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8 毫秒
1.
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随机调查行CAPD治疗半年以上的患者60例,用主观综合评价法(SGA)评价患者的营养状态、用每周尿素清除指数(KT/V)及每周肌酐清除率(Ccr)评价患者的透析充分性、同时计算患者的残余肾功能(RRF)。结果本组CPAD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为31.7%;透析充分组及残余肾功能较好的患者其营养不良发生率分别低于透析不充分及残余肾功能相对较差的患者(P〈0.05)。结论CAPD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充分透析和尽可能保护患者的残余肾功能有利于维持CAPD患者较好的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与血肌酐(SCr)等反映透析充分性指标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评价其在判断腹膜透析(PD)患者残余肾功能(RRF)状态及透析效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6年5月至2007年11月间行PD治疗、病情稳定的118例患者。所有患者在透析过程中,每3个月进行一次临床随访,全面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改变,包括Cys C、体表面积(BSA)、尿量(UV)、尿素氮(BUN)、SCr等。测定每周总尿素氮清除率(totalKT/V urea)、每周肌酐总清除率(total weekly CCr)、蛋白质表现率(nPNA)来判断透析效能。RRF以残余肾肌酐清除率(rGFR)表示。按有无尿量分为两组,分别检查Cys C、SCr判断有无RRF,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并求其曲线下面积(AUC)。结果:男性患者平均Cys C为(5.87±1.84)mg/L,女性患者为(5.17±1.4)mg/L(t=-2.31,P=0.02)。男性患者SCr为(8.15±3.29)mg/L,女性患者为(8.65±4.2)mg/L(t=0.6,P=0.08)。将rGFR按<1、1.1~4、4.1~8和>8 ml/min×1.73 m2分为四组,Cys C及SCr分别为(6.88±1.49)、(5.67±0.93)、(4.68±0.79)和(3.61±1.01)mg/L以及(12.8±5.25)、(9.3±2.49)、(6.08±1.82)和(4.12±1.46)mg/L。Cys C及SCr与rGFR呈显著负相关(r=-0.66,P<0.05及r=-0.59,P<0.05)。Cys C与total CCr(r=-0.64,P<0.05),以及total KT/V urea(r=-0.57,P=0.05)亦呈明显负相关,与nPNA(r=-0325,P>0.05)不相关。SCr与total CCr(r=-0.57,P<0.05)、total KT/V urea(r=-0.554;P=0.01)、nPNA(r=-0.132,P=0.01)呈明显负相关。Cys C与SCr的相关系数为0.65,P<0.05。ROC曲线显示有尿及完全无尿两组患者Cys C及SCr的AUC曲线完全一致,前者分别为0.921vs0.858,后者为0.707vs0.545,Cys C较SCr更敏感。结论:血清Cys C水平与PD患者的RRF有密切的关系,在判断PD患者RRF方面较SCr更为敏感,而且结果更加稳定,可作为判断PD患者RRF及透析效能变化的内源性指标。  相似文献   

3.
残余肾功能对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前瞻性观察长期维持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简称腹透)患者的营养状况,探讨残余肾功能对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腹透时间大于3个月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37例作为实验组,1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实验组以残余肾肌酐清除率3ml/min为界,分A组[残余肾功能(RRF)<3ml/min],32例次;B组(RRF≥3ml/min),21例次。采用常规处方透析,留取尿液、腹透液,并抽血检测生化、血脂及蛋白营养指标,计算RRF、KT/V值、肌酐清除率(Ccr)、单位透析剂量(PV/S)及蛋白质分解率(PCR),评估每日蛋白质摄入量(DPI)。结果:RRF与KT/V、Ccr及残余尿量呈正相关(r=0.56、0.83及0.80,P均<0.05),与透析时间、透析超滤量呈负相关(r=-0.41、0.33,P均<0.05),与PV/S不相关。A组Ccr、KT/V及血浆前白蛋白(PA)、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转铁蛋白(Tf)明显低于B组,但PCR高于B组。A、B两组间白蛋白、三酰甘油及胆固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RRF与腹膜透析的充分性密切相关,并影响腹透患者的营养状况,根据RRF下降程度及时调整透析剂量及方案,是预防CAPD患者营养不良最主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肾康注射液对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0例,2组均进行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治疗组分别于第1、4月开始予肾康注射液60ml,静脉滴注1次/d,连续14d,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患者的肌酐清除率(GFR)作为残余肾功能(RRF)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肌酐清除率无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肌酐清除率下降明显(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后相比肾脏肌酐清除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肾康注射液对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的残余肾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慢性肾脏病矿物质与骨异常(CKD-MBD)是CKD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关于CKD-MBD的现有数据重点关注血液透析(HD)患者.关于中国腹膜透析(PD)患者中CKD-MBD的研究极少,尤其缺乏大样本对比性研究.我们希望明确与CKD-MBD相关参数有关的潜在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本单位定期PD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采集空腹血标本及前一天全部尿液和透析液.测定血清标本的生化全套.测定24小时尿量以及腹透液与24小时尿液中肌酐(Cr)与尿素氮(BUN)浓度.根据公式计算周Kt/V、残余肾功能(RRF)和周肌酐清除率(Ccr).研究血清钙(Ca)、磷(P)和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的可能相关因素.结果 入选140例PD患者,其中男76例,女64例.具有更好残余肾功能的患者血P控制更佳.相关性分析表明血清钙与RRF、透析时间以及SCr和白蛋白(ALB)水平显著相关;血清P与RRF、Kt/V、周Ccr、BUN、透析时间以及SCr和ALB水平显著相关;血清iPTH与RRF、周Ccr、年龄、透析时间以及SCr和ALB水平显著相关.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以RRF和24小时尿量作为残余肾功能评价指标时,具有更好残余肾功能的PD患者血清P、ALP和iPTH控制更好.因此保护残余肾功能对ESRD人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探究排毒保肾丸联合缬沙坦对保护腹膜透析(PD)患者残余肾功能(RRF)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自2002年1月—2011年12月来我院就诊进行腹膜透析的肾功能衰竭病患79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进行排毒保肾丸3g/次、6g/d联合缬沙坦40~80mg/d口服保护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治疗,对照组39例,除不给于排毒保肾丸外,其余治疗同对照组。电话、门诊随访,每3个月统计两组治疗前后的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尿微量白蛋白量MAU、血压BP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前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Ccr、MAU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肾功能优于对照组,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70%,高于对照组4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排毒保肾丸联合缬沙坦能较好保护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其疗效显著,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压晨峰对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RRF)的影响。方法将125例腹膜透析患者按血压晨峰递增分为血压晨峰组62例、非血压晨峰组63例,分析两组患者透析治疗6个月后血压晨峰、临床症状积分、尿素清除指数(KT/V)、RRF、残肾肌酐清除率(Ccr)、尿量(Uv)、腹膜透析超滤量(UFv)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减轻且非血压晨峰组减轻明显(P<0.01),两组KT/V、RRF、Ccr、Uv、UFv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血压晨峰组下降更明显,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膜透析患者血压晨峰与RRF减退密切相关,随着血压晨峰增高RRF下降速率增快。  相似文献   

8.
章琴  黄益麒  金一鸣 《浙江医学》2020,42(24):2668-2671
目的探讨女性终末期肾病患者性功能障碍(SD)与腹膜透析(PD)充分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20年8月在绍兴第二医院医共体总院确诊为终末期肾病且行PD的126例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女性性功能指数(FSFI)评测结果,SD107例,性功能正常(非SD)19例;比较SD与非SD患者血液检查及透析相关指标,分析血液检查及透析相关指标与FSF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女性PD患者SD发生率为84.9%。与非SD组比较,SD组血CRP、TG、肌酐、尿素氮、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均明显升高,Hb、血白蛋白水平以及24h尿量、总尿素清除指数(Kt/V)、残肾Kt/V、残余肾功能(RRF)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TC、血钙、血磷以及24h超滤量、总肌酐清除率(Cc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女性PD患者血CRP、TG水平与FSFI各因子评分及总分均呈负相关(均P<0.05),血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与性欲评分及总分均呈正相关(均P<0.05),血尿素氮水平与性欲评分呈正相关(P<0.05),总Kt/V、总Ccr、RRF等透析相关指标与FSFI各因子评分及总分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女性终末期肾病患者SD发生率较高,与透析充分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杨涛 《中国医药导报》2012,9(25):60-61,64
目的研究小剂量日间非卧床腹膜透析(DAPD)和小剂量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对残肾功能较好的糖尿病。肾病性尿毒症(DNU)患者的疗效。方法将38例DNU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予DAPD模式、CAPD模式进行治疗,疗程为6个月。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腹膜尿素氮清除率(Kt/V)、残肾Kt/V、残余肾小球滤过率(rGFR)、24h尿蛋白量(Upro)、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胰岛素(RI)使用剂量、24h腹透液蛋白(Dpro)、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GB)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残肾Kt/V、rGFR、ALB、HGB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Upro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的腹膜Kt/V、FBG、HbA1c及RI使用剂量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FBG、HbA1c及RI使用剂量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1)。结论对于残肾功能较好的DNU患者,DAPD较CAPD能更好地保护患者的残肾功能,控制血糖,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氨基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残余肾功能及透析充分性的关系。方法以横断面研究方式,检测58例病情稳定的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peritoneal dialysis,CAPD)患者,以及心肾功能正常者(对照组A)和尿毒症非透析患者(对照组B)的血清NT-pro-BNP浓度,评估CAPD患者的透析充分性、残余肾功能以及营养状况,检测相应的生化参数,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CAPD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较对照组A明显升高(z=-7.653,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731,P=0.465)。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与BMI、ALB、TSF和MAMC呈负相关(r=-0.304,P=0.020;r=-0.385,P=0.003;r=-0.308,P=0.028;r=-0.333,P=0.017);与SGA(r=0.361,P=0.007)呈正相关。与尿量、rGFR、残肾Kt/V、总Kt/V、残肾Ccr、总Ccr呈负相关(-0.504,P<0.001;-0.616,P<0.001;-0.573,P<0.001;-0.331,P=0.020;-0.616,P<0.001;-0.598,P<0.001);总Kt/v≥2.0患者的血清NT-pro-BNP水平低于总Kt/v<2.0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61,P=0.289);而总Ccr≥60 L/周的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总Ccr<60 L/周的患者(z=-3.248,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定量SGA评分和残肾Ccr是影响腹透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两个独立因素(β=0.313,P=0.015;β=-0.418,P=0.002)。结论 CAPD患者的血清NT-pro-BNP水平与营养状况、残余肾功能和透析充分性密切相关;营养不良、残余肾功能下降是影响CAPD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的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残余肾功能(RRF)与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对87名MHD患者发放肾脏疾病特异性调查表(KDQ),并记录患者平时血压、24h尿量、透析频率、透析间期体重获得量(IDWG%)及最近3个月发生失衡综合征和心血管事件的情况。测定患者透析前血肌酐(Cr)、尿素氮(BUN)、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gb)、甲状旁腺激素(PTH)及血清CystatinC。使用血清CystatinC浓度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并根据24h尿量将患者分成有RRF组和无RRF组。结果:生活质量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76份,无RRF组患者在透析龄、透析频率、IDWG%、失衡综合征、心血管事件和血压异常发生率方面均高于有RRF组(P〈0.05)。基于血清CystatinC浓度估算的eGFR为f4.56+0.51)ml/(min·1.73m^2),它与MHD患者血清BUN、Cr呈负相关,与Hgb、Alb、PTH正相关;与患者生活质量评估的各项指标均存在正相关关系,其中与总分相关系数r=0.797(P〈0.01)。结论:RRF与MHD患者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是影响患者生理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应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血透患者残余肾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血清硫酸吲哚酚(indoxyl sulfate,IS)浓度显著低于血液透析患者,进一步分析PD患者血清IS浓度的影响因素。方法 研究对象为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腹透中心定期评估、病情稳定的持续不卧床PD(continuous ambulatory PD,CAPD)患者,收集患者一般人口统计学资料,检测血清IS浓度及各项实验室检查指标,进行腹膜平衡试验和透析充分性检查。结果 共纳入CAPD患者169例,有尿和无尿患者的性别、年龄、肾脏基础疾病、贫血、营养等一般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有尿患者血清IS浓度更低[(18.74±11.30) μg/mL vs.(28.05±13.98) μg/mL,P<0.001],透析充分性更好[tKt/v:2.20±0.60 vs.1.84±0.43,P<0.001;tCcr:(71.68±22.84) L/wk vs.(53.66±11.16) L/wk,P<0.001]。依据tKt/v分组,无论有尿还是无尿,透析充分与不充分患者IS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依据tCcr分组则发现,透析充分的有尿患者血清IS浓度显著低于透析不充分的有尿患者。不同腹膜转运特性患者间血清IS浓度无统计学意义,高转运患者微炎症状态、营养不良情况更明显。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提示透析龄、硫酸对甲酚、尿量、tCcr、前白蛋白、血肌酐与IS浓度具有显著相关性,且校正透析龄及尿量后tCcr与IS仍显著相关。结论 CAPD患者残余肾功能对IS清除极为重要,腹膜转运特性对血清IS浓度无显著影响;透析龄、硫酸对甲酚、尿量、tCcr、前白蛋白、血肌酐与血清IS浓度具有显著相关性。对于有尿CAPD患者,tCcr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血清IS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残余肾功能(RRF)对腹膜透析(PD)患者微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以观察RRF对PD患者微炎症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尿毒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PD组),所有患者均行规律性PD治疗并定期复查,依据RRF分为RRF-Ⅰ组(RRF≥2.5 mL·min-1)和RRF-Ⅱ组(RRF<2.5 mL·min-1),测定PD患者血清hs-CRP、IL-6水平,并与同期健康对照组30例进行比较。结果 PD组患者血清hs-CRP、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患者hsCRP与IL-6水平呈正相关(r=0.56,P=0.000)。RRF-Ⅰ组患者血清hs-CRP、IL-6水平低于RRF-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患者RRF与血清hsCRP、IL-6水平呈负相关(r=-0.52、-0.63,P=0.000)。结论 PD患者普遍存在微炎症状态,RRF水平对微炎症状态有较大影响,RRF较好者微炎症状态较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残余肾功能(RRF)对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分为3组:对照组、A组(RRF〈3ml/min)和B组(RRF≥3ml/min)。患者均采用常规处方透析,并抽血检测生化、血脂及蛋白营养指标,计算RRF、尿素清除指数(KT/V)、周肌酐清除率(Ccr/w)、单位透析剂量(PV/S)及蛋白质分解率(PCR),评估每日蛋白质摄入量(DPI)。结果:RRF与KT/V,Ccr/w及残余尿量呈正相关(r分别为0.56,0.83,0.80),与透析时间、透析超滤量呈负相关(r分别为-0.41,-0.33),与PV/S无关。A组患者Ccr/w,KT/V及血浆前清蛋白(PA)、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转铁蛋白(Tf)明显低于B组,但PCR高于B组。A、B两组间三酰甘油、清蛋白及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ystatin C在评估慢性肾功能衰竭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RRF)中的应用价值,寻找一种对透析患者较简便、精确的RRF估算指标。方法收集95例透析患者(其中血液透析患者61例,腹膜透析患者34例)的血、尿标本分别测定血肌酐(Scr)和尿肌酐(Ucr)以及Cystatin C浓度,分析血清Cystatin C能否很好地估算透析患者的RRF,并且将它估算的RRF(eGFR1)同标准的RRF以及肾脏病膳食改良试验(MDRD)公式得出的RRF(eG—FR2)进行比较。结果所有透析患者Cystatin C和Scr浓度均伴随着RRF的降低而上升,但Cystatin C的上升幅度比Scr平稳。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患者Cystatin C、Scr与RRF均呈负相关(r=-0.53、r=-0.46,P〈0.05;r=-0.71、r=-0.63,P〈0.05)。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患者分别基于Cystatin C和Scr测得eGFR与RRF均呈正相关(r=0.69、r=0.63,P〈0.05;r=0.74、r=0.58,P〈0.05),且Cystatin C测得eGFR与RRF的相关性更好。结论Cystatin C估算透析患者RRF准确、简便,在24h尿标本难于准确收集的情况下,Cystatin C比Scr更适合透析患者RRF的估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不同透析方法对尿毒症患者血钙的影响,为尿毒症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尿毒症患者58例,分为血液透析(HD,n=26,碳酸氢盐透析液)和腹膜透析(PD,n=32,1.5%及2.5%卡糖乳酸盐透析液)两组,两组对象年龄、患病情况、透析时间有可比性,并分别于透析前后采集静脉血,测定血钙离子浓度及血尿素氮、肌酐、钙、磷和白蛋白等生化指标。结果与讨论1.PD病人存在低血钙,透析后血钙浓度异常仍然存在;2.本组透出液中的钙浓度为(1.56±0.27)mmol/L,较灌人液的钙浓度(1.75mmol/L)低,说明透析液钙浓度较为安全;3.PD者血钙有随PD龄增加而升高趋势,因此,对透龄长者推荐选用低钙腹透液,以降低高钙血症的危险性;4.HD患者透后血钙(2.58±0.32)明显高于透前(2.16±0.21)mmol/L,其高钙血症发生率透后(65.4%)也明显高于透前(7.7%),表明HD较PD更易发生高钙血症,因此,采用HD透析时透析液钙离子浓度应视患者血钙浓度设计个本化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微炎症状态、营养状况与透析充分性的关系。方法按照超敏C-反应蛋白(hs-CRP)≤5 mg/L和hs-CRP〉5 mg/L,将腹膜透析患者分为两组,比较两组间营养状况指标及透析充分指标与炎症指标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GB)、hs-CRP、尿素清除率(Kt/V)、标准化蛋白分解率(nPCR)、改良定量主观整体评估(MQSGA)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腹膜透析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微炎症状态与营养不良及透析充分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并探讨医护合作持续一体化管理对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54例维持性腹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前后自身对照法,以持续医护一体化管理的模式营养指导患者,共随访6个月,对患者在一体化管理当天,管理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营养相关血清学指标、血钾、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分数(SGA)进行比较,同时对管理当天、管理后6个月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测评。结果不同时间段患者营养相关血清学指标,血钾和SGA评分及自我管理测评分值较入组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医护合作持续一体化的管理可以有效帮助患者提高营养水平,改善腹膜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腹膜透析治疗的临床特点,采取有效措施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率.方法:回顾分析本院42例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糖尿病肾病组,DN组)的临床资料、并发症及病死率,并与作腹膜透析治疗的非糖尿病肾病患者63例(非DN组)相比较.结果:DN组与非DN组相比,白蛋白明显偏低[(30.70±4.92)g/L比(37.62±4.34)g/L],而血糖值明显偏高[(10.21±2.3)mmol/L比(5.8±1.22)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DN组3年存活率较非DN组患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N组患者的并发症比非DN组多,主要为心血管并发症、感染、脑血管意外、营养不良.结论: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纠正低蛋白血症,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