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对结肠造影方法进行改良以提高手术前小儿先天性巨结肠(HD)诊断的正确率。方法70例HD患者在结肠造影检查前均摄腹部立位片,随机分为试验组(38例)和对照组(32例),分别采用改良结肠造影方法及传统结肠造影方法进行操作。结果改良结肠造影诊断正确率为92.1%(35/38),传统结肠造影正确率为71.9%(23/32),改良结肠造影法显著优于传统结肠造影(P=0.025)。结论结肠造影是目前公认的诊断HD的首选检查方法,其操作安全、简便、有效,利于推广,掌握正确的结肠造影方法,可显著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钡剂结肠造影方法进行改良以提高术前小儿先天性巨结肠诊断的正确率。方法 35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在钡剂结肠造影检查前均摄腹部立位片,采用改良钡剂结肠造影方法进行操作。结果 35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应用改良钡剂结肠照影检查方法阳性检出33例,造影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诊断符合率为94.3%(33/35)。按分型有短段型10例(30.3%)、常见型19例(57.6%)、长段型3例(9.1%)、全结肠型有1例(3.0%)。2例合并腹泻患儿漏诊。结论改良钡剂结肠造影能客观显示病变结肠的形态及范围,可动态观察结肠的蠕动功能,提高术前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结肠气钡双重对比造影对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病诊断的重要性.方法:使用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方法诊断先天性巨结肠28例.结果:所有病例在腹部立位或平片上均有不同程度腹部膨隆、肠积气、肠管扩张等表现.结肠气钡双对比造影可见明确结肠痉挛狭窄段、移行段及扩张段,其中短段型6例,占21.4%;常见型 15例,占53.6%;长段型4例,占14.3%;全结肠型1例,占3.6 %;不典型巨结肠2例,占7.1%.不典型巨结肠加照24 h排钡像见不同程度钡剂残留.结论:结肠气钡双重对比造影安全、有效、便捷,是目前公认的诊断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首选检查方法,为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陈志远 《西部医学》2007,19(2):218-219
目的探讨先天性巨结肠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采用改良Rehbein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3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出现便秘复发,2例出现吻合口狭窄,无1例出现吻合口瘘及死亡。结论与传统术式比较,改良Rehbein术简便省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熟练的手术技巧,充分的术前准备,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周本立  邓惠红 《柳州医学》2007,20(4):243-243
2007年8月15日,我院放射科承担的区卫生厅科研课题《改良结肠造影诊断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应用》顺利通过区内专家的评审,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6.
刘占奎  张超  余佩武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3,25(18):1673-1673,1680
患者,男性,60岁,因反复腹痛、腹胀5年,加重1年入院。缘于5年前因食不洁食物后出现腹痛、腹胀、腹泻,为黄色稀水样便,无脓血、粘液,无里急后重感,在重庆市某医院诊断为“急性胃肠炎”,给予抗炎、补液治疗后症状缓解。其后,上述症状无明显诱因出现3次,均行结肠镜和钡灌肠检查,诊断为“慢性结肠炎”,口服“结肠炎丸”,症状缓解出院。1年前无明显诱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改良Swenson手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分析我院自1998年4月~2006年5月采用改良Swemon术治疗的36例(男性26例、女性性10例,28例为常见型,4例为短型,4例为全结肠型)先天性巨肠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均经病理明确诊断,术后随访行肛门指检,6月时行钡灌肠复查。随访20例,时间6月-8年,对顽固性便秘,营养状况,吻合口狭窄,污裤及失禁等情况进行评价。结果:36例患儿顽固性便秘消失34例。2例仍存在不同程度便秘。近期均无吻合口漏。无腹腔及切口感染。远期随访的20例患儿有2例再发便秘,2例有污粪现象,小肠结肠炎2例。结论:改良Swenson术适用于短段型、常见型、长段型、先天性巨结肠,疗效满意,但对全结肠型治疗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欢 《黑龙江医学》2010,34(10):795-796
先天性巨结肠是由于直肠或结肠远端的肠管持续痉挛,粪便淤滞于近端结肠,使该肠段出现肥厚、扩张,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肠道畸形。目前,治疗的方法有多种,绝大多数需要开腹或借助腹腔镜处理肠系膜,切除病变肠管,其手术创伤大,术后易出现切口感染、肠粘连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婴儿期先天性巨结肠(HD)的钡灌肠造影表现特点及其与病理的关系,并与巨结肠类缘病(HAD)相鉴别。方法搜集经手术证实、病理诊断的1岁以下HD44例及HAD4例,分析其临床、钡灌肠造影表现并与病理所见进行对照。结果HD的钡灌肠表现中均见不同程度痉挛狭窄段,其中64%呈腊肠征,23%呈“S”征,13%呈不规则收缩,HAD中75%呈不规则收缩;95%HD可见移行段,HAD无1例显示移行段;所有HD及HAD见不同程度扩张段。24小时后复查,均见不同程度钡剂滞留。结论钡灌肠检查是HD诊断的必要手段,X线征象中狭窄段最常见,与病理的神经节细胞缺失段相对应;移行段最具特征性,与HAD相鉴别。24h钡剂残留对早期不典型的HD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9):102-104
目的评价超声诊断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价值。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儿外科采用手术诊断确诊先天性巨结肠24例,巨结肠同源疾病22例,均采用超声检测。结果先天性巨结肠24例、巨结肠同源疾病22例,超声诊断先天性巨结肠敏感性83.33%(20/24),特异性18.18%(4/22),符合率52.17%(24/46),漏诊4例,均为直径在0.5~1.0 cm者。按照所在部位以及病变范围大小,巨结肠表现为近端扩张肠管伴不同程度的气、粪、粪石混杂强回声,后壁衰减,在交界处,可出现远端管径瘪陷、管径细小情况,范围随着病变范围扩大而扩大,甚至出现直线状气体回声,同时随着管径缩小,肠段走形越来越僵硬,蠕动减弱或消失。结论超声诊断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价值较高,无创、便捷,敏感性好,但容易将同源性疾病误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手术方法、手术疗效等临床经验。方法:采用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28例,对其手术疗效、并发症及术后控便能力等进行评价。结果:平均手术时间90min(60-150min),术中切除结肠20~40era,失血平均约30ml。术后随访1年,大便次数为0~3次/d,2例控便能力差,但无完全大便失禁。结论:肛门结肠根治术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全新术式,手术疗效好,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13.
王新生  易军 《安庆医学》2000,21(6):289-289
目的探讨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新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改良Swenson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16例。结果全部病人随访3个月~18个月,无1例发生失禁、污粪、便秘。结论改良Swenson是目前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较好的方法之一,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苏义林  徐兵  王忠荣 《安徽医学》2017,38(3):304-306
目的 分析腹腔镜辅助下巨结肠根治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2年7月至2016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收治的14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腹腔镜下巨结肠根治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疗效.结果 14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中,13例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1例中转开腹病例,术后平均住院(8.13±1.32)d,无腹腔镜操作相关的近期并发症,远期随访无污粪和便秘复发.结论 腹腔镜辅助下巨结肠根治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安全有效,具有微创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钟旅洪 《中华医护杂志》2007,4(12):1124-1124,1123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通过总结30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资料,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30例均痊愈出院,无术后并发症。结论加强术前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6.
钡灌肠造影X线表现不典型先天性巨结肠1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钡灌肠造影X线表现不典型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断及临床意义。方法 使用钡灌肠造影检查方法诊断先天性巨结肠。结果  16例充盈像时均未见到明显的狭窄段及扩张段。 7例排钡像观察到狭窄段及扩张段 ,但狭窄段不典型 ,7例观察到相当于狭窄段处肠管略僵直的管壁。直肠壶腹部较相邻结肠窄。结论 先天性巨结肠钡灌肠造影时X线表现不典型需加照排钡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先天性巨结肠Rehbein改良术式的实施方法、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对我院1993年12月至2003年12月收住的49例先天性巨结肠改良Rehbein术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9例病例中痊愈48例,占97.96%;死亡1例,占2.04%;出现小肠结肠炎1例,占2.04%;出现肛门排便功能异常6例,占12.24%,其中失禁3例,占6.12%;污粪2例,占4.08%;症状复发(便秘)1例,占2.04%。出现失禁、污粪肛门等排便功能异常的病例均于术后8个月内全部恢复正常,肛门排便功能优良率达97.96%。结论 先天性巨结肠Rehbein改良根治术操作简便,术后排便功能良好,术后护理方便,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19.
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42例,其中Duhamel术9例,Swenson术11例,Soave术6例,Rehbein术10例,直肠后壁肌切除4例,直肠肛管纵切心形斜吻合术2例。术后污粪、便秘、小肠结肠炎及肛门狭窄发生率21%。认为:手术疗效是与术前充分准备,选择适宜术式,术中精细操作,术后加强护理,精心喂养等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20.
<正> 先天性巨结肠的手术方法不下十余种,但理想的术式尚待进一步改进与完善。我院1980-1996年采用Duhamel改良法治疗50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 50例中,男46例,女4例。最小的9个月,最大的7岁。1岁内3例,1-3岁33例,4-7岁14例。病变在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占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