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1-1999年福建省老年人伤害死亡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福建省60岁以上老年人伤害死亡特点。[方法]对1991—1999年省疾病监测点统计年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9年间,城市老年人伤害死亡率为95.79/10万,农村为197.53/10万,均后城乡老年人全死因的第5位。城乡老年人伤害死亡率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城市男性伤害死亡率与女性相近,农村男性伤害死亡率高于女性;城市老年人的前3位伤害死因为意外跌落、机动车交通事故和自杀,农村老年人的前3位伤害死因为自杀、意外跌落和机动车交通事故。[结论]积极开展老年人伤害预防工作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居民伤害发生特点、变化趋势及其对居民健康的影响程度,为进一步开展伤害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2-2007年大连市沙河口区居民死因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大连市沙河口区居民2002~2007年伤害死亡率为38.39/10万,男性为50.03/10万,女性为26.71/10万。男性、女性和男女合计伤害的前3位死因均是运输事故、意外跌落、自杀。YPLL前3位分别是运输事故、自杀、被杀,AYLL的前3位分别是触电、被杀、淹死。[结论]运输事故、意外跌落、自杀是大连市沙河口区居民伤害的主要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育龄妇女意外死亡的死亡水平及其死因,以便采取措施降低育龄妇女意外死亡发生率。[方法]对扬州市2006-2009年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6-2009年扬州市育龄妇女意外死亡率为9.38/10万,各年分别为7.99/10万、10.11/10万、9.70/10万、9.71/10万(P〉0.05);15岁~、20岁~、25岁~、30岁~、35岁~、40岁~、45~49岁意外死亡率(/10万)分别为3.86、5.58、6.57、7.77、13.38、16.06、6.27/10万。意外死亡的447例中,主要死亡原因为车祸、自杀、溺水、中毒,分别占41.61%、27.96%、8.50%、4.70%。[结论]2006-2009年扬州市育龄妇女意外死亡率2007年最高,40-44岁最高,主要死亡原因是车祸、自杀、溺水、中毒。  相似文献   

4.
1.资料来源黄山市1995-1997年卫生统计资料。2.结果2.1黄山市1995--1997年损伤中毒死亡率处于前三位的死因分别是自杀、机动车祸和意外跌落。1995年自杀为27.39/10万、机动车祸为18.77/IO万、意外跌落为14.46/10万;1996年自杀为27.07/10万、机动车祸为16.04/10万、意外跌落为1152/10万;1997年自杀为3442/10万、机动车祸为21兀/10万、意外跌落为11.47/10万。2,2三年累计平均死亡率:自杀为2962/10万,机动车祸为18.83/IO万,意外跌落为12.48/IO万。其中自杀男为28.08八0万、女为引26八0万;机动车祸男为2548…  相似文献   

5.
2008年寿光市居民意外死亡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寿光市居民的意外死亡率及死亡原因,为制订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年寿光市居民意外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8年因意外死亡612例,死亡率为59.81/10万。意外死亡率(/10万),男性为87.28.女性为31.79(P〈0.01);0岁为0.00,1~4岁为17.46,5~9岁为9.79,10~14岁为16.12,以后备年龄组持续较高水平,80岁以上为227.42(P〈0.01)。机动车意外的运输事故、自杀是男性、女性、男女合计及15~74岁各个年龄组的前2位死因;75岁以上的前2位死因是自杀和意外跌落。[结论]机动车意外的运输事故、自杀、意外跌落是寿光市居民主要的意外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温州市居民伤害死亡分布特点,为开展伤害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温州市卫生监测区死亡报告数据,以ICD-10进行死因分类。[结果]2010年温州市伤害死亡率为46.30/10万,校正死亡率37.51/10万,在减寿顺位中居于第2位。伤害死亡的前4位死因依次为意外跌落、机动车交通事故、自杀、淹死,占全部伤害死亡的72.81%。[结论]伤害是温州市居民的主要死因之一,意外跌落、机动车交通事故、自杀是温州市城乡居民意外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根据意外伤害死亡的流行特征(年龄、性别等),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措施开展伤害防制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缙云县居民伤害死亡水平,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2012年缙云县居民伤害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2年伤害合计死亡1370例,年均死亡率为75.52/10万,标化死亡率为58.01/10万。年均死亡率,男性为92.47/10万,女性为57.39/10万(P〈0.01);75~岁死亡率(702.26/10万)最高,15~岁死亡率(14.17/10万)最低,不同年龄伤害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伤害的前5位死因为意外跌落、机动车辆交通事故、其他意外事故和有害效应、淹死、自杀,前5位死因占伤害总数的86.86%。其中男性前5位伤害死因依次为意外跌落、机动车辆交通事故、其他意外事故和有害效应、淹死、自杀占84.78%;女性前5位伤害死因依次为意外跌落、机动车辆交通事故、其他意外事故和有害效应、自杀、淹死,占90.45%。伤害死亡AYLL为16.51年,减寿率为12.47‰。结论伤害已经成为缙云县主要死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根据卫生部全国人口死因抽样调查的设计,对其中广西10个样本县1990 ̄1992年的人口进行全死因调查。然后对调查结果中65岁以上老年人意外死亡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本组老年人意外死亡1551例外,死亡率为205.64/10万,在该年龄段人口全死因中排第6位。前3位意外死因分别是自杀(25.08%)、跌落(22.40%)和车祸;三者共占意外死亡的57.9%。在各个意外死亡原因中,男性老年人的意外死亡率均  相似文献   

9.
2001年上海市居民意外跌落死亡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L目的]分析上海市意外跌落死亡的流行状况及相关特征,为卫生行政部门提供确定意外跌落的防制重点和防制措施的依据。[方法]对2001年上海市居民意外跌落死亡者入户询问家属,调查死者的一般情况、跌落原因、场所、时间、伤害类型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意外跌落死亡率为10.61/10万,居意外伤害死亡的第2位,其中65~102岁占85.71%,男女性别比为0.62:1;1~14岁和15~64岁在不同平面间的意外跌落分别为81.82%和77.88%,伤害类型主要为颅内损伤及颅骨骨折;65~102岁在同一平面的跌落占71.63%,主要的伤害类型为股骨颈骨折和股骨粗隆间骨折;1~14岁跌落后的死亡均发生在1月内,15~64岁跌落后的死亡90.32%发生在1月内,65~102岁跌落后的死亡发生在1月以上占67.40%。[结论]上海市意外跌落死亡的分布特点具有明显的年龄组差异,应采取针对性的意外跌落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萧山市居民伤害死亡变化趋势和特点。[方法]1990-2000年萧山市居民伤害死亡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伤害死亡率为56.11/10万-73.91/10万,0-4岁,25-49岁和60岁以上为高发年龄段;男性高于女性,伤害死亡前4位死因为机动车交通事故,自杀,意外跌落和淹死,机动车交通事故死亡率呈上升趋势。[结论]伤害仍为居民的主要死因,应采取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江阴市居民伤害死亡分布特点,为开展伤害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江阴市2009年居民死因监测资料中的伤害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9伤害合计死亡714例,年均死亡率为59.41/10万,标化死亡率为50.26/10万。死亡率(/10万),男性为71.52,女性为47.18;0~14、15~34、35~59、≥60岁分别为15.93、22.10、51.38、245.77。伤害的主要死因,全部人群为交通事故、意外跌落、淹死,伤害死亡的潜在减寿年数为14 343.6人年,平均潜在工作减寿年数为7.57人年。[结论]交通事故、意外跌落、淹死、其他意外事故、自杀是居民意外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0~14岁儿童死亡资料的分析,掌握山东省儿童伤害的死亡特点,为制定干预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山东省第三次死因调查资料,对山东省2004-2005年0~14岁儿童伤害的死亡特点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2004-2005年山东省0~14岁儿童伤害的死亡率为16.09/10万,标化死亡率为15.95/10万,意外伤害死亡率为15.19/10万,标化死亡率为14.78/10万。伤害死亡率总体趋势为随年龄增高而开始降低(P〈0.05).前五位的死因分别为淹溺、公路交通事故、意外窒息、自杀和意外跌落。0~岁年龄组伤害的主要死因是意外窒息,1~岁年龄组伤害的主要死因是交通事故和淹溺,5~岁及以上年龄组伤害的主要死因是淹溺和交通事故。[结论]淹溺和交通事故死亡是我省伤害的最主要原因,要根据不同年龄的伤害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居民伤害死亡流行特征的分析,为采取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Access/DeathReg2005软件和Excel对2011年昆明市居民死因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年昆明市居民伤害死亡个案3222例,死亡率为60.29/10万,占全人群死亡的9.48%,居全死因谱的第四位。伤害的前五位死因分别为交通事故、意外跌落、自杀、意外中毒和其他伤害,其中男性死亡2298例,死亡率为84.85/10万;女性死亡924例,死亡率为35.06/10万,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5),是女性的2.49倍。不同年龄、性别伤害死亡原因差异较大,儿童组主要死因为溺水、交通事故和意外跌落;青年组以交通事故、自杀和意外中毒为主要死因;中年组以交通事故、意外跌落和自杀为主要死因;老年组以意外跌落、自杀和交通事故为主要死因。城市居民伤害死亡725例,死亡率为33.66/10万,农村人群死亡2497例,死亡率为78.28/10万,是城市的3.44倍。伤害造成潜在减寿损失75196.50人年,前5位减寿顺位为交通事故、意外跌落、自杀、意外中毒和其他伤害,分别占伤害潜在减寿损失的36.85%、12.44%、11.88%、10.65%和6.76%。结论伤害已经成为影响居民生命安全的主要原因,给国家、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应根据不同地区、年龄和性别的伤害死亡特点,制订有效的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4.
大厂地区2000~2005年居民意外伤害死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香红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0):1856-1857,1862
[目的]分析大厂地区居民意外伤害死亡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方法]按国际疾病分类法,对2000~2005年居民意外死亡及人口资料进行分析(2000~2001年按ICD-9,2002~2005按ICD-10标准分类)。[结果]2000~2005年大厂地区居民意外伤害死亡率为32.90/10万,居死因第4位。男性高于女性。意外伤害前五位死因分别是交通事故、自杀、意外跌落、淹死和意外中毒,占全部意外死亡的84.78%。[结论]意外伤害已成为较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应根据其流行特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2002~2005年杭州市西湖区居民意外伤害死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戴苡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7):3306-3308
[目的]研究杭州市西湖区居民意外伤害死亡的规律和特征。[方法]对杭州市西湖区2002~2005年的死亡资料根据ICD-10编码进行汇总分析。[结果]杭州市西湖区2002~2005年居民伤害年平均标化死亡率为20.56/10万,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年龄分布呈现两头高中间低趋势。前4位意外伤害死因为机动车交通事故、淹死、意外跌落和自杀。[结论]应根据居民意外伤害死亡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意外伤害死亡的预防。  相似文献   

16.
宁波市北仑区2002-2007年居民伤害死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宁波市北仑区居民意外伤害死亡水平及特征,为制定伤害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国际疾病分类(ICD-10)对北仑区2002--2007年居民病伤死因资料统一分类编码,利用标化死亡率、构成比、顺住和潜在减寿年数(PYLL)等指标对伤害死亡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年间,北仑区居民伤害年均标化死亡率为64.10/10万,占全死因的12.63%.占该地区全死因第3位;按PYLL排位,伤害居第2位,总PYLL为22354人年,占全死因PYIJL的28.74%,平均减寿年数为13.68人年,人。伤害死亡外部原因前5位依次为: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意外跌落、淹溺、自杀和被杀,占伤害死亡的69.46%。其中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死亡率男性(27.67/10万)是女性(10.73/10万)的2.58倍。随着年龄增长,伤害死亡率逐渐增大.0。14岁年龄段以淹溺居首.15~44岁及45~59岁年龄段以机动车辆交通事故为主,60岁以上年龄段以意外跌落为主。结论伤害是北仑区居民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应针对不同性别、年龄人群因伤害死亡外部原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预防控制伤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宁海县居民伤害死亡特征,探讨影响居民伤害死亡的各种因素,为制定伤害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2000~2003年死亡登记系统资料按ICD-9、ICD-10分类,进行伤害致居民死因分析。结果:伤害死亡率71.45/10万,机动车辆交通事故、自杀、意外跌落是主要原因。0~14岁儿童伤害死亡前2位原因是淹死、交通事故,中青年组为交通事故与自杀,老年人是意外跌落和自杀。伤害的潜在寿命损失最大,平均减寿率为13.89‰,居死因首位。结论:伤害是导致居民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已成为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开展伤害干预已成紧迫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婺城区居民伤害死亡水平、流行病学特征及防治策略。方法:对2004—2005年婺城区居民死亡资料进行伤害死亡分析。结果:伤害死亡率为63.55/10万,标化死亡率为53.89/10万,位于死亡谱的第五位,伤害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伤害死亡谱前5位为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意外跌落、自杀、溺亡和机动车以外的运输事故。伤害减寿年数(PYLL)顺位仅次于恶性肿瘤,位于第二位,去伤害后男女期望寿命为74.8岁和79.92岁,分别提高了1.62岁和1.37岁。结论:伤害是造成婺城区居民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应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降低伤害死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金山区老年人意外伤害死因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彭艳英  汤喜红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8):1451-1452,1463
[目的]了解上海市金山区老年人意外伤害致死情况,探讨伤害预防控制对策。[方法]对金山区2000~2004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全部报告资料进行意外伤害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分析。[结果]意外伤害在老年人全死因顺位中居第4位,意外伤害标化死亡率为112.13/10万。机动车交通事故、意外跌落、淹死、其他事故有害效应和自杀是意外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意外伤害是威胁老年人生命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家庭和社会都应重视老年人意外伤害的防治工作,采取以社区为基础的干预对策控制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象山县居民伤害死亡特征,探讨影响居民伤害死亡的各种因素,为制定伤害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象山县2000~2004年死亡登记系统资料,采用ICD-10进行伤害死因归类,并进行居民伤害死亡原因分析。结果2000~2004年象山县发生伤害死亡1 741例,伤害年平均死亡率为65.70/10万,交通事故、自杀、意外跌落、淹死是主要死因,占伤害死亡总数的80.74%。0~14岁儿童伤害死亡前2位原因为淹死和交通事故;中青年死因以交通事故、自杀为主;老年人以意外跌落、自杀为主。结论伤害死亡已成为象山县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应针对各人群伤害死亡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