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蓝群 《中国临床康复》2003,7(3):370-371
目前循证医学方法学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实践,指导、制定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方案,评价药物、治疗方案的有效性、适应性,以及为政府部门制定卫生政策、新药的研究、开发评价提供证据,并已形成了许多相关学科。介绍循证医学对临床医疗、中医药发展和药学研究的影响及其临床指导作用,提倡在临床医疗实践中,充分应用循证医学的原则与方法,为临床、科研、卫生决策、医学教育提供最佳证据,并应用最佳证据指导临床决策。  相似文献   

2.
针灸促醒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循证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竟  吴滨  刘屹 《中国临床康复》2005,9(13):110-112
目的:从循证医学的角度,向临床医生介绍如何确立重型颅脑损伤后昏迷的针灸促醒循证治疗方案。方法:以一例具体的重型颅脑损伤后昏迷的患为例,介绍如何提出临床问题,怎样检索相关献,如何对所检索的献进行评价,最后,如何结合本病例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个人经验,运用所检索的证据拟定治疗方案。结果:采用按照循证医学方法确立的重型颅脑损伤后昏迷的针灸促醒治疗方案对该患治疗10次后,患苏醒。结论:通过临床提出问题、寻找证据、分析证据,循证决策、循证实践过程,不但患可达到满意疗效,主管医生也提高了理论水平和临床能力。  相似文献   

3.
正确使用医学献解决病人问题的方法。循证医学为临床医生和病人提供了正确使用医学献解决病人问题的方法。循证医学的最佳证据来自认识到传统临床决策的错误和不足,并用循证医学方法弥补这些不足的成功范例。对循证医学内涵的认识在不断进步目前主要集中在两方面。第一,证据分级;第二,强调临床决策仅依靠证据远远不够,还需考虑病人的的价值观和意愿。当前,循证医学面临的最具吸引力的挑战是医生在对每个病人的临床决策中,充分考虑到病人的需求和意愿。  相似文献   

4.
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方法学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制定方法,为撰写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提供方法学经验。方法根据中医针灸学学科及文献特点,遵循循证医学原理与方法,介绍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具体撰写流程和方法,并在文中突出分析了针灸临床实践指南与其他临床指南方法学研究异同点,以撰写抑郁症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为例,重点分析文献检索、证据等级、文献质量评估标准和推荐强度形成方法等内容。结果初步形成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方法学研究建议。结论应用合理、优化的指南制定方法学研究成果,可以制定高质量的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循证临床指南的开发策略形成成人内镜微创保胆护理指南,以指导内镜微创保胆手术的临床护理。方法参考SIGN50和NICE2009等循证指南开发方法学手册,应用循证临床指南开发策略开发成人内镜微创保胆护理指南,以指导内镜微创保手术的临床护理。结果循证护理问题10个,形成推荐意见101条,并通过指南开发的方法学评价。结论该指南以循证医学为基础,较好地反映了目前内镜微创保胆手术患者的核心护理问题与最佳证据支持的相应护理措施,具有临床实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前循证医学方法学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实践,指导、制定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方案,评价药物、治疗方案的有效性、适用性,以及为政府部门制定卫生政策、新药的研究、开发评价提供证据,并已形成了许多相关学科。介绍循证医学对临床医疗、中医药发展和药学研究的影响及其临床指导作用,提倡在临床医疗实践中,充分应用循证医学的原则与方法,为临床、科研、卫生决策、医学教育提供最佳证据,并应用最佳证据指导临床决策。  相似文献   

7.
我国中医药临床研究的现状和评价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12  
中医药现代化与国际化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中医药临床研究必须依赖方法学的突破和思路的创新,重视以国际评估标准进行科研设计的评价方法并在实践中规范应用。对中医类期刊及其所载临床研究献的质量评价结果显示,我国中医类期刊随机对照试验献不超过30%,所载临床研究献的Jadad评分低于3分。但是,随着循证医学的引入与推广,中医临床研究质量在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有关中医药防治疾病的系统评价数量快速增长,截至2004年已达43个,且纳入献质量及系统评价质量均有提高。一些系统评价已初步显示出中医药在疾病防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具有一定优势。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中医药界已逐渐意识到如何运用国际科研设计和评价方法以提高中医药临床研究质量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对中医药领域开展循证医学研究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循证医学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发展,国内外学者对中医药学是否需要用循证医学的标准来评价,以及如何发展循证的中医药学进行了广泛而热烈地讨论。我们的观点是:中医药学需要循证医学;循证医学认可的证据并不仅仅是大样本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和系统评价;中医药学的理论体系与临床诊疗有许多不同于现代医学的特点,需要针对这些特点进行方法学的创新性研究。本文根据作者近年来在中医药领域进行方法学培训与临床研究的经验,从完善临床试验流程、规范临床研究报告、系统评价当前的中医药临床研究、开展方法学研究、以及证据管理和资源优化整合等五个方面对如何在中医药领域进一步开展循证医学研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运用循证医学指导治疗脑卒中的经济学效益.方法应用循证医学治疗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并与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应用循证医学治疗脑卒中、TIA可以明显降低住院费用,且不影响疗效.结论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完善,其对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运用循证医学原理评价目前预防肾病综合征感染的各种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循证实践提供依据。方法:检索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MEDLINE、EMBASE和中国生物医学献数据库。结果:共检索出符合纳入标准的献11篇,包括RCT、描述性临床研究、传统综述,未检出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献。所获献中,预防肾病综合征感染的措施涉及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IgG)、静脉应用胸腺肽、中药辅助治疗、肺炎链球菌疫苗接种的献,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或阿昔洛韦,以及口服拉米夫定。结论:目前,评价预防肾病综合征感染的措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循证医学证据非常有限,研究质量较差。各种预防肾病综合征感染的措施的潜在疗效及安全性尚有待严格设计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或系统评价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