在71.5~99.3 dB(A)之间,超标作业点占总测定点的65%左右,超标作业点存在于每一个车间和工段;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粉尘作业工人中未发现职业禁忌症和疑似尘肺病;噪声作业工人中观察对象3人,职业禁忌症5人。结论:该厂噪声和烟草尘超标率较高,应引起足够重视;在粉尘和噪声的防止上应加强技术改造,注意个人防护,改善工人作业环境。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济源某焦化厂的主要职业危害,防止职业病发生,保证作业工人健康。方法:调查职业卫生现场,监测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对接触职业危害因素工人健康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主要的职业危害因素是粉尘、噪声、一氧化碳、氨、二硫化碳、焦炉逸散物、苯、甲苯、二甲苯、萘、3,4-苯并(a)芘、酚、硫化氢、氢氧化钠、硫酸、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检测点粉尘、噪声、焦炉逸散物、3,4-苯并(a)芘超标率分别为26.7%、23.5%、25.0%、50.0%,其它因素均未超标;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显示,粉尘工作工人中职业禁忌证1人,未发现职业病患者。结论:该厂存在危害因素较多,对人体的危害应引起足够重视,应改进技术,提高防护措施,改善工人作业环境,加强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的监管。  相似文献   

4.
深圳市龙岗区580名粉尘作业工人职业病危害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龙岗区580名粉尘作业工人职业病危害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为制定本辖区职业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辖区内接触粉尘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工人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分析粉尘作业工种、接尘工龄、肺功能相关指标及尘肺病、肺结核的发生情况。结果接尘组肺功能异常率(26.03%)高于对照组(7.50%),有显著性差异;肺功能的改变较X线表现早;女工肺功能异常率(39.24%)高于男工(23.90%);粉尘作业工作肺功能改变与接触粉尘种类和工龄等有一定联系。结论部分企业不够注重粉尘作业工人的职业病防护工作,缺乏防护设施或设施不全,同时作业工人的防护意识较薄弱。为此,用人单位要牢固树立预防为主以及企业是做好职业卫生防护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切实加强对职业病防护工作的管理,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摸清某棉纱厂职业病危害因素状况,对超标岗位或工种提出控制措施.方法 对棉纱厂生产岗位或工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现场调查和检测.结果 清花、梳棉、精梳、并条、粗沙、细纱岗位作业工人接触粉尘总尘浓度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限值标准.络筒岗位作业工人接触粉尘总尘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限值标准.对该厂工作场所内10个工段,23个岗位或工种进行噪声检测,最大声强95.0dB(A),最小声强72.4dB(A),平均85.7dB(A),其中17个岗位或工种不合格,合格率26.09%.结论 某棉纱厂作业岗位或工种接触粉尘和噪声危害因素合格率较低,应该改善作业环境,加强个人防护,保护劳动者健康.  相似文献   

6.
目的 摸清某制药公司职业病危害因素状况,对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岗位或工种提出控制措施.方法 对制药公司生产岗位或工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现场调查和检测.结果 生产过程中产生或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氨、乙酸乙酯、噪声、粉尘等.监控操作台、粉碎投料仓口、高分筛南和暂存料仓下料口各岗位接触粉尘总尘浓度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限值标准.各工种作业工人接触乙酸乙酯浓度除二层平台岗位不合格外,其余所测岗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限值标准.作业工人接触噪声不合格场所主要有中配置罐东、306发酵罐南、101车间二楼、203种子罐北、306发酵罐南、1号空压机北、生产控制室中、3号空压机南和 5号空压机南等岗位,所测岗位噪声总合格率为65.6%.结论 某制药公司作业岗位或工种对粉尘、毒物和噪声危害因素的控制措施还不完善,部分岗位或工种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不合格,应改善作业环境,加强个人防护,保护劳动者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当前我国汽车制造业的职业卫生现状,确定制造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关键控制岗位,为该行业合理的职业卫生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取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和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结果:汽车制造过程职业病危害较重的因素为:冲压车间的噪声和粉尘、焊接车间的电焊烟尘和噪声、总装和品检车间的噪声。作业人员应重点防护的职业病损包括:苯作业职业性急慢性苯中毒、焊工锰中毒、焊工尘肺、噪声作业工人职业性听损和噪声聋等。结论:企业应尽量采用自动化数控生产线作业,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工作,提高个人自我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8.
目的:摸清某片剂生产厂职业卫生状况,对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岗位或工种提出控制措施。方法:对片剂生产厂生产岗位或工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现场调查和检测。结果:生产过程中产生或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氨、乙酸乙酯、噪声、粉尘等。监控操作台、粉碎投料仓口、高分筛南和暂存料仓下料口各岗位接触粉尘总尘浓度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限值标准。各工种作业工人接触乙酸乙酯浓度除二层平台岗位不合格外,其余所测岗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限值标准。作业工人接触噪声不合格场所主要有中配置罐东、306发酵罐南、101车间二楼、203种子罐北、306发酵罐南、1号空压机北、生产控制室中、3号空压机南和5号空压机南等岗位,所测岗位噪声总合格率为65.6%。结论:某片剂生产厂作业岗位或工种对粉尘、毒物和噪声危害因素的控制措施还不完善,部分岗位或工种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不合格,应改善作业环境,加强个人防护,保护劳动者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沈阳市某客车厂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和危害程度,确定有效的防护措施,保护职工身体健康。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对作业环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综合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作业环境中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粉尘、毒物、噪声。粉尘检测16个样本,合格14个样本,合格率为87.5%;噪声检测20个样本,合格15个样本,合格率为75.0%;毒物(三苯和溶剂汽油)共检测24个样本,合格24个样本,合格率为100%。结论该厂作业环境中粉尘和噪声污染严重,应增加防护设施,加强个体防护,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佛山市顺德勒流镇企业工人职业病防护行为及影响因素,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建议。方法以勒流镇2 909例职业体检人群为对象,调查其职业危害接触情况、职业病防护知识、单位防护措施和个人防护行为,以及职工对防护必要性与单位防护满意度等内容。结果职业接触最多的前6类人群分别是噪声、粉尘、震动、有毒有害气体、有毒有害溶剂和高温作业工人;与防护措施差的单位相比,防护措施中与好的单位其工人个体防护行为率较高,具体为单位防护措施为中的个体(噪声OR=3.29,95%CI为2.00~5.40;震动OR=2.55,95%CI为1.31~4.96;高温OR=3.58,95%CI为1.15~11.14)、单位防护措施好的个体(噪声OR=6.95,95%CI为3.90~12.40;粉尘OR=3.28,95%CI为1.37~7.87;震动OR=3.55,95%CI为1.80~7.02;高温OR=6.18,95%CI为1.73~22.15);对单位措施满意会增加个人防护行为发生率(粉尘OR=3.12,95%CI为1.37~7.87,有毒有害气体OR=2.85,95%CI为1.62~5.03;有毒有害溶剂OR=2.20,95%CI为1.21~3.98),也可能作用相反(震动OR=0.61,95%CI为0.40~0.93)。结论佛山市顺德勒流镇职业病防护的重点和难点是接触粉尘、有毒有害气体和溶剂人群的防护,改善单位防护措施对提高个人防护行为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摸清某制鞋集团职业卫生状况,对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岗位或工种提出控制措施。方法:对制鞋集团生产岗位或工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现场调查和检测。结果:工人未佩戴防尘口罩,打粗工、打磨工接触粉尘总尘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限值标准。工人也未佩戴防毒物的活性炭口罩、手套,各工种接触毒物(丙酮、甲苯)浓度符合职业卫生限值标准。工作场所最大噪声强度98.0dB(A),最小声强72.0dB(A),平均82.2dB(A),其中5个岗位或工种噪声强度不合格,合格率25.0%。结论:某鞋厂作业岗位或工种对粉尘、毒物和噪声危害因素的控制措施还不完善,个别岗位或工种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不合格,应改善作业环境,加强个人防护,保护劳动者健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某化工企业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以减少企业职业危害事故,降低工人职业病发病率.方法 对职业危害岗位进行现场调查、检测.结果 职业危害因素有粉尘(石墨粉尘、有机粉尘、CaCO3粉尘、干粉粉尘、煤尘等)、甲醛、焦亚硫酸钠、NaOH、NO2、噪声、高温、热辐射等;粉尘、化学毒物、物理因素的合格率分别是97%、96%、96%.结论 该企业部分职业危害因素偏高,有潜在的职业危害,需要加大职业防护投入,完善职业卫生管理.杜绝和减少职业危害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杨艳 《河南医学研究》2013,22(4):618-621
目的:识别、分析某露天铁矿采矿和选矿工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提出防治关键环节和措施。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法和检测检验法对接触有害因素的502名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对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程度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工作场所粉尘浓度和噪声强度的岗位超标率分别为75.0%、56.5%;作业人员X胸片异常率、肺功能异常率、听力异常率分别为3.3%、4.0%、9.1%。结论:该工程职业病危害程度较重,已使部分作业人员健康受到影响,急需加强防护。  相似文献   

14.
张丽芳  侯文胜 《当代医学》2013,(16):160-162
目的探讨某油田分公司各二级单位职业病危害的规律和特点,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现场调查的方法(1)对各二级单位职业病防治组织机构、人员状况、健康监护档案、职业卫生防护状况、作业人员的健康监护情况进行调查(;2)对有毒有害作业点进行现场检测。结果 (1)9家二级单位作业场所检测率96.9%,作业场所合格率87.1%,检测点检测率99.5%,检测点合格率99.4%,其中粉尘合格率100%,毒物合格率99.7%,噪声合格率98.9%(;2)职业健康体检率100%,发现观察对象74人,职业禁忌证9人(;3)9家二级单位共2633名工人中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数1619人,占61.5%;(4)9家二级单位共有9个建设项目,开展职业卫生预评价审核6项,进行初步设计审查5项,竣工验收8项。结论该油田职业卫生管理较为完善,除个别场所毒物和噪声超标外,其余均合格,因此只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不会对人体造成太大危害。  相似文献   

15.
有机溶剂作业企业职业卫生KAP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萍 《医学与社会》2007,20(8):19-21
目的调查分析深圳市宝安地区有机溶剂作业人员的职业卫生知识、信念和行为情况,为安全促进工作提供措施建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宝安区62家工厂的1455名工人和233名管理人员进行KAP问卷调查。结果工人和管理人员职业卫生知识普遍了解不足,对于岗位有害因素、有害因素导致的常见症状和职业病防治法知晓情况均低于50%。仅有43.3%的管理人员会张贴"职业安全警示"标志,44.7%的工人会注意。88.2%的工人能够正确执行操作规程,但主动了解岗位危害情况和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的情况尚不理想。职业卫生与安全的信念得分率均超过80%。工人和管理人员职业卫生知识的自我评价和实际得分之间有统计学差异,工人高估的知识内容为自身岗位有害因素和职业病防治法的知晓情况。管理人员高估了对有害因素入侵途径和常见症状的了解情况。结论工人和管理人员职业安全知识知晓情况较差,但信念得分较高,急需加强职业健康教育;注重生产操作规程,忽视职业健康防护,应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促进活动。  相似文献   

16.
对我区稀土金属的主要生产单位进行卫生学和职业危害的调查发现,作业环境可吸入性粉尘浓度及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均较高,除对皮肤、上呼吸道有一定刺激作用,表现为皮肤干燥、粗糙,皮炎类皮疹,慢性鼻炎和慢性咽炎外;尚可引起肺纤维化改变和呼吸功能障碍,11例可疑尘肺“0+”中,4例纯属接触稀土粉尘者,工龄在8年以上,提出必须加强稀土作业工人的职业危害的监测和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摸清某纺织品公司职业卫生状况,对超标岗位或工种提出控制措施。方法:对纺织品公司生产岗位或工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现场调查和检测。结果:精梳、并条、粗纱、梳棉、细沙、精纺岗位作业工人接触粉尘总尘浓度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限值标准;对工作场所内8个工段,21个岗位或工种进行噪声检测,最大声强93.0dB(A),最小声强82.4dB(A),平均85.7dB(A),其中17个岗位或工种不合格,合格率19.05%。结论:某纺织品公司作业岗位或工种接触粉尘和噪声危害因素合格率较低,应该改善作业环境,加强个人防护,保护劳动者健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云浮市石材行业主要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以及职业病防治现状。方法随机选择石材生产行业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工作岗位主要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并对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结果石材行业工作岗位主要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粉尘和噪声,生产过程中工作岗位总粉尘浓度超标率22.8%、噪声强度不合格率50.4%,劳动者胸片检查异常率18.7%、纯音听阈测试听力异常率28.3%。结论石材行业职业病防治意识淡薄,管理制度不健全,防护设施、设备不足,劳动者个人防护意识低,存在职业卫生事故隐患。  相似文献   

19.
目的:摸清某化工公司职业病危害因素状况,对超标岗位或工种提出控制措施。方法:对化工公司生产岗位或工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现场调查和检测。结果:制糖车间谷物制粉岗位、乳酸钙粉碎车间粉碎岗位、精制车间乳酸钙粉碎岗位、钙粉房加钙位作业工人接触粉尘总尘浓度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限值标准要求;对30个岗位或工种进行噪声检测,其中16个岗位或工种不合格,合格率46.7%。结论:某化工公司作业岗位或工种接触粉尘和噪声危害因素合格率较低,应该改善作业环境,加强个人防护,保护劳动者健康。  相似文献   

20.
目的:摸清某鞋业集团职业病危害因素状况,对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岗位或工种提出控制措施。方法:对鞋厂生产岗位或工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现场调查和检测。结果:工人未佩戴防尘口罩,打粗工、打磨工接触粉尘总尘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限值标准。工人也未佩戴防毒物的活性炭口罩、手套,各工种接触毒物(丙酮、甲苯)浓度符合职业卫生限值标准。工作场所最大噪声强度98.0dB(A),最小声强72.0dB(A),平均82.2dB(A),其中5个岗位或工种噪声强度不合格,合格率25.0%。结论:某鞋厂作业岗位或工种对粉尘、毒物和噪声危害因素的控制措施还不完善,个别岗位或工种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不合格,应改善作业环境,加强个人防护,保护劳动者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