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观察酸分泌抑制剂预防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溃疡的效果。方法 :将 112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预防用药组(n =5 7)和对照组 (n =5 5 ) ;预防用药组根据使用药物不同再分成A组 (奥美拉唑 4 0mg·d-1)和B组 (西咪替丁 2 0~ 30mg·kg-1·d-1)。以呕血、胃液或粪隐血试验和空腹胃液的pH值等为观察指标。结果 :预防用药组应激性溃疡发生率 (17 5 4 % )和死亡率 (5 2 6 % ) ,与对照组 (4 5 .4 5 % ,18 18% )比较均有显著性降低 (P <0 0 1,P <0 0 5 ) ;A组应激性溃疡发生率 (6 90 % )与B组 (2 8 5 7% )比较明显减少 (P <0 0 5 ) ,但 2组死亡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颅脑损伤后尽早使用酸分泌抑制剂能显著降低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奥美拉唑预防作用明显优于西咪替丁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间长短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4 0例胆囊切除术病人按手术时间长短分为两组 ,A组 (<1h) ,B组 (≥ 1h) ,每组 2 0例。围手术期测T淋巴细胞亚群 (包括CD3 、CD4、CD8及CD4/CD8比值 )、免疫球蛋白 (IgA、IgM、IgG)和补体 (C3 、C4)浓度。结果 外周血CD3 、CD4含量 ,血清IgG浓度 ,两组手术后明显降低 (P <0 0 5 ) ,两组间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外周血CD4/CD8比值 ,血清IgM、IgA ,C3 及C4浓度只有在B组手术后明显降低 (P <0 0 5 ) ,其中外周血CD4/CD8比值、C3 浓度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外 ,其余无差异。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的延长进一步抑制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达利珠单抗在肾移植术后预防急性排斥反应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达利珠单抗在预防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36例病人分为 3组 ,A组 14例给予达利珠单抗 2次 ,B组 7例给予达利珠单抗 5次 ,C组 15例为对照组 ,观察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情况、移植肾功能、巨细胞病毒感染率及不良反应 ,时间为 6mo。结果 :3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2 9% ,2 9% ,73% ,A ,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但A ,B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首次出现急性排斥反应的时间分别为 65d ,70d ,4 8d ,术后 1,6moA ,B组移植肾功能优于C组 (P <0 .0 5 )。胃肠道不适及巨细胞病毒感染发生率 3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达利珠单抗可以降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 ,改善移植肾功能 ,无明显不良反应 ,给予 2次与 5次的治疗效果相似 ,是安全有效的免疫抑制剂  相似文献   

4.
乌拉地尔与艾司洛尔预防全麻插管应激反应的观察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与比较乌拉地尔、艾司洛尔用于预防全麻插管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 :将 45例ASAⅠ~Ⅱ级无心血管病史全麻病人 ,随机分成 3组 ,每组 15例。A组 (对照组 ) ,B组 (乌拉地尔组 ) ,C组 (艾司洛尔组 )。插管前分别静注 0 .9%氯化钠5mL(A组 ) ,乌拉地尔 0 .5mg·kg-1(B组 ) ,艾司洛尔 2mg·kg-1(C组 )。 3组均以芬太尼、利多卡因、依托咪酯、琥珀胆碱静注诱导后行气管内插管。观察各组诱导前、诱导后 1min及插管后 1,5 ,10min的HR、SBP、DBP及MAP值。结果 :对照组在插管后 1,5 ,10min的HR、MAP均明显高于用药的B、C组 (P <0 .0 5或P <0 .0 1)。用药组间相比 ,插管后B组与C组血压升高幅度有显著性降低 (P <0 .0 5或P <0 .0 1) ;插管后C组与B组心率上升幅度明显降低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气管插管前静注乌拉地尔与艾司洛尔均能有效预防插管引起的应激反应。乌拉地尔预防高血压作用优于艾司洛尔 ,艾司洛尔预防心率增快优于乌拉地尔。  相似文献   

5.
程静林 《中国基层医药》2004,11(9):1111-1112
目的 观察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应用于胸腺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并与单纯静脉全麻比较。方法 选择拟行胸腺切除术的重症肌无力 (MG)患者 30例 (Ⅰ~Ⅱb型 ) ,随机分为A、B两组 ,A组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 ;B组采用单纯静脉全麻。结果 A组患者插管后及术中MAP、HR平稳 ,B组患者MAP、HR则波动较大 ,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两组患者拔管后呼吸功能均受到一定影响 ,但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A组患者术中全麻用药量小 ,术后清醒时间及拔管时间较短 ,与B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对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术患者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比较异丙酚 芬太尼、异丙酚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6 0例ASAⅠ~Ⅱ级、年龄 2 0~ 4 1岁、全身麻醉下行人工流产术者 ,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各 30例。A组为异丙酚 芬太尼组 ,B组为异丙酚组。A组以芬太尼 1μg·kg-1和异丙酚麻醉诱导。B组仅以异丙酚麻醉诱导 ,术中两组均以异丙酚静脉维持 ,术中持续监测HR、SBP、DBP、SPO2 、BIS。结果 (1)在达到同等麻醉深度时 ,A组的麻醉诱导剂量、静脉维持速率、麻醉苏醒时间各指标明显低于B组 (P <0 0 1) ;(2 )A组诱导后、手术结束时的HR、SBP、DBP、SPO2 与诱导前各指标相比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B组诱导后指标与诱导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手术结束时上述指标与诱导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B组SPO2 诱导后与诱导前相比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P <0 0 1) ,手术结束时SPO2 与诱导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3)两组病人手术中知晓率均为 0。B组有 16 7%病人主诉注射部位疼痛 ,6 7%病人在术后主诉腹部疼痛。AB两组的手术满意率为 10 0 %。结论 异丙酚 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术剂量小、血流动力学平稳、苏醒快、副作用少而成为理想的麻醉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开胸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 (PCEA)的临床效果以及对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全组病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 6 8例采用肌注镇痛法 (哌替啶 1mg/kg) ;B组 5 3例实施病人自控静脉镇痛 (芬太尼 0 0 2 μg/L +氟哌利多 0 0 5 μg/L) ;C组实施PCEA(0 12 5 %罗哌卡因 +芬太尼 0 0 0 2 μg/L)。统计各组术后 12、2 4、4 8、72h各时点的静息疼痛强度 (R VAS)和咳嗽时疼痛强度 (C VAS)以及 5 0 %疼痛缓解率 ,记录不良反应和肺不张、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情况。结果 R VAS值 :A组 >C组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0 0 1)。C VAS值 :A组 >C组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A组 5 0 %疼痛缓解率明显小于B、C组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C组术后肺不张、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低于A组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低于B组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开胸术后实施PCEA能明显缓解术后疼痛 ,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巴曲抗栓酶治疗急性脑梗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观察巴曲抗栓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时间窗及血糖对其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78例脑梗死病人按发病后时间分 3组 ,发病后 12h内组(A) 2 4例 ;发病后 >12~ 2 4h组 (B) 2 5例 ;发病后 >2 4~ 72h组 (C) 2 9例。各组病人均用巴曲抗栓酶首剂 10BU ,d 3及d 5各用 5BU ,静脉滴注 ;3组病人治疗前查血糖 ,治疗前、治疗后d 1,3,5,10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发病后 12h内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 2组 ,治疗后 10d的总有效率为 92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3组在治疗d 1神经功能均已出现明显的功能恢复 ,但B组与A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C组与A组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 ,C组与B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3组治疗前后的血浆凝血因子I下降非常明显 (P <0 .0 1)。发病时血糖正常与血糖偏高的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巴曲抗栓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最佳时间窗为发病后 12h内 ,发病时血糖正常组疗效高于血糖偏高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慢性肺心病 (CCP)急性加重期不同心功能血浆内皮素 1(ET 1)、一氧化氮 (NO)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的含量。方法 分别测定CCP患者急性加重期心功能Ⅲ~Ⅳ级 (A组 ) 2 8例、Ⅱ级(B组 ) 16例和健康对照组 (C组 ) 30例的ET 1、NO和CGRP的血浆含量。结果 ET 1血浆含量A组、B组和C组分别是 6 1 87± 2 3 33ng/L、5 3 84± 2 0 83ng/L和 39 0 4± 2 0 36ng/L ,A组与C组和B组与C组比较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和显著意义 ,而A组与B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NO血浆含量A组、B组和C组分别是 75 6 8± 2 2 17μmol/L、6 0 89± 4 2 74 μmol/L和 5 0 2 6± 18 2 5 μmol/L ,A组与C组比较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而A组与B组和B组与C组比较 ,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P均 >0 0 5 ) ;CGRP血浆含量A组、B组和C组分别是 71 38± 2 7 70ng/L、6 0 30± 38 5 8ng/L和 39 5 7± 15 75ng/L ,A组与C组和B组与C组比较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和显著意义 ,而A组与B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CCP急性加重期心功能Ⅲ~Ⅳ级时、血浆ET 1、NO和CGRP含量均增高 ,Ⅱ级时ET 1和CGRP增高 ;心功能Ⅲ~Ⅳ级和Ⅱ级之间 ,ET 1和CGRP的增高无不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血清Mg2 +的变化及影响机制。方法 :对 48例脑梗死患者根据梗死面积大小分为 <3cm2 (A组 )和≥ 3cm2 (B组 )两组 ,并选正常对照组 30例 ;A、B组病例分别于发病后 1~ 3天(急性期 )和发病后 2 1~ 2 8天 (恢复期 )在清晨各采集静脉血 2ml,正常健康者为体检时采取 ;使用美国Tech niconRA - 10 0 0生化分析仪采取络合指标剂 (Calmagite) ,比色法分析。结果 ;急性期A、B两组血清Mg2 +水平与恢复期A、B两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 ;急性期A组与B组血清Mg2 +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血清Mg2 +水平下降与梗死面积大小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尿激酶预防结核性腹膜炎腹腔内粘连和包裹性积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腹腔内注入尿激酶 (UK) ,对渗出型结核性腹膜炎所致的腹腔内粘连和包裹性积液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法将93例渗出型结核性腹膜炎分为治疗组 (A组48例 )和对照组 (B组45例 ) ,两组采用相同的化疗方案 ,抽腹水后均注入异烟肼 (INH)0 3、地塞米松10mg ,A组加入UK2万IU。结果 :腹腔内粘连发生率A组10 4 % ,B组28 9 % (P<0 05) ;包裹性积液发生率A组6 3 % ,B组20 % (P<0 05) ;平均给药次数A组5 4次 ,B组5 2次 (P>0 05)。结论 :腹腔内注入UK能有效降低渗出型结核性腹膜炎所致的腹腔内粘连和包裹性积液的发生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12.
左布比卡因硬膜外麻醉对腹部手术病人心肌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局部麻醉药(局麻药)左布比卡 因硬膜外麻醉对手术病人心肌酶谱的影响,并与布 比卡因作对比,评估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择 期行胆囊切除手术的病人60例,均行硬膜外麻醉, 随机双盲分成2组,左布比卡因组30例、布比卡因 组30例,2组分别用0.56%左布比卡因,或用0.56 %布比卡因,总量均为13mL;注射局麻药前及术后 24h取静脉血测定肝、肾功能及心肌酶谱。结果:2 组术后ALT,AST,BUN,Cr,LDH,α 羟丁酸脱氢酶 (BDH),肌酸激酶(CK)均有增高;与术前比较有显 著差异(P<0.05或P<0.01),组间比较除CK, BDH外均无显著差异(P>0.05),左布比卡因组和布比卡因组CK的增加值分别为(440±s120)U·L-1和(530±135)U·L-1,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2组麻醉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左布比卡因和布比卡因行硬膜外麻醉效果均较好,但以心肌酶的部分指标作比较左布比卡因更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镇痛方法的镇痛效果及对肠蠕动的彤响。方法随机选择下腹部、下肢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四组,每组(n=30)下腹部、下肢手术各15例。A组(芬太尼组):0.2%罗哌卡因+0.0002%芬太尼+0.005%氟哌利多;B组(吗啡组):0.2%罗哌卡因+0.01%吗啡+0.005%氟哌利多;C组(局麻药组):0.2%罗哌卡因;D组(对照组):0.9%氯化钠注射液。均在硬膜外麻醉下手术,术后施行硬膜外腔镇痛。镇痛后48h内随访患者,记录疼痛程度及肠蠕动恢复时间。结果A、B两组均能提供良好的镇痛,其优良率分别为93%、97%,C、D组镇痛效果差,其优良率分别是47%、13%:A、B两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C、D组(P〈0.05)。下肢手术患者比下腹部手术患者肠蠕动恢复时间短(P〈0.01);同类手术,四组患者间肠蠕动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或吗啡术后镇痛都能取得满意的镇痛效果,下肢手术患者比下腹部手术患者肠蠕动恢复时间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芬太尼和曲马多复合利多卡因和罗哌卡因骶管注入用于小儿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90例择期行下腹部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0.7%利多卡因+0.25%罗哌卡因(A组)、0.7%利多卡因+0.25%罗哌卡因+芬太尼2μg/kg(B组)和0.7%利多卡因+0.25%罗哌卡因+曲马多1 mg/kg(C组)。结果用OPS法及Ramsay法分别进行镇痛及镇静评分并随访副作用的发生率。术后12 h、24h OPS<4分的百分率B和C组明显高于A组(P<0.05),B和C组在术后24 h时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镇静评分B和C组在术后6 h内各时点明显高于A组(P<0.05)。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发生率B组明显高于A组和C组(P<0.05),B和C组术后精神方面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曲马多复合利多卡因和罗哌卡因骶管注入镇痛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较少,优于芬太尼。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用不同填充材料对骨质疏松兔的椎体成形,进而对行椎体成形术后椎体的生物力学行动态观察,从而得出相关结论,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用5个月龄新西兰纯种雌性兔60只,随机选12只作为正常对照组(A组),剩余的48只使用去势法造成骨质疏松模型后随机分成四组,每组12只。模型对照组(B组);聚甲基丙酸甲酯骨水泥(PMMA)组(C组);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瑞邦骨泰,CPC)组(D组);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和CPC组(E组)。解剖出椎体后直视下穿刺,按组别分别注入上述填充剂,每只进行3个椎体(L4、L5、L6)。分别于术后当时、8周和16周取椎体标本,行X线检查,并测定不同时间点椎体的轴向抗压强度实验。结果①术后当时拍X线片,除PMMA组有1例可见骨水泥渗漏入椎管内,其余均未见渗漏。术后8周和16周分别拍X线片,可见手术椎体密度较其他椎体和模型对照组椎体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仿。②术后当时C组的抗压强度明显高于其他组(P<0.01),A组抗压强度次之,高于B组(P<0.01)、D组(P<0.01)和E组(P<0.01),而B、D和E组间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周,C组抗压强度有所下降与术后当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和E组抗压强度有所上升(P<0.01),B组抗压强度明显低于其他组(P<0.01)。术后16周,C组抗压强度持续下降与A、D和E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和E组抗压强度继续上升(P<0.01),B组抗压强度继续下降(P<0.01),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PC和CPC/BMP虽然具有较好的生物学性能,并且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尤其在治疗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时,尚不能完全取代PMMA。  相似文献   

16.
谢红春  任永伦  杨丽佳  黄超  杨剑 《河北医药》2012,34(18):2727-2729
目的观察氯诺昔康复合丙泊酚用于合并矽肺病患者无痛胃镜检查时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方法选取249例合并矽肺病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组(A组)、丙泊酚+芬太尼组(B组)及丙泊酚+氯诺昔康组(C组),每组83例。记录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持续时间、麻醉清醒时间,注药前、注药2min后SBP、DBP、HR、SpO_2变化,重点观察SpO_2变化。记录丙泊酚用量,术中麻醉镇痛效果,术中知晓情况及术后麻醉满意程度。结果 B组、C组麻醉起效时间、清醒时间、丙泊酚用量与A组相比(P〈0.05),B组与C组相比(P〉0.05)。注药2min后A组患者SBP、DBP、HR与用药前相比(P〈0.01),B组与用药前相比(P〈0.05),C组与用药前相比(P〉0.05)。注药2min后A组SpO_2变化与注药前相比(P〈0.05),B组与注药前相比(P〈0.01),C组与用药前相比(P〉0.05)。术中麻醉镇痛效果达优的例数、术后麻醉满意度达优的例数及术中知晓的例数B组、C组与A组相比(P〈0.05),B组、C组2组相比(P〉0.05)。结论氯诺昔康复合丙泊酚用于合并矽肺病患者行无痛胃镜检查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7.
氟西汀与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联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44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氟西汀联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126例肠易激综合征病人分为3组,A组44例,予氟西汀20mg,po,qd;双歧三联活菌胶囊420mg,po,tid。B组40例,予氟西汀20mg,po,qd。C组42例,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420mg,po,tid。3组的疗程均为4wk。观察3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A,B,C三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85%,58%。A,C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B,C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A,B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对腹泻的疗效,A组优于B,C组(P<0.05),对腹痛、腹胀、便秘的治疗,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氟西汀与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联合应用可以有效地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飞秒激光微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与中央孔型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 V4C)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高度近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A组和B组,每组40例(80眼)。A组患者采用SMILE治疗,B组患者采用ICL V4C植入术治疗。随访3个月,统计对比两组手术前后(术前和术后1、3个月)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等效球镜、对比敏感度、波前像差(高阶像差、垂直彗差、水平彗差、球差)、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阻力指数(RI)、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国家眼科学会25项视觉功能问卷(NEI-VFQ-25)分值,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和术后1、3个月,两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等效球镜组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两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均较术前升高,等效球镜均较术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和术后1、3个月,两组干涉条纹视力(IVA)=0.05、0.2、0.4时的对比敏感度组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两组IVA=0.05、0.2、0.4时的对比敏感度均较术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高阶像差、垂直彗差、水平彗差、球差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两组垂直彗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高阶像差、水平彗差、球差均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视网膜中央动脉RI、EDV、PSV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两组RI均较术前降低,EDV、PSV均较术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B组RI低于A组,EDV、PSV均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NEI-VFQ-25分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两组NEI-VFQ-25分值均较术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1个月NEI-VFQ-25分值(94.20±4.71)分略高于A组的(92.12±5.07)分,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3个月NEI-VFQ-25分值(94.51±4.26)分高于A组的(92.25±4.8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MILE与ICL V4C植入术均为治疗高度近视的安全、有效方法,尤其是ICL V4C植入术,能进一步改善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提高视觉质量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维生素K1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将97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阿法骨化醇(A组)、维生素K(1B组)、阿法骨化醇+维生素K(1C组)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于用药0、3、6个月时测定骨密度、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并由专人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各组治疗0、3、6个月时BMI、PT、APTT、TT、FIB组内和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治疗3个月后,HOMA-IR水平变化不明显(P>0.05),治疗6个月后显著降低(P<0.05);B组治疗3个月后,HOMA-IR水平变化不明显(P>0.05),治疗6个月后显著降低(P<0.05);C组治疗3个月后,HOMA-IR水平明显降低(P<0.01),治疗6个月后降低更明显(P<0.05)。各组间同期比较,C组HOMA-IR水平均明显优于A、B组,而A、B组同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6个月时各部位骨密度较治疗前均明显增高(P<0.05或P<0.01),且C组与A、B组同期比较骨密度均有所增高(P<0.05或P<0.01)。与A组治疗3个月时比较,B组腰椎L1~L4、大转子有所增加(P均<0.01),但治疗6个月时2组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K1可以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改善胰岛素抵抗,长期应用未出现凝血机制异常,可与阿法骨化醇、钙剂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观察罗哌卡因伍用哌替啶、吗啡或曲马多用于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下腹部或下肢手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罗哌卡因复合哌替啶(A组)、复合吗啡(B组)和复合曲马多(C组),各30例,分别于用药后4、8、24和48h观察血压、心率、脉搏血氧(SpO2)、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B组和C组(P<0.05),B组、C组镇痛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大于A组、B组(P<0.05)。三组患者均无明显的呼吸抑制,B组有3例发生瘙痒,C组53%的患者出现多汗;三组患者恶心的发生率分别为5.6%、51.0%和54.3%,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9.0%、54.6%、57.6%。结论罗哌卡因复合哌替啶用于术后PCEA的效果优于罗哌卡因复合吗啡或曲马多,而且不良反应少,是一种能获得平衡镇痛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