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肠外营养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综述各种常见肠外营养药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整理药品说明书,检索并分析相关医学文献。结果:本文逐一阐述了各种常见肠外营养药的主要成分、药动学,结论:合理应用各种肠外营养药有助于提高临床肠外营养支持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全肠外营养(TPN)是临床营养支持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目前肠功能衰竭及危重患者治疗中必不可少的措施之一。医师应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生理病理需求为其制订个体化的配方。本文对TPN各组分的配比模式、营养素的选择、个体化原则、配制及应用注意事项等作一综述,以期为TPN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肠外营养制剂的组成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介绍肠外营养制剂的组成及应用。方法查阅相关文献进行介绍。结果目前肠外营养制剂品种丰富,应用广发。结论肠外营养制剂发展迅速,应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4.
全肠外营养79例临床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全肠外营养支持对手术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测定手术病人术前、手术后d l(营养支持前)血生化,对手术后短期内不能经消化道进食、血生化提示血浆总蛋白和白蛋白偏低、营养状况差的病人给予全肠外营养支持.采用葡萄糖+脂肪乳剂+氨基酸系统补充能量和氮量、适当补充维生素、精氨酸、调整电解质.营养支持6 d后(d 7)重新测定血生化.对术前、术后d 1、营养支持6 d后血生化进行统计分析,观察血生化变化.结果利用Excel分析工具对3组血生化检测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为:术前及营养支持6 d后与营养前血生化总蛋白、白蛋白样本分析(P<0.05),差异呈显著性;术前与营养支持6 d后总蛋白和白蛋白样本分析(P>0.05),差异不显著.结论全肠外营养支持能迅速提高术后病人血浆总蛋白和白蛋白水平、改善营养状况、促进伤口愈合,促使病人迅速康复.  相似文献   

5.
普外科全肠外营养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 要 目的: 调查某院普外科住院患者全肠外营养( TPN) 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 对某院 2012年8月~2013年7月普外科住院患者的TPN处方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116例患者接受TPN治疗共1 013例次,以胃肠恶性肿瘤患者为主,占48.3%;平均用药天数为(8.7±3.2)d;总能量在900~1 500 kcal之间;糖脂比值<1的处方878张(86.7%);热氮比值为100~150的处方689张(68.0%);一价阳离子浓度<150 mmol·L-1的处方有1 008张(99.5%)、二价阳离子浓度<5 mmol·L-1的处方879张(86.8%);使用谷氨酰胺的处方共765张(75.5%),糖和胰岛素的比值(g:u)<3的处方共42张(4.1%)。结论: 该院普外科住院患者TPN 使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大多数处方糖脂比偏低,少数处方存在热氮比不合理,阳离子浓度超量、胰岛素用量过高的等现象。临床医师应加强肠外营养知识的学习,临床药师应积极对肠外营养处方进行合理性干预,促进临床规范合理地进行肠外营养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肠外营养支持自20世纪60年代应用于临床,其在现代医学中的位置变得越来越重要。随着肠外营养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和并发症逐渐被认识,引起了临床的重视。如何降低肠外营养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亦成为应关注和探讨的问题。笔者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对肠外营养常见并发症的原因、防治及安全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肠外营养药的临床应用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4月宁夏人民医院收治的肠道疾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肠内营养药,观察组给予肠外营养药。比较2组能量代谢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能量代谢情况(血糖、白蛋白及转铁蛋白)优于对照组(P <0. 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 33%,低于对照组的23. 33%(P <0. 05)。结论肠外营养药治疗肠道类疾病效果较好,治疗后患者的能量代谢情况好转明显,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肠外瘘是外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大多为创伤、手术后的并发症,它造成生理紊乱,并发症严重,治疗难度大,时间长,耗费大,死亡率高。近年随着TPN(全胃肠外营养)在国内广泛开展,肠瘘治愈率大大提高,病死率降低至目前20%左右。但长时间TPN不但病人经济负担重,机体营养供给不全面,且易造成肠粘膜萎缩等并发症。我院从1989年12月至1999年12月,共收住14例肠外瘘病人,采用肠外营养(PN)和肠内营养(EN)相结合等综合方法配合治疗,取得较满意效果,缩短营养天数及住院费用,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14例中,男性11例,女性3例;年龄最大69岁,最…  相似文献   

9.
现代肠外营养液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肖波  肖学忱 《安徽医药》2004,8(1):58-59
20世纪60年代,国外一位学者试着把为宇航员准备的"太空饮食"用于临床后,惊喜的发现,这种不需要体内消化,不产气,也没有残留的半流质,竟解决了患者营养不良的难题,因此"营养支持"的疗法,备受临床医师们的偏爱.  相似文献   

10.
临床营养包括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它能有效地维持或改善病人的营养状态,不仅增加机体免疫力,使感染易于控制,而且由于蛋白质合成的增加可促使伤口愈合,体质的增强.肠外营养是在上腔静脉中放入导管,输入氨基酸、脂肪乳、电解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等组成的营养液.  相似文献   

11.
曾艳 《中国药房》2006,17(9):712-713
目的:交流从事全胃肠外营养(TPN)工作的心得。方法:查阅近年来相关国内外文献,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进行回顾、总结和分析。结果与结论:从事TPN工作的临床药师应不断接受业务教育,凭借专业优势与临床加强联系,善于分析、总结临床信息,推动临床药学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全胃肠道外营养药在危重早产儿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全胃肠道外营养(TPN)抢救危重早产儿.方法:30例危重早产儿采用以葡萄糖、5%复合氨基酸、20%中/长脂肪乳剂、水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混合的营养液用输液泵经周围静脉24 h均匀泵入,早产儿出生后2~7 d应用,持续5~28 d.结果:30例患儿全部治愈出院,5例出现高胆红素血症,减少脂肪乳剂后恢复正常.结论:TPN应用于早产儿疗效好,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腹部手术后使用精氨酸强化的全肠外营养(TPN)对患者营养及免疫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67例接受腹部手术和TPN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TPN支持,24例)、试验Ⅰ组(TPN+15g精氨酸,25例)和试验Ⅱ组(TPN+30g精氨酸,18例),术后连续应用3d。结果:精氨酸强化的TPN提高了术后氮平衡的水平,促进血浆白蛋白、总蛋白的恢复,并使CD4+、CD4+/CD8+升高。在观察的周期内对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3、C4的影响没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精氨酸强化的TPN能提高术后患者的营养和免疫指标,提高TPN支持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全胃肠外营养液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全胃肠外营养液(TPN)组方的稳定性,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并希望能引起各环节(生产、复配使用、贮存)对药品稳定性的重视.方法:选择临床常用科室的10份TPN液处方,包括外科、内科系统,在本院静脉用药配置中心的净化环境下,按TPN液标准操作规程配制后,在常温下,采用外观观察法、pH检测法、不溶性微粒检查法考察TPN液在0,4,8,12,16,20,24,30 h各时间点外观、pH、微粒的变化,并进行无菌考察.结果:10份TPN液在各时间点,外观未见明显变化,10组TPN液的pH在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组TPN液的p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N配伍后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微粒直径≥10 μm和≥25 μm的微粒数都有所增加,不同组TPN液的微粒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配制后无菌考察均合格.结论:建议TPN液在净化环境下配置,其pH在5~6范围内稳定性最好,TPN配制后不溶性微粒会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增多,需引起临床注意并及早输注,以保证临床应用安全、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制备复方谷氨酸锌肠道外营养剂并应用于临床。方法:参照同类制剂,确定最佳组方和制备方法,建立含量测定方法。并观察了107例外科病人的临床疗效。结果:制备工艺简单,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疗效可靠。结论:本品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6.
全胃肠外营养液的合理用药分析和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全胃肠外营养液(TPN)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TPN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7年7月~2009年6月TPN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两年我院有425例患者使用TPN,共4438份,主要应用于肿瘤科、消化内科、心胸外科、普外科。结论:我院TPN的应用基本合理,但仍需进一步提高TPN合理应用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个体化设计的儿童全肠外营养(TPN)液使用情况,促进TPN 支持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收集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7年209例住院患儿个体化设计TPN液处方3 060张,并查阅我院电子病历系统,结合临床诊断和住院天数等信息,对TPN液应用的适应证、使用疗程、营养素种类、各营养组分配比和用药合理性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儿童使用TPN液适应证用药189例(91.40%),使用疗程<4 d 60例(28.71%),应用强化营养素谷氨酰胺(1-2 d)和w-3鱼油脂肪乳(<10 d)的使用疗程过短;糖脂比合格率88.30%,热氮比合格率82.51%,非蛋白热量、液体量和糖胰比合理。结论:我院儿童使用个体化TPN液存在不合理的情况,仍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普外科全胃肠外营养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普外科术后采用全肠外营养治疗患者80例,比较患者治疗结局,分析护理方法。结果该组80例患者,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死于肺栓塞,1例死于心肌梗死,2例转院,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肠外营养是普外科术后不能进食患者维持生命及电解质正常的重要手段之一,为减少和防止各种并发症,必须完善和细化整体护理过程,从营养液配置、导管护理、病情的观察及并发症的预防等多个环节减少并发症,维持患者电解质稳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全肠道外营养(TPN)处方审查的有效性和效率。方法基于原有医院信息系统,采用Powerbuilder6.5系统前台数据库开发工具,开发临床TPN处方审查系统。结果和结论提高了药师对于TPN处方的审方效率。  相似文献   

20.
混合糖电解质对全肠外营养液稳定性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静  孙艳  郑越  张爽 《中国药师》2011,14(1):73-76
目的:考察混合糖电解质注射液对全肠外营养液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将10%葡萄糖注射液和混合糖电解质注射液分别加入到配方相同的全肠外营养液中构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在不同时间取样观察两组注射液的外观变化,pH、不溶性微粒、渗透压、脂肪乳颗粒变化和电解质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48 h内的外观、pH没有发生显著变化,渗透压大约增高100 mOsmoL-1。不溶性微粒数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脂肪颗粒经时变化较大。结论:混合糖电解质注射液对肠外营养液的稳定性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临床使用时应严格控制其含量,且配制后尽快输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