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富砷饮水对居民精经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饮水型慢性砷中毒中神经系统的影响,对长期饮用高砷水并具有砷性皮肤损害的砷中毒患57名和饮用非高砷水的健康人57名进行对照(1:1配比)研究,结果发现:砷中毒患末稍感觉异常以痛觉,温度觉,压觉减退最为明显,与其对照对比有显性差异(P<0.05),植物神经功能损害以少汗,无汗及指甲异常(弧影消失,指甲变暗)最为明显,与其对照组比有显性差异(P<0.05),结果提示,砷中毒患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损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富砷饮水对居民下肢3支动脉血管的影响。方法选择15~40岁15例已确诊的典型砷中毒患者,按1∶1配比选择对照,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检测双下肢3支动脉11项指标,采用触诊法检测下肢3支动脉的搏动力度。结果患者组左下肢足背动脉管径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每搏血流量、每分血流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患者组检出足背动脉搏动减弱3例(20%),对照组未检出。结论富砷饮水可对居民下肢血管特别是足背动脉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饮水砷暴露地区居民砷中毒病情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我国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成人调查方案”的要求,结合山西省既往水砷调查资料,在朔州市山阴县选择了饮用不同浓度高砷水的30个自然村,展开了砷中毒病情调查工作,以便掌握当地居民砷中毒患病情况,为地方性砷中毒科研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地方性砷中毒病区饮水砷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目前国内较实用的几种地方性砷中毒病区饮水砷的测定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比对分析结果.另外,针对饮水砷的测定工作的特点,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离子交换—原子荧光法测定地砷病区饮水中砷形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用离子交换树脂柱分离,以氢化物原子荧光测定,建立了地砷病病区饮水中不同砷形态的分离测定方法;并对水样的保存条件和形态砷的分离条件进行了探讨。本法对不同形态砷的分离效果邓,方法简便,变异系数在5%左右,回怍率为85-105%。  相似文献   

6.
湖北南洪村饮水砷含量及砷中毒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确定湖北江汉平原南洪村是否为高砷地区。方法采用统一调查表对该村可能高砷暴露人群进行初步流行病学调查,用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饮水、尿样和头发中砷含量。结果该村有6人存在典型慢性砷中毒症状,该村村民的尿砷、发砷平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眼井水砷含量〉0.05mg/L。结论该村可能为饮水型慢性砷中毒地区。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流行病学现场干预实验方法,在人群中以现场实验手段去除砷这一致病因素后,在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方面取得了相应肯定的效果。患病率由29.15%降到13.35%,好转率高达72.62%。尿砷由0.673ppm 降至0.162ppm,恢复正常百分率为26.4%,因此,认为现场改水干预实验是防治地方性砷中毒的治本措施。  相似文献   

8.
山阴县饮水砷含量及砷中毒病情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搞清山阴县高砷水和砷中毒病情的分布及危害程度。方法:水砷检测用快速试剂盒法,采用统一调查表对高砷暴露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共调查3个乡(镇)36个自然村,测定井水样3083份,水砷超标率为54.40%;砷中毒患病率为16.85%,患病存在年龄和性别差异。结论:山阴县水砷浓度高、病情重,砷中毒病区的形成与该地区地质环境及居民饮水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9.
富砷饮水暴露剂量与反应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饮水型砷中毒皮肤损害与饮水砷含量、砷暴露剂量的关系,调查了砷中毒病区常住居民793人,分析了饮水砷含量、总砷摄入量与患病率的关系。结果表明:皮损患病率与水砷含量、总砷摄入量与患病率的关系。结果表明:皮损患病率与水砷含量、总砷摄入量呈正的直线相关关系(r=0.960、r=0.683)并得出该关系的方程表达。总砷摄入量与患病率呈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  相似文献   

10.
内蒙地砷病病区人群的形态砷暴露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内蒙地砷病病区人群通过饮水而暴露于不同形态砷化合物的种类和水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病区饮水中砷主要以无机砷形式存在。其中As水平高于As,有机砷普遍以低浓度水平存在于水中。在该病区开展饮水中不同形态砷暴露水平与地砷病发病关系的横断面流行病学研究所的数据资料,无论单因素分层还是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均显示不同形态砷暴露对砷病的发病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地砷病的患病率随饮水呒机砷水平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居民饮水砷及地方性砷中毒抽样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掌握河北省居民饮水砷状况以及是否存在地方性砷中毒。方法 在重点地区采取随机抽样方法选择调查点进行饮水砷测定及地方性砷中毒调查。结果 全省5个县25个乡125个村共采集测定水样528份,水砷在0-0.048mg/L之间,全部在正常标准以内。位于河北省北部山区和半山区的阳原和围场县的水砷较高,水砷均值都在0.01mg/L以上。位于河北省中、南部平原的三河、博野和隆尧县的水砷较低,水砷均值都在0.0lmgm以下。在125个村的走访调查中,未发现砷中毒病人。结论 河北省居民饮水砷处于较低水平,未发现地方性砷中毒流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孕期和哺乳期砷暴露对子代大鼠脑、肝组织砷代谢与分布的影响,探讨砷在大鼠体内通过胎盘屏障、乳汁屏障以及血脑屏障的情况.方法 将Wistar雌性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于妊娠第6天开始分别饮用含亚砷酸钠(NaAsO_2)0、10、50、100 ms/L的蒸馏水.于子代大鼠出生第0、15、28、42天,用氢化物发生-冷原子捕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体内肝、脑组织及母乳含砷量.结果 子代大鼠出生第0、42天,50、100 mg/L组仔鼠脑组织中iAs水平[(120.0±46.0)、(195.5±125.3),(216.5±278.4)、(176.6±151.8)ng/g]、MMA[(47.2±18.1)、(199.6±389.1),(47.4±55.2)、(82.7±79.2)ng/g]、DMA[(984.3±377.4)、(2222.1±1433.2),(998.1±368.3)、(1781.3±715.7)ng/g]均高于0 mg/L组[0、0、0,(7.3±6.6)、0、(44.2±27.4)ng/g,P均<0.05],在出生第15、28天,50、100mg/L组仔鼠脑组织中DMA水平[(270.3±73.1)、(323.9±72.7),(758.7±245.9)、(1020.6±383.6)ng/g]高于0 mg/L组[(13.9±18.1),(50.6±98.3)ns/g,P均<0.05).出生后第28、42天,10、50、100 mg/L组仔鼠肝组织中iAs[(37.5±28.1)、(268.8±246.4)、(307.2±339.9),(15.4±9.4)、(479.1±161.1)、(408.4±51.9)ng/g]、DMA水平[(594.5±148.8)、(3181.9±519.0)、(4834.2±2568.4),(1061.8±85.2)、(3697.1±553.7)、(4120.0±732.8)ng/g]明显高于0 mg/L组[(1.4±3.5)、(49.7±47.1),0、(100.4±30.2)ng/g,P均<0.05],而在出生第15天,10、50、100 mg/L组仔鼠肝组织DMA[(182.0±60.2)、(637.6±90.0)、(1458.7±196.3)ng/g]高于0 mg/L组[(13.2±20.5)ng/g,P均<0.05].脑、肝中各种形态砷化物均随饮水砷暴露浓度的增高而增加.第0、15天50、100 mg/L组母鼠乳汁中的DMA[(182.3±85.9)、(372.2±203.9),(124.2±33.1)、(244.4±196.5)ng/g]也明显高于0 mg/L组[(9.8±13.4),0ng/g,P均<0.05].且各组仔鼠脑、肝组织中各种形态砷化物均在出生后第15天出现一个降低的趋势,在第0、28、42天都旱现比较高的水平.结论 仔鼠脑、肝组织中砷及其甲基代谢物呈现剂量相关性分布.砷可通过胎盘屏障、血脑屏障对仔鼠产生不良影响,而乳汁屏障能够阻碍一定量的砷进入.  相似文献   

13.
实践已证实,改饮低砷水不但能预防新病例的发生,而且能使原患者得到一定程度的康复,甚至痊愈。所以改水已成为预防地方性砷中毒(地砷病)最主要的干预措施。改水现在主要有2种办法,一是改换水源,二是用物理化学的方法除去饮水中过多的砷。本研究对我国市面上销售的常用除砷净水剂进行了初步除砷试验比较,以便在对比基础上进行有关净水剂的改型和组合。  相似文献   

14.
内蒙地砷病病区人群的形态砷暴露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内蒙地砷病病区人群通过饮水而暴露于不同形态砷化合物的种类和水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病区饮水中砷主要以无机砷形式存在,其中As(V)水平高于As(Ⅲ),有机砷普遍以低浓度水平存在于水中。在该病区开展饮水中不同形态砷暴露水平与地砷病发病关系的横断面流行病学研究所得数据资料,无论单因素分层分析还是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均显示不同形态砷暴露对地砷病的发病有着不同的影响,地砷病的患病率随  相似文献   

15.
饮水砷含量与某些皮肤病变关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包括砷角化、砷色素沉着和脱色斑点、手掌透明角化点、躯干非特异脱色斑点、散在小褐点和小红点等皮肤病变与水砷关系。方法 检查调查区居民皮肤病变,分析每个皮肤病变与饮水砷含量关系。结果 三个砷中毒诊断指标(砷致角化、色素沉着和脱色斑点)仅见于砷中毒病区且与水砷呈密切正相关。水砷与掌部半透明角化点、躯干非特异脱色斑点及小红点无相关性,亦可于生活在低砷区居民。躯干散在棕褐色点也见于所有调查单位,但在未改水地区与水砷有明显正相关关系。结论 砷致角化、色素沉着和脱色斑点是砷中的特异病变,手掌半透明角化点、非特异脱色斑点、小红点是非特异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呼和浩特西部冲湖积盆地低洼地区的居民饮用井水砷浓度分布情况,为当地的防砷改水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先收集调查地区各村庄所有饮水井的井位并编号,然后在采集水样之前严格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鲁宾教授编写的随机抽样软件程序进行抽样.用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比色法检测水砷浓度.由中国环境检测总站实验室来完成样品收集和检验结果的质量控制工作.结果该地区水砷浓度范围为<0.010~1.298 mg/L,其中>0.05 mg/L的水井占检测总井数的26.62%,>0.10 mg/L的水井占11.72%,>0.20 mg/L的水井占1.66%.高砷水井整体呈片状分布,局部呈灶状分布,与低砷水井相间存在,水砷浓度与水井深度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不能盲目改水,可以根据该地区的环境地质特征进行切实有效的防砷改水,在非高砷区的山前取水.  相似文献   

17.
短期高氟砷饮水对心电图影响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巩燕  吴继尧 《心电学杂志》1999,18(3):158-159
我们以一批志愿者为对象,先后观察短期饮用高砷及/或高氟水后人体吸收和排泄情况,测量并分析饮水前后心电图各有关指标.对象和方法1.实验对象 健康志愿者6例,男女各3例,年龄20~35(25±6)岁.排除砷氟接触史,心电图均正常.2.实验水浓度 (1)单纯高砷点:取呼和浩特市左旗一乡村水.(2)单纯高氟点:取含氟  相似文献   

18.
中国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和高砷区水砷筛查报告   总被引:34,自引:14,他引:34  
目的查清中国饮水型地方性砷巾毒病区和高砷区的分布,为防治与科研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中国地方性砷中毒分布调查实施方案》的要求,普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采用统一试剂盒半定量法进行筛检居民饮水砷。结果调查覆盖面为11个省(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29个县和12个师.水砷超标有43个县和3个师。共筛查水井208830眼,高砷井检出率为2.62%,内蒙古自治区检出率最高为8.05%,黑龙江省最低为0.09%。高砷暴露人口110612人,其中儿童19961人。结论西部地区高砷井分布范嗣较广,且地方性砷中毒流行较重,防治工作重点应放在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19.
20.
银川市西夏区饮水含砷量的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5年曾经对宁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镇北堡新华村的水样进行检测,发现有个别井水含砷量超标,但未发现砷中毒病人,在2005年调查的基础上,2006年又做进一步深入调查。1对象与方法1.1调查点选择:以辖区镇北堡镇新华村为中心的20个自然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