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腹膜后化学感受器瘤起源于腹膜后嗜铬神经节细胞,临床少见。我院收治2例,报告如下。例1:女,35岁,因阵发性心慌、头晕2个月收入院。查体:Bp18/12kPa,腹部无异常发现。B超示上腹部腹膜后偏右侧有-5cm×6cm实性低回声光团,边界清,有完整包膜... 相似文献
3.
4.
乔××,男,33岁,于1973年4月自觉左胸前下部隐痛不适,但无发热、咳嗽、盗汗,故未介意。此后病情渐增。10月,左胸下部有闪电样灼痛,但与活动、呼吸关系不著,也无心慌、气短、咳嗽。当地公社医院诊断为“岔气”、“神经痛”,予以消炎痛、 相似文献
5.
6.
7.
患者女,35岁。因右腹包块8个月,伴下腹隐痛2个月而入院。内科一般查体无异常。妇科检查:于右侧附件区扪及一6cm×5cm×5cm包块,中等硬度,活动差,表面光滑,有轻度压痛。B超检查见子宫右上方有一6cm×5cm×4.2cm不均质低回音区,边界尚清,提示为右侧卵巢肿瘤。初诊为卵巢肿瘤,腹膜肿瘤待排除。入院后,即在硬膜 相似文献
8.
我院1966~1983年共收治新型隐球菌脑膜炎11例,所有病例均经脑脊液涂片或加培养证实。本文重点分析其诊断、治疗和随访结果,并加以讨论。资料分析一、性别、年龄、最初诊断:男7例,女4例。年龄15~63岁,平均29岁,以青壮年为多。院外最初 相似文献
9.
胃肠道间质瘤确定为消化道肿瘤已十余年,以往由于对其认识不足,病理上多被误认为是平滑肌源性或神经鞘源性肿瘤。近年来由于免疫组化、电镜技术的应用,对其有所认识,然临床对其尚认识不足。1996年12月以来我院发现11例上消化道间质瘤患者。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11例上消化道间质瘤患者全部经手术切除大体标本病理诊断证实,其中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14~74岁,平均年龄49.2岁。首发症状为消化道出血者7例,上腹疼痛不适纳差3例,无症状体检发现肿瘤1例。2.检查方法:经胃镜检查的共计8例,镜下见肿… 相似文献
10.
王多先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1998,(2)
为了解脑型血吸虫病(下称脑血)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笔者对1990年—1993年收治的23例脑型血吸虫病患者进行随访,现将临床与随访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对1例长期患者带瘤生存多处转移化学感受器瘤治疗过程的分析,总结出其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1例长期带瘤生存多处转移化学感受器瘤的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37岁,因全身乏力入院。患者于2002年11月因左侧颌下包块就诊,行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慢性淋巴结炎,之后未做治疗及检查。2年后原部位再次出现逐渐增大的肿物,血常规:血红蛋白48 g/L;在全麻下行左颌下包块切除术,术中见肿物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无法完全切除,切取一直径约2 cm大小肿物组织做活检,病理检查诊断为(颈部)化学感受器瘤。患者术后未做治疗。4个月后原部位再次出现颌下肿物增大,胸部CT检查发现双肺转移瘤,给予NP方案全身化疗,及颌下局部放疗,并给予输注红细胞等对症治疗,病情持续稳定6年后经胸腹部CT、颅脑MRI等检查发现双肺、多处骨骼、肝脏、脾脏转移,且伴重度贫血,血红蛋白最低为44 g/L。给予输注红细胞及对症支持治疗,患者乏力减轻。结论 长期带瘤生存多处转移化学感受器瘤的治疗方法首选肿瘤切除术,如手术不能完全切除,早期积极的全身化疗、局部放疗及对症支持治疗有益于患者的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12.
1986~1998年,我院手术治疗脊髓室管膜瘤11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1例中,非显微手术组4例,男女各2例,年龄18~54岁、平均39岁,病程3~45个月、平均19个月;显微手术组7例,男4例,女3例,年龄22~51岁、平均36岁,病程1~36个月、平均13个月。患者表现为肌力障碍7例、深感觉障碍1例、浅感觉障碍10例、二便障碍6例、自发疼痛1例。术前均行脊髓腔造影或CT、MRI扫描检查。非显微手术组肿瘤位于C3~T11例、T1~T102例、T10以下1例;显微手术组肿瘤位于C… 相似文献
13.
心肌致密化不全16例临床分析及随访报告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分析心肌致密化不全(NVM)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0月至2002年9月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就诊的16例NVM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了临床随访。结果16例患者中,家族集中性发病者7例;有心功能不全表现者6例;存在心律失常者6例;无症状者6例;因胸痛就诊者2例。15例患者接受了随访,平均随访时间(52.06±8.46)个月,随访期间3例死亡,5例因心力衰竭多次入院治疗(包括1例无症状患者及1例因胸痛就诊患者),1例安装永久性起搏器,1例因下壁心肌梗死行冠脉内支架置入术,5例病情稳定,无明显症状。结论NVM总体预后较差,有症状患者预后明显比无症状患者差,早期诊断并进行危险分层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成人肾恶性横纹肌样瘤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对11例成人肾恶性横纹肌样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成人肾恶性横纹肌样瘤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腰腹疼痛4例,肉眼血尿2例,消瘦、乏力2例。 B超检查均提示肾占位性病变;CT检查均提示肾实质不规则混杂密度肿物影,肿瘤内有坏死液化,增强扫描均有不均匀强化改变。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均确诊为肾恶性横纹肌样瘤。11例均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术后辅以生物免疫治疗。根据NWTS3分期标准:Ⅰ期4例、Ⅱ期3例、Ⅲ期4例。4例术后1 a内死于肿瘤多器官转移;3例分别死于心肌梗死、脑出血、肾功能衰竭;3例术后随访7~26个月无瘤生存。结论成人肾恶性横纹肌样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确诊依赖于病理学检查,应争取早期行根治性肾切除术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Ⅰ期和Ⅱ期术后及时辅以生物免疫治疗疗效良好,Ⅲ期和Ⅳ期预后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和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998-07~2008-12收治的11例SPTP临床资料。结果 11例均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以腹部不适和腹部肿块为主,9例患者术前行细针穿刺活检,4例患者术前获得确诊。11例均行手术治疗,8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1例行胰腺不规则切除术的病人术后出现胰瘘,1例患者术后6月出现肿瘤复发,给予再次手术治疗后治愈。结论细针穿刺病理组织学检查联合免疫组化分析是术前确诊SPTP的可靠方法,手术完整切除肿瘤可获得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17.
冠状动脉瘤12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冠状动脉瘤是一种少见病,我们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中共发现12例,发生率为0.86%。男性11例,女性1例。6例合并心肌梗塞,同时并有冠状动脉狭窄≥75%病变者10例,瘤体发生于单支冠状动脉10例,2支者1例,3支并左主干者1例。瘤体好发于左前降支及右冠状动脉,本病预后不良。本文对冠状动脉瘤的病因、病理、临床特点及预后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19.
青少年原发性肝癌(PHC)临床上较为少见,但近年发病率有增高趋势,且具有家庭聚集性特征.本文总结1990~1997年6月间经临床及病理检查证实PHC 11例,结合临床特点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作一分析.1 临床资料本组男性10例,女性1例,年龄14~20岁,平均17岁.既往有明确肝炎病史5例(45.5%),肝病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