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讨论巨大胎儿发生的有关因素,并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2011年12月分娩巨大胎儿的205例孕妇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在我院分娩正常体重胎儿孕妇205例做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在年龄、孕周、孕产次、体重、并发症、分娩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讨论巨大胎儿发生的因素.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年龄、孕周、孕产次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超体重孕妇明显多于对照组.从并发症和出血情况来看,观察组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和出血(P〈0.05).两组在分娩方式上有明显差异:观察组以剖宫产为主(90.73%),对照组以顺产为主(63.42%).结论:超体重孕妇更容易分娩巨大胎儿.对于巨大胎儿而言,剖宫产是一种较为理想和安全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持续性枕后位的临床特点及分娩方式.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在大庆油田总医院分娩的112例持续性枕后位(枕后位组)和112例枕前位(枕前位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两组产程情况、分娩方式及母儿结局.结果:两组头位分娩评分、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枕后位组产钳助产、剖宫产、会阴裂伤、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率等均显著高于枕前位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枕后位组宫口扩张及胎头下降延缓和第二产程延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组(P<0.05).而剖宫产组和阴道分娩组骨盆临界狭窄、潜伏期及活跃期延长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持续性枕后位导致母儿并发症增加,及时处理并选择最佳分娩方式可减少母儿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由体位分娩在阴道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41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体位分娩,实验组产妇采用自由体位分娩,比较两组产妇分娩结局、产程、生殖道损伤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顺产率高于对照组,而剖宫产率、会阴Ⅰ度裂伤、宫颈裂伤以及会阴侧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以及总产程时间均远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由体位分娩可加快产程进展,顺产率高,生殖道损伤和产后出血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4.
《中国性科学》2019,(11):82-85
目的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对母婴结局及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10月山东省新泰市人民医院诊治的124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足月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分娩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阴道分娩组和再次剖宫产组,每组各62例。对所有孕妇的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产妇手术、住院及母婴不良结局发生情况等。结果阴道分娩组产妇产时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均少于再次剖宫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产妇盆腔粘连、产后出血、产褥感染、恶露过长等不良结局发生率均低于再次剖宫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观察组5min内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产妇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湿肺等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均低于再次剖宫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严格掌握适应证及符合阴道试产条件的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可行阴道试产,有利于缩短住院时间,节约医疗经费,改善母婴不良结局,降低产后出血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中国性科学》2019,(11):108-111
目的探索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北京佑安医院诊治的120例妊娠期慢性HBV携带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2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A组),选取同期进行产检的健康孕妇115例为对照组(B组),并将A组根据病毒量高低分为高病毒载量组(A1组,55人)及低病毒载量组(A2组,65人)。分别对比A组与B组以及A1组与A2组的母儿结局。结果①A组患者母体并发症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及早产及产后出血(PPH)以及新生儿并发症小于胎龄儿(SGA)、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A1组患者母体并发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ICP及PPH以及新生儿并发症SGA、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A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携带可导致不良母儿结局增加,且不良母儿结局发生率可能与病毒载量相关。  相似文献   

6.
周敏  李琳 《中国性科学》2016,(9):121-123
目的:观察欣母沛在预防和治疗宫缩乏力性剖宫产术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剖宫产术后有产后出血倾向的高危孕妇161例(包括双胎妊娠、巨大胎儿、前置胎盘),随机分为两组。欣母沛组(观察组83例):胎儿娩出后立即宫体注射250ug欣母沛;缩宫素组(对照组78例):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20 U缩宫素。比较两组术后2h及24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用药后起效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2h及24h平均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后起效时间为(4.5±1.0)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2±1.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1%(3/8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82%(10/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使用欣母沛有助于减少剖宫产术产后出血,起效时间快,安全性高,可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与分析巨大儿发生相关因素及分娩方式选择。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120例巨大儿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收治的正常体重新生儿12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孕产妇合并症、分娩方式、分娩期并发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头盆不称、妊高征、羊水较少、胎位异常及糖尿病发生率均明显偏高(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产后出血、软产道裂伤、新生儿窒息、臂丛神经损伤及肩难产发生率均明显偏高(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自然分娩率较低,产钳助产率及剖宫产率较高(P<0.05)。结论:对于巨大儿的发生需做好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明确产前诊断,选择合理的分娩方式,以减少母儿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穴位按压配合产后逐瘀胶囊对阴道分娩产后出血量及宫缩痛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2月河北省邢台市第三医院收治的194例足月妊娠阴道分娩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产后逐瘀胶囊,观察组在此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穴位按压,观察两组产后出血量、治疗前后宫缩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统计晚期出血、产褥期感染及宫缩乏力发生率。结果产后1h两组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1~2h、2~24h两组出血量均明显下降,与产后1h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出血量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产后12h比较,两组产后24h、48h宫缩痛VAS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产后24h、48h宫缩痛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晚期再出血、产褥期感染及宫缩乏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压配合产后逐瘀胶囊能够有效调节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量,改善宫缩痛,且不良预后因素发生率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妊娠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分娩方式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87名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娩方式分为阴道产组和剖宫产组,其中阴道产组53名孕妇,生产54名新生儿;剖宫产组34名孕妇,生产34名新生儿,对比分析两组HIV感染孕产妇的一般资料、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先兆子宫破裂及分娩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两组HIV感染孕产妇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剖宫产组在产程时间、先兆子宫破裂、新生儿感染率方面均优于阴道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孕妇产后并发症(产褥感染、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窒息率不及阴道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分娩方式对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不同,剖宫产可大大降低新生儿感染HIV病毒的几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对疤痕子宫再妊娠孕妇围产期应激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7年5来佛山市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孕检并分娩的疤痕子宫再妊娠孕妇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娩方式将其分为两组,26例成功剖宫产术后经阴道分娩孕妇作为VBAC组,34例择期重复剖宫产孕妇作为ERCS组,分析VBAC成功率,比较两组产前及产后12h、48h外周血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T淋巴细胞水平(CD4~+、CD8~+、CD4~+/CD8~+),并比较两组分娩结果。结果 36例孕妇符合VBAC条件,其中26例(72.22%)按计划顺利完成VBAC。两组产后12h、48 h Cor、NE水平较产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12h、48h CD4~+、CD4~+/CD8~+水平均较产前降低,CD8~+水平较产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VBAC组产后12h、48 h CD4~+、CD4~+/CD8~+水平略高于ERCS组,CD8~+水平略低于ERC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体重及新生儿Apgar评分为8分~10分、产后出血、产褥感染、新生儿窒息、子宫破裂发生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BAC组24h出血量、住院费用少于ERCS组,住院时间短于ERC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ERCS相比,符合VBAC适应证的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行VBAC,可减轻产后免疫抑制,显著减少术后出血量、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且对新生儿健康、围产期应激反应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