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临床教学中引发护患纠纷的防范对策,增强实习护生防范护理纠纷的能力。方法:调查分析临床护理教学中引发护理纠纷的原因。结果:护理人力资源不足,带教老师及护生法律意识淡漠,护生的不熟练技术操作及与患者沟通的缺乏等是诱发护理纠纷的重要原因。结论:重视带教老师的选择与管理,提高带教老师和护生的法律意识,加强知识技能培训,规范护理记录,把握沟通技巧等可防范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护理临床引发护患纠纷的防范对策,增强防范护理纠纷的能力.方法 分析临床护理中引发护理纠纷的原因.结果 护理人力资源不足,法律意识淡漠,技术操作不熟练及与患者沟通的缺乏等是诱发护理纠纷的重要原因.结论 重视学习,提高护士的法律意识,加强知识技能培训,规范护理记录,把握沟通技巧等可防范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临床教学中引发护患纠纷的防患对策,增强实习护生防范护理纠纷的能力。方法:调查分析临床护理教学中引发纠纷的原因。结果:护理人力资源不足,带教老师及护生法律意识淡漠,护生的不熟练,技术操作及与患者沟通的缺乏等是诱发护理纠纷的重要原因。结论:重视带教老师的选择与管理,提高带教老师和护生的法律意识,加强知识技能培训,规范护理记录,把握沟通技巧等可防范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患纠纷的原因及防范对策.方法:针对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防范对策.结果: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包括患者因素、护士因素及设备因素.防范对策包括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加强护患沟通、加强管理等.结论:通过分析护患纠纷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防范对策,对于保证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诊手术护患纠纷的原因和防范对策,以提高护理质量,防止或减少纠纷的发生。方法:对21例护患纠纷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提高了手术室护理质量,自2011年以来无护患纠纷发生。结论:加强护理服务理念、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及提高法律意识,可有效防范护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纠纷的防范对策,提高护士防范护理纠纷的能力.护理工作是整个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护患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患者疾病的疗效.结果 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护士法律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技术水平不过硬,病历书写不规范,护患沟通不够,是引发护理纠纷的原因.结论 提高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加强职业道德、职业素质的培养,不断提高护理人员技术水平,重视并规范护理文件书写,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关系,杜绝护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的维权意识、法律意识及用法律衡量护理行为和后果的意识不断增强,人们对护理质量、护理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纠纷的发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一旦侵犯了患者的权利,不论其行为是故意的还是过失的,都有可能引起护患纠纷。护士长作为科室的管理者对防范护理纠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将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及防范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护患纠纷常见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护患纠纷的常见原因及预防和减少护患纠纷的对策。方法:通过病人对护理方面的投诉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原因主要包括服务态度、法律意识、业务素质、沟通障碍等。结论:切实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水平,改善服务态度,加强护患沟通是减少和防范护患纠纷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9.
王丽俊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2):459-459
护理失误是客观存在的,那么必然存在因护理失误引发的各式各样的护患纠纷。随着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护患纠纷呈不断上升趋势。发生护患纠纷,有护理人员自身原因,也有管理体制及其它方面的原因,本文从护理工作角度对护患纠纷的引发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和减少护患纠纷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孙长雯  杨文东 《吉林医学》2010,31(16):2516-2518
目的:分析二级医院急诊科发生护患纠纷的潜在因素,探讨防范措施,减少护患纠纷发生。方法:总结分析护患纠纷的潜在因素,探讨防范措施。结果:潜在因素包括:①护理人员服务观念滞后、责任心不强、法律意识不强、缺乏有效的沟通、期望值差异以及护理文书记录不规范。②患者及家属因素(自身素质及不良心境)。③社会因素(新闻媒介的误导及医疗费用过高)。防范措施包括:①增强服务意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增强法律意识、加强护患沟通、加强危重患者管理以及护理文书管理。②患者及家属因素的防范(面对面的宣教以融洽护患关系)。③全社会及管理者应积极参与护理纠纷的防范。结论:二级医院发生护患纠纷的潜在因素包括护理人员、患者与家属以及社会因素,采用有针对性地防范措施,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防范护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王利霞 《基层医学论坛》2014,(27):3713-3715
目的:探讨产科护患纠纷产生的原因及防范对策。方法对我院产科3年来36例产妇及家属对护理方面的投诉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其原因主要包括业务素质、服务态度、住院环境、科室管理、医疗收费、法律意识以及产妇和家属等方面的因素。结论规范护士的操作行为、强化业务知识、提高个人业务素质、改善服务态度、加强护患沟通、加大护理管理力度、增强法律意识、转变服务观念、提高服务质量,可减少和防范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12.
为了防范护患纠纷,对产生护患纠纷的原因进行解析。患者的维权意识、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对医疗服务质量的需求增加;护理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差、责任心不强、法律意识淡薄及护患之间的沟通不到位是产生护患纠纷的主要原因。因此提出护理工作者要不断加强业务学习,转变服务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加强法律知识学习、规范医疗记录,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护患纠纷防范的管理,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方法分析和总结急诊科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护患纠纷防范管理方法。结果护士的法律意识、护患纠纷防范意识增强,护患纠纷发生率降低。结论护患纠纷防范管理方法可行,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规范护理行为,防范护患纠纷发生。方法:加强学习,增强法制现念,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结果: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可有效地杜绝或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结论:为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如何防范护患纠纷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防范护理纠纷的对策.方法:分析护患纠纷原因,采取合理安排班次,加强护患沟通,提高业务知识水平,转变服务理念,增强法律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全面履行告知义务等措施.结果:护理行为有依据,效果有记录.结论:有针对性判定防范护理纠纷的对策,并狠抓落实,才能减少护患纠纷发生,提高护士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的原因及防范措施,以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方法 分析和总结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及特点,采取有针对护理风险的防范、管理方法.结果 护理风险管理方法增强了护士的法律意识及护理风险的防范意识,使护患纠纷发生率下降.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方法可行,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护患纠纷的防范措施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减少护患纠纷,维护护患双方权益,护理工作者除应具备过硬的护理技术、高度的职业责任、严谨的工作态度外,还应增强法律意识,强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科学管理,以有效防范风险。本文提出一些对护患纠纷防范的措施,希望能对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维护护患双方权益,减少护患纠纷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探讨急诊室护患纠纷的防范,减少和杜绝纠纷.方法通过对近2年来我院急诊室所潜在的护患纠纷隐患分析.结果认为树立法律意识约束护理行为,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转变服务观念,增强护患沟通,提高业务素质及护士长严格管理,有助于控制急诊室护患纠纷的发生.结论护理人员应提高自身素质,健全法律意识,规范服务行为,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观念.  相似文献   

19.
许今花 《吉林医学》2011,(32):6939-6940
目的:探讨引起儿科护患纠纷的常见原因并提出防范对策,以预防和减少护患纠纷。方法:结合工作经验,并参考相关文献,对儿科护患纠纷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引起护患纠纷的主要原因有:服务态度,医疗收费,沟通障碍,护理质量,责任心不强,法律意识不强等,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一些防范对策和处理方法。结论:通过对儿科护理中护患纠纷原因的分析,提出有建设性的防范对策,极大地减少了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刘娟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119-120
目的:分析老年科护患纠纷的特点,并推进人本化管理,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方法:分析和总结2006年1月-2009年1月老年病科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及特点,着眼于人本化管理达到化解和防范。结果:护士的法律意识、护患纠纷防范意识增强,老年病人对护士的满意度提高,护患纠纷发生率降低。结论:以护长为先导,对老年病人施行“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文管理,可以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