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桥小脑角区胆脂瘤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静  卢明  彭立辉  石磊  滕晓华  曾瑜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7):2338-2339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区胆脂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入路。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桥小脑角区胆脂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总结手术入路与技巧等。结果手术全切除26例,次全切除4例,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以无菌性脑炎最多见,治疗后痊愈。结论CT、MRI检查可提供胆脂瘤诊断依据。根据胆脂瘤累及的部位,选择好手术入路和运用好显微外科技术可提高手术的全切率,降低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经乙状窦后入路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桥小脑角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1例桥小脑角肿瘤采取乙状窦后入路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在显微镜下切除肿瘤后,再用神经内镜进行探查,切除残余肿瘤。结果12例听神经瘤11例全切并保留面神经,1例因与周围血管、神经粘连紧密,行次全切除;8例胆脂瘤及1例脑膜瘤全切除,无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结论经乙状窦后入路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桥小脑角肿瘤,有助于提高肿瘤全切率,可提高手术疗效,降低手术危险性。  相似文献   

3.
<正> 对于桥小脑角肿瘤的手术一般多采用后颅窝枕下入路,但较大肿瘤且近中线压迫脑干者,或向幕上生长者,枕下入路全切肿瘤有较大困难。我们对两例桥小脑角巨大胆脂瘤向幕上及脑干腹侧生长,经小脑幕上入路全切肿瘤,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例1,女,46岁,三年来右手无力,一年半右下肢活动障碍,伴视物不清、复视、不自主发笑、  相似文献   

4.
以三叉神经痛为首发症状的桥小脑角胆脂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维邦  倪红斌  徐武  韦永祥  姚亮 《江苏医药》2007,33(11):1101-1102
目的 探讨桥小脑角区胆脂瘤的诊断、治疗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总结22例桥小脑角胆脂瘤的诊治及疗效.结果 行CT或(和)MRI确诊后手术治疗,16例桥小脑角胆脂瘤得以全切,6例囊壁次全切,术后所有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完全消失,听力障碍明显好转.跟踪随访,1年后1例三叉神经痛复发.结论 桥小脑角区胆脂瘤多以三叉神经为首发症状,CT,MRI可提供诊断依据,手术治疗可使大部分患者痊愈.  相似文献   

5.
显微手术治疗桥小脑角肿瘤3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倪红斌  梁维邦  季晶  刘志坚  蒋健 《江苏医药》2004,30(11):869-869
我科自1999年6月-2004年5月成功地采用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治疗35例桥小脑角肿瘤,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区脑肿瘤的手术方法。方法对26例桥小脑角区肿瘤患者采用乳突后发际内皮肤切口,在枕部作骨窗约4×5cm,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切除桥小脑角区肿瘤,观察其效果。结果26例桥小脑角区脑肿瘤,全切24例,6例听神经瘤与脑干之间粘连紧密,有2例与面神经、听神粘连紧密无法分离而不能全切。结论枕下乙状窦入路可在显微镜直视下切除生长于桥小脑角区脑肿瘤,是治疗桥小脑角区脑肿瘤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眼震电图对桥小脑角胆脂瘤致三叉神经痛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眼震电图对诊断继发于桥小脑角胆脂瘤三叉神经痛的意义。方法:对61例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术前系列ENG和脑干电反应测听及颅脑CT检查。结果: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3项检测均正常,而继发性尤其是继发于桥小脑角胆脂瘤患者的检测可出现异常结果,以ENG最为敏感。结论:在三叉神经痛型的桥小脑角胆脂瘤诊断中,ENG是较敏感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型桥小脑角胆脂瘤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总结21例以原发典型三叉神经痛为主要表现的胆脂瘤患者的临床表现、肿瘤生长部位与大小、手术入路与技巧、结果和术后并发症等资料。结果:肿瘤全切16例,次全切5例。所有患者均表现为同侧三叉神经痛。术中发现10例肿瘤将三叉神经包绕在瘤内。术后三叉神经痛均消失,面部感觉减退2例,听力减退1例;1例疑似无菌性脑膜炎。结论:桥小脑角区胆脂瘤与三叉神经痛的关系复杂,应采取手术治疗,术中根据肿瘤和周围结构的关系以确定是否全切,术后注意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桥小脑角是脑膜瘤好发部位之一,该部位脑膜瘤的发病率占脑膜瘤的10%左右。该部脑膜瘤多起源于岩骨尖后面和附近颅底的硬脑膜。由于解剖关系的特殊,这一部位脑膜瘤是手术中较为困难的一类。桥小脑角肿瘤手术一般采用一侧枕下入路,但较大的肿瘤向幕上生长或长至斜坡,枕下入路全切肿瘤有较大困难。近一年来我们采用颞枕开颅经小脑幕入路切除3例较大的桥小脑角脑膜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病例报告  相似文献   

10.
张增潮  王道奎 《淮海医药》2010,28(2):111-113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型巨型桥小脑角胆脂瘤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总结43例以三叉神经痛为主要表现的胆脂瘤患者的临床表现、肿瘤生长部位与大小、手术入路与技巧、结果和术后并发症等资料。结果肿瘤全切32例,次全切除11例。所有患者均表现为同侧三叉神经痛。术中发现30例肿瘤将三叉神经包绕在瘤内。术后三叉神经痛均消失,面部感觉减退8例,加重3例,外展神经麻痹3例;2例脑脊液漏(2005年之前),5例疑是无菌性脑膜炎。结论桥小脑角区巨型胆脂瘤与三叉神经痛的关系复杂且导致的三叉神经痛临床表现多不很典型,应采取手术治疗,根据肿瘤部位采用不同术式,术中根据肿瘤和周围结构的关系以确定是否全切,对于三叉神经压迫明显,或是被肿瘤紧密包裹、黏连者,可同时行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术,术后注意无菌性脑膜炎脑脊液漏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干肿瘤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连续收治的52例脑干肿瘤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中脑被盖7例,大脑脚2例,桥脑腹侧10例,桥脑臂8例,前后贯穿桥脑2例,桥脑-延髓4例,延髓15例,延颈4例。采用五种手术入路:poppen入路5例;经幕下小脑上入路4例;经一侧颞枕小脑幕入路13例;桥小脑角入路7例;枕后正中入路23例。结果镜下全切47例,次全切除5例。病理结果:星形细胞瘤Ⅰ~Ⅱ级18例,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2例,室管膜瘤5例,海绵状血管瘤19例,血管网状细胞瘤7例,脊索瘤1例。结论合理的入路、术中耐心细致的操作是脑干肿瘤显微手术成功的关键。根据肿瘤性质采用不同的取瘤策略有利于减少手术对脑干的损伤。  相似文献   

12.
朱妍  姚鑫  杨玉山  李庆彬 《天津医药》2000,28(10):619-620
颅内胆脂瘤亦称珍珠瘤、表皮样囊肿或上皮样囊肿,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发病率占颅内肿瘤的0.2%~1.8%,部位以后颅窝小脑桥脑角区多见,约占颅内胆脂瘤的40%左右。本文报告我院1988年10月~1998年12月10年间后颅窝胆脂瘤65例,占同期颅内胆脂瘤97例的67%。  相似文献   

13.
孙文勇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141-142
回顾性分析4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桥小脑角区(CPA)肿瘤临床及MRI影像资料,目的在于探讨桥小脑角区肿瘤的MRI特点,提高MRI在桥小脑角区肿瘤的定性诊断能力及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桥小脑角微血管减压手术入路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桥小脑角微血管减压手术提供针对性的解剖学数据。方法选取10具甲醛固定尸体标本,模拟侧卧手术体位,经乙状窦后入路,行解剖测量,测量双侧共计20侧。结果手术入路中深部相关结构距骨窗(乙状窦横窦移行处)的距离:面听神经出脑干区为(4·11±0·37)cm,三叉神经入脑干区为(4·47±0·42)cm,两者间距为(0·68±0·16)cm,小脑水平裂中点与前方骨壁的距离(代表桥小脑角池的宽度)(0·26±0·10)cm,小脑绒球最高点的垂直高度(0·34±0·09)cm,岩静脉在手术入路中与三叉神经根入脑干区密切关系,小脑腹侧面与神经根关系密切的血管主要为小脑上动脉、小脑下前动脉和小脑下后动脉。结论在桥小脑角微血管减压术中,骨窗的位置,桥小脑角蛛网膜下腔的宽度,小脑绒球的大小,岩静脉的位置等为入路中重要的解剖学标记。脑神经周围的动脉、静脉等结构与脑神经的位置关系与脑神经的压迫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区肿瘤显微手术方法及并发症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显微外科手术切除桥小脑角区肿瘤53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53例全切除23例,次全切除29例,部分切除1例。术后死亡1例,合并听力下降5例,严重面瘫并患侧听力消失3例,轻度面瘫10例,脑干损伤并昏迷1例。结论显微镜的应用、熟练的显微手术技术及合适的手术入路是保证桥小脑角区肿瘤全切除的要素。术中保证清晰的解剖结构及层次,减少周围神经及小脑的牵拉,对预防脑干损伤,减少术后并发症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16.
随着耳神经外科的发展,桥小脑角区的占位性病变或血管神经之间的异常也不断被认识。我院应用突乳后径路在桥小脑角区显微手术治疗23例,取得良好效果。 1 一般资料:10例三叉神经痛,男3例,女7例,年龄37岁~73岁。疼痛发生在Ⅱ支1例,其余为Ⅱ、Ⅳ支。7例面肌痉挛,男3例,女4例,年龄22岁~57岁,病史长者22年,短者1年。听神经2例。舌咽神经痛2例.桥小脑角胆脂瘤和蛛网膜囊肿各1例。 2 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患者病程长,病痛折磨重,易产生焦虑不安情绪。虽然苦於病痛的折磨要求手术的心情迫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上皮样囊肿显微外科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20例上皮样囊肿显微外科治疗,分析其临床特点,CT,MRI表现及并发症防治。结果:全切15例,次全切5例,无手术死亡。结论:桥小脑角上皮样囊肿采用手术入路及显微外科治疗,大部分肿瘤能做到全切,术后腰穿放脑脊液,对预防无菌性脑膜炎及其它并发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姚冰  朴浩哲 《安徽医药》2013,17(12):2051-2053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切除桥小脑角区表皮样囊肿中神经内镜辅助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总结32例桥小脑角区胆脂瘤病例,分析手术技术特点和术中操作注意事项.结果 神经内镜术中观察9例内容物术中全切,另外23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肿瘤内容物残留.借助神经内镜辅助手术后肿瘤内容物残余病人中18例得到全切.10例患者术后小脑症状缓解,5例患者三叉神经痛及颜面部麻木症状缓解,听力下降病例3例好转,2例病人术后有面瘫,2例病人术后发热考虑为无菌性脑炎发生,经治疗痊愈,无死亡病例.结论 神经内镜技术应用,在切除桥小脑角区胆脂瘤的过程中优势突出,其多角度的观察,利用自然缝隙间操作,可以全切肿瘤,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听神经瘤是桥小脑角区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其解剖关系复杂,手术时间长、难度大,术后并发症多,病情变化快。肿瘤直径>3.0cm者称为巨大型神经瘤,体积愈大手术愈困难。由于瘤体在局部的膨胀性生长,巨大型听神经瘤引起桥脑-小脑角区显微解剖结构显著变化。术后严密观察和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1]。我科2008年1月-2010年6月收治巨大型听神经瘤患者36例,均行乙状窦后入路手术治疗,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三叉神经后根减压术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一种手术方法,自1951~1981年共施行350例,疗效良好。350例中,男性143例,女性207例,年龄19~90岁,80岁以上者36例。手术采用常规颞部或枕部入路,由于枕下入路的异常所见多且复发率较颞部入路低,故后来多采用枕下入路。术中所见后根受压部位主要在小脑桥脑角,最常见的是动脉(14%)或静脉(6.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