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在高龄肺功能低下食管癌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6例术前肺功能(MVV≤50%和FEV1/FVC>45%)低下的食管癌患者,年龄(72.3±4.1)岁。其中术后行呼吸机辅助呼吸的37例为A组;术后常规治疗,未行呼吸机辅助呼吸的19例为B组。观察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心律失常、动脉血气以及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无死亡病例。A组中脉搏血氧饱和度(97.6±1.4)%,心律失常发生率29.7%(11/37),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33.2±5.4)h,术后住院时间(7.6±2.3)d;B组中脉搏血氧饱和度(92.4±1.2)%,心律失常发生率47.4%(9/19),术后住院时间(10.1±3.1)d,其中2例因血氧饱和度降至80%,立刻行呼吸机辅助呼吸;两组术后血气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肺功能低下的食管癌手术患者,应用机械通气辅助呼吸可扩大手术适应证,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80岁以上高龄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效果和围术期管理特点。方法 24例80岁以上患者单纯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其中体外循环下2例,非体外循环下22例,胸骨下端小切口2例,应用主动脉近端吻合器5例。结果死亡2例,死亡率8.33%。术后低心排出量3例,心房纤颤9例,低氧血症2例,急性肾功能损伤2例,术后出现精神症状3例,胸部切口感染1例,以上均经治疗后痊愈出院。呼吸机辅助时间(11.3±8.6)h。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2例。住ICU时间(3.15±1.74)d,术后住院时间(18.47±5.32)d。生存患者随访3~37个月,1例死亡,17例患者心绞痛消失,占77.3%,心功能Ⅱ级。结论根据高龄病人的特点,采取适当的术前准备,手术方案和术后管理,80岁以上患者行CABG的临床结果可以接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行经皮气管切开的疗效及术后呼吸道感染风险特征。方法选取ICU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47例。观察组采取经皮气管切开,对照组采取传统气管切开,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切口愈合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并对经皮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10.15±4.36)min、术中出血量(6.41±1.33)mL、切口长度(1.32±0.41)cm、切口愈合时间(3.52±0.71)d、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8.51%,均低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气管插管保留≥1周、机械通气时间≥1周、合并基础疾病为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其中湿化瓶、呼吸机接口、吸引器连接管为气管切开术后引起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部位,且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为主。结论经皮气管切开术用于ICU中的手术相关指标满意,气管插管保留≥1周、机械通气时间≥1周、合并基础疾病是术后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硬膜外阻滞用于80岁以上伴有呼吸系统疾患行开腹单纯胆囊切除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组和全麻插管组各30例。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 30例硬膜外阻滞组患者均获得了满意的麻醉效果,无一例改气管插管全麻;9例术中有严重的牵拉反射和不适,辅助适量芬太尼后缓解。SpO2﹤95%5例,一过性呼吸抑制2例,经麻醉机进行短暂辅助呼吸后恢复正常,术中和术毕未见呼吸系统疾患发作,平均住院时间(11±2)d。术后无一例行机械通气,无一例肺部感染。30例全麻组麻醉效果均满意,术中发生支气管痉挛2例,术后苏醒期发生哮喘5例;术毕带气管导管回病房12例,其中转ICU行机械通气5例,术后肺部感染2例,平均住院时间(18±3)d。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用于80岁以上伴有呼吸系统疾患行开腹单纯胆囊切除术是有效和安全的,和气管插管全麻相比,具有减少或避免了呼吸系统疾患的发作,缩短了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冠状动脉内直接支架术 ,即不经球囊扩张直接放置支架在老年患者 (≥ 6 5岁 )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176例行冠脉直接支架术患者 (非复杂病变 ,无严重钙化 ,血管直径≥ 3.0mm ,每位患者均放置 1枚支架 )按年龄分为老年组 (6 2例 )和标准组 (114例 )。观察两组手术成功率、术后TIMI分级结果、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放射线暴露时间、造影剂剂量和 12个月主要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 支架放置成功率老年组与标准组无显著性差异 (96 .8%和 97.4 % )。手术时间、放射线暴露时间和造影剂剂量老年支架术组于标准支架术组无显著性差异 [(19.2± 9.7)min和 (18.7± 12 .3)min ,P >0 .0 5 ;(8.3± 1.1)min和(8.2± 3.4 )min ,P >0 .0 5 ;(113± 36 )ml和 (10 9± 4 5 )ml,P >0 .0 5 ],住院期间两组均无支架内血栓形成和死亡发生。 12个月随访两组主要心脏事件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冠状动脉内直接支架术在老年患者非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的病例中 ,具有良好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而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及心脏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伴有肺挫伤的创伤性连枷胸加压包扎、肋骨牵引和手术内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浙江省立同德医院2000年~2009年收治的46例连枷胸伴肺挫伤的临床资料。治疗分组:A组(牵引治疗组)12例、B组(包扎治疗组)13例、C组(手术固定组)21例。C组治疗方法包括在胸腔镜指引下行止血、肺修补及采用记忆合金肋骨环抱接骨器内固定。比较3种治疗方法的呼吸机通气支持率、机械通气时间、ICU时间、肺炎发生率、伤后第3天疼痛指数、死亡率等指标,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A组比较,B组需呼吸机支持率增高(P0.05),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增加(P0.05),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死亡率、疼痛指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需呼吸机支持率及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机械通气时间缩短(P0.01),ICU住院时间缩短(P0.01),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减低(P0.05),疼痛指数下降(P0.05)。结论连枷胸肋骨骨折内固定可以迅速稳定胸壁,改善连枷胸对呼吸功能的影响,减少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肺部感染率,减轻疼痛程度,从而缩短病程,但是对死亡率无影响。总体上,手术内固定优于牵引治疗和包扎治疗,而包扎治疗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自体输血联合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在肝癌切除手术中减少异体输血的价值。方法选择26例ASAⅠ~Ⅱ级拟行肝癌切除手术患者,分为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自体输血联合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组(Ⅰ组)和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组(Ⅱ组)。Ⅰ组患者全麻后先进行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然后进行低中心静脉压控制,在肝脏实质完全离断前两组患者中心静脉压(CVP)控制在3~5cmH2O,肝实质切除后将CVP恢复到正常。手术结束时计算患者总失血量、手术时间、异体输血量、异体输血例数和术中尿量。结果两组患者失血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Ⅰ组患者的异体输血量和异体输血的人数明显少于Ⅱ组(P<0.05),两组患者术中尿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癌切除手术中联合应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自体输血和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可减少手术中异体血的输注,节省库存血。  相似文献   

8.
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58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582例非体外循环辅助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的手术技巧及术后处理的临床经验,并对其疗效及治疗经验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回顾1998年10月~2005年4月共完成OPCAB582例,男506例,女76例,年龄35~86岁,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558例,术前合并其他疾病480例。结果搭桥为2·6±1·3支/例,搭桥术后辅助呼吸时间为3·2±1·2h,术后住院为7±1·6天,心绞痛症状均消失。死亡2例,再次开胸止血1例,其余患者术后无纵隔感染和出血等并发症,均痊愈出院。近、中期随访临床效果满意。结论OPCAB由于避免了体外循环,减少了手术创伤和全身炎症反应,缩短了术后恢复时间,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低,对高危患者具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梗死前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术后无再流现象的影响。方法  10 0例首次AMI患者 ,均在发病 12h内行PCI术。无再流现象定义为PCI术后IRA远端血流≤TIMIⅡ级 ,无有意义的残余狭窄。所有患者按照无再流现象的有无分为 2组 :无再流组 (15例 )和再流组 (85例 )。监测心肌酶谱变化 ;放射性核素测定心功能 ;观察室壁瘤发生率和住院病死率。结果 ①无再流组梗死前心绞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再流组 (2 0 %和 6 1% ,P <0 .0 1) ;而前壁梗死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再流组(6 7%和 35 % ,P <0 .0 5 ) ;肌酸激酶同功酶峰值显著高于再流组 (4 0 3± 132和 2 77± 15 1,P <0 .0 1)。②无再流组放射性缺损面积显著大于再流组 (2 7.6± 9.1%和 2 0 .9± 9.4 % ,P <0 .0 1) ;左室射血分数显著低于再流组 (4 6± 8%和 5 3± 9% ,P <0 .0 1) ;室壁瘤发生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再流组 (2 0 %和 4 % ,P <0 .0 5 ;2 0 %和2 % ,P <0 .0 5 )。③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缺乏梗死前心绞痛是发生无再流现象的独立预测因素(OR =6 .12 ,P =0 .0 1)。结论 缺乏梗死前心绞痛是发生无再流现象的高危因素 ,而无再流现象与心功能衰竭和病死率增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硬膜外阻滞下辅助不同药物时机体内分泌功能变化尚不十分清楚。我们对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的血中TSH(促甲状腺激素)、T_3、T_4、GH(生长激素)、皮质醇的变化进行了观察。 本组男、女各30例。主要为胆囊切除术和胃大部切除术。术前常规留置胃管,术中均鼻导管吸氧,全部患者麻醉手术经过顺利。 60例患者无心、肝、肾及内分泌疾患,无服用激素史。按术中辅助用药不同随机分为两组。Ⅰ组:氟哌啶、芬太尼组29例;Ⅱ组:安定、哌替啶、异丙嗪组31例。年龄:Ⅰ组44±9岁,Ⅱ组48±9岁;体重:Ⅰ组60.9kg,Ⅱ组58±8kg;手术时间:Ⅰ组198±63分钟,Ⅱ组185±84分钟;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延迟复苏、低容量液体复苏、脑垂体后叶素复苏对创伤早期重度未控制性失血性休克(UHS)复苏效果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中华田园犬24只,股动脉放血,制作重度UHS模型。采用完全随机法随机分为A组(延迟复苏组);B组(低容量液体复苏组);C组(脑垂体后叶素组)。观察各组放血前即刻(TO)、达到目标血压时(T1)、实施三种复苏方法后1h(T2)、复苏平稳后2h(113)各时点的HR、MAP、CVP、血气分析及各组的出血量和72h存活率。结果1、2时点,A组的CVP、MAP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5),B组和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在B时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接近TO;在T2时点,A组的PaO: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5),A组中心静脉血乳酸(BL)和碱剩余(BE)均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5),B组BE明显高于C组(P〈0.05)。T3时点,B组和C组的BL和BE均组和明显高于1、0时点(P〈0.01),低于T1时点(P〈0.01)。三组间的Hot、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72h内存活率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1)。结论低容量液体复苏能显著提高重度UHS时的存活率;小剂量垂体后叶素的复苏效果优于低容量液体复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联合控制性降压(CH)对骨科手术患者血液动力学、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择期骨科手术患者48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2组,每组24例:A组为对照组;B组为AHH联合CH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术中连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率(HR)、心电图(ECG)、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尿量。分别于稀释前插管后(T0)、稀释后即刻(T1)、稀释后1h(T2)、术毕(T3)测定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乳酸、动脉血氧含量(CaO2)及凝血指标等变化,并计算氧摄取率(ERO2),术中记录输血量、输液量和失血量。结果 与A组比较,B组术中失血量、平均输血量以及输血例数减少(P〈0.01),尿量增多(P〈0.01)。与T0比较,B组AHH后CVP升高(P〈0.01);两组AHH后Hb、Hct、CaO2均明显下降(P〈0.01),但两组间同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ERO2、乳酸各时点及组间比较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PLT、FIB在AHH后、术毕均显著降低(P〈0.01),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患者其他凝血机能指标(PT、TT、APTT)手术前后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术前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能较好维持骨科手术患者机体血液动力学和氧代谢的相对稳定,显著减少出血量和异体输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cute hypervolemic hemodilution,AHH)及其联合控制性降压(controlled hypoten-sion,CH)对老年患者心肌钙蛋白Ⅰ(TroponinⅠ,CTnI)的影响。方法选择肝脏及胰十二指肠手术患者30例,65岁以上,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Ⅱ级,随机分为两组,组Ⅰ单纯AHH,在麻醉诱导后手术开始前以30 ml/min的速率输入6%羟乙基淀粉15ml/kg,组ⅡAHH联合CH,在AHH同时以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的70%为目标用尼卡地平行CH。分别于AHH前即刻(T0)、AHH完成即刻(T1)、完成后1 h(T2)、完成后2 h(T3)记录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于T0、T1、T3、术后4 h(T4)、术后24 h(T5)测定CTnI;术毕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结果 (1)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Hb、Hct:与T0相比,组Ⅰ与组Ⅱ在T1、T2、T3的Hb、Hct均下降(P〈0.05),两组Hb、Hct在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AP、CVP:与T0相比,组Ⅰ的MAP在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VP均升高(P〈0.05),组Ⅱ的MAP在各时间点均下降(P〈0.05),CV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Ⅰ相比,组Ⅱ的MAP与CVP均下降(P〈0.05);(3)CTnI的变化:在组内各时点及组间相应时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65岁以上、ASAⅡ级,无明显心肺疾患的老年患者,单纯应用AHH及其联合尼卡地平CH对老年患者CTnⅠ无影响,不会引起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血乳酸和肝功能的动态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64例原位肝移植患者术毕即转入重症监护病房 (ICU ) ,对全身重要脏器的功能和症状体征进行监测的同时观察血乳酸及肝功能动态变化值并分析相关因素。结果 原位肝移植术后患者血乳酸值正常或迅速下降至正常 ,患者肝功能恢复迅速预后良好 ,二者成正相关 (P <0 .0 1)。乳酸持续超过正常肝功能损害重预后不良。结论 动态血乳酸值是判断原位肝移植术后预后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5.
刘晓梅  董兰  陈宇  吕浩 《武警医学》2018,29(8):793-796
 目的 探讨压力记录分析法(pressure recording analytical method,PRAM)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在脑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择期行脑肿瘤切除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以PRAM技术获得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指导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组,G组),对照组以传统静态参数指导输液治疗(C组),每组20例。记录手术期间液体总入量、晶体液入量、胶体液入量、库血输入量、尿量、出血量、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情况,并记录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手术前(T1)、手术切皮时(T2)、肿瘤切除后(T3 )、关颅完毕(T4)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与C组比较,G组液体总入量、胶体液入量和尿量明显增加(P<0.05)。T2-T4 时G组MAP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 PRAM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能有效优化脑肿瘤切除患者术中的容量状况,维持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限制性液体复苏和积极/正压液体复苏救治地震创伤未控制失血性休克(TUHS)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将62例地震创伤未控制失血性休克的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限制性液体复苏组(Ⅰ组,30例)和积极/正压液体复苏组(Ⅱ组,32例),均用平衡液和贺斯为复苏液(2∶1),分别按限制性液体复苏和积极/正压液体复苏方案进行液体复苏,随后进行手术止血.动态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中心静脉压(CVP),在复苏的4个时相点检测剩余碱、乳酸和肌酐.结果 两组MAP在充分液体复苏前各自稳定在50~70 mm Hg和70~90 mm Hg,心率在早期复苏后明显下降,CVP升高(组内P<0.01,组间T1P<0.01),且均在正常范围内变化.总输液量Ⅰ组明显少于Ⅱ组(P<0.01).两组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复苏后剩余碱值变化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后两组乳酸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Ⅰ组变化更为显著,与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血清肌酐在复苏后均明显下降,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较于积极/正压液体复苏,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减少输液量的同时,能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增加组织氧供,改善微循环,保护肾功能,用于TUHS的液体复苏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肝移植无肝期应用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例晚期肝病患者,ASAⅢ~Ⅳ级,择期行经典OLT手术。随机分为两组,即多巴胺组(A组):25例腔静脉阻断前5min多巴胺5~10μg/(kg·min)持续微泵输注,使收缩压维持在80mmHg以上。对照组(B组)25例腔静脉阻断前5min去甲肾上腺素0.5~1.0μg/(kg·min)持续微泵输注,使收缩压维持在80mmHg以上。记录患者在腔静脉阻断时、阻断后20min、腔静脉开放时、术毕的HR,CVP,PAWP,MAP,UVP,PVR,SVR,CO等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尿素氮(BUN),肌酐(Cr)等肾脏功能指标。统计无肝期应用血管活性药的总量和各时间点的尿量。结果A组与B组比较COSVR,MAP-UVP在阻断后20min、腔静脉开放时有显著差异(P<0.05),而在其余时间点无显著差异(P>0.05)。HR,CVP,PAWP和PVR在腔静脉阻断时、阻断后20min、开放时及术闭时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无肝期每小时尿量A组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A组与B组各时间点肌酐、尿素氮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无肝期应用的血管活性药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A组多于B组(P<0.05)。结论肝移植无肝期应用去甲肾上腺素较多巴胺更能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并且对肾功能有保护作用,至少与多巴胺比较没有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胸部火器伤后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  相似文献   

19.
摄取NaHCO_3对渐增负荷运动时血浆胺和乳酸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的目的是调查在渐增负荷运动中,血浆胺和血浆乳酸浓度是否受细胞外液碱中毒的影响,以及乳酸阈(LT)和通气闲(VT)也是否受其影响;8名受试者采用功率自行车进行渐增负荷运动,直至力竭。同时测定吸氧量(VO2)、通气量(VE)、血浆乳酸、血浆胺、血液pH、HCO3-及心率(HR)。受试者在两种条件下进行实验:(1)每公斤体重摄取0.3aNaHCOd3(碱中毒组:A);(2)摄取安慰胶囊组(P)。运动前后的血液pH和HCO3-均有显著性差异。A组与P组相比较,运动负荷时间及VO2max无显著性差异(p>0.05)。P组LT时的VO2与VT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A组LT时的WO2与VT相比较,却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和P组VT时的VO2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LT时的VO2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LT明显低于P组,反映了在运动中大量乳酸由肌肉进入血液。A组和P组的血浆胺阈(AMT)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证明细胞外碱中毒影响LT而不影响AMT,使LT和VT分离,从而影响LT的确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IPO)对大鼠移植胰腺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取12只糖尿病SD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I/R组,n=6)和缺血后处理组(IPO组,n=6),I/R组和IPO组均行胰腺移植。另取12只健康SD大鼠为供体、6只糖尿病SD大鼠为假手术组(对照组);检测各组再灌注前、后血糖;TUNEL法观察移植胰腺组织细胞凋亡情况,W estern B lot检测移植胰腺组织Bax和B cl-2蛋白表达。结果 再灌注后IPO组较I/R组血糖低(P<0.01),移植胰组织中A I值低(P<0.01),IPO组再灌注后移植胰组织Bax蛋白低表达,B cl-2蛋白高表达。结论缺血后处理可以减少移植胰腺缺血再灌注后的细胞凋亡,机制可能与上调B cl-2蛋白和下调Bax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