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型乙型肝炎患者β2—微球蛋白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1例重型乙肝炎患者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中β2-M含量,并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肝内β2-M、HBAg和T细胞亚群的表达与分布。结果发现重型肝炎血清中β2-M含量显著增高,且与病情轻重相关;肝内浸润细胞中CD^8+细胞占优势,提示肝内β2-M、HBsAg表达及CD^8+细胞的浸润与细胞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2.
应用 ̄3H-TdR掺入法、ELISA和FACS研究了rHIL-2调节离体奶牛外周血单核细胞(boPBMC)免疫应答的特点。rhIL-2能诱导细胞持续性增殖和分泌Ig,尤其是分泌IgA和IgG_2(与PWM相比,P<0.01);还能增强PWM诱导的Ig分泌,但不改变SEB抑制Ig分泌的作用。细胞表型也表明,rhIL-2对PWM或SEB诱导的boPBMC中CD4 ̄+或CD8 ̄+细胞增殖作用无选择性。  相似文献   

3.
人醛缩酶A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纯化并鉴定了人醛缩酶A、B、C(hALD-A、B、C)。用hALD-A免疫Balb/C小鼠,将免疫的脾细胞和P_3-X_(63)-Ag8.653骨髓瘤细胞用PEG进行融合,用ELISA法筛选,hALD-B、C作阴性对照,将阳性反应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获得3株杂交瘤细胞株。其McAb的亚类分别为IgG2b,IgG1、IgM,亲合常数分别为7.5×10 ̄(10)、3.5×10 ̄9、2.3×10 ̄9。3株细胞株分泌的单抗通过Immunoblotting得到证实。用亲合层析法从人肝癌细胞中提纯了ALD-A,SDS-PAGE显示为单一区带,但其电泳迁移率较hALD-A滞后。  相似文献   

4.
于士柱  徐小华 《中华病理学杂志》1994,23(4):221-223,T044
对44例原发性脑肿瘤的免疫组化研究发现,29例(67.2%)的肿瘤细胞表达HLA-Dr。HLA-Dr阳性细胞含量和阳性率均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有关,并随恶性程度增加而升高。肿瘤中浸润的单个核细胞(MNC)主要是CD45RO+T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前者主要包括CD4和CD8个亚群。HLA-Dr+,++,+++组CD45RO+和CD8+T细胞密度均低于HLA-Dr-组。CD4亚群和单核巨噬细胞密度不受H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细胞膜放射标记和离子交换层析法测定巨噬细胞(MФ)内肌醇-1,4,5-三磷酸(IP3)、用Ca ̄(2+)指示剂的分光光谱法测定MФ内Ca ̄(2+)浓度([Ca ̄(2+)])、用APAAP桥联酶标法检测MФ表面Ia抗原的表达,研究去甲肾上腺素(NE)对大鼠腹腔的MФ内IP3、[Ca ̄(2+)]i和MФ表面la抗原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NE(10 ̄(-8)mol/L)可显著增高MФ中IP_3含量(442±22cpm/10 ̄6cells,对照组102±8cpm/10 ̄6cells,P<0.01);NE可使MФ内[Ca ̄(2+)]i显著增高(322±78nmol/L,对照组97±17nmol/L,P<0.01);NE可显著增高MФ表面I-A、I-E抗原的表达(64±8%、58±6%,对照组50±3%,44±4%,P<0.01)。提示神经递质NE促进MФ表面Ia抗原表达的作用可能是通过第二信使IP_3和Ca ̄(2+)介导的。  相似文献   

6.
用放免方法对11例肺癌和9例肺良性疾病患者的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癌胚抗原(CEA)、β_2微球蛋白(β_2-MG)的含量进行测定,以探讨对肺癌的诊断意义。结果表明,BALF中CEA、β_2-MG的检测有助于肺癌的诊断,尤其对肺癌早期及周围型肺癌的诊断有显著意义,其意义优于血清中CEA、β_2-MG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同种骨髓移植后GVHD患者血中CD8 ̄+S6F1 ̄+及CD8 ̄+CD57 ̄+细胞显著增高[英]/FukudaH…//BoneMarrovvTransplant.—1994,13.—181~185同种骨髓移植(allo-BMT)后发生的免疫异常与GVH...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热启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的技术。PCR所有反应成分被2次加样。先加A液(含dNTPs、一对引物和MgCl_2)与一粒石蜡珠。70℃加热后冷却至室温,使蜡珠先融化后凝固形成蜡盖封住A液,然后在向其上加入B液(含耐热性DNA聚合酶、HBVDNA模板和KCl)并开始循环扩增。当反应管内第一次变性温度升至60℃以上时,中隔蜡层融化,蜡上浮形成防蒸发屏障,A、B两液则由于热分子运动而混匀,从而保证引物与靶基因在较高温度下严格退火以减少错导非特异性扩增和引物聚体形成。提高了PCR的特异性和灵敏性,应用这种技术对76例肝炎血清进行了检测,结果HBVDNA检出率为68%,其中HBsAg(+)、HBeAg(+)、抗-HBc(+)血清检出率为100%;HBsAg(+)、抗-HBe(+)、抗-HBc(+)血清检出率为70%;HBsAg(+)、抗-HBC(+)血清检出率为89%;抗HBC(+)血清检出率为对%;标记全阴性血清检出率为33%。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细胞凋亡相关的Bcl-2和Bax蛋白在慢性病毒性肝炎(CH)肝组织中表达的情况与该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对35例不同病变程度的CH肝组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和Bax的表达及定位。结果Bc1-2和Bax分布基本一致,轻、中度CH主要见于碎屑样坏死(PN)区中的单个核细胞(MN),邻近PN区边缘的肝细胞浆中也有强阳性表达。HE染色观察,这些Bcl-2和Bax阳性肝细胞多呈重度水样变性或嗜酸性变。在重度CH肝组织中Bcl-2和Bax阳性的MN主要分布于重度PN区和桥接坏死区,周围部分肝细胞Bax阳性,而Bcl-2为阴性。在慢性重型肝炎,Bcl-2和Bax除在亚大块肝细胞坏死区浸润的MN胞浆内表达外,残存肝细胞亦呈阳性表达。结论Bcl-2和Bax在肝组织中的表达可能不仅与CH的细胞凋亡有密切关系,而且与慢性重型肝炎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0.
c-erbB-2蛋白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肝脏病变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84例乙型肝炎、肝硬变和肝细胞癌(HCC)及29例正常肝组织的标本作了ABC法染色,观察其c-erbB-2蛋白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情况。36%(48/134)的慢性肝炎、肝硬变和HCC组织中有EGFR表达,主要定位于血窦内皮。良、恶性病变肝组织之间在EGFR表达强度上无显著差别,提示EGFR可能与慢性肝脏病变中血窦内皮的增生有关。在正常肝,仅少数标本(5/29)中见到c-erbB-2微弱表达;在HBV相关的慢性肝脏病变,所有标本中均检测到c-erbB-2蛋白,主要定位于肝小多角细胞(SPLC)、小细胞性不典型增生(SCD)及小管状化生(DM)的肝细胞;HCC细胞中c-erbB-2蛋白阳性较弱。这提示c-erbB-2基因的活化与人HCC发生有关。其作用机制可能是促进SPLC向SCD的转化及促进SCD的进展。c-erbB-2与HBxAg表达的密切关联提示这种原癌基因的活化可能也与HBVX基因有关。  相似文献   

11.
用山莨菪碱(654-2)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观察654-2对基底动脉中EDRF,MDA,SOD,cGMP,Ca ̄(2+),Na ̄+的影响。结果表明,应用654-2后降低了基底动脉中MDA产生及Ca ̄(2+)Na ̄+的含量,与SAH组比,EDRF释放增加,SOD活性及cGMP水平提高,基底动脉内皮细胞受到保护,基底动脉收缩幅度减小。提示,654-2可通过保护内皮细胞,减轻氧自由基损伤,拮抗Ca ̄(2+)Na ̄+在细胞内的蓄积,从而促进内皮细胞EDRF释放,引起血管舒张,明显减轻SAH后的脑血管痉挛。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来自正常人O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PHA预刺激48小时,然后用rIL-2诱导的LAK细胞(PHA-LAK)和直接用rIL-2诱导的常规制备的LAK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PHA-LAK和常规LAK在细胞形态、核型和细胞化学等方面均相似;而在增殖能力、体外存活时间、细胞毒活性方面PHA-LAK明显优于常规LAK。FACS表型分析表明:PHA-LAK的表型以CD3+CD8+为主,而常规LAK则以CD3+NKH ̄+_1为主,且PHA-LAKIL-2R的表达水平高于常规LAK。采用PHA-LAK可较好地解决LAK细胞的数量和活性问题,这在IL-2/LAK疗法中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PHA-LAK与常规LAK细胞生物学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对来自正常人O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PHA预刺激48小时,然后用rIL-2诱导的LAK细胞(PHA-LAK)和直接用rIL-2诱导的常规制备的LAK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PHA-LAK和常规LAK在细胞形态、核型和细胞化学等方面均相似;而在增殖能力、体外存活时间、细胞毒活性方面PHA-LAK明显优于常规LAK。FACS表型分析表明:PHA-LAK的表型以CD3+CD8+为主,而常规LAK则以CD3+NKH ̄+_1为主,且PHA-LAKIL-2R的表达水平高于常规LAK。采用PHA-LAK可较好地解决LAK细胞的数量和活性问题,这在IL-2/LAK疗法中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IgA肾病HBV感染与肾小管间质病变的关系。方法利用原位分子杂交(HBVDNA)、免疫组化(HBAg、CD3、CD8)以及HBVDNAHBAg和HBAgCD43双标记技术,对91例IgA肾病肾穿刺标本进行研究。结果肾组织内HBAg阳性率为69.2%。HBVDNA原位杂交阳性率为429%。HBVDNA阳性的病例,双重标记染色发现HBVDNA阳性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可表达HBcAg或/和HBsAg。HBV感染标记(HBVDNA、HBcAg、HBsAg)阳性组CD3阳性细胞和CD8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阴性组(P<001),并可见数量不等的T淋巴细胞入侵HBcAg及HBsAg阳性肾小管管壁或围绕其周围。结论感染HBV的肾组织细胞能够表达HBAg,并诱导CD3阳性细胞和CD8阳性细胞浸润,从而加重肾小管、间质损害。HBV感染对IgA肾病的发生发展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sICAM-1水平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sICAM-1水平及其与肝损害的关系,用酶联免疫法检测7例正常人和74例HBV感染血清sICAM-1。结果:重型肝炎(重肝)早、中、晚期,及轻、中、重度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sICAM-1,均显著高于正常人和无症状HBsAg携带者(AsC);CHB患者肝功能越差、其血清sICAM-1水平越高,而重肝患者肝功能越差、其血清sICAM-1水平也越低。表明:从AsC至重肝早期,血清sICAM-1水平随着患者肝损害的加重而升高,能较好反映肝组织炎症坏死程度,重肝患者血清sICAM-1水平随着肝衰竭的加重而降低。  相似文献   

16.
将含有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基因的重组质粒pAct-MS直接注入小鼠骨骼肌中,2周后加强免疫1次。免疫后4 ̄9周间,每周检测小鼠血清中HBs。结果表明实验组6/8只小鼠HBs为阳性,对照组8只小鼠均未检测到HBs。本实验证实直接注射质粒DNA外源基因能获得表达,并能引起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7.
应用果蝇(DS2)表达系统,构建了含有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摄金蛋白启动子(MTn-promoter)的共表达质粒pAM-HBsAg,转染细胞,经克隆,存活细胞株的培养上清液经硫酸铵沉淀、氯化铯(CSCl)密度梯度离心沉淀,获得的抗原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放射免疫分析(RIA)法检测抗体,免疫吸印法(Westernblot)和电泳凝胶银染显色证实分子量为23000和27000,免疫电镜观察显示表达产物为22um球型颗粒,通过重金属离子(CuSO4、ZnSO4)的诱导可增加抗原的表达量。用共表达质粒pAM-HBsAg的DNA,注射Balb/C小鼠的股四头肌。经ELISA、RIA检测抗体产生情况,结果免疫后的小鼠经硫酸锌喂养抗体高于普通喂养的小鼠。Southern杂交证实鼠肌肉细胞存在HBsAg基因。小鼠免疫接种实验表明,DS2细胞表达的抗原与直接用DNA含有HBsAg的重组质粒)免疫小鼠均获抗HBsAg的抗体。  相似文献   

18.
肝细胞癌整合蛋白α5β1,纤维连接蛋白及其降解片段的表达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整合蛋白α5β1、纤维连结蛋白(FN)及其降解片段——恶性疾病相关性DNA结合蛋白2(MAD2)与肝细胞癌(HCC)生物学行为间的关系及血浆MAD2检测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及图像分析技术对40例HCC组织作整合蛋白α5β1、FN和MAD2定位和定量分析,并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0/40例HCC患者血浆中MAD2和FN浓度。结果高分化HCC组织整合蛋白α5β1、FN和MAD2表达与正常及癌旁组织相近,而中、低分化HCC中三者均明显减弱或消失;肿瘤浸润包膜处三种蛋白表达减少,但血管内癌栓外侧缘癌细胞整合蛋白α5β1和FN表达较强,并与相应血管内皮的强表达相映。HCC患者血浆MAD2平均浓度显著高于慢性肝病及正常对照者。结论整合蛋白α5β1和FN表达可能在HCC分化、浸润及转移中起作用;HCC患者血浆MAD2含量的检测可能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检测16例HDV(+)重肝患者PBMC膜上IL-2R、培养上清和血清中sIL-2R含量,以21例HDV(-)重肝为疾病对照,20例献血员为正常对照,探讨IL-2R在丁型肝炎中变化意义。结果:HDV(+)组IL-2R表达虽增强,但不如HDv(-)组明显;sIL-2R含量,两重肝组均非常显著增高,但之间无差异。提示HDV(+)重肝组T淋巴细胞被激活状态并未因增加HDV感染而加重,支持丁型肝炎肝损伤主要不是免疫介导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EB病毒膜蛋白在CHO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制EB(Epstein-Bar)病毒基因工程疫苗。方法构建了含有Epstein-Bar病毒(EBV)膜蛋白(MA)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pCMV/MA,转染CHO细胞,研究表达产物的生物学性状,及培养液中不同血清含量、冻存、G418对CHO细胞分泌MA的影响。结果获得两个稳定表达MA的细胞株。免疫印迹检测表达产物的分子量约为340kD和220kD,间接免疫荧光和免疫斑点确定表达产物能与抗MA的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用薄层扫描和Lowry法计算MA的表达量为每天19μg/ml。经纯化的MA免疫小鼠,在血清中检测到抗MA的特异性抗体。结论为开发有效的表达系统用于EB病毒基因工程疫苗的生产提供有利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