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解剖型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解剖型钢板对于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6例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采用骨折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结果16例患者中15例随访6个月-3年,1例发生轻度髋内翻,余14例骨折愈合,髋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应用解剖型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操作简单方便,固定牢靠,是一种效果良好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2.
LISS钢板倒置微创治疗股骨粗隆下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应用LISS钢板倒置微创治疗股骨粗隆下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LISS钢板倒置治疗股骨粗隆下粉碎性骨折21例.结果 本组获得4~18个月随访,骨折均愈合,无髋内外翻畸形、钢板螺钉断裂、退钉及钉头切出股骨头等现象.结论LISS钢板倒置治疗股骨粗隆下粉碎性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等优点,能达到良好的骨折复位和坚强的固定,促进关节早期功能锻炼,骨折愈合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LISS钢板治疗股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应用LISS钢板对7例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5例股骨中下段骨折,3例股骨远端骨折伴髁间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LISS钢板治疗。结果随访6~24个月,平均10个月。患者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平均为9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内植物失败的情况,术后无肢体缩短、膝内翻、膝关节强直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LISS钢板治疗股骨髁间及中下段粉碎性骨折,是一种较好的内固定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介绍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偏髓分型,探讨和分析偏髓分型指导应用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0年2月间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的39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访33例,随访时间9~22个月,平均14.5个月。疗效按Ander标准:优23例,良8例,差2例。结论偏髓分型指导下应用股骨粗隆间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具有内固定坚强,损伤小,允许早期活动,减少关节僵直,有利于骨折愈合等优点。偏髓分型是一种有效、方便、实用的分型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并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对56例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应用LCP治疗,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时间、有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56例术后随访3~36个月,除3例骨折延迟愈合以外,其余的均获得骨性愈合,2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经治疗好转。结论选用LCP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符合生物力学固定(BO)原则,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及软组织的修复,尤其适合老年粉碎性骨折及骨质疏松骨折患者。  相似文献   

6.
宋肖舟  陈位  郑杰 《中国骨伤》2014,27(8):697-699
目的:探讨倒置LISS (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LISS)钢板结合钢缆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SeinsheimerV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11例股骨粗隆下粉碎性骨折患者,其中男8例,女3例;年龄35~61岁,平均51岁.受伤原因:车祸伤8例,高处坠落伤3例.经X线证实为Seinsheimer Ⅴ型股骨粗隆下骨折,采用LISS钢板结合钢缆进行治疗,并按Merle d'Aubigne髋关节功能评分系统对患侧髋关节的治疗效果进行评分.结果:11例均获随访,时间12~28个月,平均16个月.全部病例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3~4.3个月).未发生深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骨不连等并发症.按d' Aubigne髋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评分,优7例,良4例.结论:倒置LISS钢板结合钢缆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Seinsheimer Ⅴ型骨折疗效满意,可为骨折端提供稳定的固定,为治疗该骨折提供了一种理想的内固定选择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切口LISS钢板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至2013年6月蚌埠医学院附属淮北矿工总医院收治的48例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股骨LISS钢板倒置小切口治疗。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等指标。结果 48例患者随访10~70个月,平均随访时间41.3个月。骨折均获愈合,愈合时间5~12个月(平均6.8个月)。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优30例、良17例、可1例,优良率为98%。结论小切口股骨LISS钢板操作简单,骨折愈合率高,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适合用于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采用动力髋螺钉(DHS)、空心钉结合斜T形钢板单皮质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笔者自2013-01—2015-10采用DHS、空心钉结合斜T形钢板单皮质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18例,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时间60~120 min,平均80 min;术中出血量50~200 ml,平均80ml。18例均获随访6~36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愈合良好,无股骨颈短缩、内固定松动、髋内翻、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术后6个月疗效采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评定均为优。结论采用DHS、空心钉结合斜T形钢板单皮质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具有固定牢靠、骨折易愈合、内固定松动并发症少等优点,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倒置LISS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外侧壁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7—2016-08采用倒置LISS钢板内固定治疗的46例老年外侧壁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结果 4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8.4(12~32)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髋、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基本恢复正常,未出现钢板断裂、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折不愈合、内固定物切出、髋内翻畸形。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平均6.1(4~8)个月。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平均93(86~97)分;优30例,良13例,可3例,优良率为93.5%。结论倒置LISS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外侧壁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能够更好地重建股骨外侧壁,且手术操作简单,固定可靠,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0.
LISS钢板治疗股骨远端粉碎骨折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微创固定系统LISS钢板治疗股骨远端粉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LISS钢板治疗股骨远端粉碎骨折26例。结果所有患者获得10—28个月随访,切口Ⅰ期甲类愈合,骨折全部愈合,X线复查骨折对位、对线良好,未发生感染,无内固定钢板、螺钉脱出、断裂等发生。疗效评价采用Kolmert评定标准:优A3型10例,C2型3例;良A3型2例,C2型1例,C3型5例:可C2型2例,C3型2例;差C3型1例。结论采用微刨固定系统LISS钢板治疗股骨远端粉碎骨折,是一种有效的内固定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疗效肯定等优点,为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LISS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闭合性骨折的疗效。方法34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AO分型:A型19例,B型5例,C型10例。股骨髁间骨折12例,股骨髁上骨折22例,均行LISS钢板内固定。结果本组术后发生深部感染1例,经切开引流、抗感染及再次钢板固定治愈;并发膝外翻1例,于术后4个月进行翻修治愈。本组均获随访,平均15(10~34)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4.5(3~10)个月。疗效评价按HSS膝关节评分:优26例,良4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为88.2%。结论LISS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严重股骨上段骨折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 2007年2月至2009年5月收治11例严重股骨上段骨折患者,男7例,女4例,年龄28~45岁,平均年龄38岁。按AO分类,32C3型10例,31A1+32C3型1例,合并脑外伤1例,均为闭合性损伤,伤后5~9 d在骨科牵引床上进行手术。于股骨大转子外侧切口长约4~6 cm,并由此置入AOLISS钢板(左侧股骨LISS倒置右侧,右侧股骨LISS倒置左侧)。术后3 d应用CPM训练膝关节功能,每月一次摄X线片检查骨折愈合情况,术后10~12周骨痂较多、骨折线模糊时间歇扶双杖负重行走。结果全部病人得以随访,随访期3~24个月,平均11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10例骨折平均7个月内骨性愈合,1例(31A1+32C3型)患者术后13个月骨折线完全消失而间歇负重行走。膝关节功能均达100°左右(膝关节伸直为0°),按Kolment评分,优8例,良2例,可1例。结论股骨LISS钢板倒置治疗严重股骨上段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要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倒置股骨远端锁定接骨板(LISS)治疗股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倒置LISS治疗26例股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术后髋关节功能。结果1例失访,1例死于内科疾患,24例获得随访,时间6—17个月。24例骨折均愈合,时间4—8个月。1例出现髋内翻畸形。末次随访时Harris髋关节评分为86~97分,其中优17例,良5例,可2例。结论应用倒置LISS治疗股骨近端粉碎性骨折能够更好地重建外侧壁,避免外侧壁的医源性损伤,固定可靠,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Vancouver B1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理想手术治疗方式。方法2000年3月至2008年1月,12例VancouverB1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男2例,女10例;年龄62—85岁,平均72岁。内固定方式包括LISS锁定接骨板系统、加压接骨板系统,部分病例结合使用多道钢丝或钢缆捆扎固定,及异体柱状皮质骨和(或)DBM人工骨植骨。对术后骨折延迟愈合患者行自体骨髓灌注等治疗。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96个月,平均32个月。除1例术后发生骨折移位失败外,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3~12个月,平均4.3个月。Harris评分:65—92分,平均79分。结论VancouverB1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发生率高,处理棘手。目前,LISS系统是治疗此类骨折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应尽量使用微创技术以减少骨折处的血供破坏,如需切开整复骨折,应常规植骨,必要时术后可于骨折处定期灌注自体骨髓以促进骨愈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方法2008年5月至2012年12月,采用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治疗老年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股骨远端骨折9例,其中男3例,女6例,平均年龄62.7±6.1(56~75)岁。手术采用微创切口,间接复位(关节内骨折除外),仅对1例再骨折且开放复位患者进行植骨。术后给予抗骨质疏松药物辅助治疗。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127±41(80-180)min,术中平均失血198±164(50-600)ml,输血1例;术后患者平均住院4.3±1.2(3~7)d。术后随访16±11(6~42)个月显示,骨折愈合时间为4.1±1.3(3~7)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肢膝关节活动度为107°±13°(90°~125°),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为73±7(63-86)分,无切口感染及再骨折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uSS治疗老年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股骨远端骨折可获得良好疗效,有助于保护骨膜及骨折部位血运,对疏松骨质把持力好,固定牢靠,利于骨折愈合与功能恢复。药物辅助治疗对促进老年人骨愈合、改善骨质量、预防再次骨折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解剖型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解剖型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37例。结果37例均获随访,时间9~28个月。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标准,优30例,良5例,差2例,优良率为94.6%。结论应用解剖型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操作简单方便,固定牢靠,可早期关节功能锻炼,是一种效果良好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7.
唐少龙  江敞 《中国骨伤》2011,24(5):366-369
目的:比较微创内固定系统(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LISS)倒置与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高龄复杂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近期疗效,探讨内固定选择的策略。方法:自2007年2月至2009年6月收治47例高龄复杂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Evans IV,V,R型)的患者;23例应用LISS倒置治疗,男7例,女16例;年龄76-97岁;24例应用PFNA治疗,男9例,女15例,年龄73~90岁。并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中摄片次数、切口长度、住院时间、骨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8~18个月,平均13.1个月。全部患者均获骨折愈合,无伤口感染、髋内翻及内固定切出等并发症。PFNA组较LISS倒置组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等方面均略有优势,但无明显差异;按照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术后PFNA组和LISS倒置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PFNA及LISS倒置治疗高龄复杂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闯骨折近期疗效都比较理想,均为较好的内固定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股骨远端微创内固定技术(USS)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影响膝关节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自2009—01-2012—11应用USS—DF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81例。以临床功能和X线检查结果评价治疗效果。对可能影响膝关节功能的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创伤类型、是否为开放性损伤、是否为多发伤、手术距受伤的时间、是否早期功能锻炼、是否出现并发症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81例平均随访18.2(14-21)个月,78例骨折一期愈合。膝关节活动度:A型骨折平均109.1°,C型骨折平均101°。膝关节功能按HSS评分评定:A型骨折优良率91.4%,C型骨折优良率71.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骨折类型、是否早期功能锻炼、是否出现并发症是影响膝关节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LISS—DF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固定牢固,骨折愈合率高,是一种理想的内固定,术后患者应早期加强功能锻炼,减少并发症,提高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采用有限切开复位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固定治疗Vancouver C型股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2002年3月至2006年11月收治的8例Vancouver C型股骨骨折患者采用LISS治疗,其中男3例,女5例,骨折发生时平均年龄为67岁.骨折发生在髋关节置换术后8个月~5年,对这些患者进行临床评估. 结果 随访时间为8~38个月,平均17个月.8例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4.3个月,Harris评分平均83分(76~92分).所有患者没有使用同种异体骨条或自体骨植骨,无并发症出现. 结论 LISS钢板在治疗Vancouver C型股骨骨折时显示出相对于其他类型钢板的优势,尽可能保护了骨水泥壳,在此型骨折中锁钉显示出良好的固定能力,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