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病人女性,33岁.体检发现胰腺肿块20余天于2008-04-08入院.病人无明显腹痛、腹胀,无发热寒颤、恶心呕吐及腹泻便秘.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末及包块;肝脾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B超示上腹部囊性肿块,胰尾来源.CT示胰尾区巨大囊性占位,约8.5cm×7.2cm,有分隔,囊壁光滑,CT值15~40Hu,增强后分隔样强化,病变向后侵及脾动静脉.胰头未见明显异常.肝脏、胆囊、脾脏及双肾未见明显异常.腹膜后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及生化检查基本正常.  相似文献   

2.
<正>病例资料患者,女,56岁。因上腹部隐痛不适半年入院,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隐痛,轻压痛,无反跳痛,无腹泻及便血,大小便正常。查体:血压160/80 mm Hg(1 mm Hg=0.133 kP a),上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余部位未见明显阳性体征。血尿常规、肝肾功、电解质及肿瘤标志物均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前上腹部CT示:胃体部大弯侧胃壁局限性增厚呈团块状,明显强化,最大截面约3.1 cm×4.3 cm,向胃壁内外侧生长,肝实质密度不均匀性减低,部分低于脾脏,胆囊、胰腺、脾脏、双肾及肾上腺未见异常。腹膜后腹主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40岁,因上腹部疼痛3个月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肝脏、胆囊及脾脏未触及明显包块.胸部CT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腹部CT检查发现胃窦占位性病变.生殖系统彩超未发现明显异常.胃镜检查提示胃窦部一大小约2.0 cm×2.2cm的隆起新生物,活检提示胃窦腺癌.  相似文献   

4.
1 病例资料患者,女,21岁,因"常规查体B超发现上腹部肿物"于2006年7月8日入院.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腹部平坦,无压痛和反跳痛,未扪及包块,肝脾未及.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十二指肠球正常,十二指肠圈略大征象,圈内偏前可见受压,十二指父肠粘膜无异常型,钡剂通过顺利,肝区结肠无异常改变,考虑胃肠道外肿瘤.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性,69岁.以"左上腹部间断隐痛2个月"入院.患者入院前2月无明显诱因间断出现进食后上腹部隐痛,伴食欲渐减退及乏力,无腹泻、恶心、呕吐,无呕血、黑便,无高热寒战及皮肤巩膜黄染等症状.入院后行胃镜检查示"贲门部黏液细胞癌".入院查体:体温:36.0 c℃、脉搏:82次/min、呼吸:20次/min,身高167 cm,体重77 kg.腹部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57 g/L、总蛋白55.3 g/L、白蛋白26.2 g/L.腹部超声未发现明显异常.腹部CT提示:贲门部胃壁不规则增厚.术前诊断:贲门癌.  相似文献   

6.
正患者女,43岁,主因"上腹部饱胀不适10月"入院。患者10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饱胀不适,进食后加剧。无恶心呕吐,两便正常。查体: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检查无异常,腹部略膨隆,腹壁静脉不明显,未见肠型及蠕动波。全腹未触及包块,腹肌不紧张,右上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无液波震颤,肝脾肋下未及,墨菲征(-),双肾未及;移动性浊音(-),肝浊音界位于右锁骨中线上平第五肋间,肝区叩击痛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性,38岁,病历号066833。因转移性右下腹痛伴恶心、呕吐10小时。于2001年8月25日急诊入院。入院查体:T37.8℃,P86次/分钟,R19次/分钟,BP130/85mmHg。心肺无异常,腹部平坦,无胃肠型,右下腹压痛明显伴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未及,腹部未及包块,叩诊鼓音,肠鸣音无异常。血常规WBC:13.6×10~9/L,中性粒0.84。胸腹透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性,52岁,因"发现血糖增高5年,间断上腹部隐痛2年"入院.患者口服降糖药2年,抗溃疡药物6个月余,症状无缓解.入院查体:体温:36.6℃,脉搏:78次/min,呼吸频率:20次/min,血压:140/90 mm Hg,身高:178 cm,体重:107.7 kg,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34,体态肥胖,发育正常,神清语明,查体合作.心肺未及明显异常.全腹膨隆,未见腹壁静脉曲张.全腹软,无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34岁.因左上腹部胀痛不适4个月于2008年10月28日入院.患者4个月前出现反复左上腹坠胀不适,伴轻度疼痛,近两个月出现右侧腰背部胀痛.伴右肩背部束带感.外院B超、CT检查提示"脾脏占位,肝脏多发结节"(见图1).人院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皮肤巩膜无黄染.腹平软,无压痛,脾脏肋下2 cm,质韧,轻度压痛.  相似文献   

10.
病例资料患者,男,27岁,因"体检发现脾脏占位"入院。患者于1年前行体检并未发现脾脏异常,但于3 d前行B超检查发现脾脏占位。入院前无任何症状,入院后查体无异常。行CT检查示脾脏上极有一约6 cm×5 cm大的团块占位;肿瘤标志物包括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CA19-9及CA-125均为阴性;乙肝表面抗体阳性。考虑为脾脏占位,遂行脾脏切除术。术中见脾脏大小正常,脾脏上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48岁。因发现骶前肿块以骶前肿物收入院。患者于体检超声发现骶前囊性肿块。CT示左侧盆底约7.5 cm×4.5 cm大小的囊性肿物,壁光滑,密度均匀。无腹泻,无便血,无肛门疼痛及排便困难,无感觉异常。患甲亢10年。查体:一般状况好,腹部未及肿物。直肠指检:直肠  相似文献   

12.
正1病例介绍患者女,68岁。因上腹痛2个月余入院,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胀痛不适,多在进食后出现,伴有后背部放射痛,偶有恶心呕吐,呕吐出胃内容物,无腹泻,无皮肤黏膜黄染。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双侧锁骨上未及肿大淋巴结,心肺无明显异常,腹膨软,上腹部深压不适,未及明显肿块。入院后查血常规、肝肾功能、AFP、CEA、CA199、淀粉酶均正常。腹部CT(平扫+增强)示:胰腺颈部实质内见直  相似文献   

13.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0岁,发现脾脏肿大20余年,期间无明显不适,近半年腹胀明显,并伴有数次鼻衄,门诊以"脾肿物、脾功能亢进"收治入院。查体:左侧腹部稍膨隆,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肝脏肋下可触及,脾脏下缘达左侧髂凹。影像学检查:B超提示:1.脾脏肿大(脾长25cm,脾厚9. 5cm),多发实性占位,性质待查; 2.肝脏稍大; 3.门脉内径增宽,血流速度增高。腹部CT提示:1.脾大,增强见多发大小不等类圆形低密度灶,考虑占位; 2.脾动脉增粗迂曲,门静脉、脾静脉增粗迂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 59岁, 因"体检发现右肝占位1周"入院。患者入院1周前单位体检B超发现右肝占位, 4.2 cm×4.0 cm大小, 无腹痛、腹胀, 无黄疸、食欲下降等表现。查体:巩膜不黄, 全腹无压痛, 未及腹部包块。既往无"乙肝、丙肝、血吸虫肝"等慢性肝病史, 有高血压病史5年, 15年前有外伤性脾破裂行开腹脾切除术史。入院血常规、肝功能、凝血功能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肿瘤标记物AFP、CEA、CA19-9均在正常范围。入院CT(图1):右肝后叶占位, 边界清, 平扫为等密度, 动脉期明显均匀强化, 门静脉期和平衡期为等密度。MRI:T2W1高信号, TIWI低信号, 增强后动脉期均匀强化, 门静脉期及肝胆排泄期强化减弱, 呈低信号。科内讨论考虑为肝脏良性肿瘤可能性大, 恶性肿瘤不能排除, 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决定行手术治疗。行荧光腹腔镜下右肝肿块连同周围2 cm正常肝组织的局部切除(术前48 h外周静脉注射吲哚菁绿25 mg), 术中见右肝后叶肿块边缘清楚, 呈被周围肝组织包绕而内陷状, 病灶无吲哚菁绿残留, 周围2.0 cm范围正常肝组织吲哚菁绿有部分残留(图2)。采用超声刀离断肝实质,...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33岁。因体检发现"脾占位性病变"入院。查体:皮肤和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无移动性浊音。实验室检查正常。彩超结果示脾脏厚4.2 cm,脾脏中下极可见一大小约2.6cm×2.4 cm类圆形稍高回声不均质肿块,边界清晰,包膜不明显(图1)。CT增强扫描:脾脏中下极见一大小约2.8 cm×2.6 cm类圆形低密度影(图2)。术中见脾中、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41岁.因腹部增大伴腹胀4个月就诊.查体:双颈、锁骨上淋巴结未及肿大,腹部明显膨隆,左侧腹部可扪及肿块约50 cm×35 cm×15 cm,质地软,边界欠清晰,无触痛,两下肢无浮肿.  相似文献   

17.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21岁。因体检发现脾脏占位6 d入院。否认有腹部外伤史。查体:腹部平坦;左上腹轻度压痛,无肌紧张,脾下缘距左锁骨中线与肋缘交接处5 cm,边缘钝,质地中等。腹部B超:脾区可见大小134 mm×129 mm的囊性包块,边界清,形态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可见稍强回声区。CDFI显示其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CT示脾脏巨大囊性占位,边缘清楚,大小约13.7 cm×12.6 cm,CT值约12 Hu。  相似文献   

18.
正病例资料患者,女,29岁.因"上腹部胀痛不适1~+年"入院。1~+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胀痛不适,伴食欲减退、纳差,无恶心、呕吐,无皮肤、巩膜黄染。患者自患病以来,便秘,小便如常,体质量较前无明显变化。既往无胆囊、胆管结石,无腹腔感染病史,无手术及外伤史,无石棉接触史。入院后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双下肢无水肿,腹部稍膨隆;全腹柔软,无肌紧张,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未触及肿块;中上腹部叩诊浊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无明显减弱或增强,未闻及血管杂音。实验室检査:未见明显异常。腹部彩超结果  相似文献   

19.
患者,69岁.因左侧阴囊内无痛性肿块4个月于2011年2月23日入院.无尿路刺激症状及血尿.既往无结核病、会阴部外伤及外生殖器手术史.查体:尿道口无异常,阴囊皮温正常,左侧附睾尾部可及大小约1.0 cm×0.8 cm×0.5 cm实性肿块,表面光滑,无触痛,双侧腹股沟区未及肿大淋巴结.B超检查提示左侧附睾多发性液性占位.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45岁,因"体检发现脾脏占位1周"入院.查体无阳性体征.上腹部CT提示"脾胃间隙低密度占位:脉管瘤?囊肿?包裹性积液?".术中见胃底大弯侧有1个约3 cm×2 cm大小的囊性肿块,被脾脏部分包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