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背景:周围神经损伤早期许旺细胞尚未大量分裂增殖,此时由于解剖连续性的中断,通过轴浆逆向运输提供的营养因子骤减,缺乏神经营养因子支持的神经元有可能死亡,从而使周围神经不能再生或再生乏力.目的:观察植入经富血小板血浆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结合去细胞神经修复坐骨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取新西兰大耳白兔制备坐骨神经缺损模型,随机抽签法分成4组:去细胞神经组,移植同种异体去细胞神经;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移植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结合化学萃取的同种异体去细胞神经:经诱导骨髓闯充质干细胞组,移植经富血小板血浆诱导的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结合化学萃取的同种异体去细胞神经;自体神经组,移植自体神经.术后进行形态学观察与靶肌肉肌湿质量恢复率、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轴突直径和髓鞘厚度的检测.结果与结论:经富血小板血浆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结合化学萃取的去细胞神经移植修复神经的靶肌肉肌湿质量恢复率、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轴突直径和髓鞘厚度及形态学观察明显优于移植单纯化学萃取的去细胞神经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结合化学萃取的去细胞神经的效果,而与移植自体神经修复结果相似.说明经诱导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内具有许旺细胞的部分功能,可作为组织工程化外周神经的种子细胞,用于周围神经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2.
骨髓间充质细胞构建组织工程神经修复坐骨神经缺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背景:许旺细胞是周围神经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但体外分离、培养、纯化许旺细胞较困难.脱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物具有较强的修复外周神经缺损的能力,且可诱导骨髓间充质细胞分化为类许旺细胞,理论上骨髓间充质细胞可替代许旺细胞作为种子细胞应用于周围神经组织工程.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细胞构建组织工程神经修复坐骨神经缺损的效果,评估骨髓间充质细胞作为种子细胞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可行性.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8-07/12在大理学院基础医学院实验室完成.材料:将3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10只.骨髓间充质细胞+异体移植组将骨髓间充质细胞复合脱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物培养的组织工程神经与两断端用10/0无创线端端吻合;异体移植组将脱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物桥接;自体移植组将切断的坐骨神经旋转180°端端吻合.方法:运用骨髓间充质细胞构建的组织工程神经修复大鼠10 mm坐骨神经缺损,移植后12周通过坐骨神经功能指数、腓肠肌湿质量恢复率、S-10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电镜等方法观察移植物修复效果.主要观察指标:复合物培养时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移植后观察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及腓肠肌湿质量恢复率;通过甲苯胺蓝染色观察新生髓鞘形成和轴突生长及神经纤维的分布情况,结合透射电镜及S-100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许旺细胞生长和神经纤维再生情况.结果: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及腓肠肌湿质量恢复率的检测结果显示骨髓间充质细胞+异体移植组优于异体移植组(P<0.05).骨髓间充质细胞+异体移植组复合物中S-100的表达明显高于异体移植组,有髓神经纤维数量、有髓纤维直径和髓鞘厚度均大于异体移植组(P< 0.05),修复效果接近自体移植组.结论:骨髓间充质细胞构建的组织工程神经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效果优于单纯的脱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物,骨髓间充质细胞作为种子细胞在周围神经组织工程中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背景:作者前期将无细胞神经移植物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培养,成功构建了组织工程人工神经.目的:应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神经逆行示踪技术对无细胞神经移植物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的神经移植复合体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后运动冲经元的保护作用进行评价.方法:成年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①实验组:采用复合骨髓问充质干细胞的无细胞神经移植物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②空白对照组:采用无细胞神经移植物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⑨自体神经对照组:采用自体神经移植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术后12刷应用辣根过氧化物酶神经逆行示踪技术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再牛进行评价.结果与结论:术后12周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再生评价结果显示:实验组优丁无细胞神经移植物组,而与自体神经移植物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证实无细胞神经移植物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人工神经修复人鼠坐骨神经缺损,对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具有倨护作用,可能达到与自体神经移植相似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背景:周围神经缺损修复是临床上一大难题,由于自体神经移植有一定的局限性,人工神经修复材料是一种很有前途的选择.目的:探讨静电纺丝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LGA)-丝素-胶原纳米神经导管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可能性.方法:雌性SD大鼠36只,制备约10 mm的坐骨神经缺损,分别采用倒转自体神经、静电纺丝PLGA-丝素-胶原神经导管、单纯 PLGA 神经导管桥接,术后12周进行大体观察、神经电生理测定、光镜观察、透射电镜观察和图像分析对比,了解神经再生的情况.结果与结论:静电纺丝法制备成的纳米神经导管管壁疏松多孔,能够模拟细胞外基质的结构.静电纺丝 PLGA-丝素-胶原神经导管组在促进坐骨神经再生、提高再生神经髓鞘化、加速再生神经功能重建等方面均优于单纯 PLGA导管组,比自体神经移植组略差.  相似文献   

5.
背景:作者前期已经成功将无细胞神经移植物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人工神经,并证明可以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目的:构建组织工程人工神经,观察和验证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构建大鼠坐骨神经15 mm缺损模型.随机分成3组,每组20只.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实验组采用组织工程人工神经,空白对照组采用无细胞组织工程神经支架,自体神经对照组采用自体神经移植.桥接后12周通过大体观察、胫骨前肌湿质量、组织学等方法分析坐骨神经组织学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结论:桥接术后12周:实验组大鼠肢体可以支撑着地,钳夹大鼠手术侧足底皮肤出现逃避反射,足底皮肤s.100蛋白染色呈阳性反应.实验组与自体神经移植组胫骨前肌湿质量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辣根过氧化物酶逆行示踪实验显示脊髓、后根神经节均可见数量不等的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阳性细胞.实验组移植物与自体神经移植组有髓神经纤维数、髓鞘厚度、神经组织面积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实验结果验证了无细胞神经移植物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人工神经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可以促进神经组织学的修复重建和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背景:小肠黏膜下层作为一种天然的生物材料,能提供适合神经生长的三维支架,而许旺细胞又在神经再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如果能将许旺细胞种植在小肠黏膜下层,用来桥接周围神经缺损,理论上更有利于神经的长入,极有可能获得良好的实验效果。目的:应用复合有许旺细胞的小肠黏膜下层桥接周围神经缺损,观察桥接后神经生长情况。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8-01在深圳市松岗人民医院完成。材料:取健康成年猪的新鲜近段空肠制备小肠黏膜下层。方法:SD大鼠20只随机分成2组,即复合有许旺细胞的小肠黏膜下层桥接组、自体神经移植组。每组10只。首先在距坐骨神经出口1cm处用双面刀片切取1cm长度的坐骨神经,造成神经缺损模型。然后分别用复合有许旺细胞的小肠黏膜下层桥接、自体神经移植桥接。主要观察指标:于术后6,12周自近端缝合口的近端至远端缝合口的远端切取大鼠的坐骨神经,用于病理组织学观察并进行图像分析。同时用生理示波器测定大鼠两侧坐骨神经的潜伏期和诱发电位的波幅。结果:复合有许旺细胞的小肠黏膜下层桥接神经组可见有再生神经组织长过缺损,呈条索状连续,且神经纤维多集中在小肠黏膜下层形成的桥接管周缘区域,而中心区域可见胶原组织且孔隙较多。复合有许旺细胞的小肠黏膜下层桥接神经组潜伏期的延迟率均高于自体神经移植组(P〈0.05),而诱发电位的波幅恢复率均低于自体神经对照组(P〈0.05)。复合有许旺细胞的小肠黏膜下层桥接神经组轴突的平均直径、单位面积的轴突数量和神经组织所占的百分比均低于自体神经移植组(P〈0.05)。结论:复合有许旺细胞的小肠黏膜下层具有促进周围神经轴突再生的作用,但较自体神经移植略差。  相似文献   

7.
背景:作者前期试验已成功制备了天然可生物降解的无细胞神经移植物并证明其可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目的:无细胞神经移植物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人工神经并观察其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促进运动功能恢复的效果.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8-06/2009-02在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医学组织工程实验室完成.材料:180~200 g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用于制备无细胞神经移植物,100~120 g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用于制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植入并与无细胞神经支架联合培养构建组织工程人工神经.方法:180~200 g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构建坐骨神经15 mm缺损模型,随机分成3组,每组20只.①实验组采用组织工程人工神经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②空白对照组采用组织工程神经支架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③自体神经对照组采用自体神经移植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主要观察指标:术后12周通过大体观察、电生理检测、组织学和小腿三头肌湿质量等方法分析评价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①术后12周,实验组大鼠手术侧足趾可以分开,并且可以支撑着地;实验组大鼠再生神经传导速度与自体神经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②术后12周,实验组组织化学染色可见腓肠肌内有呈AchE阳性的运动终板整齐地排列于腓肠肌的中上部形成终板带,经结合镀银染色后可见再生的神经束及发出的分支与运动终板相连.③实验组与自体神经对照组胫骨前肌湿质量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无细胞神经移植物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具有促进其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组织工程化周围神经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应用预制的组织工程化周围神经修复大鼠坐骨神经15mm缺损。术后12周,分别进行显微解剖观察,再生轴突神经电生理测定,再生轴突生长和成熟情况的组织学观察及其图像分析处理。结果:组织工程化周围神经移植体结构完整,组织相容性良好。组织工程化周围神经移植组与自体神经移植组相比相对动作电位幅值恢复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再生轴突在组织工程化周围神经移植体内生长良好,并可见较好的髓鞘结构形成。组织工程化周围神经移植组与自体神经移植组相比再生轴突密度恢复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组织工程化周围神经可修复大鼠坐骨神经15mm缺损。  相似文献   

9.
背景:作者已经成功制备了无细胞神经移植物,并且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人工神经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目的:无细胞神经移植物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人工神经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后运动功能的恢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构建大鼠坐骨神经15mm缺损模型,分别应用组织工程人工神经、组织工程神经支架或自行神经桥接坐骨神经缺损。桥接后20周再生神经电生理学测定,手术侧胫骨前肌湿质量、腓肠肌组织学及透视电镜分析。结果与结论:桥接20周后,组织工程人工神经与自体神经移植组胫骨前肌湿质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神经干传导速度为(30.56±2.15)m/s。结果提示,无细胞神经移植物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的组织工程人工神经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后,可以促进再生神经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背景:有研究表明,许旺细胞神经移植复合体具有极强修复自体神经缺损作用,并且许旺细胞在神经再生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目的:比较不同浓度许旺细胞神经移植复合体修复自体神经缺损时周围神经的再生效果。方法:建立坐骨神经缺损模型大鼠。原代培养大鼠许旺细胞,构建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管-细胞外基质凝胶-许旺细胞神经移植复合体修复坐骨神经缺损模型大鼠。按许旺细胞浓度的不同分为105,106,107,108,109 L-1结果与结论:建模后3,6和12周,含许旺细胞各浓度的神经移植复合体组各时间点神经传导速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1),其中10浓度组,对照组不含许旺细胞。分别于建模后3,6和12周,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建模后12周各组胫骨前肌湿质量测量和组织学观察。8 L-1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优于其他各浓度组(P 〈0.05)。建模后12周,大鼠胫骨前肌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各浓度许旺细胞神经移植复合体组正常肌纤维数均多于对照组(P 〈0.05)。其中许旺细胞浓度108,109 L-1浓度组胫骨前肌形态恢复较好,肌纤维细条样、波浪状,同向而行,长短、粗细及疏密大致一致。结果证实,108 L-1许旺细胞神经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移植复合体对缺损坐骨神经再生的促进作用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就近年来组织工程修复脊髓损伤进展进行归纳总结.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及CNKI数据库中1999-09/2009-09与组织工程修复脊髓损伤相关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spinal cord injury,tissue engineering"或"脊髓损伤,组织工程"为检索词进行检索.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资料选择:选择组织工程修复脊髓损伤方面的最新相关文献,最终纳入29篇符合标准的文献.结局评价指标:组织工程种子细胞选择,组织工程脊髓对支架材料的要求,再生所需神经营养因子,再生所需特殊内环境构建.结果:组织工程化脊髓种子细胞包括许旺细胞、嗅鞘细胞、胚胎干细胞、神经干细胞以及骨髓基质干细胞等.目前支架材料主要为合成材料或改性天然材料,如聚羟基乙酸、聚乳酸和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等.表面被修饰后,利于细胞黏附和营养因子的聚集.将一些促进神经生长因子或抑制神经生长因子的抗体与聚乙二醇加工成耦合体作为组织工程支架,联合干细胞移植、并施加电场/磁场刺激修复脊髓损伤可能是组织工程修复脊髓损伤的有希望途径.结论:选择最佳组织工程组分是修复脊髓损伤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背景:国内外研究人员已经利用化学方法或单纯与许旺细胞共培养方法成功将骨髓基质干细胞诱导为许旺细胞样细胞,但仍存在一些弊端,前者对细胞有一定毒性,后者诱导速度慢,耗时较长。目的:探讨大鼠的许旺细胞培养液诱导NRG1转染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分化成神经组织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利用NRG1转染骨髓基质干细胞,待生长状态稳定后,将培养液更换为许旺细胞的培养液,置于37℃、体积分数为5%CO2培养箱中培养。结果与结论:经许旺细胞培养液诱导10 d后,光镜下可观察到NRG1转染的骨髓基质干细胞胞体开始回缩,呈梭形,出现许旺细胞样细胞,呈岛屿状紧密排列,免疫荧光染色鉴定诱导后细胞S-100、NSE和GFAP呈阳性表达,NSE表达阳性率为25.32%,GFAP表达阳性率为38.69%,S-100表达阳性率为35.99%,结果表明许旺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和NRG1蛋白共作用可以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高效地向神经组织细胞分化,并表达许旺细胞、神经元和胶质细胞表面抗原。  相似文献   

13.
骨髓基质干细胞应用于软骨组织工程已近20年,这方面的研究也成为干细胞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检索文献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软骨组织工程中应用的情况、取得的最新进展及面临的主要问题作一综述.随着分子生物学、生物材料学、计算机及纳米生物技术的发展,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种子细胞复合生物材料支架构建的组织工程软骨在修复关节软骨缺损中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背景:以生长因子、种子细胞、载体支架为基础的骨组织工程研究取得的成功,向人们展示了再造骨组织器官的美好前景,然而在临床应用方面往往效果不理想。其中很重要一个原因是组织工程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移植物血管网缺乏造成的细胞供养障碍而导致失效。目的:新型组织工程骨修复材料植入新西兰兔桡骨缺损处观察其成血管作用。方法:将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包裹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制备成微球囊,然后与磷酸钙骨水泥混合,并与体外培养的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制备新型组织工程骨修复材料。60只成年新西兰兔建立15mm桡骨缺损模型后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植入新型组织工程骨修复材料,对照组植入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与磷酸钙骨水泥的混合材料。于术后4、8、12周,通过组织细胞形态学观察、核素骨扫描等手段,观察各个时期血管形成情况。结果与结论:光镜下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及核素骨扫描结果示血管化程度是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果显示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磷酸钙骨水泥材料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的新型组织工程骨修复材料在动物体内有较好的成血管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发现一种新的方法代替雪旺细胞用来修复周围神经缺损。方法:从大鼠抽取骨髓在体外诱导为胶质细胞并做免疫组化。结果:骨髓基质细胞在体外培养数代,显示出极强的扩增能力,并在条件培养液的作用下分化为神经原及神经胶质细胞。结论:经论证,本实验在治疗中枢及外周神经疾病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背景:目前可注射组织工程骨的研究主要限于动物实验,若人骨髓基质干细胞与藻酸盐生物相容性良好,可注射组织工程骨将是极具前途的临床治疗手段。目的:体外观察人骨髓基质干细胞与可注射支架藻酸钙凝胶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实验组将第2代人骨髓基质干细胞与藻酸钙凝胶复合培养,对照组单纯接种骨髓基质干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及增殖情况,MTT法半定量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与结论:倒置显微镜下见实验组细胞生长良好,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扫描电镜见骨髓基质干细胞在藻酸钙表面贴附、增殖良好,第6天时细胞已跨越微孔表面或向孔内生长。MTT法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增殖能力不受影响。结果初步表明藻酸钙与人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生物相容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背景:骨髓基质干细胞来源广泛,分离方便,扩增迅速,具有多向分化潜能,适合自体移植的特点,同时是骨组织工程中合适的种子细胞。目的:总结分析采用骨髓基质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并利用转基因或其复合支架修复骨缺损所具有的优势。方法:检索1990/2009西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及CNKI数据库有关骨髓基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在骨缺损方面的应用,骨组织工程方面的文献,英文检索词为"Bone marrow stem cells,Repairing,Bone defect",中文检索词为"骨髓基质干细胞,修复,骨缺损"。排除重复性研究,保留28篇进一步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文章从骨髓基质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的优势,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分离和培养,骨髓基质干细胞的成骨诱导及骨髓基质干细胞修复骨缺损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利用骨髓基质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与适当的支架材料结合,或用骨髓基质干细胞作为靶细胞,导入外源目的基因诱导成骨的基因治疗来修复骨缺损的方法,给骨缺损的治疗带来光明的前景。但同时也存在骨髓基质干细胞存化,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合适的条件,哪些因子能有效促进新骨形成,载体材料及体内植入方式,以及如何将骨组织工程与基因治疗的方法结合起来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聚乳酸吸附骨髓基质细胞修复软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索聚乳酸作为软骨组织工程载体材料的可行性。观察4、8、12周后软骨缺损的情况,并对组织切片评分。方法制备了聚乳酸(PLA)多孔泡沫,将吸附骨髓基质细胞的聚乳酸多孔膜植入兔膝关节软骨负重(内髁)和非负重区(外髁)缺损内。结果骨髓基质细胞可以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结论聚乳酸是适合吸附骨髓基质细胞修复软骨的载体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