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学生互联网过度使用与时间管理倾向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中学生互联网过度使用与时间管理倾向的关系。方法:采用网络成瘾诊断问卷和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对2620名中学生施测。结果:诊断为互联网过度使用者有64名,占2·4%;互联网过度使用组在时间管理倾向总分低于对照组(129·7±25·3/150·0±28·5,t=4·27,P<0·01),各因子得分也较对照低(如时间效能感29·5±6·5/35·2±7·1,其他因子相差也在项目满分的10%左右,这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时间管理行为效能作为保护因素对互联网过度使用有影响(OR=0·78,95%CI=0·69~0·88)。结论:互联网过度使用学生的时间管理水平较差,可能是造成互联网过度使用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中学生互联网过度使用倾向(IOT)与学业成绩、心理困扰、家庭功能、管教方式等的关系。方法:将2556名中学生(男1261,女1295,年龄15±2岁),以Young编制的“网络成瘾测验”得分划分:50-79分为IOT组(361人),<50分为对照组(2195人),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长处和困难问卷父母问卷(SDQ-P)和自编调查表进行家庭管教方式、学业成绩、家庭功能、心理困扰等方面的调查。结果:男女生(X2=86.6,P<0.001)、各年龄组(X2=17.9,P<0.01)、各管教方式组(X2=9.40,P<0.01)之间IOT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男生、14-15岁年龄组、“溺爱型”管教方式组的IOT检出率高;IOT组比对照组自评学业成绩等级低(X2=30.1,P<0.001);SDQ-P各情绪和行为困扰分量表得分和困难总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社会行为低于对照组(t=3.56-7.51,P<0.001);FAD各分量表和总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t=2.75-7.82,P<0.01)。结论:对IOT、IOU的预防、干预既要着力于其心理困扰,也要改善其家庭功能。  相似文献   

3.
网络过度使用倾向中学生的人格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网络过度使用(internet overuse,IOU)倾向中学生的人格特征。方法:采用Beard修订的Young的网络成瘾诊断问卷、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修订版对2620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IOU倾向组中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量表总分及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总分及各因子分均低于正常组(t=2.28~5.42,P均<0.05,如,总分:138.5±25.3/148.6±25.7),精神质和神经质量表的得分高于正常组(49.4±10.5/45.0±9.7,55.7±11.2/47.2±12.0,P=0.000),掩饰性得分低于正常组(41.7±9.9/47.4±8.9,P=0.000);两组内外倾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t=0.77,P=0.441)。IOU倾向组学生中男生掩饰性得分高于女生(42.5±10.5/39.7±8.0,P=0.024),神经质得分低于女生(54.8±11.8/58.0±9.2,P=0.015)。结论:中学生网络过度使用倾向者具有时间管理差、精神质倾向、神经质倾向及纯朴性的人格特征,并有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离异家庭监护父母的情绪智力与儿童情绪行为适应的关系,以及儿童希望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情绪智力量表(EIS)、长处与困难问卷(SDQ)和儿童希望感量表(CHS)对115名离异家庭儿童及其监护父母进行调查。结果:1离异家庭监护父母的情绪智力与儿童困难总分呈显著负相关,与儿童亲社会行为和希望感呈显著正相关。儿童希望感则与其困难总分呈显著负相关,与亲社会行为呈显著正相关;2离异家庭监护父母的情绪智力能负向预测儿童的困难总分,正向预测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儿童的希望感在上述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分别为15.70%和21.39%。结论:离异家庭监护父母的情绪智力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影响儿童的希望感作用于其情绪行为适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新生情绪、自尊和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筛选出9名具有抑郁症状的大学新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对团体辅导前后大学新生的抑郁、焦虑、自尊和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得分进行对比分析。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自尊量表(SES),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进行评估。结果抑郁得分显著降低(t=2.824,P0.05);自尊得分显著升高(t=-2.341,P0.05);学业自我效能感有显著提高(t=-2.926,P0.05)。结论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新生情绪、自尊和学业自我效能感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自恋与网络攻击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家庭经济困难量表、自恋人格问卷及少年网络攻击行为评定量表,对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中学323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女生隐性自恋得分显著高于男生(P=0.042),高中生在自恋总分(P=0.000)、显性自恋的权欲感因子(P=0.000)和优越感因子(P=0.015)及隐性自恋的易感质因子(P=0.000)得分都显著高于初中生;男生在网络攻击行为总分(P=0.012)和反应性攻击(P=0.005)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家庭经济困难与自恋(r=0.233)、自恋与网络攻击行为(r=0.194)显著相关(P0.01)。结论自恋存在性别和年级差异,网络攻击行为存在性别差异,家庭经济困难能够显著预测自恋,自恋能够显著预测网络攻击行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焦虑障碍患者个性倾向、自我效能感、特质焦虑等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探讨焦虑障碍可能的病理心理学机制。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144例焦虑障碍患者和144名健康人利用中国人个性量表-情感量表(CPAI2-E)、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定。结果:①患者组情感量表的诸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②患者组特质焦虑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自我效能感得分对照组高于患者组(P<0.01);③状态焦虑与情感量表各因子、特质焦虑呈正相关(r=0.459~0.781,P<0.01),与自我效能感量呈负相关(r=-0.332,P<0.01)。④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特质焦虑和焦虑紧张因子与焦虑情绪的关系更为密切。结论:特质焦虑、抑郁、焦虑紧张、躯体症状、躯体化、性适应不良及自卑倾向等诸多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可能是焦虑障碍发生的病理心理学基础,特质焦虑与焦虑情绪的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网络成瘾预测问卷初步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编制简单有效的青少年网络成瘾预测问卷(IAPT).方法对2620名中学生(男1319,女1301,年龄15.1±1.7岁)用网络成瘾测验(IAT)分成网络成瘾及成瘾倾向组(IA)和对照组,从长处与困难问卷(SDQ),艾森克人格问卷儿童版(EPQ)、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自尊量表(SES)、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TMD)中找出两组得分有显著差异(P<0.01)的项目构成条目库,一致化、合并、删减形成问卷初稿.抽取1363名中学生(男709,女654,年龄13.7±1.0岁)施测,对问卷初稿进一步精简并信效度检验.结果IAPT五因子模型(神经质、焦虑、时间管理、自尊、行为问题)共56条目,有较好的结构效度(df/n=2.5,NFI=0.84,NNFI=0.88,RMSEA=0.046);Cronbach α系数0.72,间隔6个月重测信度0.61;问卷及各因子得分与预测目标的相关系数0.35-0.60,P<0.001;问卷及各因子在I-AT组与对照组得分有显著差异(t=6.8-13.2,P<0.001;Cohen's d=0.51-1.15>0.5);IAPT划界分39分时,Youden指数出现最大值0.62,此时真阳性率(TPF)0.83,假阳性率(FPE)0.21,正确率0.80.结论IAPT有较好的信效度,可用于青少年网络成瘾预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集体心理咨询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焦虑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41分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0人,随机分配进入干预组(n=40)或对照组(n=40)。干预组接受为期8周的认知行为集体心理咨询,在此期间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干预。在基线水平、干预8周后及干预结束1个月后随访使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UCLA孤独量表和自尊量表(SES)评估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共37人完成研究,1个月后的随访有32人参加。对照组共39人完成8周随访。干预组干预后STAI的状态焦虑分量表得分及SCSQ消极应对维度得分均低于干预前(均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各量表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两组患者(基线得分-干预后得分)的差值进行比较,发现干预组患者状态焦虑分量表得分及SCSQ消极应对维度得分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随访发现干预组患者状态焦虑得分及消极应对维度得分与干预前相比呈下降趋势(均P0.01)。结论:认知行为集体心理咨询可以有效减少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中学生网络过度使用与家庭功能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中学生互联网过度使用情况与家庭功能之间的关系,从而分析不同的家庭功能对中学生互联网过度使用情况的影响。方法:对上海10所中学内初一,高一年级和职校一年级下半学期学生进行间卷调查,共调查3068名学生。回收学生问卷2911份.其中完整有效问卷2276份。学生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自制中学生网络使用一般情况问卷.网络成瘾诊断自评问卷(YDQ),家庭功能量表(FAD)。结果:互联网过度使用组在家庭功能的沟通,角色,情感反应.情感介入。行为控制分量表和总的功能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互联网过度使用组不同性别之间比较家庭功能的各方面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年级之间比较家庭沟通能力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其余六个方面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互联网过度使用中学生存在家庭功能减弱,不同于互联网正常使用的中学生,不同性别年级互联网过度使用中学生有相似的家庭功能模式。  相似文献   

11.
人格特征、自尊水平与航空兵部队人员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航空兵部队人员人格特征、自尊水平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运用EPQ、SES、SCL-90对443名航空兵部队人员进行调查。结果:神经质与SCL-90总均分成正相关(r=0.641,P<0.01);内外向与SCL-90总均分成负相关(r=-0.232,P<0.01);精神质与SCL-90总均分成正相关(r=0.398,P<0.01);自尊水平与SCL-90总均分成负相关(r=-0.381,P<0.01);神经质、精神质、自尊水平进入回归方程(P<0.001);神经质、精神质对心理健康有直接影响(效应系数分别为0.513和0.209);内外向、神经质通过影响自尊水平对心理健康具有间接效应(效应系数分别为0.216和-0.261)。结论:神经质、精神质和内外向是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具有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两个方面;自尊是人格影响心理健康的中间环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认知护理联合舒适护理对子宫内膜癌化疗患者焦虑情绪自尊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子宫内膜癌化疗患者12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联合舒适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认知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焦虑评分、自尊感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护理后两组焦虑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自尊感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知护理联合舒适护理可减轻对子宫内膜癌化疗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患者自尊感,进一步改善其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验影响初一学生入学适应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编入学适应问卷、Rosenberg自尊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儿童版)、来自双亲的影响及对双亲的意识测查问卷对185名初一学生包括寄宿与否、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及家庭经济状况4个方面的信息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总体上,入学适应在是否寄宿、男女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及家庭经济地位高低的对比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但非寄宿学生与寄宿学生相比在人际适应方面存在更多问题(t=1.99,P<0.05),女生比男生在环境适应方面存在更多问题(t=3.48,P<0.01)。相关分析表明自尊、来自双亲的精神支持,来自双亲的人生观、思维方式的影响,以母亲作为人生楷模与入学适应负相关,精神质、神经质、来自双亲的精神压力与入学适应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神经质、精神质、来自父亲的压力和来自父亲人生观、思维方式的影响进入回归模型(R=0.55,F=19.93,P<0.001),4个变量可解释入学适应总变异的31%。结论人格特征、亲子关系对初一学生入学适应具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察父母行为控制和心理控制与青少年抑郁和危险行为的关系,并考察神经质在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对珠海市某中学初中生329人作为被试(男生178人,女生151人)施测父母控制问卷、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青少年危险行为评定量表(RBQ-A)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文版(EPQ-RSC)中的神经质和内外倾分量表。结果:父母心理控制与初中生的抑郁和危险行为都呈显著正相关(r=0.30,0.25;P0.01),与神经质呈显著的正相关(r=0.32,P0.01);父母行为控制只和危险行为呈显著负相关(r=-0.13,P0.05),与抑郁不存在显著相关;行为控制与神经质无显著相关;神经质与抑郁和危险行为均存在显著正相关(r=0.73,0.28;P0.01);在控制其他的变量后,青少年的神经质人格在父母心理控制和抑郁关系中呈现完全中介效应,在父母行为控制与抑郁之间起遮掩效应;神经质在心理控制和危险行为以及行为控制和危险行为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结论:父母控制通过神经质进而对青少年的抑郁和危险行为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行为问题学龄儿童的人格特征、父母养育模式及父母养育模式对儿童人格特征的影响。方法:采用Rutter儿童行为问卷(父母问卷)筛查行为问题儿童,应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幼年版)(EPQ-Junior)及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评估56例行为问题儿童(研究组)及56例正常儿童(对照组)的人格特征与父母养育方式。结果:(1)研究组的内-外向(E)维度评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情绪稳定性(N)维度评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86,P0.05;t=4.020,P0.01);(2)EMBU的母亲情感温暖、理解与父亲情感温暖、理解两个因子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2.448,P0.05;t=-4.607,P0.01),父亲惩罚、严厉与父亲过分干涉两项因子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4.307,P0.01;t=2.168,P0.05);(3)研究组内-外向(E)与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及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均呈显著正相关(r=0.307,0.299;P0.05),情绪稳定性(N)与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及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均呈显著负相关(r=-0.292,-0.264;P0.05),与母亲过度干涉、保护因子、父亲惩罚、严厉因子及父亲过分干涉因子均呈显著正相关(r=0.361,0.359,P0.01;r=0.300,P0.05)结论:行为问题学龄儿童的人格特征、父母养育模式与正常儿童存在差异,其人格特征与父母不良养育模式可能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不同行为类型医学生考试焦虑程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比较不同行为类型医学生的考试焦虑程度 ,探讨行为类型与考试焦虑的关系。方法 对 1 0 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 A型行为问卷的评定后各随机选出 30名作为 A型行为组和 B型行为组 ,运用焦虑自评量表 ( SAS)分别对两组进行平时和考试前 30分钟的焦虑水平的测定。结果  A型行为组和 B型行为组的考试焦虑分均显著高于平时焦虑分 ( P<0 .0 0 1 ) ,但 A型行为组增高更显著 ( P<0 .0 0 1 ) ,不同行为类型的平时焦虑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不同行为类型的考试焦虑分比较存在显著差异 ( P<0 .0 0 1 )。结论  A型行为类型较之 B型行为类型具有更强烈的考试焦虑反应 ,提示应对 A型行为类型学生积极开展考试焦虑干预  相似文献   

17.
广泛性焦虑症状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大学生广泛性焦虑症状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宾州忧虑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对不确定性的忍受力问卷、元担忧问卷对113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大学生宾州忧虑问卷均分为2.54±0.64,男性焦虑总分显著低于女性;独生子女焦虑总分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不同家庭经济状况大学生在在焦虑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②路径分析表明:神经质、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压力、元担忧频率对宾州忧虑问卷总分有直接效应,同时,神经质还通过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压力、元担忧频率对宾州忧虑问卷总分起到间接效应。对宾州忧虑问卷总分影响由大到小依次是:神经质、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压力和元担忧频率。结论:①大学生的广泛性焦虑症状处在中等水平,女生的广泛性焦虑症状高于男生,非独生子女的广泛性焦虑症状显著高于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状况越差则广泛性焦虑症状也越高。②神经质对广泛性焦虑症状既有直接作用,又通过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压力和元担忧频率起一定的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灼口综合征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以及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对60例灼口综合征患者和对照组进行测评。结果:灼口综合征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明显高于对照组,"回避"和"屈服"应对方式与抑郁情绪呈正相关;精神质、神经质和掩饰性人格与抑郁、焦虑情绪呈正相关。结论:灼口综合征患者并发较高程度的抑郁、焦虑症状,同时不同人格类型与应对方式对其焦虑、抑郁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BACKGROUND: Neuroticism and self-esteem, two commonly used personality constructs, are thought to reflect a person's underlying vulnerability to major depression. The relative strength of these predictors is not known. METHOD: Information was gathered on 2163 individual women from an epidemiological sample of female female twin pairs. Neuroticism was assessed by the 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and global self-esteem by the Rosenberg Self-Esteem Scale. Major depression (DSM-III-R criteria) and stressful life events were also assessed. The personality constructs were studied in relation to major depression by logistic regression an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ling. RESULTS: Both cross-sectionally and prospectively, examined individually, neuroticism was a stronger predictor of risk for major depression than was self-esteem. When examined together, the predictive power of neuroticism remained substantial, while that of self-esteem largely disappeared. The same pattern of findings was obtained when a subset of subjects who had recently experienced stressful life events was analysed. By trivariate twin modelling, we found that the covariation of self-esteem, neuroticism and major depression was due largely to genetic factors. When self-esteem was the 'upstream' variable, a substantial genetic correlation remained between neuroticism and major depression. By contrast, when neuroticism was the 'upstream' variable, the genetic correlation between self-esteem and major depression disappeared. CONCLUSIONS: The personality construct of neuroticism is a substantially better index of a woman's underlying vulnerability to major depression than is self-esteem.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overall emotionality or emotional reactivity to the environment reflects risk for depression better than does global self-concept.  相似文献   

20.
Few empirical studies have examined the mental health of workers on North Sea oil and gas installations, and it is unclear from the available literature whether offshore employees show impaired mental health relative to their onshore counterparts. The present study was intended to clarify this issue by direct comparison of the General Health Questionnaire (GHQ) scores of onshore and offshore personnel engaged in similar work. As compared with published data, only the onshore group showed low GHQ-12 scores, although both groups were low in neuroticism. Analysis of GHQ subscale scores demonstrated that anxiety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among offshore workers than among those working onshore, bu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omatic symptoms or social dysfunction. Regression analyses showed that this result was not affected by control for age, job level, and neuroticism, although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interaction between job level and neuroticism in predicting anxiety. The nature of the offshore environment, and the factors which may play a causal role in elevated anxiety among offshore worker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