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祥臣  徐长中 《河北医药》2005,27(10):751-751
产妇,女,27岁,体重65 kg,孕40周,ASA I级,因“胎儿脐绕颈、相对性头盆不称”在硬膜外麻醉下行急症剖宫产手术。患者入室时生命体征平稳,T 36.8℃、P 80次/min、R 15次/min、BP 130/80 mm Hg。开放静脉,患者左侧卧位,背部常规消毒,选择L2~3椎间隙进行穿刺,穿刺、置管顺利,但硬膜外导管有少量回血,回吸时抽不动,回血量不增加,注水顺利,考虑为硬膜外腔小血管破裂出血所致,给予0.1%肾上腺素0.1 ml(用生理盐水稀释成5 ml),经硬膜外导管注入。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硬膜外穿刺在极重度肥胖产妇剖宫产应用的可行性和应用前景.方法 选择拟行择期剖宫产的极肥胖产妇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对L2~3椎间隙传统体表标志定位,盲探进行硬膜外穿刺,依靠突破感和阻力消失感确认穿刺成功;观察组采用超声定位穿刺点并引导硬膜外穿刺置管.记录两组穿刺时间,穿刺次数,一次穿刺成功率及麻醉效果,麻醉中不良反应及麻醉后并发症,测量超声预测穿刺深度及实际穿刺深度;并记录患者对整个硬膜外穿刺的满意度评分. 结果 2组患者麻醉穿刺均成功,麻醉效果均能满足手术需求;与对照组相比,超声组穿刺时间明显缩短(P<0.05),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P<0.05);三次穿刺以上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超声组穿刺或置管异感出现率与术后腰痛发生率降低(P<0.05);患者对超声组硬膜外穿刺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声引导硬膜外穿刺能缩短极肥胖产妇硬膜外穿刺时间,减少穿刺次数和麻醉并发症,提高麻醉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1999年5月始应用百特泵和国产泵于术后硬膜外镇痛98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子宫切除140例按不同的麻醉方法随机分两组行术后镇痛,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140例行子宫切除(全切或次切),年龄31~67岁,ASA1~2级。术中麻醉完全,术后要求用硬膜外镇痛者随机分两组:A组硬膜外麻醉,穿刺点L2~3,n=80;B组联合麻醉(CSEA)穿刺点L2~3,n=40;硬膜外麻醉成功后用针套针脊麻注0.5%布比卡因7.5mg,注药速度10秒。拔除腰穿针后置入硬膜外管,置管方向均向头端留管3cm。硬膜外腔用药1.6%利多卡因+0.2%的卡因。麻醉穿刺包均使用浙…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性,48岁,体重65kg,入院诊断为子宫肌瘤,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下行子宫全切术.入手术室后,查血压(BP)130/75 mm Hg;心率(HR)86次/min,脉血氧计(SpO2)98%.建立静脉输液通路,左侧头高脚低位常规消毒,选L2~3间隙穿刺.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用25G脊麻针经硬膜外穿刺针管腔行蛛网膜下隙穿刺,当脑脊液流出后,注入配制好的腰麻液2.6 ml(0.75%布比卡因22 ml 麻黄碱0.5 ml 50%葡萄糖注射液0.5 ml),然后退出蛛网膜下隙穿刺;再经硬膜外穿刺向头端置入导管3 cm并保留,阻滞平面T6~S5,手术顺利开始.80 min后,用20 ml空针抽硬膜外导管,无血及脑脊液,分两次注入2%利多卡因11ml(4 ml、7 ml),8 min后,病人诉头晕、耳鸣,随即发现全身颤抖、口齿不清,烦躁不安,且BP下降至60/30 mm Hg,HR 42次/min,SpO2 86%.经内科、产科和麻醉科会诊,排除手术及其他因素,考虑为局麻药毒性反应所致.立即面罩吸氧,静脉滴注麻黄碱25 mg,阿托品0.3 mg,地塞米松(氟美松)10 mg,氟哌利多5 mg,咪唑安定2 mg,并加快补液.  相似文献   

5.
葛峰  密静 《中国医药指南》2009,7(20):101-102
目的甲磺酸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入住宿迁市妇产医院产科60例足月妊娠拟自然分娩初产妇,单胎、头先露,ASAⅠ~Ⅱ级,无妊娠高危因素,年龄21~29岁,体质量60~90kg,身高155~178cm。无硬膜外镇痛禁忌证。分娩镇痛的产妇进入第一产程,要求分娩镇痛并已签署分娩镇痛知情同意书。开放左上肢静脉输入乳酸钠林格10mL/kg,面罩吸氧5L/min,无创监测母体Bp、HR、ECG、SPO2,胎心音监测。左侧卧位行硬膜外穿刺,选L3~4间隙正入法穿刺,成功后先向硬膜外注入0.9%氯化钠5mL扩张硬膜外腔后,向头侧置入硬膜外导管3cm并固定好,注入1.5%利多卡因3mL,观察无脊麻征象及局麻药中毒表现,再次回抽硬膜外导管无血液及脑脊液回流,确认导管位于硬膜外腔理想位置后注入0.15%甲磺酸罗哌卡因(力蒙乐,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20060475)含1μg/mL舒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4171)10mL。用酒精涂擦法观察控制阻滞平面低于T10,30min后接PCEA,持续剂量3mL/h,锁定时间15min,PCA3mL/次。产妇在视觉模拟评分(VAS,0~10分,注:0分无痛,10分最痛)≥2分自控追加药物。宫口开全时停止泵镇痛药液,分娩结束后拔除硬膜外导管。结论分娩镇痛产妇全产程VAS均≤2分,对产程无明显影响,镇痛产程中产妇BP、HR、SPO2、ECG无明显变化;产妇无恶心、呕吐、无皮肤瘙痒、尿潴留等不良反应。产妇无运动阻滞(下肢运动阻滞用改良Bromage法评估0级:无运动阻滞,能自如抬起大腿并运动髋、膝、踝关节;1级:能抬起大腿,但有轻微的麻木感)可行走。都清醒、精神状态好、都可进食。全产程都可参与配合。新生儿娩出后1min Apgar评分>9分,5mimApgar评分>10分,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无异常。产妇出血量为≤150mL,宫缩无异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PCEA(持续硬膜外镇痛)和术后无镇痛下产妇的各种情况。方法剖宫产术者100例,分两组:I组50例,剖宫产术后行PCEA;II组50例,剖宫产术后拔除硬膜外导管。结果I组产妇术后无明显疼痛及腹胀,各生命体征平稳,能积极配合医生早哺乳、翻身及下床活动;II组产妇、2h后诉伤口痛和腹胀逐渐加重,且难以忍受,测血压、心率明显上升,术后不愿早期哺乳、翻身及下床活动。结论剖宫产术后疼痛会促使人体生理、心理及行为上出现一系列应激反应,使用PCEA后产妇可安全、舒适地渡过术后恢复期。  相似文献   

7.
术后6小时致压力性溃疡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海芹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5):2063-2063
1病例介绍病人女,60岁,以"妇查时发现下腹部包块十余日",以"子宫肌瘤"入院,入院时体格检查:T37.4℃、P80次/分、R24次/分、BP17.5/10.0kPa,发育正常,营养中等(体质消瘦),精神佳,查体合作。入院后第三天于手术室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次全切术,手术顺利,麻醉效果好,历时2小时  相似文献   

8.
1病例介绍患者,男,53岁,60 kg,2010年8月22日因得知患直肠癌在家服甲胺磷农药自杀,被家人发现急送我院抢救.经内科治疗14d后,神智清楚,生命体征正常,血液生化检查正常,于9月4日转入肿瘤外科,9月9日拟在全身麻醉+硬膜外阻滞下行直肠癌根治术.术前常规检查,心电图,胸部X线片,肝、肾功能,血电解质均正常.患者入室BP 120/75 mm Hg(1 mm Hg=0.133 kPa),HR 95次/min,SpO2 97%.于T11-12行硬膜外穿刺,穿刺顺利,头端置管3 cm.建立静脉通道后,硬膜外推注2%利多卡因5ml试验量,观察5 min后无全脊麻.以丙泊酚80 mg,维库溴铵8mg,芬太尼0.2 mg静脉诱导后顺利插入ID7.5的气管导管后行机械通气,VT 500 ml,RR12次/分,I:E=l:2.右侧颈内静脉穿刺置人中心静脉导管.术中以丙泊酚4~8 mg/(min· kg),瑞芬太尼0.1~0.3 μg/(min·kg),维库溴铵0.5~1 μg/(min· kg)维持麻醉.硬膜外间断lh推注2%利多卡因8ml.术中平稳,术毕患者恢复自主呼吸清醒后拔除气管导管,带硬膜外镇痛泵安返病房.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给予急诊高龄剖宫产术产妇不同椎管内麻醉的效果。方法 本次试验将我院收治的50例急诊高龄剖宫产术产妇作为研究对象,经电脑随机分组,各25例,观察组采取腰硬联合麻醉,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消毒铺巾工作等,于L2~L3间隙展开腰硬联合穿刺,采取玻璃注射器缓慢进针,注入氯化钠溶液,将腰麻针置入,刺破硬椎膜和蛛网膜,注入布比卡因,固定好引导产妇采取平卧位,将麻醉平面控制在T6~S1,于硬膜外注入利多卡因,每隔半个小时追加一次利多卡因,对照组采取连续硬膜外麻醉,指导产妇采取左侧卧位,常规消毒产妇皮肤,于产妇L1~L2椎间隙展开硬膜外穿刺,注入利多卡因溶液,将麻醉平面控制在T6~S1,于硬膜外注入利多卡因,每隔半个小时追加一次利多卡因,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术后1 h,组间心率、平均动脉压、体温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24 h,观察组比对照组术后生命体征表现更稳定(P<0.05),术后24...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羟考酮和舒芬太尼在二次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择2018至2020年接受椎管内麻醉的二次剖宫产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硬膜外给予舒芬太尼80μg+1.192%甲磺酸罗哌卡因16 ml加NaCl溶液稀释到200 ml配泵(脉冲式输注泵),试验组采用硬膜外给予0.1 mg/ml羟考酮+1.192%甲磺酸罗哌卡因16 ml加NaCl溶液稀释到200 ml配泵(脉冲式输注泵)。2组通过硬膜外脉冲泵按照手术结束时给予5 ml负荷剂量,然后开启镇痛泵,给患者单次脉冲,脉冲剂量4 ml/次(1 s内将4 ml药量推注),锁定时间30 min,自控量3 ml。观察2组术后4、8、12、24、36 h各时间点患者切口痛,宫缩痛,下肢运动阻滞Bromage评分,患者自控镇痛(PCIA)次数、肛门排气时间、恶心呕吐、瘙痒各种并发症,患者的初乳时间和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以及皮质醇的浓度(出手术室0 h、术后12、24 h)。结果 试验组产妇宫缩痛评分,术后并发症,产妇初乳时间和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以及皮质醇浓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相似文献   

11.
王军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24):2618-2619
目的:比较蛛网膜下腔吗啡和连续硬膜外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择60例在腰麻下行剖宫产的产妇并分为3组,每组各20例。吗啡组以0.5%布比卡因2.5ml加吗啡0.1mg作为蛛网膜下腔麻醉给药,对照组和芬太尼组,只以0.5%布比卡因2.5ml作为蛛网膜下腔麻醉给药,芬太尼组产妇术后通过镇痛泵给于芬太尼0.5mg加0.25%布比卡因80ml以2ml/h持续硬膜外腔给药镇痛。术后48小时,观测所有产妇首次要求追加镇痛药的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从腰麻开始到首次要求追加镇痛药的时间,芬太尼组(41±14)小时明显长于吗啡组(24±17)小时,吗啡组明显长于对照组(5.8±4.8)小时。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腰麻下行剖宫产的产妇在术后镇痛中,持续硬膜外注入芬太尼比蛛网膜下腔注入吗啡产生更长时间的镇痛作用而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剖宫产产妇术后肠蠕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硬膜外自控镇痛(简称PCEA)已广泛应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明确。现就PCEA对剖宫产产妇术后的肠蠕动情况与常规术后按需肌注哌替啶进行比较,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文中共剖宫产产妇200例,年龄21~40岁,均无其他系统疾病及产科严重并发症;ASA麻醉分级为Ⅰ~Ⅱ级。1.2病例分组200例产妇分为镇痛组、对照组两组,每组各100例。术中麻醉效果不佳者不作为本次观察对象。1.3治疗方法两组患者术前均未使用其他药物,术前放置导尿管。均做L1~2或L2~3间隙硬膜外穿刺,置管3~4cm;先后使用1.73%碳酸利多卡因13ml,0.75%罗哌…  相似文献   

13.
选择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间断注药镇痛997例;年龄24~36岁;ASAⅠ~Ⅱ级者占92.2%,Ⅲ~Ⅳ者占7.8%;多合并重度妊高症或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疾病。镇痛方法与配药:均采用硬膜外麻醉,初量2%利多卡因15~18m1,并在初量下完成手术。手术结束时用生理盐10m1 吗啡2mg硬膜外推注,然后将导管注药端封闭固定于产妇的前胸壁带回病房。在术后20~24h第二次推药(0.125%布比卡因10m1 吗啡2mg)并拔管。镇痛管理:每天有专人按时到病房巡视留管镇痛的患者,观察记录镇痛程度、导管保留情况及并发症。其中镇痛程度按VAS视觉模拟评分(0~10分)进行评分,评分越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硬膜外微量输入泵给药镇痛对产妇的影响。方法 :比较硬膜外微量输入泵给药镇痛组 (观察组 )与肌肉注射镇痛组 (对照组 )的镇痛效果 ,观察两组产妇的术后情况。结果 :在术后 4 h、8h、2 4 h、4 8h观察组产妇的镇痛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 (P<0 .0 1) ;两组产妇的术后监测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 ;两组生命体征平稳 ,无发热、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尿潴留、切口不愈合等现象 ,观察组发生一侧下肢麻木 2例 (2 % ) ,对照组无不良反应。结论 :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输注微量低浓度布比卡因、芬太尼和氟哌啶混合液镇痛 ,可达到充分镇痛 ,促进泌乳的目的 ,有利于产妇的康复和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5.
陈燕 《现代医药卫生》2003,19(2):166-167
目前硬膜外麻醉术后病人自控镇痛 (PCEA)已广泛应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 ,我们对于PCEA应用后对产妇泌乳的影响进行了观察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 1对象选择 :选择在硬膜外麻醉下实行剖宫产初产妇100例。孕期37~42周 ,年龄23~35岁 ,均无严重的产科并发症 ,无心、肝、肺、肾等合并症 ,无内分泌疾病及乳房发育缺陷 ,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分别为50例 ,两组年龄、孕周均无明显差异 (P>0 05)所有产妇均实行母婴同室 ,纯母乳喂养。1 2麻醉方法 :两组均为连续硬膜外麻醉 ,穿刺点选择L1~2或L2~3,麻…  相似文献   

16.
张凤琼  王在兴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0):2845-2845
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确切,但术后硬膜外镇痛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合理的防治与护理尤其重要。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00例患者均在持续硬膜外阻滞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前未常规用药,ASAⅠ~Ⅱ级的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满意的足月初产妇。麻醉用1.73%碳酸利多卡  相似文献   

17.
剖宫产术不同腰-硬联合麻醉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玲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0):75+79-75,79
目的:观察不同方法的腰-硬联合麻醉(CSEA)用于剖宫产时麻醉镇痛效果及对产妇生理的干扰。方法:将产妇随机分为一点法传统CSEA-A组和分点法小剂量CSEA-B组。A组选择L3~4为穿刺点,腰麻用重比重液约3ml,硬膜外置管。B组选择L1~2经硬膜外置管,L3~4为腰麻穿刺点,腰麻用量1.5ml。结果:麻醉与肌松效果两组无显著性差异。麻醉对产妇的生理干扰A组显著大于B组。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B组优于A组。结论:分点法小剂量CESA既能提供满意的麻醉效果,又能使产妇在术中呼吸循环稳定,术后镇痛满意。  相似文献   

18.
剖宫产术硬膜外镇痛对产妇及泌乳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梅珍 《河北医药》2004,26(8):641-642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对产妇及泌乳素的影响。方法 选择足月单胎妊娠剖宫产产妇 160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 80例和对照组 80例 ,观察组采用硬膜外导管镇痛泵给药 ,对照组肌肉注射哌替啶 ,两组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泌乳素浓度 ,采用伤口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测定镇痛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血浆泌乳素水平高于对照组 ( P <0 .0 5 ) ;两组阴道出血量观察差异无显著性 ( P >0 .0 5 )。结论 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好 ,能促进子宫的复旧 ,增加泌乳素的分泌 ,有利于产妇的康复和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9.
杨泉芝  任小玉 《贵州医药》2001,25(2):143-144
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简称PCEA)是近年来较为先进的术后镇痛方法。我院运用于剖宫产术后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对术后其他方面的影响也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选择 选择施行剖宫产的产妇70例,孕周37~41周,年龄22~37岁,ASAⅠ~Ⅱ级,术前半小时肌注苯巴比妥钠01。随机分为镇痛组(PCEA)和对照组(M)各35例。12 方法121 麻醉方法 70例全部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L1~2或L2~3穿刺置管向上,局麻药用2%利多卡因+1:200000盐酸肾上腺素合剂,麻醉效果满意,术中酌情追加局麻药,术毕PCEA组把硬膜外导管连接光达公…  相似文献   

20.
方莉  叶珊  胡燕  谢诗意  胡志英 《江苏医药》2021,47(11):1101-1106
目的观察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妇产时发热及新生儿转科的影响。方法比较80例行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产妇(硬膜外分娩镇痛组)和80例未行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产妇(对照组)的临床特征、分娩情况、产时体温、产前和产后炎症指标以及新生儿转科情况,分析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产时发热和新生儿转科的影响因素。结果硬膜外分娩镇痛组的孕周和分娩次数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硬膜外分娩镇痛组第一产程时间及第二产程时间延长,阴道分娩比例减少,产妇产时体温升高,产时发热率和新生儿转科率增加,产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超敏CRP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第二产程时间延长和产后中性粒细胞升高是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产时发热的危险因素(P<0.05),第二产程时间延长是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新生儿转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硬膜外分娩镇痛可引起产妇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时间延长,产时发热率及新生儿转科率增加。第二产程时间延长会增加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产时发热和新生儿转科的风险,因此对于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需重视第二产程的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