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分析头晕、眩晕患者的颅内外血管狭窄的发生率及与高血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 通过TCD监测985例以头晕、眩晕症状就诊的患者.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头晕、眩晕患者的血管狭窄情况,以及不同年龄患者的颅内血管流速增快的情况,近年来对168例以头晕、眩晕为主诉而无明显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的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TCD)检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眩晕或头晕患者通过TCD检测进一步了解病因。方法采用TCD检测仪,检测大脑中动脉(MCA)、前动脉(ACA)、颈内动脉终末段、后动脉(PCA)、椎动脉(VA)、小脑后下动脉(PI-CA)及基底动脉(BA),并记录血流速度、频谱形态、血流声频、搏动指数等指标。并分为40岁以下、40—59岁、59岁以上三个年龄段分别观察TCD异常表现发生率。结果300例患者中,有223例检查出异常,占74.33%,其中有58例表现为椎基底动脉异常,占总人数的19.33%,检出率较高。〈40岁有4例发现血管狭窄,占所有血管狭窄的比例为1.79%,发生率为11.11%;40~59岁〈40岁有130例发现血管狭窄,占所有血管狭窄的比例为58.30%,发生率为97.01%;〉59岁有89例发现血管狭窄,占所有血管狭窄的比例为39.91%,发生率为68.46%;各年龄段间血管狭窄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40~59岁显著高于〉59岁及〈40岁;〉59岁组显著高于〈40岁组。结论眩晕或头晕患者中血管狭窄发生率与年龄呈正相关,因此血管狭窄为老年眩晕或头晕的重要发病原因之一,值得引起临床医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彩色经颅多普勒TCD对脑血管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BMS-9经颅多谱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测。结果掌握好诊断指标,TCD可以对缺血性眩晕做出正确的诊断,临床医生对一些有条件限制的患者,可以只根据TCD的检测结果给予治疗。结论TCD检查可以用来诊断颅内血管狭窄并可判断狭窄的严重程度,其价值已经得到肯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血管病变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对207例TIA患者双功能彩色血流影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cerebral doppler,TCD)结果及危险因素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TIA患者内膜增厚发生率60.2%,斑块发生率54.1%,以多发斑块(39.1%)和稳定斑块(45.4%)为主,不稳定斑块仅30.4%.血管狭窄发生率47.8%,以多发狭窄(33.8%)和中重度狭窄(30.9%)为主.闭塞发生少(占13.5%).>60岁组内膜增厚、斑块发生率均高于≤60岁组,P<0.05.有血管狭窄组比无血管狭窄组高密度脂蛋白低,血尿酸及收缩压均高,P<0.05.结论 TIA患者早期动脉硬化表现极为普遍,且随着年龄有增加趋势,血管狭窄与收缩压、血尿酸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负相关.综合CDFI和TCD有利于血管病变初筛,尽早合理调控血压、血尿酸、血脂防治TIA.  相似文献   

6.
目的 将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联合检测诊断的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的检测资料进行分析,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做对比研究,客观评价二者对椎-基底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 经TCD,CDFI诊断的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38例,均进一步行磁共振血管造影(MRA)、DSA检测,对比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 与DSA比较,TCD,CDFI对椎动脉的检测敏感性为83%,特异性为91%;TCD对基底动脉狭窄检测的敏感性为75%,特异性为93%.以DSA为标准,TCD对基底动脉近段、中段、远段的检出率分别为100%,50%和33%.以DSA为标准,TCD+CDFI对椎-基底动脉狭窄的检出率为79%,MRA的检出率为96%,TCD,CDFI,MRA三者联合检出率为98%.结论 ①TCD,CDFI对椎-基底动脉狭窄的特异性较高,且无创、经济、方便,故可作为首选筛查手段.但因其敏感性不是很高,故当临床出现后循环神经缺失症状,而检测结果阴性时,可结合MRA检查;②TCD,CDFI,MRA三者联合对VBA狭窄有较好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技术联合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TACDS)技术对良性胆囊息肉病变患者诊断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08 ~ 2020-08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胆囊息肉病变患者87例,均行CDFI技术、TACDS技术单独与联合检测,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胆囊息肉良、恶性血流信号分级、V...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老年眩晕与椎动脉供血不足的关系。方法 运用彩色多普勒检测椎动脉颅外段内径、走行及血流速度,并计算眩晕组和对照组各项异常检出率的差异。结果 老年眩晕主要原因是椎动脉供血不足,彩色多普勒超声主要表现有椎动脉迂曲、狭窄、血流速度降低。结论 多普勒超声检查是检测老年眩晕病因和观察疗效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对中枢性眩晕患者前、后循环血流速度变化的观察,以期发现其主要关联供血系统。方法将临床诊断为中枢性眩晕的患者50例,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前循环探测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后循环探测基底动脉(BA)、椎动脉(VA),观察血流速度变化。结果中枢性眩晕患者前后循环血流速度均出现异常,后循环血流速度异常率明显高于前循环。结论中枢性眩晕患者血流速度异常以后循环为主,但不排除前循环病变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不同年龄组患者眩晕的病因,对我院近年就诊的126例眩晕患者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经颅多普勒(TCD)检测头晕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262例头晕患者,应用TCD探测双侧MCA、ACA、VA及BA。结果 262例中,142例(54.20%)血流速度增快,70例(26.72%)血流速度减低,50例(19.08%)血流速度正常,血流速度异常主要表现在椎基底动脉系统,且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头晕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主要为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增快(女性)或减低(男性),部分患者伴有前循环动脉血流速度增高或减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评价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脑功能及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对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动态TCD监测,并对频谱、血流速度、脉动指数等监测数据按国际标准进行评分、分级,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中外伤组分级与患者预后有良好的相关性,缺氧脑病组无明显关联性。结论TCD对判断病情、提示预后有重要意义,对脑外伤患者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13.
14.
从物理学角度深入系统阐述了CDFI原理,探讨了CDFI的伪像及其质量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耳石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8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中45例后上半规管性患者给予Epley复位法治疗,而另外35例水平半规管性患者给予Barbecue翻滚法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Epley复位法治疗后上半规管性眩晕有效率为95.5%(43/45),barbecue翻滚法治疗水平半规管性眩晕有效率为91.4%(32/35).结论 耳石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疗效显著,操作简便,无明显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周燕  袁华强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7):2566-2567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对前庭系统周围性和中枢性眩晕定位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44例临床确诊的前庭系统性眩晕患者进行BAEP检查,观察Ⅰ、Ⅲ、Ⅴ波的潜伏期(PL)、波形分化情况和Ⅴ/Ⅰ波幅比值及Ⅰ~Ⅲ、Ⅲ~Ⅴ、Ⅰ~Ⅴ波峰的潜伏期(IPL)、两耳测间差(ILD)等,并与健康对照组50例进行比较。结果前庭系统性眩晕144例患者中BAEP异常者92例,异常率为63.9%,其中内耳型21/92例(22.8%),表现为Ⅰ波分化不良或波形消失,Ⅰ波PL延长及其后各波相应延长,ILD相应增大;脑干型42例(45.7%),表现为Ⅰ波正常,Ⅲ、Ⅴ波形分化不良或波形消失,Ⅲ、Ⅴ波的PL、Ⅰ~Ⅲ、Ⅲ~Ⅴ、Ⅰ~ⅤIPL延长,ILD相应增大,Ⅲ~Ⅴ>Ⅰ~Ⅲ;混合型29例(31.5%),各波指标均出现改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AEP对前庭系统周围性眩晕与中枢性眩晕定位诊断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童生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4):107-107,110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辅助治疗眩晕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120例门诊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按眩晕治疗原则予静点盐酸培他司丁注射液以抗眩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内服。结果:治疗组在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参苓白术散辅助治疗眩晕可有效缩短病程,提高疾病治愈率及总有效率,从而减轻患者身心痛苦,减轻医疗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中医神经内科眩晕患者的临床病因和治疗效果。方法80例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其临床病因。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行中医疗法,根据患者病因治疗。观察患者病因调查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80例患者中,痰湿39例(48.75%)、肾精不足15例(18.75%)、肝阳上亢11例(13.75%)、气血亏虚9例(11.25%)、肝肾阴虚6例(7.50%)。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275,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复发率2.50%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538,P<0.05)。结论中医神经内科眩晕患者的病因包含痰湿、肾精不足、肝阳上亢等,根据病因采取有效的中医疗法,可改善患者基本症状,加速其康复,对患者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