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有创机械通气用于重症急性心原性肺水肿的疗效及临床分析.方法 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诊治的20例重症急性心原性肺水肿患者,应用有创机械通气进行相应治疗.对患者发绀、肺部湿罗音的变化情况和死亡情况;机械通气前后呼吸、心率和血压的变化;动脉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经有创机械通气治疗2h-后,18例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发绀、肺部湿罗音均消失,2例死亡.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心率、呼吸、收缩压和舒张压都明显降低,PaO2、SaO2明显升高,而PaCO2明显降低.结论 对于重症急性心原性肺水肿患者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疗效显著,能够快速缓解症状,明显改善血气指标.  相似文献   

2.
机械通气治疗左心衰伴急性肺水肿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常迅速出现呼吸衰竭,严重低氧血症,如不及时处理可导致全身脏器不可逆的损害。当药物治疗难以奏效时,适时使用机械通气呼吸支持治疗,可及时纠正全身缺氧状态,对控制左心衰伴急性肺水肿所致呼吸衰竭和改善心功能具有重要作用。现将我院心内科重症监护室1995年4月~2 0 0 3年4月收治的2 9例左心衰伴急性肺水肿患者救治情况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左心衰伴急性肺水肿2 9例,男18例,女11例;年龄17~85岁,平均( 5 8±8)岁。其中冠状动脉性心脏病5例,扩张性心肌病8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10例,高血压心脏病5例,老年退性型瓣膜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症超声快速管理(PCUM)方案在ICU重症患者急性呼吸困难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病因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择于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84例急性呼吸困难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PCUM方案在患者病因诊断中发挥的作用。结果:ICU重症患者急性呼吸困难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病因主要为心源性休克(8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4例)、急性肺水肿(20例)、肺炎(13例)、分布性休克(17例)、急性肺栓塞(12例),对以上病因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1.56%、93.48%、89.92%、92.77%、93.58%、88.96%,敏感性分别为92.78%、90.35%、93.52%、88.45%、92.46%、90.27%,特异性分别为95.43%、94.25%、93.57%、98.66%、93.65%、95.22%。结论:PCUM方案可快速诊断ICU重症患者急性呼吸困难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病因,均有较高的准确率、敏感性和特异性,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4.
罗宗红 《四川医学》2012,33(12):2173-2174
目的观察探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急性心源性肺水肿(ACPE)的疗效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重症ACPE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有创机械通气,观察通气前后临床症状变化及相关指标变化。结果其中29例患者抢救成功,有效率为87.9%(29/33),经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后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血气pH值、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氧分压(Pa02)上升,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02)下等明显改善,治疗前及治疗后2h两组指标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严重的重症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积极行有创机械通气是成功抢救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无创机械通气应用于急性左心衰伴肺水肿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58例急性左心衰伴肺水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机械通气,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症状、体征、呼吸频率(RR)、心率(HR)、血压(MBP)、血氧饱和度(SpO2)和血气分析的结果.结果 50例患者在治疗后病情好转,心率与呼吸频率减慢,血氧有显著改善,pH与血压恢复正常.结论 早期急性左心衰伴肺水肿患者使用无创机械通气可以及时纠正机体缺氧状况,改善心功能,是治疗急性左心衰伴肺水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救治急性肺水肿的临床疗效,评价机械通气治疗急性肺水肿的价值。方法:对30例急性肺水肿患者在常规药物同时应用机械通气治疗(采用面罩无创正压通气和(或)有创机械通气),记录机械通气治疗前、治疗后患者呼吸(R)、心率(HR)、血气分析。结果:26例救治成功,1例死于急性肺水肿,2例死于原发疾病,1例死于多脏器衰竭。结论:机械通气是治疗急性肺水肿的重要手段,把握时机及时应用,可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小儿急性毒鼠强中毒71例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提高对小儿急性毒鼠强中毒的的认识和抢救水平。方法 对 71例急性毒鼠强中毒患儿进行中毒程度分类 ,分析救治措施并进行疗效统计。结果 中毒患儿多在 1h内发病 ,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晕、乏力、恶心、呕吐 ;重症为肢体间歇性痉挛性抽搐 ,伴昏迷 (2 3例 ) ,呼吸衰竭 (2 1例 ) ,急性肺水肿 (5例 )和咯血 1例。本组有 14例死亡 ,均死于呼吸衰竭 ,病死率与中毒程度相关。结论 小儿毒鼠强中毒重症患者死亡率高 ,主要原因为呼吸衰竭 ,早期应彻底清除毒物 ,重症早期人工支持呼吸。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 (CRRT)治疗重症急性肾衰临床效果。方法 2 5例重症急性肾衰患者 ,CRRT前血清肌酐 (Scr)≥ 3 10 μmol·L-1,不同程度伴有心衰、肺水肿、低血压、呼吸及肝功能衰竭等 ,均采用单针双腔管留置 ,应用血滤器 ,置换液采用Port配方 ,每天行CRRT治疗 8~ 12h ,观察血压、心率、呼吸、脉搏 ,治疗前后各测血生化、肾功能、血气 1次。结果  2 5例患者除 1例脑出血、1例电击伤、2例重症药物中毒死亡之外 ,其余均获得救治。结论 CRRT能更好的替代肾脏功能 ,对急性肾衰可首选  相似文献   

9.
谭政源 《中外医疗》2012,31(1):29-30
目的机械通气诊治急性重症急性肺水肿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本医院选取2006年6月至2011年6月急诊科确诊为急性肺水肿128例(男84例,女44例),年龄47~78岁,平均年龄(63.1±5.4)岁,通气前及通气后2h及24h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128例患者中104例(81.3%)病情好转,均于30min~2h内紫绀消失,心悸、气促、呼吸困难症状明显改善,肺部啰音明显减少(减少到1/2肺野以下)或消失,意识模糊者神志转清,24h后病情趋向稳定。16例(12.5%)死亡,其中12例死于大面积心梗合并心源性休克,4例死于心脏骤停,4例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二尖瓣脱垂症状好转后因经济困难放弃治疗,出院后第4天死亡,治疗前及治疗后2h及24h呼吸、心率、血压的变化及血气分析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对于重症急性肺水肿及早期采用机械通气能够迅速改善此类患者症状和心肺功能,阻断进行性恶化的心功能状态及血液动力学障碍,是抢救重症肺水肿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用人工机械通气方法抢救急性重症肺水肿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8例急性重症肺水肿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运用人工机械通气治疗。对通气前后的动脉血气中的SaO2、PaCO2、PaO2、pH水平变化进行分析。结果:18例患者pH、动脉血PaCO2、PaO2、SaO2及心率与血压等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期间1例患者出现呼吸机相关肺炎,1例患者在拔管后出现声音嘶哑,给予对症处理均缓解。结论:采用人工机械通气方法抢救急性重症肺水肿患者可明显改善缺氧状态,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李娟 《中国病案》2020,(3):57-60
目的分析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疾病构成与死亡原因分布特征,为重症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与防控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沈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2017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收治的1653例患者病案首页资料,收集不同性别、年龄组住院患者的主要疾病构成和死因分布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排名前3位疾病依次为肺炎(18.73%)、肺部感染(14.51%)和肺栓塞(8.63%)。男女性别比为1.19:1。男性肺部感染(χ^2=6.533,P=0.01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χ^2=4.017,P=0.045)和吸入性肺炎(χ^2=10.453,P=0.001)的构成比高于女性。65岁及以上老年患者占比62.97%,65岁以上年龄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构成比高于65岁以下患者。肺部感染是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首要死亡原因。结论某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疾病以肺炎、肺部感染和肺栓塞为主,65岁以上老年患者居多。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对肺部感染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监测,提升重症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水平和抢救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伴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 2008年1月~2011月5月该科共收治重症急性胰腺炎77例,将35例合并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定义为观察组,将42例未合并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定义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的呼吸频率、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胰腺CT评分,胰腺感染率等指标。结果①观察组入院时呼吸频率、APACHE-Ⅱ评分、胰腺CT评分、胰腺感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入院时Ranson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病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如果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入院时APACHE-Ⅱ评分、胰腺CT评分较高,同时呼吸频率加快,应警惕合并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可能性。重症急性胰腺炎伴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预后较差,应尽早采取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3.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重症心源性肺水肿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忠源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10):1234-1236,1239
目的:探导无创机械正压通气救治心源性肺水肿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急性重症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观察通气前、后临床症状、体症(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气分析等相关指标的变化,并作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结果:患者经过1~5 h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心率、呼吸频率较通气前明显减慢(P〈0.001),平均动脉压明显下降(P〈0.001),动脉血气分析各项指标明显改善(P〈0.01),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结论:对急性重症心源性肺水肿应用无创机械正压通气能迅速改善心功能和低氧血症,有效缓解症状、缩短心力衰竭病程,是抢救急性重症心源性肺水肿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肺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36例急性左心衰合并重症肺水肿住院患者,均行气管插管,呼吸机正压通气。在有创机械通气前、后监测临床症状及pH、PaO2、PaCO2、CO2、SaO2、心率、呼吸频率等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36例患者中除1例在机械通气第3天出现心脏骤停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余35例心衰均得到很好的纠正,有效率达97.2%。呼吸机治疗后各项监测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对于急性左心衰造成的重症肺水肿患者,尽早应用有创机械通气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我院内科重症监护病房,自1993年4月至1995年9月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抢救重症监护病员12例,效果满意。本文回顾性总结呼吸机辅助呼吸抢救重症病员呼吸衰竭的临床经验,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12例重症监护病员,男8例,女4例,年龄28~64岁,其中一氧化碳中毒3例,急性脑出血5例,重症有机磷中毒3例,塌方窒息心肺复苏后1例。患者均病情危重,呼吸表浅或停止,末梢紫绀,呼吸频率>35次/分,心率>120次/分或合并脑水肿、肺水肿、肺部感染、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休克等。实验室检查:血气分析PaO2<6.7kPa,或PaCO2>6.7…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文研究床旁胸片对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在我院重症监护室治疗的机械通气患者中选取2015年01月至2016年06月收治并确认病例的患者71例,患者接受床旁胸片检查,了解床旁胸片对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71例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接受检查,其中有32例炎症患者、2例患者肺水肿、21例患者炎症与肺水肿并存、7例患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1例患者患有其他病症、3例患者无法确定临床症状。结论在临床上床旁胸片检查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了解患者肺叶肺段分布,操作简单,能够及时的发现患者病变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和分析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急性高原性肺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该次研究方便选取在2014年11月—2016年9月期间该院收治的60例重症急性高原性肺水肿患者作为研究主体,按患者入院顺序分为甲组和乙组,其中甲组患者为31例,乙组患者为29例.甲乙两组患者都进行常规治疗,而甲组患者加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比甲乙两组患者临床情况和治疗前后甲组患者呼吸参数.结果 甲组患者水肿完全消退时间(41.37±5.67)h、两肺啰音消失时间(41.26±3.94)h、SPO2恢复正常时间(13.48±2.61)h以及住院时间(5.02±0.76)d均优于乙组患者[(64.97±6.47)h、(73.68±6.49)h、(48.16±4.18)h、(9.94±1.1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甲组患者pH(7.37±0.07)、PaO2(95.23±12.34)mmHg、PaCO2(28.11±3.14)mmHg、SaO2(0.94±0.03)%、R(16.47±2.34)次/min均优于治疗前[pH(7.24±0.11)、PaO2(61.19±12.19)mmHg、PaCO2(32.37±6.19)mmHg、SaO2(0.74±0.11)%、R(36.12±3.17)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急性高原性肺水肿的临床效果很好,有效改善了患者临床情况和呼吸参数,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1999年以来 ,对 1 3例重度急性左心衰竭所致的急性肺水肿患者 ,在常规治疗无效的情况下 ,适时运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 (NBiPAP)给予呼吸支持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1 1 1 一般资料  1 3例患者均为重症监护病房的病人。男 8例 ,女 5例 ;年龄 5 5~ 76岁 ,平均年龄( 68± 8)岁。原发性基础疾病 :高血压病 4例 ,冠心病 3例 ,冠心病合并严重心律失常 4例 ,风湿性心脏病 2例。合并Ⅰ型呼吸衰竭 1 1例 ,Ⅱ型呼吸衰竭 2例。1 1 2 NBiPAP的治疗条件[1 ]   ( 1 )重度急性左心衰竭 (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症超声管理(PCUM)对ICU重症患者急性呼吸困难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病因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急性呼吸困难患者61例作为研究对象,行肺部超声与心脏超声检查,记录患者病因诊断结果,记录PCUM方案初步确诊时间、初步对症治疗时间、初步诊断准确率、特异度与敏感度。结果本组患者主要病因分别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肺炎(肺实变)、急性肺水肿、心源性休克与分布性休克。本组患者初步诊断时间为(16.13±4.84)min,确定诊断时间为(63.29±17.38)min,初步正确治疗时间为(35.26±11.43)min,初步诊断与确定诊断结果比较,52例相符,诊断准确率为85.25%。结论PCUM对ICU重症患者急性呼吸困难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病因诊断有较高的准确度,对各类病因诊断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均较高,可用于患者的及早诊断与治疗中,以提高预后,降低危险。  相似文献   

20.
<正>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指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急性呼吸衰竭综合征,它的特点是非心源性肺水肿、低氧血症和弥漫性肺实质病变。ARDS是重症监护室(ICU)中的常见危重症,病情凶险,死亡率高,因此系统而正规的护理至关重要。我院ICU自2005年7月~2010年12月共收治ARDS患者68例,现对其护理体会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